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涂层锆合金包壳管切向微动磨损数值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凯模 沈火明 +5 位作者 王宇星 廖业宏 刘娟 任啟森 彭振驯 黄恒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为建立涂层锆合金包壳微动磨损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预测切向工况下的最大磨损深度,基于包壳-格架的实际几何特征建立了涂层锆合金包壳-刚凸接触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采用Archard磨损模型计算磨损量,结合ABAQUS的ALE功能和UMESHMOTION子... 为建立涂层锆合金包壳微动磨损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预测切向工况下的最大磨损深度,基于包壳-格架的实际几何特征建立了涂层锆合金包壳-刚凸接触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采用Archard磨损模型计算磨损量,结合ABAQUS的ALE功能和UMESHMOTION子程序模拟磨损过程。根据微动磨损试验结果分析磨损系数随磨损周次的变化情况,并拟合其函数关系。有限元计算的最大磨损深度和最大深度的位置与试验结果相符,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涂层锆合金包壳切向微动磨损最大深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微动磨损 Archar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表面纳米多层涂层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学强 左家栋 +4 位作者 王亚强 张金钰 吴凯 刘刚 孙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5-1137,共13页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以提升核反应堆事故工况下安全性为目的的事故容错燃料技术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包壳涂层技术是事故容错燃料短期规划的主要方向,在锆合金燃料包壳表面制备防护涂层能够在不改变现有核包壳管元件产业链的前提...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以提升核反应堆事故工况下安全性为目的的事故容错燃料技术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包壳涂层技术是事故容错燃料短期规划的主要方向,在锆合金燃料包壳表面制备防护涂层能够在不改变现有核包壳管元件产业链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失水事故工况下锆合金包壳的事故容错能力。纳米多层涂层由于其固有的特征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表现出了优异的核性能,以及在事故容错燃料包壳涂层材料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锆合金包壳表面纳米多层涂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层涂层的分类、制备技术及服役性能,同时总结了纳米多层涂层的性能优势及应用前景,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事故容错燃料 纳米多层涂层 微观组织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方式对N36锆合金包壳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潘钱付 蒋明忠 +3 位作者 戴训 王贯春 黄照华 赵文金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研究了退火方式对N36错合金包壳管再结晶程度、力学性能、收缩系数(CSR)、椭圆度以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退火制度下,采用套管与不采用套管退火相比,管材再结晶程度、强度、CSR性能及短期腐蚀性能没有明显差异,伸长率有所下... 研究了退火方式对N36错合金包壳管再结晶程度、力学性能、收缩系数(CSR)、椭圆度以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退火制度下,采用套管与不采用套管退火相比,管材再结晶程度、强度、CSR性能及短期腐蚀性能没有明显差异,伸长率有所下降;采用套管退火的管材椭圆度没有明显变化,而未采用套管进行退火的管材椭圆度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6锆合金包壳 退火方式 性能
原文传递
锆合金包壳管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研究概述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春容 赵文金 +1 位作者 邓治国 徐蒋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22,27,共5页
分析了不同锆合金包壳管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的应力阈值和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应力、温度、热循环次数和氢含量等。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氢化物 应力再取向 应力阈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6锆合金包壳堆内腐蚀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苗一非 焦拥军 +4 位作者 张坤 邢硕 陈平 吕亮亮 刘振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0-294,共5页
