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1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孑遗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伴性光合生理特征与进化生态
被引量:
31
1
作者
金静
江洪
+1 位作者
余树全
周国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28-1136,共9页
银杏类是一类古老的雌雄异株植物,目前仅存单科单属。由于银杏在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吸引了科学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了生长在野外环境下的成年银杏的雌雄个体的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的雌雄...
银杏类是一类古老的雌雄异株植物,目前仅存单科单属。由于银杏在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吸引了科学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了生长在野外环境下的成年银杏的雌雄个体的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的雌雄植株对光具有相同的表现趋势,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下呼吸速率等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雌性银杏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雄性银杏的净光合速率。这种差异可能与雌性个体在繁衍后代时需要投入更多的能量有关。研究也表明,在与其它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比较时,银杏的光合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弱势,因此光合能力可能并不是银杏在第三纪分布受限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光合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蔗糖及天然有机物对银杏愈伤组织合成黄酮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胡燕梅
郭云贵
+2 位作者
蒋细旺
余群娣
崔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0-693,共4页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椰乳、1 mL/L芦荟汁、15 mL/L蜂蜜、50 mL/L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椰乳、1 mL/L芦荟汁、15 mL/L蜂蜜、50 mL/L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组织生物量的提高,而银杏叶汁对愈伤组织生长作用不明显;200 mL/L椰乳、5 mL/L芦荟汁、1 mL/L蜂蜜、32.6 mL/L银杏叶汁能有效提高黄酮含量,但银杏胚乳汁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愈伤组织
黄酮
蔗糖
蜂蜜
椰子乳(CM)
芦荟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产生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胡燕梅
韩晓红
周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0-363,374,共5页
为探索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以银杏液体悬浮系为试验材料,在250 mL的三角瓶中装入80 mL液体培养基,置于25℃,100 r/min转速下摇床培养,试验设计分别为光照与黑暗、培养时间、细胞聚集体的大小、前体物对银杏...
为探索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以银杏液体悬浮系为试验材料,在250 mL的三角瓶中装入80 mL液体培养基,置于25℃,100 r/min转速下摇床培养,试验设计分别为光照与黑暗、培养时间、细胞聚集体的大小、前体物对银杏液体悬浮细胞系产生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培养14 d黄酮含量最高,3~4 mm粒径的细胞聚集体是黄酮合成的适宜细胞聚集体,前体物L-苯丙氨酸和乙酸钠对黄酮合成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初步探索到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为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工业化生产黄酮类物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液体悬浮细胞培养
细胞聚集体
黄酮
前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生物法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冬冬
陈雪红
+2 位作者
曹冬梅
李萌
王昌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455-1457,共3页
采用乙醇和微生物的方法对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和银杏(Ginkgo biloba L.)叶进行黄酮的提取,并测定粗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2.00%和4.37%,微生物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
采用乙醇和微生物的方法对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和银杏(Ginkgo biloba L.)叶进行黄酮的提取,并测定粗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2.00%和4.37%,微生物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2.07%和4.84%。马齿苋和银杏叶微生物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相同的稀释倍数下高于乙醇提取液,表明微生物提取植物中黄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
银杏
(
ginkgo
biloba
L.)叶
黄酮
微生物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叶愈伤组织培养及黄酮积累的正交实验优化
被引量:
4
5
作者
胡燕梅
唐兴国
+2 位作者
宋鹏飞
梅双喜
张治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59-62,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植酸(PA)浓度对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的影响,并测定了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N6,NAA1.0mg·L-1,6-BA1.0mg·...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植酸(PA)浓度对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的影响,并测定了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N6,NAA1.0mg·L-1,6-BA1.0mg·L-1,0.05%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AA浓度>基本培养基>P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B5,NAA1.0mg·L-1,6-BA1.0mg·L-1,0.3%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A浓度>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基本呈"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正交实验
愈伤组织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董宏博
崔桂花
赵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518-18520,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对银杏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显色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显色测定法进行改...
