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安多-错那湖地堑的第四纪地质、断裂活动及其运动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中海 赵希涛 +4 位作者 吴珍汉 胡道功 马志邦 叶培盛 江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0-502,共13页
地表调查和初步的沉积物年代测试结果表明,晚第四纪期间,在安多-错那地堑中主要发育了分别形成于44.2kaB.P.和9~7kaB.P.左右的两套湖泊沉积物和约42kaB.P.以来的5套冲、洪积物。在安多-错那地堑的边界主要发育了包括安多南缘断裂、北... 地表调查和初步的沉积物年代测试结果表明,晚第四纪期间,在安多-错那地堑中主要发育了分别形成于44.2kaB.P.和9~7kaB.P.左右的两套湖泊沉积物和约42kaB.P.以来的5套冲、洪积物。在安多-错那地堑的边界主要发育了包括安多南缘断裂、北缘断裂、错那湖东缘断裂和西缘断裂共4条第四纪正断层。其中活动强度最大的为安多北缘断裂,其第四纪最小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02mm/a;其次为安多南缘断裂和错那湖东、西两侧边界断裂,它们的最小垂直速率分别为0.19mm/a,0.12~0.16mm/a和0.10~0.12mm/a。晚第四纪以来的断裂活动主要集中在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0.41±0.22mm/a的安多北缘断裂带的西段。安多及邻区现今的地表构造格局及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符合近南北向地壳缩短背景下由于近东西向伸展变形而引发的菱形断块发育模式。根据断层的活动速率估算结果,晚第四纪期间安多-错那地堑的平均伸展速率为0.25±0.15mm/a,而整个羌塘块体总的东西向伸展变形速率可能达到11±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安多-错那湖 第四纪 伸展变形 正断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沙漠化土地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长委 伍永秋 +2 位作者 谭利华 杜世松 段金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5-892,共8页
青藏铁路格拉段铁路建设对沿线沙漠化土地变化的影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监测技术,根据错那湖段Landsat影像、Google Earth影像和气象资料等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建立解译标志,采用人机交互的目视解译方... 青藏铁路格拉段铁路建设对沿线沙漠化土地变化的影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监测技术,根据错那湖段Landsat影像、Google Earth影像和气象资料等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建立解译标志,采用人机交互的目视解译方法,提取青藏铁路错那湖段2001年、2008年和2015年沙漠化土地信息,并对沙漠化土地变化成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铁路沿线沙漠化土地的变化进行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1) 2001-2008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2.21 km^2,土地沙漠化程度呈减轻趋势;2008-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8.9 km^2,土地沙漠化程度持续减轻。(2) 2001-2008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增加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土地沙漠化程度减轻主要与自然因素有关。2008-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土地沙漠化程度的减轻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3)青藏铁路错那湖段2 km范围内土地沙漠化程度变化最为明显,以沙漠化程度减轻为主要特征,青藏铁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为2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错那湖 沙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错那湖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3
作者 赵立波 于进江 《西藏科技》 2003年第12期26-31,共6页
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错那湖区域环保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强环保的 具体措施,对铁路施工的环保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错那湖区域 环境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 垃圾处理 施工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风沙活动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殷代英 屈建军 +4 位作者 韩庆杰 李毅 安志山 李建国 谭立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5,共7页
输沙势和输沙量是反映风沙活动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利用青藏高原错那湖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风速资料,统计并计算起沙风频次和输沙势。分析结果表明,起沙风的月际变化比较明显,10月至翌年4月风向单一,以西风为主,约占全年起沙风的65... 输沙势和输沙量是反映风沙活动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利用青藏高原错那湖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风速资料,统计并计算起沙风频次和输沙势。分析结果表明,起沙风的月际变化比较明显,10月至翌年4月风向单一,以西风为主,约占全年起沙风的65%以上。从10月到翌年4月输沙势值较高,合成输沙方向以西风为主,方向变率指数在0.9以上,属于高比率。5月到9月输沙势值处于年内低峰,风向比较分散,方向变率指数由5月的0.61降到9月的0.36,属于中比率。年输沙势为491.12VU,属于高能环境(≥400VU)。年合成输沙势为445.44VU,年方向变率为0.91,属于高比率,合成输沙方向为262.54°。对8个方位月输沙量分析显示,月输沙量变化在10.5kg(7月)~119.7kg(11月)之间,各月输沙量随输沙势和平均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其转化关系可以用近似幂函数和线性函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沙风况 输沙势 输沙量 青藏高原 错那湖
