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变换和STA/LTA的锚杆锚固参数分析软件开发
1
作者 牛顿 李青锋 +1 位作者 黄海霖 陈懿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0-1855,共6页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锚杆锚固在矿业、地质、隧道等工程上的使用量不断攀升,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稳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应力波检测法为基础,运用小波阈值函数、STA/LTA等算法,对锚杆工程进行综...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锚杆锚固在矿业、地质、隧道等工程上的使用量不断攀升,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稳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应力波检测法为基础,运用小波阈值函数、STA/LTA等算法,对锚杆工程进行综合评价,设计开发出集信号滤波、锚杆锚固参数获取等功能为一体的锚杆锚固无损检测与智能分析软件。通过锚杆锚固数值模拟分析,分别计算人工拾取和软件到时提取的锚杆长度,得出软件计算出的锚杆长度总体误差控制在5%之内,比人工拾取精度更高,对于提高项目工程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锚固无损检测 锚固参数 锚杆锚固质量 软件开发 VB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倾角影响压力型锚索锚固段应力的近似理论分析
2
作者 叶红 陶廷权 +1 位作者 李艳 陈燕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压力型锚索的锚固机理,考虑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基于明德林(Mindlin)理论解推导了压力型锚索锚固段注浆体所受压应力的近似理论解和锚固体与岩土层间剪应力的近似理论解,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索倾... 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压力型锚索的锚固机理,考虑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基于明德林(Mindlin)理论解推导了压力型锚索锚固段注浆体所受压应力的近似理论解和锚固体与岩土层间剪应力的近似理论解,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索倾角与压力型锚索锚固段注浆体应力分布曲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锚索倾角与锚固段注浆体应力峰值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且锚索倾角对锚固段注浆体所受压应力和锚固体与岩土层间剪应力的影响较大。所得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压力型锚索锚固技术的理论研究内容,可为新型锚固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压力型锚索加固岩土体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型锚索 Mindlin理论 应力状态 锚固机理 锚索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内相似试验的高陡直立岩质边坡锚固支护效应研究
3
作者 张鹏程 董梦龙 +1 位作者 卢刚 单钟锟 《中国煤炭地质》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边坡的人工开挖,会造成大量高陡直立岩质边坡的存在。尤其是在陡立的薄层状岩质边坡中,往往会发生破坏,造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现象。已有岩体锚固效应成果研究对象大都只限制为岩质边坡,并未针对性地系统研...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边坡的人工开挖,会造成大量高陡直立岩质边坡的存在。尤其是在陡立的薄层状岩质边坡中,往往会发生破坏,造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现象。已有岩体锚固效应成果研究对象大都只限制为岩质边坡,并未针对性地系统研究高陡直立岩质边坡。而高陡直立岩质边坡其发育特征具有特殊性,区别于其他结构的岩质边坡,陡立岩层在岩体自重与卸荷作用下会发生向临空面方向的倾倒变形,缺乏对这一特殊岩体结构边坡锚固效应的系统研究。本文旨在研究高陡直立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支护方式、锚固效应等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工程的推进、边坡支护处理的措施选择以及生态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以某高陡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工程实例,结合室内相似材料制作的锚固试验分析,得出不同锚固角下,锚固前后直立边坡的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锚固角为15°、25°和35°的锚固方式时,试验边坡均产生贯通的折断面,且折断面深度随锚固角增大逐渐加深,破坏程度较高,锚固角15°锚固方式下边坡破坏为最为严重。确定45°锚固角为最优锚固角方案。研究结果对高陡直立岩质边坡锚固方案进行优化,为工程后续治理修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直立岩质边坡 相似试验 锚固加固 边坡支护 锚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边坡锚固用钢表面涂层的热处理与耐蚀耐磨性能
