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及工具合成表达链霉亲和素基因 |
谢月辉
余睿
班韶
赵冲
孟照辉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新型磁共振靶向对比剂Gd-DTPA-链霉亲和素的制备及其反应条件的实验研究 |
刘岘
许乙凯
黄其鎏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3
|
核心链霉亲和素的原核表达 |
彭福中
陈雪岚
徐锋
熊勇华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4
|
量子点标记链霉亲和素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
邵君
尤晓刚
高峰
贺蓉
崔大祥
|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5
|
链霉菌ZG0429的分类鉴定与链霉亲和素的分离纯化研究 |
张蕾
刘春琴
高智慧
曹宇
白钢
|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6
|
结合链霉亲和素的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
张辉
冉海涛
张亚萍
骆杰
郝兰
王志刚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7
|
链霉亲和素化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超声显影 |
周航
黄晓玲
过源
尚婷婷
王志刚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8
|
分泌链霉亲和素菌株的筛选及所产链霉亲和素性质的研究 |
刘丽
闫振权
王秀芳
宋淑霞
侯洁
吕占军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
2001 |
5
|
|
9
|
实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用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的层层组装研究 |
裴仁军
崔小强
杨秀荣
汪尔康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0
|
链霉亲和素纯化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
刘福英
宋淑霞
郑龙
张焕铃
尤红煜
王俊霞
|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1
|
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 |
高翔
张燕
樊明涛
|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2
|
链霉亲和素产生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
宋淑霞
吕占军
韩丽枝
刘丽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
2002 |
4
|
|
13
|
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一步法与培养法检测淋球菌抗原的对比 |
董玉娥
沈建根
潘卫利
程东庆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4
|
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 |
杨林
罗富里
李赟
文君
徐洋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5
|
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玉米赤霉烯酮 |
马智鸿
黄飚
屠蔷
高蕾
张珏
王柯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6
|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技术一步法检测淋球菌抗原的研究 |
沈建根
朱永良
董玉娥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
2000 |
5
|
|
17
|
半乳糖化链霉亲和素、亲和素和链霉亲和素的实验研究 |
吴湖炳
黄祖汉
彭武和
高晓
刘华盛
|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8
|
链霉亲和素-异硫氰酸荧光素偶联核壳型Fe_3O_4/Au纳米晶的合成及性质 |
刘红玲
候澎
张文星
吴君华
陶偌偈
|
《化学研究》
CAS
|
2010 |
3
|
|
19
|
地高辛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免疫法测定方法的建立 |
冯涛
林其燧
宋耀虹
|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
1998 |
4
|
|
20
|
链霉亲和素的产生、纯化和鉴定 |
陈佩君
郑之新
周亦昌
章谷生
鲍艺
朱晴晖
程振球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
199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