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洪良才 刘裕梅 +1 位作者 段芳香 丁荣椿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部位置管术分为观察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部位置管术分为观察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1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置管后留置时间)、并发症情况(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感染、静脉炎)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为96.67%(29/30),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的80.00%(24/3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比对照组短,置管后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感染、静脉炎总发生率为6.67%(2/3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33.33%(10/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的为70.00%,观察组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有效提升1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易被患者认可,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静脉 脑卒中 并发症 置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更换敷料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42
2
作者 区丽兰 黄碧萍 +1 位作者 洪丽霞 陈文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30-731,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穿刺点更换敷料的间隔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40例置管病人进行分组比较,观察不同间隔时间更换敷料后穿刺点皮肤是否有感染,并进行统计。结果更换敷料的间隔时间不同,感染率不同。结论间隔时间为2...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穿刺点更换敷料的间隔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40例置管病人进行分组比较,观察不同间隔时间更换敷料后穿刺点皮肤是否有感染,并进行统计。结果更换敷料的间隔时间不同,感染率不同。结论间隔时间为2天更换敷料最为适宜,感染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更换敷料 间隔时间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汪素萍 钟小青 +4 位作者 游晓燕 潘年妙 黄年娇 黄萍 何青竹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两组穿剌时间、穿剌成功率、穿刺异...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两组穿剌时间、穿剌成功率、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P<0.01);总穿剌成功率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其中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为零,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用于输液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用于化疗优于PICC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不良反应发生率 PICC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留时间 锁骨下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外周静脉穿刺 对照组 观察组 肿瘤患者 操作时间 显著性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胡纪根 许红阳 +2 位作者 杨挺 梁凤鸣 王雁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危重病患者由于治疗需要常常放置深静脉导管.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因其感染率低、固定方便及患者感觉舒适而成为保留较长时间静脉通路的重要途径.而误入颈内静脉为穿刺置管的并发症之一,易引起中心静脉压读数错误和血栓性静脉炎.笔者观... 危重病患者由于治疗需要常常放置深静脉导管.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因其感染率低、固定方便及患者感觉舒适而成为保留较长时间静脉通路的重要途径.而误入颈内静脉为穿刺置管的并发症之一,易引起中心静脉压读数错误和血栓性静脉炎.笔者观察了两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 发生率 误入 两侧 血栓性静脉 静脉导管 危重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吕小红 张日惠 +2 位作者 赵莹 李志革 李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的感染因素。方法 对 4 0 0例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进行监测。按置管时间长短 (A组 <2 0d ,B组 2 0~ 3 9d ,C组 4 0~ 5 9d ,D组≥ 6 0d)、病情轻重、伴...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的感染因素。方法 对 4 0 0例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进行监测。按置管时间长短 (A组 <2 0d ,B组 2 0~ 3 9d ,C组 4 0~ 5 9d ,D组≥ 6 0d)、病情轻重、伴有糖尿病与否、合用激素与否对所发生的感染情况分组进行 χ2 检验。结果 发生导管性感染 3 6例 ,感染率 9.0 %。 4组中按导管留置时间长短比较A与B、C、D之间分别为P >0 .0 5、P <0 .0 5、P <0 .0 1 ;B与C、D比较分别为P <0 .0 5、P <0 .0 1 ;C与D的P >0 .0 5。除A与B、C与D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外 ,其他均有极显著差异。病情轻重之间、是否合用激素之间感染率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有否伴有糖尿病有否之间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留置时间长、病情重、合用激素者感染发生率高。而伴有糖尿病与否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可能与伴有糖尿病病例数少 ( 9例 )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锁骨下静脉置管 感染率 化疗 护理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位预防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姚永兴 张励才 +1 位作者 周大春 曾因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头位 预防 锁骨下静脉置管 误入颈内静脉 穿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引导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邢顺鹏 闻大翔 +2 位作者 皋源 何征宇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研究磁铁引导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需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磁铁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磁铁引导(4500Oe)或常规操作对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置管后采用X线胸片检查客观评估导管头端位置,探讨导管误入... 目的研究磁铁引导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需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磁铁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磁铁引导(4500Oe)或常规操作对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置管后采用X线胸片检查客观评估导管头端位置,探讨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和置管时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磁铁组有5例(6.25%)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18.75%)(P<0.05)。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一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穿刺置管时的主要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铁引导法可显著降低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 磁铁引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吕小红 李志革 +2 位作者 张日惠 赵莹 李晖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400例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监测,按留置时间长短分4组:A组:<20 d、B组:20~39 d、C组:40~59 d、D组:≥60 d。4组感染率...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400例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监测,按留置时间长短分4组:A组:<20 d、B组:20~39 d、C组:40~59 d、D组:≥60 d。4组感染率之间用X2检验。结果:共发生导管性感染36例,感染率9.0%。A、B、C、D组感染率分别为3.2%、4.5%、13.6%、15.0%。4组之间经X2检验结果:A与B、c、D的P值分别为P>0.05、P<0.05、P<0.01;B与c、D的P值分别为P<0.05、P<0.01;C与D的P值>0.05。除A与B、C与D之间值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导管留置时间在39d内,感染率发生较低,相对较安全;超过40 d,感染率明显增高。即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时间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颈内静脉触摸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建华 苏春燕 +5 位作者 冯利 何生奇 江正龙 王宁军 芦殿荣 王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8-1018,共1页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管异位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脑血管意外。在工作中我们观察了利用触摸法判断锁骨下静脉置管是否误入同侧颈内静脉,并及时予以纠正,并对该...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管异位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脑血管意外。在工作中我们观察了利用触摸法判断锁骨下静脉置管是否误入同侧颈内静脉,并及时予以纠正,并对该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总结评价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情况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共计560例,其中男321例,女239例,平均年龄分别为(62.9±11.9)、(21±9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置管 脑血管意外 穿刺点 穿刺针 穿刺置管 上腔静脉 穿刺部位 置管方法 中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型导引钢丝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红阳 杨挺 +2 位作者 梁锋鸣 金科 严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观察深静脉置管导引钢丝J型头方向对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危重患者432例,按照导引钢丝J型头预先设置方向分为A(头侧)、B(脚侧)两组,每组216例。观察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误入同侧颈内静脉... 目的:观察深静脉置管导引钢丝J型头方向对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危重患者432例,按照导引钢丝J型头预先设置方向分为A(头侧)、B(脚侧)两组,每组216例。观察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结果:A、B两组选择左右两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有100例误入同侧颈内静脉,其中右侧锁骨下静脉组异位率为55%,左侧锁骨下静脉异位率为28%,两侧相比右侧异位率明显高于左侧(P<0.05)。B组中右侧锁骨下静脉异位率也高于左侧(P<0.05)。