4
作者 耿城 晁铁彦 +1 位作者 葛玉伟 李辉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为了提升公路边坡锚固用钢的表面耐蚀和耐磨性能,采用化学镀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锚固用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B涂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表面涂层显微形貌、物相组成、疏水性、硬度、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0℃和350℃热... 为了提升公路边坡锚固用钢的表面耐蚀和耐磨性能,采用化学镀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锚固用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B涂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表面涂层显微形貌、物相组成、疏水性、硬度、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0℃和350℃热处理后涂层表面致密性提高,450℃热处理后涂层表面致密性降低,局部颗粒产生裂纹;热处理前和250℃热处理后锚固用钢表面涂层呈非晶态特征,升高热处理温度至350℃及以上时涂层主要由Fe、Ni_(2)B、Ni_(3)B和Ni_(4)B_(3)相组成,呈晶态特征;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锚固用钢表面涂层的硬度有不同程度增大,热处理温度为350℃时涂层的硬度最大(832 HV)。350℃热处理涂层的磨痕深度明显小于热处理前、250℃热处理和450℃热处理涂层,耐磨性较好;相较于热处理前锚固用钢表面涂层,350℃热处理涂层的腐蚀电位发生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减小,450℃热处理涂层的腐蚀电位发生负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增大,350℃热处理涂层的耐蚀性最好。适宜的锚固用45#钢表面涂层的热处理温度为350℃,此时表面涂层的硬度最高,耐蚀和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锚固用钢 涂层 热处理 耐蚀 耐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腐蚀效应的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疲劳性能分析
5
作者 王莹 蒋松柏 时浩然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作为大跨斜拉桥常用的锚固形式之一,其结构复杂、焊缝众多,在车辆、风等疲劳荷载作用下易于发生疲劳破坏。同时,锚箱内部形成的盐雾腐蚀环境会进一步加速锚固区疲劳性能的劣化。为研究腐蚀效应对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 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作为大跨斜拉桥常用的锚固形式之一,其结构复杂、焊缝众多,在车辆、风等疲劳荷载作用下易于发生疲劳破坏。同时,锚箱内部形成的盐雾腐蚀环境会进一步加速锚固区疲劳性能的劣化。为研究腐蚀效应对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该文采用能反映腐蚀电化学机理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获得了锚固区典型构件的表面点蚀坑模型,并以润扬长江北汊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考虑腐蚀表面粗糙度的大跨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基于现场实测的车辆数据建立了疲劳车辆模型,考察了在疲劳车辆模型作用下典型的锚箱构件腐蚀对索梁锚固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可反映电化学本质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代替了工程上传统的均匀折减厚度的方式来考虑腐蚀效应,可充分考虑表面粗糙度和点蚀坑底部的应力集中对腐蚀构件性能劣化的影响。面向大跨斜拉桥整体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可确保锚固区部位应力分布的准确性。该研究方法充分考虑了腐蚀的电化学效应和实际的通行车辆荷载对索梁锚固区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考虑腐蚀效应相比,锚箱底板、上腹板和下腹板构件分别在10%的质量损失率下,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的疲劳寿命分别降低了21.18%、26.99%和6.3%。因此,腐蚀效应会大幅降低锚箱式锚固结构的疲劳寿命,需充分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索梁锚固 锚箱 元胞自动机 腐蚀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不同入路及前附着松解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6