原文传递
基于δ^(18)O的青藏高原中部错那湖湖水蒸发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忠方 田立德 +1 位作者 姚檀栋 巩同梁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14-2023,共10页
稳定同位素方法经常被用来估算湖水水量平衡,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水样的采集和同位素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域相关的气候和水文信息对湖水进行研究。基于对1999—2001年期间获得的18个湖水样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错那湖水δD和1δ8O的平均... 稳定同位素方法经常被用来估算湖水水量平衡,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水样的采集和同位素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域相关的气候和水文信息对湖水进行研究。基于对1999—2001年期间获得的18个湖水样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错那湖水δD和1δ8O的平均值分别为-83.3‰和-9.6‰,显著高于流域内同期降水中δD和1δ8O的加权平均值-124.5‰和-16.6‰;流域内湖水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幅度远小于降水,但展示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值较低而冬春季值较高,这种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降水量效应,表明降水是湖水主要补给来源之一。结合所获得的流域内降水和河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利用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方法对非结冰期间错那湖水的蒸发与流入比率(E/I)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受太阳辐射与气温升高的影响,湖水受到强烈的蒸发,流入错那湖的水大约24%消耗于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降水 稳定同位素 错那湖 青藏高原中部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沙害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印海 蒋富强 +3 位作者 王锡来 李勇 薛春晓 程建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6-1262,共7页
通过分析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气候特征、地质地貌、植被、沙丘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段铁路沙害的类型与成因,并对近年来在青藏铁路错那湖段采用的固沙和阻沙工程防沙措施进行了评价。从工程性价比、风沙流成因和防护效果的综合角... 通过分析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气候特征、地质地貌、植被、沙丘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段铁路沙害的类型与成因,并对近年来在青藏铁路错那湖段采用的固沙和阻沙工程防沙措施进行了评价。从工程性价比、风沙流成因和防护效果的综合角度出发,提出了采用尼龙网沙障、混凝土沙障、活动板挡沙栅栏、截沙沟等阻沙措施和卵(碎)石覆盖沙面、覆膜沙袋沙障等固沙措施以及植物措施相结合防沙措施的建议,这种防沙体系的结构配置对该地段铁路沙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的铁路、公路防沙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害 防治措施 青藏铁路 错那湖
原文传递
基于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的西藏错那湖东岸风沙来源的定量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段金龙 谭利华 +2 位作者 杜世松 陈长委 伍永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16-2326,共11页
本文通过对西藏错那湖地区基岩、第四纪沉积和风沙堆积的填图和采样,测量其化学元素成分,应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化查明风沙沉积的物源组合及其贡献百分比,从而为错那湖地区更科学地进行沙漠化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指导。分析结果表... 本文通过对西藏错那湖地区基岩、第四纪沉积和风沙堆积的填图和采样,测量其化学元素成分,应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化查明风沙沉积的物源组合及其贡献百分比,从而为错那湖地区更科学地进行沙漠化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指导。分析结果表明:①使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查明了错那湖东侧巴索曲、龙庆南沟和桑曲3个风沙分布区的物质来源,风沙主要来源于湖的东岸和北岸;②错那湖地区风沙的物质来源差异很大,以东岸贡献为主,对3个风沙区的贡献率分别为82.3%、60.4%和10.1%,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减小的趋势;③结合青藏铁路分布可知,东岸物源对铁路的威胁最大,北岸物源仅对铁路以东到山坡的狭长区域有一些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期,巴索曲、龙庆南沟和桑曲3条河流将中上游的冻融、风化形成的细颗粒物质通过流水作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湖滨区域,来年冬春季干燥大风期时,这些暴露的细颗粒物质被大风输送到东侧形成风沙区,基于这一作用机理的认识,认为本地区风沙对铁路的威胁是持续的、长期存在的。因此,在铁路西侧防沙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加强铁路东侧的风沙的治理,并在铁路和山坡之间的狭长地带也设置一些防沙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物源 复合指纹识别技术 多元混合模型 贡献率 青藏铁路 错那湖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沿线湖泊及其与铁路最小距离演变研究
8