A组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其中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组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中右侧锁骨下静脉组;与B组相比,A组中左侧锁骨下静脉误入左颈内静脉也明显高于右侧,A组左侧锁骨下静脉误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导引钢丝J型头预先方向对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预先将J型头方向朝向脚侧可显著降低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导引钢丝 异位 颈内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凯 刘济滔 +1 位作者 胡沥 钟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分析造成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57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研究对象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6... 目的分析造成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57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研究对象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6例)和非感染组(301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置管位置、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否行气管切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5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中,56例发生感染(占15.7%)。单因素分析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160岁(x2=19.839,P〈0.001)、既往糖尿病史(x2=6.252,P=O.012)、导管留置时间≥7d(x2=19.261,P〈0.001)、住院时间≥7d(x2=4.315,P=0.038)、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x2=16.161,P〈0.001)、行气管切开(x2=40.969,P〈0.001)、WBC〈4×109/L(x2=39.451,P〈0.001)、病情严重程度评分4—5分(x2=8.345,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t〉7d[优势比(OR)值:16.713,95%可信区间(95%CI)为3.651~76.624]、行气管切开(OR=6.861,95%CI为2.377—18.246)、WBC〈4×109/L(OR=4.903,95%CI为1.887~12.643)是引起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缩短静脉置管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创伤 休克 失血性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期应用的优越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秀状 黄芳艳 +2 位作者 李君丽 李成香 黄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36-38,43,共4页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期的优越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乳腺癌根治术后需化疗患者196例,按手术根治部位及肘部静脉情况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经盲...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期的优越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乳腺癌根治术后需化疗患者196例,按手术根治部位及肘部静脉情况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经盲穿和(或)在血管减影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132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64例;术后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6%及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血栓并发症的例数较实验组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乳腺肿瘤化疗 数字血管减影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5
13
作者 龙优花 钟玉婵 +1 位作者 李雪梅 罗海涛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 目的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PICC组显著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均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发生严重感染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PICC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PICC 锁骨下静脉置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14
作者 马丽军 朱翠敏 孙桂华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两种方法在中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及姑息对症支持中应用的优劣性。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7月至... 目的:比较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两种方法在中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及姑息对症支持中应用的优劣性。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间需化疗或长期营养支持治疗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PICC组60例,CVC组60例。比较此两种置管方法在一次性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差异。结果:PICC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96.67%)高于CVC组(90.00%),p=0.2720;平均留置时间PICC组(72±42.81d)长于CVC组(62.77±40.2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总并发症的发生率PICC组显著低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PICC与锁骨下静脉在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但PICC长期留置的并发症显著低于CVC置管,对于有不同疾病条件的患者,根据适应症选择不同途径置管,满足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营养支持的需要,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入中心静脉导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恶性肿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建茹 段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1期217-218,共2页
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的痛苦。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还能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环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 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的痛苦。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还能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环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由于导管开口于中心静脉,管口周围的血流量比末稍静脉大,压力高,液体容易输注,而对刺激性的药物输注时血管壁不会造成伤害,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现对我科11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 恶性肿瘤患者 护理观察 锁骨下静脉置管 化疗药物 药物输注 渗透性损伤 化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堵塞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丽娟 韩红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8期41-43,共3页
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需要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输液、输血,或静脉用药频度高、用药品种多、持续输液时间长。中心静脉置管不仅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置管 阻塞 原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帅 王政刚 任丽华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765-1766,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神经外科患者 临床应用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中心静脉测压 静脉营养 静脉置管 输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径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二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家朋 唐培佳 +1 位作者 吴先荣 谭冠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导管误入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颈内静脉 人中心静脉导管 径路 胸部X线平片 急性左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洪荣 王静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观察两种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特点、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液体流速。结果PICC组成功率95.4%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成功率96.2%,两组差异无... 目的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观察两种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特点、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液体流速。结果PICC组成功率95.4%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成功率9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平均操作时间分别11、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4%、1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ICC组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置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结论两组置管比较各有优缺点,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互补使用。PICC更适合癌症患者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静脉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舜卿 苏燕娟 +1 位作者 谢泽娟 王玉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9期110-111,共2页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98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98例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住院期间的治疗输液、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整个置管过程采取严密的观察及护理。结果:98例中1例患者因躁动于置管第5天自行拔管...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98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98例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住院期间的治疗输液、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整个置管过程采取严密的观察及护理。结果:98例中1例患者因躁动于置管第5天自行拔管,其余均完成住院期间的全部治疗;3例在置管期间出现穿刺点局部皮肤发红,经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大、危重患者多,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保证了抢救、治疗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神经外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