作者 王浩 王伟 +5 位作者 李强 闫佳煊 聂巍 郭燕军 闫威 陈勇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案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治疗效果,为优化此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患者173例(195侧关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传统耳前切口-手术刀...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案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治疗效果,为优化此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患者173例(195侧关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传统耳前切口-手术刀/组织剪刀松解)35例(40侧关节)、B组(传统耳前切口-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松解)42例(46侧关节)、C组(改良耳屏切口-手术刀/组织剪刀松解)50例(58侧关节)、D组(改良耳屏切口-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松解)46例(51侧关节)。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术后1、3、6个月各组组内及组间患者的最大张口度(maximum mouth opening,MMO)差异,各组组内及组间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差异,组间关节盘复位有效率及耳前麻木、明显瘢痕发生率。结果 术后4组患者MMO均经历较术前缩小再逐渐增大过程,术后1个月复诊时等离子双极射频松解(B+D)组较手术刀/组织剪刀松解(A+C)组对患者MMO影响更小(P <0.05);4组患者术后VAS均较术前逐渐降低,其中(B+D)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显著低于(A+C)组(P <0.05);术后6个月4组关节盘复位有效率均高于95%,组间对比无差异(P> 0.05);改良耳屏切口(C+D)组患者较传统耳前切口(A+B)组患者耳前麻木发生率更低(4.59%vs. 12.79%,P <0.05)。(C+D)组患者明显瘢痕发生率也显著低于(A+B)组(3.67%vs. 23.26%,P <0.05)。结论 改良耳屏切口在耳颞神经保护方面优于传统耳前切口,瘢痕隐蔽。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在张口度恢复、疼痛控制等方面优于手术刀/组织剪刀。对于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改良耳屏切口联合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松解关节盘前附着可作为推荐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 手术入路 改良耳屏切口 前附着松解 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扇叶形锚固板钢筋机械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吴琛 姚鹏飞 +1 位作者 陈真锋 邓芬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为避免型钢混凝土节点钢筋锚固时导致的大量型钢穿孔或钢筋焊接,设计一种新型扇叶形锚固板,并通过带扇叶形锚固板钢筋中心拔出试验,分析锚固板形式、钢筋直径、锚固长度对带锚固板钢筋机械锚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带扇叶型锚固板... 为避免型钢混凝土节点钢筋锚固时导致的大量型钢穿孔或钢筋焊接,设计一种新型扇叶形锚固板,并通过带扇叶形锚固板钢筋中心拔出试验,分析锚固板形式、钢筋直径、锚固长度对带锚固板钢筋机械锚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带扇叶型锚固板钢筋可避开抗剪栓钉,具有施工方便的优点,同时拥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当钢筋锚固长度为5d~7d时,发生混凝土劈裂破坏,当锚固长度为8d~12d时,发生钢筋拉断破坏,且钢筋的锚固系数大于1.25,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带扇叶形锚固板钢筋极限粘结强度随钢筋直径、钢筋锚固长度增大而减小,建议钢筋的锚固长度取为8d;提出了适用于带扇叶形锚固板钢筋极限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扇叶形锚固板对混凝土产生的挤压和劈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叶型锚固 中心拔出试验 机械锚固性能 极限粘结强度 型钢混凝土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中空锚索高预应力全长锚固与注浆技术研究
8
作者 闫学忠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79-286,共8页