作者 于涛 张圣杰 +3 位作者 文莉娟 王梦晓 郑景元 牛瑞佳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7,共15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近年来变化剧烈,充分了解湖泊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保护沿湖重大工程设施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湖与错那湖的Landsat遥感影像、面积数据和水位观测数据,本文对两湖演变及其与青藏铁路最小距离变化进行...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近年来变化剧烈,充分了解湖泊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保护沿湖重大工程设施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湖与错那湖的Landsat遥感影像、面积数据和水位观测数据,本文对两湖演变及其与青藏铁路最小距离变化进行了细致研究,进一步结合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和气象站的气象数据,揭示了影响两湖水位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1956-2004年青海湖呈退缩态势,2004年水位和面积达到最低值后转为逐渐增加,2004-2020年水位年均增长率为0.20 m·a^(-1),2004-2022年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9.20 km^(2)·a^(-1)。2000-2018年的错那湖水位与从20世纪70年代至2022年的面积均呈轻微波动变化,水位和面积的年际最大变化值分别为0.60 m和9.98 km^(2)。(2)1990-2022年青海湖与青藏铁路最小距离先增加后减小,2004年后二者最小距离以19.6 m·a^(-1)的速率缩短,至2022年最小距离为74.3 m;2004-2022年错那湖与青藏铁路最小距离变化趋势不明显,至2022年二者最小距离为32.3 m。(3)青海湖的水位变化受风速、年降水量、向下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和比湿影响,贡献率分别为38%、24%、20%、14%和4%;错那湖水位变化主要受年降水量影响,其余气象因子与水位变化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错那湖 青藏铁路 面积变化 水位变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地理试卷评析
9
作者 鲁爱华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4年第Z2期79-81,共3页
一、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高考知识考查具有抽样性,尽管考纲细目很多,但命题者总会挑选那些地理学科味儿浓,对地理知识理解起到支撑作用的主干作为考查对象。全卷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讨新问题,具体表现在:1.人文地理考查... 一、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高考知识考查具有抽样性,尽管考纲细目很多,但命题者总会挑选那些地理学科味儿浓,对地理知识理解起到支撑作用的主干作为考查对象。全卷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讨新问题,具体表现在:1.人文地理考查相对比重较大如下表所示,除选修地理所占的10分外,自然地理占35分,人文地理占55分,相比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干知识 命题者 相对比重 景观图 干扰信息 位置特征 错那湖 定性描述 工业区位 理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专题复习的必要性及其教学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彩辉 谢丰华 《地理教育》 2015年第8期36-37,共2页
一、高考试题“小切口,深探究”简析 1“.小切口,深探究”是当前高考的趋势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36题以小切口“新加坡淡水资源”,从新加坡缺水成因分析大坝作用再到怎么解决新加坡水资源进行探究,从很小角度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201... 一、高考试题“小切口,深探究”简析 1“.小切口,深探究”是当前高考的趋势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36题以小切口“新加坡淡水资源”,从新加坡缺水成因分析大坝作用再到怎么解决新加坡水资源进行探究,从很小角度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I第36题以北京市西北部的山区为载体,从小切口“风、沙丘”展开探究;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36题以青藏高原的错那湖附近的“风沙”为小切口展开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专题复习 全国卷 地理思维 错那湖 教学顺序 主干知识 基塘农业 高考试题 农业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火车开上世界屋脊
1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6年第2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错那湖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建设者 火车 铁路勘察 青藏高原 藏羚羊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上的五大景观站
12
《党的生活(青海)》 2006年第1期36-36,共1页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昆仑山脉、通天河、长江源头沱沱河……这些自然奇观,如今只要舒服地坐在列车上就可以领略到了。不仅如此,当游客乘坐旅游列车时.还能在玉珠峰、长江源、唐古拉、错那湖、当雄5个...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昆仑山脉、通天河、长江源头沱沱河……这些自然奇观,如今只要舒服地坐在列车上就可以领略到了。不仅如此,当游客乘坐旅游列车时.还能在玉珠峰、长江源、唐古拉、错那湖、当雄5个景观站下车游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景观站 玉珠峰 长江源 唐古拉 错那湖 当雄 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去通天
13
作者 赵鑫源 《小学时代》 2006年第8期6-9,共4页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一条天路吗?它是修在天上的路还是...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一条天路吗?它是修在天上的路还是通向天空的路,它的起点在哪里?它的终点又在哪里?让我们沿着这条路进行一次通天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海拔 昆仑山隧道 念青唐古拉山 冻土隧道 高原冻土 可可西里 错那湖 通天 冻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天路之旅
14
作者 松林 胡小平 《丝绸之路》 2007年第3期49-56,共8页
西藏是探险旅游的胜地。看见过许多美丽而神奇的西藏图片,也听说过古朴而壮观的西藏,我从心底里产生一阵阵的冲动:到西藏去,到西藏去!