[目的]研究银杏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对银杏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显色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显色测定法进行改进。[结果]超声提取法提出率为0.83%,索氏提取法提出率为1.10%,超声提取与索氏提取结合法提出率为1.37%。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50(g/ml)、85℃下加热回流提取2 h。[结论]优选出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
ginkgo
FOLIUM)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叶及野生榛蘑中硒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晓宁
张静
邓桂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494-4496,共3页
探讨了银杏(Ginkgo biloba)叶及野生榛蘑(Armillaria mellea)中不同溶解态硒的含量分布。比较了2种植物在热水、0.1 mol/L的醋酸溶液、盐酸溶液、EDTA溶液以及氯化镁溶液中硒的浸出率。结果表明,浸提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浸提的方法,而...
探讨了银杏(Ginkgo biloba)叶及野生榛蘑(Armillaria mellea)中不同溶解态硒的含量分布。比较了2种植物在热水、0.1 mol/L的醋酸溶液、盐酸溶液、EDTA溶液以及氯化镁溶液中硒的浸出率。结果表明,浸提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浸提的方法,而且还受到浸提溶剂的极性以及浸提时间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荧光法
银杏
(
ginkgo
biloba)叶
榛蘑(Armillaria
mellea)
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威威
秦公伟
+1 位作者
程水源
许锋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237-239,288-289,共3页
以银杏(Ginkgo biloba)的嫩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6-BA、KT及NAA不同配比组合在愈伤组织诱导中的作用。结果表明,MS+NAA 2 mg/L+KT 0.1 mg/L培养基诱导的银杏愈伤组织生长量多,呈浅黄绿色、颗粒化明显、排列疏松,效果较好。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培养基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MECT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袁红慧
程华
+2 位作者
李琳玲
陈小玲
程水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746-1750,共5页
以前期获得的银杏(Ginkgo biloba L.)MECT基因的c DNA序列为模板,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及采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从银杏基因组中克隆到Gb MECT翻译起始位点上游982 bp的启动子序列,研究银杏MECT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生物信息学分析...
以前期获得的银杏(Ginkgo biloba L.)MECT基因的c DNA序列为模板,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及采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从银杏基因组中克隆到Gb MECT翻译起始位点上游982 bp的启动子序列,研究银杏MECT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种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有典型的光响应调节元件、激素响应调控元件、抗病虫害响应元件TGTCA序列、抗损伤应答元件ERF3和热激响应元件HSE等。此外,在该启动子片段中还含有氧胁迫和铜离子响应元件、淀粉酶响应元件等其他类型的作用元件,充分体现了启动子对基因表达调控具有转录水平上的高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染色体步移
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胱氨酰转移酶基因
调控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宋益民
印建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含不同植物叶片汁液的培养基对银杏(Ginkgo biloba)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进行离体培养,并设定加糖和不加糖2组处理,对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组试验菌丝生长速率与分生孢子产生的趋势基本一致:加糖...
采用含不同植物叶片汁液的培养基对银杏(Ginkgo biloba)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进行离体培养,并设定加糖和不加糖2组处理,对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组试验菌丝生长速率与分生孢子产生的趋势基本一致:加糖处理的生长情况明显好于不加糖处理;而含玉米、水稻、豇豆、花生等植物叶片汁液的培养基生长情况较好,而以含银杏、丝瓜叶片汁液培养基生长情况较差。病菌菌丝体在散射光照射及黑暗条件下生长较快,直射光下生长较慢;分生孢子在缺少光照或黑暗条件下萌发率较高。菌丝体生长的适宜pH为5~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pH为6~8。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菌丝体在相对湿度50%~100%范围内均可生长;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分生孢子才能萌发。室内毒力测定表明,以烯唑醇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其毒力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及EC50值分别为0.985和0.17ai.μg/mL,多菌灵、福美双毒力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中多糖类化合物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游美玲
陈吓俤
+2 位作者
吕少杰
林志銮
张传海
《德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5-37,共3页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中多糖类化合物,在考察单因素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次数的基础上,正交设计了前三个因素,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微波时间4min,微波功率900 W,在此条件下,银杏叶中多糖类化合物得率为14.72%.