为了增强非中空锚索在破碎、松软巷道围岩中的适应性以及保持该类巷道围岩的稳定,研究了非中空锚索的高预应力全长锚固兼注浆技术。首先,分析了非中空锚索在破碎、松软巷道围岩中锚固困难、无法耦合破碎围岩的原因,并介绍了中空注浆锚... 为了增强非中空锚索在破碎、松软巷道围岩中的适应性以及保持该类巷道围岩的稳定,研究了非中空锚索的高预应力全长锚固兼注浆技术。首先,分析了非中空锚索在破碎、松软巷道围岩中锚固困难、无法耦合破碎围岩的原因,并介绍了中空注浆锚索的不足;其次,开发了一种非中空高预应力全长锚固与注浆锚索技术,详细设计了非中空锚索的各部分结构和尺寸,并明确了该锚索的施工工艺;最后,将该锚索付诸工程实践并与普通锚索对比得出,该锚索注浆压力可以达到5MPa,浆液可以有效地扩散到距离锚索钻孔中心1.5m范围内,不仅实现了锚索全长锚固,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裂隙围岩整体性与完整性。锚索锚固力在34d内的衰减对比普通锚索降低80%以上,有效保证了锚索的锚固稳定。巷道围岩变形量对比普通锚索降低50%以上,后期的围岩平均变形量维持在每天小于1mm,巷道围岩趋于稳定。研究成果不仅实现了普通锚索的锚注一体化大幅提高作业效率,而且可以为同类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预应力 全长锚固 锚索 注浆 锚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长灌浆锚固系统锚固界面软化特性研究
9
作者 刘秀军 《岩土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于离散化思想,将弹簧单元法引入锚固系统力学分析中,建立了位移分布函数、轴力分布函数以及侧阻力分布函数之间的联系。考虑锚固界面的软化特性,假设极限侧阻力分别以线性和指数曲线两种形式衰减至残余摩阻力,模拟了锚固界面的软化过... 基于离散化思想,将弹簧单元法引入锚固系统力学分析中,建立了位移分布函数、轴力分布函数以及侧阻力分布函数之间的联系。考虑锚固界面的软化特性,假设极限侧阻力分别以线性和指数曲线两种形式衰减至残余摩阻力,模拟了锚固界面的软化过程,分析了界面软化特性对锚固系统拉拔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采用现场拉拔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考虑锚固界面软化特性可更加真实地反映锚固系统的受力变形特性,无论是线性软化还是指数曲线软化,在选取合适软化系数的情况下,两者的分析结果差异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长灌浆锚固系统 拉拔试验 锚固界面 荷载传递模型 软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式密封垫截面参数设计及其对防水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富宾 罗虎 +2 位作者 肖建庄 丁红梅 王泽念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针对现有的锚固式密封垫截面设计法——工程经验和类比法相结合的方法缺乏具体理论支撑的问题,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各锚固式密封垫截面在最不利的工况(错缝量为15 mm)下和正常工况(错缝量为0 mm)下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研究了密... 针对现有的锚固式密封垫截面设计法——工程经验和类比法相结合的方法缺乏具体理论支撑的问题,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各锚固式密封垫截面在最不利的工况(错缝量为15 mm)下和正常工况(错缝量为0 mm)下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研究了密封垫的截面参数(底部厚度、脚部尺寸、底孔高度和开孔形状)和材料性能参数(橡胶硬度)对锚固式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部厚度和脚部尺寸对锚固式密封垫防水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当中部开孔设置为拱形时,闭合压缩力较小,锚固式密封垫防水性能较高;底孔高度越大,最大接触应力和闭合压缩力越小,锚固式密封垫防水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式密封垫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防水性能 截面参数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岩体界面载荷传递规律及锚固长度设计
11
作者 赵同彬 李龙飞 +2 位作者 邢明录 张玉宝 王学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揭示巷道围岩锚固界面脱粘失效机理,量化锚杆支护设计参数,采用三线性粘结滑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轴向载荷作用下锚固脱粘失效全过程中,锚固段界面剪应力、锚杆轴力分布演化规律以及界面极限锚固力进行研究,根据锚固段长度不同,得到... 为揭示巷道围岩锚固界面脱粘失效机理,量化锚杆支护设计参数,采用三线性粘结滑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轴向载荷作用下锚固脱粘失效全过程中,锚固段界面剪应力、锚杆轴力分布演化规律以及界面极限锚固力进行研究,根据锚固段长度不同,得到两种界面剪应力分布演化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锚固长度较短时,界面剪应力存在全长软化阶段;当锚固长度较长时,界面剪应力存在弹性-软化-滑移三段共存阶段。锚固粘结界面弹性段、软化段、摩擦段内的剪应力分别呈现双曲余弦函数衰减分布、余弦函数上升分布、均匀分布规律,锚杆轴力随界面剪应力分布演化呈现多种形态的衰减分布规律。根据锚固界面模型解析计算获得极限锚固力,当不考虑脱粘摩擦力时,极限锚固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趋近于某一固定值;当考虑脱粘摩擦力时,增加锚固长度能够持续提高锚固界面安全系数。研究成果可为锚固机制分析、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界面 粘结滑移模型 剪应力分布 极限锚固 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红外的锚固体宏观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12