关键词 纳木 布达拉宫 念青唐古拉山 火车站 青藏高原 错那湖 可可西里 八廓街 青藏铁路 旅游景点 文成公主 人文景观 羊八井 藏族同胞 大昭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地理解题思维优化,提高三轮复习效果
15
作者 郑晓东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53,共3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是在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重组,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同时进行解题能力专项突破,形成对不同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笔者认为,在解题能力指导复习中,地理解题...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是在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重组,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同时进行解题能力专项突破,形成对不同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笔者认为,在解题能力指导复习中,地理解题思维的优化对提高三轮复习效果尤为重要。如何进行解题思维优化,可从利用高考真题,处理好"两个关系"方面着手进行。一、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就地理学的"一般"规律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效果 解题能力 知识重组 沙源 可从 核心词 错那湖 最佳答案 鱼类资源 题干
原文传递
奇魅西藏(散文诗)
16
作者 尧月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雪域高原,亦真亦幻;藏秘之路,大美而壮观。梦中的感觉,心存向往是那高傲、神密、圣洁的模样。穿越青海湖,走过可可西里,翻过唐古拉山、昆仑山,向着喜马拉雅山进发——世界的屋脊,共和国的脊梁背。翻过米拉山口,翻过那根拉山口,圣洁的淡... 雪域高原,亦真亦幻;藏秘之路,大美而壮观。梦中的感觉,心存向往是那高傲、神密、圣洁的模样。穿越青海湖,走过可可西里,翻过唐古拉山、昆仑山,向着喜马拉雅山进发——世界的屋脊,共和国的脊梁背。翻过米拉山口,翻过那根拉山口,圣洁的淡水湖、咸水湖、盐湖悬挂天际,那是镶嵌在高原上的蓝眼睛:有错那湖,有那木错湖,还有玛旁雍错湖,难舍难分。羊卓雍错晶莹幽蓝,是心仪已久的圣洁仙女!在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在米堆冰川的冰舌下,在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激荡些豪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仪已久 玛旁雍 可可西里 错那湖 大拐弯 亦真亦幻 雪域高原 羊卓雍 米拉 雍布拉康
原文传递
奇魅西藏(外三章)
17
作者 张晓明 《散文诗世界》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雪域高原,亦真亦幻;藏秘之路,大美而壮观。梦中的感觉,心存向往是那高傲、神秘、圣洁的模样。穿越青海湖,走过可可西里,翻过唐古拉山、昆仑山,向着喜马拉雅山进发——世界的屋脊,共和国的脊梁背。翻过米拉山口,翻过那根拉山口,圣洁的淡... 雪域高原,亦真亦幻;藏秘之路,大美而壮观。梦中的感觉,心存向往是那高傲、神秘、圣洁的模样。穿越青海湖,走过可可西里,翻过唐古拉山、昆仑山,向着喜马拉雅山进发——世界的屋脊,共和国的脊梁背。翻过米拉山口,翻过那根拉山口,圣洁的淡水湖、咸水湖、盐湖悬挂天际,那是镶嵌在高原上的蓝眼睛:有错那湖,有那木错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域高原 可可西里 错那湖 亦真亦幻 米拉 三章 雍布拉康 绒布寺 拉姆拉 白露为霜
原文传递
坐着火车进西藏
18
作者 真真 《中华少年》 2006年第9期42-43,共2页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了!家里都支持我跟随旅游团去西藏旅行。为这次旅行,妈妈为我准备了旅行包、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和轻便旅行鞋等必备用品。
关键词 防晒霜 藏族同胞 错那湖 座座 风马 吸氧设备 唐古拉山口 藏族文化 藏族风情 民族服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