关键词
银杏
叶(
ginkgo
biloba
leaves)
多糖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性的鉴定
被引量:
1
12
作者
裴冬丽
张红岩
+1 位作者
韩汝豪
李成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2116-2119,共4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银杏(Ginkgo biloba)健康组织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5株被鉴定为链孢霉菌属、4株为酵母属、4株为曲霉属,3株为毛霉属、3株为青霉属,2株为根霉属,1株为简梗孢霉属,3株分离菌株不产孢...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银杏(Ginkgo biloba)健康组织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5株被鉴定为链孢霉菌属、4株为酵母属、4株为曲霉属,3株为毛霉属、3株为青霉属,2株为根霉属,1株为简梗孢霉属,3株分离菌株不产孢子。测定25株内生真菌对3种受试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共筛选得到11株至少对一种指示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显微分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鉴定
银杏
(
ginkgo
biloba)
内生真菌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丛枝菌根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强盛
韦启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8年第3期49-51,共3页
以田间栽培的12a生银杏(Ginkgo biloba)实生苗"家佛手"和本砧嫁接的"家佛手"嫁接苗为试材,观察根系丛枝菌根的状况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丛枝菌根在银杏根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侵染强度和菌根结构状...
以田间栽培的12a生银杏(Ginkgo biloba)实生苗"家佛手"和本砧嫁接的"家佛手"嫁接苗为试材,观察根系丛枝菌根的状况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丛枝菌根在银杏根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侵染强度和菌根结构状况较差。嫁接苗根系侵染程度、侵染强度、泡囊数和侵入点均显著高于实生苗,但土壤有效磷显著低于实生苗。土壤有效磷与侵染程度、侵染强度、侵入点间呈显著/极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由此提示,在未来银杏嫁接苗栽培上根系丛枝菌根的状况应该成为一个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丛枝菌根
土壤有效磷
侵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因子对银杏叶产量和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4
作者
楼崇
姚志刚
+1 位作者
张往祥
汪贵斌
《华东森林经理》
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光照条件、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等因子对叶用银杏主要经济指标(叶产量、叶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增强、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的升高,银杏产叶量升高。光照、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对银杏叶黄...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光照条件、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等因子对叶用银杏主要经济指标(叶产量、叶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增强、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的升高,银杏产叶量升高。光照、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和单位营养空间黄酮总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光照越强、土壤水分和土壤营养水平越高,银杏黄酮含量和单位营养空间黄酮总产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
loba
L.)
光照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叶产量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冻干)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3
15
作者
张涓
黄国钧
+3 位作者
刘邦民
王勇
钱海兵
周春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断头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断头后张口喘气的时间和次数;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MCAO),观察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大鼠行为、脑梗塞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元坏死...
目的:研究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断头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断头后张口喘气的时间和次数;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MCAO),观察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大鼠行为、脑梗塞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元坏死指数的影响;利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对脑含水量、脑组织ATP酶的活性、LPO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银杏叶注射剂165、110mg/kg能明显延长断头张口小鼠喘气时间;110、55mg/kg降低或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及神经元坏死指数;110mg/kg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能明显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结论: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银杏
叶注射剂(冻干)
小鼠急性脑缺血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
3
16
作者
雷静
许锋
+2 位作者
王晓辉
张威威
廖咏玲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5期42-48,5-6,共7页
根据银杏(Ginkgo biloba L.)转录组中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银杏中克隆到了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A ligase,4CL)的cDNA片段,命名为Gb4CL,GenBank登录号为KU820947。Gb4CL全长1736bp,含有1个1671bp的ORF,编码557个氨基酸。...
根据银杏(Ginkgo biloba L.)转录组中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银杏中克隆到了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A ligase,4CL)的cDNA片段,命名为Gb4CL,GenBank登录号为KU820947。Gb4CL全长1736bp,含有1个1671bp的ORF,编码557个氨基酸。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结果显示,Gb4CL与其他植物的4CL基因的核苷酸与蛋白质序列均高度同源。Gb4CL编码的蛋白质与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北美云杉(Picea sitchensis)的4CL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2%、83%、80%。4CL系统进化树显示,Gb4CL与裸子植物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通过克隆Gb4CL基因,并进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掌握银杏木质素生物合成中关键基因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4CL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用矮化银杏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
4
17
作者
陈展鹏
闫良
+3 位作者
葛长军
徐丽荣
蒋艳艳
代俊芬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61-63,共3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品种、不同栽培密度、不同覆盖方式对药用矮化银杏(Ginkgo biloba L.)成活率、生长势及田间控草效果的影响,同时还通过间作种植(玉米、毛豆)研究了药用矮化银杏苗圃提高育苗成活率、壮苗率的方式。结果表明,药用矮化...