本文利用池边检查数据,基于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N36锆合金包壳堆内腐蚀最佳估算模型。由于缺乏腐蚀转折前数据,N36锆合金包壳腐蚀转折前氧化膜厚度只是时间的函数,腐蚀转折后氧化膜厚度是包壳温度和时间的函数。通过在最佳估算腐蚀模... 本文利用池边检查数据,基于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N36锆合金包壳堆内腐蚀最佳估算模型。由于缺乏腐蚀转折前数据,N36锆合金包壳腐蚀转折前氧化膜厚度只是时间的函数,腐蚀转折后氧化膜厚度是包壳温度和时间的函数。通过在最佳估算腐蚀模型上添加工程因子,建立了不同加工工艺N36锆合金包壳腐蚀模型。N36锆合金包壳腐蚀包络模型在最小腐蚀转折点的基础上建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N36锆合金包壳腐蚀模型与验证数据符合较好,能够用于N36锆合金堆内腐蚀行为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6锆合金包壳 腐蚀模型 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6锆合金包壳辐照生长经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苗一非 焦拥军 +4 位作者 张坤 邢硕 陈平 唐昌兵 王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7-281,共5页
利用N36锆合金包壳燃料棒堆内辐照考验的部分池边检查数据,计算了4个典型辐照生长经验模型对N36锆合金包壳的适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典型辐照生长经验模型中,双曲正切经验模型最适合描述N36锆合金包壳辐照生长行为。在双曲正切经验... 利用N36锆合金包壳燃料棒堆内辐照考验的部分池边检查数据,计算了4个典型辐照生长经验模型对N36锆合金包壳的适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典型辐照生长经验模型中,双曲正切经验模型最适合描述N36锆合金包壳辐照生长行为。在双曲正切经验模型基础上,建立了N36锆合金包壳辐照生长最佳估算模型和包络模型。通过添加工程因子,建立了不同加工工艺的N36锆合金包壳辐照生长经验模型。利用池边检查剩余数据对N36锆合金包壳辐照生长经验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与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6锆合金包壳 辐照生长经验模型 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管蠕变各向异性行为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朋飞 赵文金 闫萌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8-34,共7页
简要介绍国外在锆合金包壳管蠕变各向异性的试验和模拟研究两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国外在锆合金包壳管蠕变各向异性模拟研究方面的思路和方法。归纳了基于下限法、上限法及自洽法三种多晶模型开展的蠕变各向异性行为研究成果,... 简要介绍国外在锆合金包壳管蠕变各向异性的试验和模拟研究两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国外在锆合金包壳管蠕变各向异性模拟研究方面的思路和方法。归纳了基于下限法、上限法及自洽法三种多晶模型开展的蠕变各向异性行为研究成果,并针对未来开展这一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蠕变 各向异性 试验及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水侧SiC涂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新海 尹邦跃 吴学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5-1090,共6页
研究了聚碳硅烷(PCS)粉末的高温裂解特性及PCS粉末与锆粉间的化学反应机理,并在900℃制备了SiC涂层。研究发现,900℃开始,PCS裂解产物由无定形态SiC向结晶态转变。不同温度下,PCS粉末与锆粉的混合物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物为ZrC、Zr2Si... 研究了聚碳硅烷(PCS)粉末的高温裂解特性及PCS粉末与锆粉间的化学反应机理,并在900℃制备了SiC涂层。研究发现,900℃开始,PCS裂解产物由无定形态SiC向结晶态转变。不同温度下,PCS粉末与锆粉的混合物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物为ZrC、Zr2Si、Si3Zr5,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可控制该化学反应的程度,进而实现对涂层成分的调节。采用先驱体转化法(PIP)在锆合金包壳表面制备了SiC涂层,经PCS溶液浸涂-裂解3次循环可得到SiC陶瓷层,厚度为4μm,涂层成分为SiC,ZrC为过渡层。划痕法测试得到涂层附着力等级为1~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SIC涂层 先驱体转化法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管加工技术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章 田振业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2年第7期1-4,共4页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技术进展 加工工艺 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表面金属Cr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珣 王亚强 +3 位作者 张金钰 吴凯 刘刚 孙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5-457,共13页