作者 郭鹏飞 俞丹阳 +2 位作者 李志康 孔祥武 钟左恒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为研究在具有恒阻变形性能的恒阻锚杆支护下锚固体宏观损伤演化规律及力学特性,本文基于围岩强度强化理论和相似理论,设计并研制恒阻锚杆相似物理模型,以恒阻锚固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等手段,研究不同支护数量锚固体在... 为研究在具有恒阻变形性能的恒阻锚杆支护下锚固体宏观损伤演化规律及力学特性,本文基于围岩强度强化理论和相似理论,设计并研制恒阻锚杆相似物理模型,以恒阻锚固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等手段,研究不同支护数量锚固体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裂纹、位移场及温度场等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试件宏观裂纹和散斑位移云图具有一致性,恒阻锚杆支护数量为0、1、2、4套时,锚固体宏观裂纹和散斑云图均呈双“Y”形、“人”字形、“Ⅲ”形和“Ⅱ”形;(2)锚杆支护数量增加,锚固体竖向承载压力峰值、竖向最大恒阻值均增大,且竖向承载能力、横向恒阻变形量、最大主应变应变率以及横向变形能力均提高;(3)锚固体在锚杆的支护作用下内部塑性区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锚固体峰后强度得到提升,内部颗粒摩擦产生的热辐射效应也随之逐渐增强;(4)锚杆支护数量增加,平均红外辐射温度最大变化率从0.098%升至1.56%,其曲线的波幅和响应程度提高;(5)原始红外辐射热像序列方差的极差值从0.0009升至0.25,其曲线波动相比平均红外辐射温度曲线更明显,且响应程度也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锚固 单轴压缩 宏观损伤破坏 红外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局部锚固区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蒙朝美 王观虎 +2 位作者 沈勇 刘睿 叶晖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充分利用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使水泥混凝土道面在承受荷载前处于双向受压状态,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道面的承载力与耐久性。基于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局部锚固区应力复杂的特点,开展了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模型试验,...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充分利用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使水泥混凝土道面在承受荷载前处于双向受压状态,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道面的承载力与耐久性。基于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局部锚固区应力复杂的特点,开展了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模型试验,实测了局部锚固区纤维混凝土预制模块在预应力筋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了U形缺口形状对预制模块力学响应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局部锚固区在预应力筋的作用下处于复杂受力状态,对称受拉时锚固区U型缺口顶部预应力筋所在截面的实测拉应变最大;U形缺口形状对预制模块实测应变影响较显著,梯形预制模块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但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力学性能较差,大倒角预制模块消除了应力集中现象,力学性能好,但预留空间大,预制结构较重,小倒角的预制模块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介于梯形和大倒角形之间;相邻预制模块拼接缝隙显著增大了预制模块的实测应变,对称受拉是预制模块最不利的受荷条件,在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对拼接缝隙进行注浆处理,以改善预制模块的受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 局部锚固 力学性能 预制模块 U形缺口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锚固性能研究
14
作者 蔡立鳌 莫志军 刘锋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钢筋直径、钢筋数量和承插式连接板厚度为主要参数,通过对7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试件进行静力拉拔试验,研究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插式连接板的锚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拉拔试件破坏模式分为钢筋剪切破坏和钢板剪切... 