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品种、不同栽培密度、不同覆盖方式对药用矮化银杏(Ginkgo biloba L.)成活率、生长势及田间控草效果的影响,同时还通过间作种植(玉米、毛豆)研究了药用矮化银杏苗圃提高育苗成活率、壮苗率的方式。结果表明,药用矮化银杏建园时,避免强光直射地域,选择大佛手、恩施银杏等品种,可有效缩短移栽缓苗期、提高成活率;药用矮化银杏园利用黑塑料膜覆盖可有效防止杂草,节约成本;在药用矮化银杏苗圃间作玉米,可提高银杏育苗成活率、壮苗率,增加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矮化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引种栽培
栽培密度
覆盖方式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任鹏斌
王阿姣
+3 位作者
李波
苗梦瑶
董旭朋
胡选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216-219,共4页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外植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启动脱分化(膨大)的效应极显著,且膨大率与膨大速度之间具有良好的...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外植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启动脱分化(膨大)的效应极显著,且膨大率与膨大速度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同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效应极显著,且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诱导速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性;综合各项测量指标,当培养基中激素组合为MS+2.0 mg/L 2,4-D+1.0 mg/L NAA+0.3 mg/L 6-BA+1.0 mg/L KT时,银杏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相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叶片
膨大
愈伤诱导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孔树脂分离对银杏外种皮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9
作者
郭佩佩
张雪娟
+1 位作者
马永珍
徐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75-78,共4页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为原料,乙醇回流提取粗多酚,选择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分别用30%、50%、70%、90%乙醇洗脱,考察不同洗脱物的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对银杏外种皮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结...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为原料,乙醇回流提取粗多酚,选择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分别用30%、50%、70%、90%乙醇洗脱,考察不同洗脱物的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对银杏外种皮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90%乙醇洗脱物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胡萝卜汁产生菌的抑菌结果表明,90%乙醇洗脱物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粗提物。D-101型大孔树脂适用于银杏外种皮多酚的初步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果肉质种皮
多酚
抗氧化
抑菌活性
大孔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2个银杏品种的RAPD遗传多态性及其分类
被引量:
2
20
作者
余立辉
张楚英
梁红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以32个银杏(Ginkgo bilobaL.)品种的鲜叶为材料,提取其总DNA,从5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单引物和4对双引物进行RAPD扩增.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样品间的Dice相似性系数,并按UPGM...
以32个银杏(Ginkgo bilobaL.)品种的鲜叶为材料,提取其总DNA,从5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单引物和4对双引物进行RAPD扩增.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样品间的Dice相似性系数,并按UPGMA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单引物和4对双引物扩增共得到85个位点,其中81个(95%)是多态性的,说明供试样品在DNA水平上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32个供试的样品可分为两大类,北京梅核、南雄上矽(雄)、华口大白果为一类,其它的为第二类.在四个泰兴品种中泰兴2号和泰兴3号的相似性系数为0.968,表明它们的遗传关系比较近.本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为银杏的品种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了一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RAPD
遗传多样性
UPG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孑遗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伴性光合生理特征与进化生态
被引量:
31
1
作者
金静
江洪
余树全
周国模
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浙江林学院国际空间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研究中心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28-1136,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973资助项目(2002CB111504,2002CB410811,2005CB4222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132)
国家科技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资助项目(2006DKA32300-08)~~
文摘
银杏类是一类古老的雌雄异株植物,目前仅存单科单属。由于银杏在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吸引了科学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了生长在野外环境下的成年银杏的雌雄个体的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的雌雄植株对光具有相同的表现趋势,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下呼吸速率等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雌性银杏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雄性银杏的净光合速率。这种差异可能与雌性个体在繁衍后代时需要投入更多的能量有关。研究也表明,在与其它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比较时,银杏的光合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弱势,因此光合能力可能并不是银杏在第三纪分布受限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光合
进化
Keywords
ginkgo
biloba
photosynthesis
evolution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蔗糖及天然有机物对银杏愈伤组织合成黄酮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胡燕梅
郭云贵
蒋细旺
余群娣
崔鹏
机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0-693,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B20094008)
武汉市高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8K079)
文摘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椰乳、1 mL/L芦荟汁、15 mL/L蜂蜜、50 mL/L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组织生物量的提高,而银杏叶汁对愈伤组织生长作用不明显;200 mL/L椰乳、5 mL/L芦荟汁、1 mL/L蜂蜜、32.6 mL/L银杏叶汁能有效提高黄酮含量,但银杏胚乳汁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愈伤组织