锆合金由于自身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中子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冷反应堆核燃料包壳材料,然而在失水事故工况下锆合金会与高温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氢气,进而引发核事故。目前,提高锆合金包壳服役性能的最有效途径是在其表面... 锆合金由于自身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中子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冷反应堆核燃料包壳材料,然而在失水事故工况下锆合金会与高温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氢气,进而引发核事故。目前,提高锆合金包壳服役性能的最有效途径是在其表面制备一层防护涂层,其中,金属Cr涂层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力学强度和衬底附着力,是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锆合金包壳涂层材料。主要从制备工艺、微观组织和服役性能3个方面,对锆合金包壳表面金属Cr涂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锆合金包壳金属Cr涂层的主要制备工艺技术,重点阐述了各制备工艺的特点及不足;其次总结了金属Cr涂层的柱状晶、等轴晶和无序非晶结构,分析了3种微观组织的结构特征和生长机制,以及制备工艺参数对组织形成的影响作用;然后阐述了锆合金包壳金属Cr涂层的力学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并对其塑性变形机制、腐蚀氧化机理和辐照损伤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表面技术 金属Cr涂层 制备方法 微观组织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表面涂层的制备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波 范洪远 +1 位作者 常鸿 王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6-113,共8页
锆因其极低的中子吸收截面、较高的熔点和优良的耐腐蚀性等特点,在核技术领域得到大量应用,主要作为核燃料的包壳材料。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事故容错燃料(ATF)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尤其着重提高包壳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而在锆合金表... 锆因其极低的中子吸收截面、较高的熔点和优良的耐腐蚀性等特点,在核技术领域得到大量应用,主要作为核燃料的包壳材料。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事故容错燃料(ATF)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尤其着重提高包壳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而在锆合金表面制备涂层是提高该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评述了锆合金包壳表面涂层的种类、性能、制备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与发展。指出激光熔覆、等离子喷涂和冷喷涂都有沉积速率快、涂层厚的特点,但涂层过厚将降低核燃料的中子经济性。激光熔覆和等离子喷涂制得的涂层内应力大,存在较多气孔甚至微裂纹。冷喷涂涂层的应力和气孔得到改善,但喷涂法都存在粉尘及噪声污染等问题。重点分析了磁控溅射法(MS)和电弧离子镀(AIP)两种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包壳涂层制备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指出磁控溅射法因沉积速率可控、涂层的内应力小及涂层组分可调整等优势而应用最广。电弧离子镀因涂层致密、结合力强而最具发展潜力。这为进一步促进锆合金表面涂层的制备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涂层 喷涂 磁控溅射 电弧离子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蠕变对锆合金包壳管吸氢所致多场耦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秉忠 丁淑蓉 +2 位作者 陈亮 李文杰 庞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5-1632,共8页
本文考虑辐照效应,改进了锆合金包壳管内部的氢原子扩散-氢化物析出-热-力耦合行为的微分控制方程。根据多物理场等效积分弱形式和所建立的耦合计算方法,在FEPG软件平台编制文件,生成多场耦合计算的有限元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了验证。计... 本文考虑辐照效应,改进了锆合金包壳管内部的氢原子扩散-氢化物析出-热-力耦合行为的微分控制方程。根据多物理场等效积分弱形式和所建立的耦合计算方法,在FEPG软件平台编制文件,生成多场耦合计算的有限元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了辐照蠕变对锆合金包壳管堆内吸氢所致多场耦合行为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蠕变导致包壳管内产生应力松弛,促使Mises应力显著降低,同时导致静水应力由负值转变为正值,进而影响氢原子的扩散;与不考虑辐照蠕变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辐照蠕变会增大燃料芯块与包壳管局部接触区域的负的静水应力的绝对值及向外的静水应力梯度,导致接触区域内的氢原子浓度减小,接触区域周围的氢原子浓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吸氢 辐照蠕变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制备Cr涂层提高锆合金包壳耐事故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青 宋鹏 +3 位作者 黎振华 张瑞谦 王昱 杜沛南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1期40-47,共8页