以钢筋直径、钢筋数量和承插式连接板厚度为主要参数,通过对7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试件进行静力拉拔试验,研究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插式连接板的锚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拉拔试件破坏模式分为钢筋剪切破坏和钢板剪切破坏两大类,且方钢管对受压区膨胀混凝土有一定约束作用;钢筋直径、钢筋数量都对拉拔试件的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钢筋直径和钢筋数量均可提高端板连接件的拉拔承载能力,其中增加钢筋数量对承载力的提高最为显著;根据《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 50917—2013》对拉拔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发现规范方法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 钢筋承插式连接板 锚固性能 拉拔试验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锚杆强度的加锚岩体结构面锚固效应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广建 裘伟奇 +6 位作者 杜程 罗战友 杨彪 王旭虹 王志成 周浩 陈曦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8,共9页
锚杆强度主要受其直径和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锚杆强度的大小对提高加锚岩体结构面抗剪力至关重要。开展了加锚结构面剪切试验,研究了锚杆强度对加锚结构面剪切变形特征及锚固效应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锚杆强度的加锚结构面抗剪力计算模型... 锚杆强度主要受其直径和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锚杆强度的大小对提高加锚岩体结构面抗剪力至关重要。开展了加锚结构面剪切试验,研究了锚杆强度对加锚结构面剪切变形特征及锚固效应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锚杆强度的加锚结构面抗剪力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锚杆强度下锚杆轴力与剪力对结构面抗剪力贡献情况。研究表明:(1)随着锚杆直径的增加,加锚结构面峰值抗剪力呈线性增长趋势;锚杆直径超过一定临界值后才会发挥锚固作用,锚杆抗拉强度越大临界值越小。(2)随着锚杆直径和抗拉强度的增大,锚杆塑性铰外移,变形段长度增加,锚杆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增强,对结构面抗剪力的提升增强。(3)加锚结构面剪切过程可分为弹性、屈服、强化和残余4个阶段。弹性和屈服阶段,锚杆主要发挥销钉作用,锚杆的贡献与锚杆抗拉强度呈正相关,与锚杆直径的关系受到锚固剂厚度影响;强化阶段,锚杆形成塑性铰,锚杆的贡献由锚杆抗剪力和轴力共同提供,与锚杆抗拉强度和直径呈正相关;残余阶段,锚杆断裂不提供抗剪力。(4)基于锚杆大变形理论,提出考虑锚杆强度的加锚结构面抗剪力模型,分析可知随着锚杆直径和抗拉强度的增加,锚杆轴力贡献占比不断增加,锚杆剪力贡献占比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锚结构面 锚固效应 抗剪力模型 锚杆直径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率下锚固体动态力学特性及能量耗散研究
16
作者 张寅 杨晨晨 +3 位作者 代连朋 李家俊 周雨 刘家麒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优化冲击荷载作用下巷道锚固支护参数是提升冲击地压巷道锚固围岩抗冲变形能力的重要方法。为探究锚固支护锚杆直径这一参数对冲击加载下锚固体圈层变形稳定性的提升效能,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研究不同锚杆直径作用下锚固体... 优化冲击荷载作用下巷道锚固支护参数是提升冲击地压巷道锚固围岩抗冲变形能力的重要方法。为探究锚固支护锚杆直径这一参数对冲击加载下锚固体圈层变形稳定性的提升效能,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研究不同锚杆直径作用下锚固体的冲击破坏响应,得到不同锚杆直径参数下锚固体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主应变云图、动态能量参数和破碎块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应变率冲击加载下,随着锚杆直径的增加,锚固体动态抗压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锚杆延迟了锚固体裂纹萌生、扩展和贯通的过程,加锚试件锚固止裂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锚固体透射能量比与破碎耗散能量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反射能量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分形维数与锚杆直径呈二次函数关系,与破碎耗散能密度呈正相关且一次函数关系;锚杆直径对围岩锚固效应的提升存在最优匹配的特点,锚杆直径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降低锚固体的冲击破坏程度。研究成果对优化冲击地压巷道锚固支护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变率 锚杆直径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锚固 能量耗散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锚固桩提升含软弱夹层边坡稳定性的应用与设计优化
17