黄酮
蔗糖
蜂蜜
椰子乳(CM)
芦荟汁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
Callus
Flavonoids
Sucrose
Honey
Coconut milk
Asparagus juice
分类号
Q949.640.5 [生物学—植物学]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产生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胡燕梅
韩晓红
周全
机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0-363,374,共5页
基金
武汉市高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8K079)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094008)
文摘
为探索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以银杏液体悬浮系为试验材料,在250 mL的三角瓶中装入80 mL液体培养基,置于25℃,100 r/min转速下摇床培养,试验设计分别为光照与黑暗、培养时间、细胞聚集体的大小、前体物对银杏液体悬浮细胞系产生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培养14 d黄酮含量最高,3~4 mm粒径的细胞聚集体是黄酮合成的适宜细胞聚集体,前体物L-苯丙氨酸和乙酸钠对黄酮合成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初步探索到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为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工业化生产黄酮类物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液体悬浮细胞培养
细胞聚集体
黄酮
前体物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iquid suspension cell culture
cell aggregate sizes
flavonoids
precursor
分类号
Q946.833 [生物学—植物学]
Q813.1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法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冬冬
陈雪红
曹冬梅
李萌
王昌涛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系/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455-1457,共3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310011007)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009)
文摘
采用乙醇和微生物的方法对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和银杏(Ginkgo biloba L.)叶进行黄酮的提取,并测定粗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2.00%和4.37%,微生物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2.07%和4.84%。马齿苋和银杏叶微生物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相同的稀释倍数下高于乙醇提取液,表明微生物提取植物中黄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
银杏
(
ginkgo
biloba
L.)叶
黄酮
微生物
DPPH自由基
Keywords
Portulaca oleracea L.
leaves of
ginkgo
biloba L.
flavonoids
microorganism
DPPH
分类号
TQ234.2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叶愈伤组织培养及黄酮积累的正交实验优化
被引量:
4
5
作者
胡燕梅
唐兴国
宋鹏飞
梅双喜
张治华
机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59-62,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B20094008)
武汉市高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8K079)
文摘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植酸(PA)浓度对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的影响,并测定了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N6,NAA1.0mg·L-1,6-BA1.0mg·L-1,0.05%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AA浓度>基本培养基>P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B5,NAA1.0mg·L-1,6-BA1.0mg·L-1,0.3%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A浓度>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基本呈"S"型。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正交实验
愈伤组织
黄酮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
orthogonal experiment callus flavonoid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董宏博
崔桂花
赵文秀
机构
吉林医药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518-18520,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银杏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对银杏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显色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显色测定法进行改进。[结果]超声提取法提出率为0.83%,索氏提取法提出率为1.10%,超声提取与索氏提取结合法提出率为1.37%。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50(g/ml)、85℃下加热回流提取2 h。[结论]优选出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银杏
叶(
ginkgo
FOLIUM)
总黄酮
含量测定
Keywords
ginkgo
FOLIUM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deter mination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叶及野生榛蘑中硒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晓宁
张静
邓桂春
机构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化学教研室
辽宁大学化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494-4496,共3页
文摘
探讨了银杏(Ginkgo biloba)叶及野生榛蘑(Armillaria mellea)中不同溶解态硒的含量分布。比较了2种植物在热水、0.1 mol/L的醋酸溶液、盐酸溶液、EDTA溶液以及氯化镁溶液中硒的浸出率。结果表明,浸提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浸提的方法,而且还受到浸提溶剂的极性以及浸提时间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
分子荧光法
银杏
(
ginkgo
biloba)叶
榛蘑(Armillaria
mellea)
硒
Keywords
molecular fluorescence
ginkgo
biloba leaf
Armillaria mellea
selenium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威威
秦公伟
程水源
许锋
机构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237-239,288-28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904)
湖北省教育厅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XY2009B009)
+1 种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CDB232)
长江大学校基金项目(2006Z2073)
文摘
以银杏(Ginkgo biloba)的嫩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6-BA、KT及NAA不同配比组合在愈伤组织诱导中的作用。结果表明,MS+NAA 2 mg/L+KT 0.1 mg/L培养基诱导的银杏愈伤组织生长量多,呈浅黄绿色、颗粒化明显、排列疏松,效果较好。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培养基
愈伤组织
Keywords
ginkgo
biloba
medium
callus
分类号
Q813.1 [生物学—生物工程]