采用热喷涂工艺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在Zr-4包壳管上成功制备了Cr涂层,目的是为核反应堆燃料组件两端焊接区域进行涂层的喷涂修复,以及完成焊接区的涂层包覆并与PVD涂层区域无缝连接,实现外表面抗氧化耐磨涂层全包覆.将Cr涂层在高达1200... 采用热喷涂工艺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在Zr-4包壳管上成功制备了Cr涂层,目的是为核反应堆燃料组件两端焊接区域进行涂层的喷涂修复,以及完成焊接区的涂层包覆并与PVD涂层区域无缝连接,实现外表面抗氧化耐磨涂层全包覆.将Cr涂层在高达1200℃事故高温蒸汽和空气环境中氧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EDS)和电子探针(EPMA)等多种分析技术,对其氧化前后进行了显微组织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r粉和喷涂态Cr涂层均为BCC相,喷涂态Cr涂层为典型的层状结构,涂层与基体的界面为机械咬合界面;在空气和流动蒸汽中进行高达1200℃的高温暴露后,均在Cr涂层表面形成致密的Cr_(2)O_(3)层,以及Zr-4基体与Cr涂层之间的相互扩散形成的Cr-Zr层;在高温水蒸气氧化后的Cr涂层试样,在其致密的氧化层上有高密度的针状和叶片形貌的晶须氧化物,但是在空气中未发现晶须状Cr_(2)O_(3).氧化试验表明,Cr涂层能有效提高Zr-4包壳管在高温空气和水蒸气中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 Cr涂层 锆合金包壳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管内壁SiC涂层的PECVD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瑞轩 王洪磊 +5 位作者 余金山 李怀林 刘艳红 樊哲琼 卢蕾文 周新贵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6-212,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便捷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细长的锆合金包壳管(外径9.5 mm,壁厚0.57 mm,长度200 mm)内壁制备厚度分别3μm和5μm的SiC涂层,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并... 提出一种新型便捷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细长的锆合金包壳管(外径9.5 mm,壁厚0.57 mm,长度200 mm)内壁制备厚度分别3μm和5μm的SiC涂层,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并测试其抗热冲击性能和抗高温水氧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可快速、高效地在包壳管内壁沉积SiC涂层,涂层致密且光滑平整,无论在包壳管的轴向或径向方向,涂层厚度均匀一致。涂层与锆合金基体结合良好,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能,1200℃高温淬火后不发生剥落。SiC涂层可隔绝锆合金与高温水蒸气接触,有效保护锆合金包壳管,防止其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SIC涂层 PECVD 抗热冲击性能 抗高温水蒸气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误:耐事故燃料用Cr涂层锆合金包壳研究进展
15
作者 段振刚 陈平 +4 位作者 周毅 高士鑫 焦拥军 尹春雨 何梁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6-116,共1页
刊误:核技术,2022,45(3):030001.
关键词 核技术 锆合金包壳 刊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核电厂失水事故下锆合金包壳脆化行为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卢俊强 陆辉 曾奇锋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347,共14页
本文通过回顾现有国际上通用的核电厂失水事故(LOCA)安全准则的历史来源和基本原理,阐述了LOCA工况下堆芯可冷却性的内涵,介绍了早期发现的锆合金包壳氧化程度、峰值温度和鼓胀爆破区域的脆化行为及其机理,以及基于这些机理建立的确保L... 本文通过回顾现有国际上通用的核电厂失水事故(LOCA)安全准则的历史来源和基本原理,阐述了LOCA工况下堆芯可冷却性的内涵,介绍了早期发现的锆合金包壳氧化程度、峰值温度和鼓胀爆破区域的脆化行为及其机理,以及基于这些机理建立的确保LOCA下包壳完整性的基本思想和安全准则。通过归纳总结近些年来核工业界对高燃耗锆合金包壳LOCA工况下脆化行为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包括氢增氧致β相脆化、失稳氧化和包壳内表面吸氧等新发现的锆合金包壳脆化现象及其机理,分析了这些新的脆化机理对LOCA工况下堆芯可冷却性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基于新现象建立的LOCA安全准则的最新进展,这些认识可为我国自主化新锆合金包壳研发及性能试验、核电厂LOCA安全分析提供借鉴,对于抗事故燃料包壳材料在LOCA工况下的性能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水事故 锆合金包壳 脆化 安全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纹锆合金包壳管氢致多场耦合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仲佳 张靖宇 丁淑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6-1062,共7页