作者 许建文 韦超俊 刘先林 《山西建筑》 2025年第3期6-12,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倾斜锚固桩在加固含软弱夹层边坡中的稳定性影响,探讨了软弱层角度及桩倾斜度对桩身位移及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软弱层角度和桩倾斜度对边坡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软弱层角度的增大通常导致桩身位移和内力增...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倾斜锚固桩在加固含软弱夹层边坡中的稳定性影响,探讨了软弱层角度及桩倾斜度对桩身位移及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软弱层角度和桩倾斜度对边坡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软弱层角度的增大通常导致桩身位移和内力增加,而桩倾斜度的调整则能有效控制桩身位移和内力,特别是当桩倾斜度调整至30°时,既能优化边坡的稳定性又能降低设计成本。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倾斜度及桩长的桩体设计,提出了在保证边坡稳定性的同时,通过最小化内力峰值以降低设计成本的优化方案,为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锚固 软弱夹层 边坡稳定性 数值模拟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软弱围岩锚固孔底部扩孔区锚固效果保障方法与实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德印 刘少伟 +3 位作者 付孟雄 贾后省 张玮钰 宋伟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8-120,共13页
锚固孔扩孔锚固作为增强锚杆(索)对煤矿软弱围岩巷道支护效果的技术举措,对提升煤矿软弱围岩巷道主动支护质量及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扩孔施工也明显增大了扩孔位置锚固孔的尺寸,导致按照锚杆(索)常规树脂锚固施工方式进行施工... 锚固孔扩孔锚固作为增强锚杆(索)对煤矿软弱围岩巷道支护效果的技术举措,对提升煤矿软弱围岩巷道主动支护质量及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扩孔施工也明显增大了扩孔位置锚固孔的尺寸,导致按照锚杆(索)常规树脂锚固施工方式进行施工时扩孔区锚固剂固化及充填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显然这不利于锚固孔扩孔锚固性能的充分发挥。为明晰锚固孔扩孔锚固时扩孔区锚固问题及其影响,并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以确保锚固孔扩孔条件下锚杆(索)的锚固性能,采用数值模拟及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树脂锚固剂弯折(曲)进入扩孔区使锚索无法对它进行有效搅拌及破碎,以及扩孔位置锚固孔体积的增大使得锚固剂不能有效充满,是导致扩孔区锚固问题的主要原因;锚索拉拔模拟结果显示扩孔区锚固缺陷对锚索的锚固性能及锚固系统的失效形式有较大影响;为改善扩孔区的锚固效果,提出了锚固孔底部扩孔区锚固效果保障方法,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确保了软弱围岩锚固孔底部扩孔区的锚固效果,增强了锚索的锚固性能。本研究有效解决了锚固孔扩孔区的锚固问题,有助于煤矿软弱围岩条件下锚索高强支护能力的充分发挥,为确保锚索对软弱围岩巷道支护效果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锚固孔扩孔 锚固效果 软弱围岩 锚固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裂隙煤体巷道强化控制高效锚固支护技术研究
19
作者 张聪 《陕西煤炭》 2025年第2期41-45,共5页
以马兰煤矿2309运输顺槽为研究背景,基于2309运输顺槽位于多裂隙煤体内难以支护的特点,提出了多裂隙煤体巷道强化控制高效锚固支护技术,采用UDEC模拟了不同采动应力下工作面顺槽围岩位移及变形情况,给出了2309运输顺槽围岩锚网索支护参... 以马兰煤矿2309运输顺槽为研究背景,基于2309运输顺槽位于多裂隙煤体内难以支护的特点,提出了多裂隙煤体巷道强化控制高效锚固支护技术,采用UDEC模拟了不同采动应力下工作面顺槽围岩位移及变形情况,给出了2309运输顺槽围岩锚网索支护参数设计,并进行了现场实践。现场实践结果表明,在强化控制高效锚固支护技术作用下,巷道两帮和顶板的变形量较小,支护效果好,可以有效地控制多裂隙煤体巷道的变形。研究成果对解决相类似地质条件下巷道的支护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隙煤体 高效锚固 支护技术 UDEC 支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连接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研究
20
作者 封海浪 《全面腐蚀控制》 2025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文旨在研究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中的钢筋粘结锚固性能,深入探讨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以及影响因素,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出了改进和优化策略,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钢筋处理、施工工艺和结构设计等,以提高粘结锚固性能。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桥梁 粘结锚固 钢筋 性能研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