Q949.6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MECT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袁红慧
程华
李琳玲
陈小玲
程水源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746-1750,共5页
基金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556/C1610)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11CDA117)
文摘
以前期获得的银杏(Ginkgo biloba L.)MECT基因的c DNA序列为模板,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及采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从银杏基因组中克隆到Gb MECT翻译起始位点上游982 bp的启动子序列,研究银杏MECT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种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有典型的光响应调节元件、激素响应调控元件、抗病虫害响应元件TGTCA序列、抗损伤应答元件ERF3和热激响应元件HSE等。此外,在该启动子片段中还含有氧胁迫和铜离子响应元件、淀粉酶响应元件等其他类型的作用元件,充分体现了启动子对基因表达调控具有转录水平上的高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染色体步移
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胱氨酰转移酶基因
调控元件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
genome walking
MECT
regulatory elements
分类号
S792.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宋益民
印建峰
机构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通派斯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文摘
采用含不同植物叶片汁液的培养基对银杏(Ginkgo biloba)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进行离体培养,并设定加糖和不加糖2组处理,对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组试验菌丝生长速率与分生孢子产生的趋势基本一致:加糖处理的生长情况明显好于不加糖处理;而含玉米、水稻、豇豆、花生等植物叶片汁液的培养基生长情况较好,而以含银杏、丝瓜叶片汁液培养基生长情况较差。病菌菌丝体在散射光照射及黑暗条件下生长较快,直射光下生长较慢;分生孢子在缺少光照或黑暗条件下萌发率较高。菌丝体生长的适宜pH为5~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pH为6~8。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菌丝体在相对湿度50%~100%范围内均可生长;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分生孢子才能萌发。室内毒力测定表明,以烯唑醇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其毒力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及EC50值分别为0.985和0.17ai.μg/mL,多菌灵、福美双毒力中等。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毒力
Keywords
ginkgo
biloba
Alternaria sp.
biology characteristics
fungicide
toxicity
分类号
S43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中多糖类化合物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游美玲
陈吓俤
吕少杰
林志銮
张传海
机构
武夷学院福建省高校绿色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德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5-37,共3页
基金
天然产物研究与创新利用技术平台建设(YJ201401)
文摘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中多糖类化合物,在考察单因素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次数的基础上,正交设计了前三个因素,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微波时间4min,微波功率900 W,在此条件下,银杏叶中多糖类化合物得率为14.72%.
关键词
银杏
叶(
ginkgo
biloba
leaves)
多糖
微波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eaves
polysaccharides
microwave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性的鉴定
被引量:
1
12
作者
裴冬丽
张红岩
韩汝豪
李成伟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植物遗传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2116-211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807)
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3B210199)
文摘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银杏(Ginkgo biloba)健康组织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5株被鉴定为链孢霉菌属、4株为酵母属、4株为曲霉属,3株为毛霉属、3株为青霉属,2株为根霉属,1株为简梗孢霉属,3株分离菌株不产孢子。测定25株内生真菌对3种受试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共筛选得到11株至少对一种指示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显微分析鉴定。
关键词
分离
鉴定
银杏
(
ginkgo
biloba)
内生真菌
抑菌性
Keywords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ginkgo
biloba
endophytic fungi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S664.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丛枝菌根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强盛
韦启安
机构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8年第3期49-51,共3页
文摘
以田间栽培的12a生银杏(Ginkgo biloba)实生苗"家佛手"和本砧嫁接的"家佛手"嫁接苗为试材,观察根系丛枝菌根的状况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丛枝菌根在银杏根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侵染强度和菌根结构状况较差。嫁接苗根系侵染程度、侵染强度、泡囊数和侵入点均显著高于实生苗,但土壤有效磷显著低于实生苗。土壤有效磷与侵染程度、侵染强度、侵入点间呈显著/极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由此提示,在未来银杏嫁接苗栽培上根系丛枝菌根的状况应该成为一个关注对象。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丛枝菌根
土壤有效磷
侵染强度
Keywords
ginkgo
biloba
arbuscular mycorrhizas
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
infected degree of root system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因子对银杏叶产量和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4
作者
楼崇
姚志刚
张往祥
汪贵斌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局
出处
《华东森林经理》
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
文摘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光照条件、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等因子对叶用银杏主要经济指标(叶产量、叶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增强、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的升高,银杏产叶量升高。光照、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和单位营养空间黄酮总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光照越强、土壤水分和土壤营养水平越高,银杏黄酮含量和单位营养空间黄酮总产量越高。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
loba
L.)