考虑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给出了锆合金包壳管氢致多场耦合行为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相应的多场耦合计算方法,编程获得了有限元程序。针对内压作用下的含轴向裂纹包壳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其氢致多场耦合行为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给出了锆合金包壳管氢致多场耦合行为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相应的多场耦合计算方法,编程获得了有限元程序。针对内压作用下的含轴向裂纹包壳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其氢致多场耦合行为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大量固溶氢原子的含裂纹包壳管,只有裂纹尖端区域析出较多的氢化物,这主要是由于此处存在很大的静水应力梯度和氢原子浓度梯度,并具有较低的氢原子固溶度;裂纹尖端析出的氢化物绝大部分沿包壳管径向,致使包壳管易于产生径向开裂,威胁其安全性;内压施加完成后,因氢化物析出膨胀,裂纹尖端区域的环向应力、径向应力、静水应力及其梯度均随时间而降低,导致氢化物析出逐渐减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裂纹锆合金包壳 氢化物应力再取向 氢致多场耦合行为 有限元计算 径向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表面改性对国产Zirlo锆合金包壳管加速腐蚀氧化膜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高盛 王婉琳 +2 位作者 马雪 孔淑妍 李怀林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6-219,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国产锆合金包壳管性能,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对国产Zirlo锆合金进行水射流冲击强化,研究在高温高压水腐蚀条件下不同冲击压力对样品表面氧化膜的影响,并与未冲击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样品表面在不同压力的冲击下耐蚀性差异... 为进一步提高国产锆合金包壳管性能,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对国产Zirlo锆合金进行水射流冲击强化,研究在高温高压水腐蚀条件下不同冲击压力对样品表面氧化膜的影响,并与未冲击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样品表面在不同压力的冲击下耐蚀性差异较大,当冲击压力达到40 MPa时样品表面氧化膜状态较好,相比于未冲击样品氧化膜厚度减少4.3%,在10 MPa和20 MPa冲击下则出现腐蚀加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锆合金包壳 水腐蚀 氧化膜
原文传递
锆合金包壳在典型高温空气中热氧化膜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国成 张国梁 +1 位作者 陈刘涛 陈孝阳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90-193,共4页
在锆合金包壳表面形成的氧化锆陶瓷层的厚度及致密性是影响其抗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此,研究了Zr⁃Sn、Zr⁃Nb和Zr⁃Sn⁃Nb 3种不同成分锆合金在560,600℃典型高温空气中热氧化时氧化锆陶瓷层厚度及致密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试验表... 在锆合金包壳表面形成的氧化锆陶瓷层的厚度及致密性是影响其抗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此,研究了Zr⁃Sn、Zr⁃Nb和Zr⁃Sn⁃Nb 3种不同成分锆合金在560,600℃典型高温空气中热氧化时氧化锆陶瓷层厚度及致密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试验表征时间内不同成分锆合金包壳在空气中热氧化时可形成的致密氧化锆陶瓷层的最大厚度。结果表明,试验时间内典型温度下Zr⁃Nb锆合金包壳的氧化锆陶瓷层厚度增长速率最大,Zr⁃Sn⁃Nb锆合金包壳的次之,Zr⁃Sn锆合金包壳的最小;同种成分锆合金包壳在600℃中的氧化锆陶瓷层厚度增长速率大约是560℃的2倍;在600℃中Zr⁃Sn和Zr⁃Sn⁃Nb锆合金包壳的氧化锆陶瓷层厚度分别在4~5μm、9~10μm时已出现较明显的裂纹,而Zr⁃Nb锆合金包壳的氧化锆陶瓷层厚度在达到12μm时致密性仍较好,无明显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热氧化 温度 厚度 致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管生产过程中清洁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渠静雯 石明华 +2 位作者 田航 崔顺 郝晨 《清洗世界》 CAS 2019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文简述了锆合金包壳管生产过程中清洁度控制的重要性、影响产品清洁度的因素以及生产过程清洁度控制措施,希望可以对提高管材产品清洁度、稳定产品质量及提高客户满意度有所帮助。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 清洁度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