光照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叶产量
黄酮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
light
soil nutrient
soil moisture
output of leaf
分类号
S792.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冻干)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3
15
作者
张涓
黄国钧
刘邦民
王勇
钱海兵
周春阳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6,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断头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断头后张口喘气的时间和次数;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MCAO),观察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大鼠行为、脑梗塞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元坏死指数的影响;利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对脑含水量、脑组织ATP酶的活性、LPO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银杏叶注射剂165、110mg/kg能明显延长断头张口小鼠喘气时间;110、55mg/kg降低或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及神经元坏死指数;110mg/kg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能明显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结论: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关键词
复方
银杏
叶注射剂(冻干)
小鼠急性脑缺血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ginkgo
bilboa injection (复方
银杏
叶注射剂)
acute cerebral isehemia
focal cerebral isehemia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
3
16
作者
雷静
许锋
王晓辉
张威威
廖咏玲
机构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5期42-48,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904)
文摘
根据银杏(Ginkgo biloba L.)转录组中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银杏中克隆到了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A ligase,4CL)的cDNA片段,命名为Gb4CL,GenBank登录号为KU820947。Gb4CL全长1736bp,含有1个1671bp的ORF,编码557个氨基酸。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结果显示,Gb4CL与其他植物的4CL基因的核苷酸与蛋白质序列均高度同源。Gb4CL编码的蛋白质与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北美云杉(Picea sitchensis)的4CL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2%、83%、80%。4CL系统进化树显示,Gb4CL与裸子植物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通过克隆Gb4CL基因,并进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掌握银杏木质素生物合成中关键基因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4CL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Keywords
ginkgo
biloba
4CL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分类号
Q78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用矮化银杏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
4
17
作者
陈展鹏
闫良
葛长军
徐丽荣
蒋艳艳
代俊芬
机构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61-63,共3页
基金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18-620-001-03)
文摘
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品种、不同栽培密度、不同覆盖方式对药用矮化银杏(Ginkgo biloba L.)成活率、生长势及田间控草效果的影响,同时还通过间作种植(玉米、毛豆)研究了药用矮化银杏苗圃提高育苗成活率、壮苗率的方式。结果表明,药用矮化银杏建园时,避免强光直射地域,选择大佛手、恩施银杏等品种,可有效缩短移栽缓苗期、提高成活率;药用矮化银杏园利用黑塑料膜覆盖可有效防止杂草,节约成本;在药用矮化银杏苗圃间作玉米,可提高银杏育苗成活率、壮苗率,增加收入。
关键词
药用矮化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引种栽培
栽培密度
覆盖方式
间作
Keywords
the medicinal dwarf
ginkgo
(
ginkgo
biloba L.)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density
mulching method
intercropping
分类号
S664.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任鹏斌
王阿姣
李波
苗梦瑶
董旭朋
胡选萍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216-219,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专项计划项目(2014K14-03-03)
文摘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外植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启动脱分化(膨大)的效应极显著,且膨大率与膨大速度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同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效应极显著,且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诱导速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性;综合各项测量指标,当培养基中激素组合为MS+2.0 mg/L 2,4-D+1.0 mg/L NAA+0.3 mg/L 6-BA+1.0 mg/L KT时,银杏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相对最佳。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叶片
膨大
愈伤诱导
培养条件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
leaf
expanding
callus induction
culture conditions
分类号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孔树脂分离对银杏外种皮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9
作者
郭佩佩
张雪娟
马永珍
徐艳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75-78,共4页
基金
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11116)
文摘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为原料,乙醇回流提取粗多酚,选择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分别用30%、50%、70%、90%乙醇洗脱,考察不同洗脱物的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对银杏外种皮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90%乙醇洗脱物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胡萝卜汁产生菌的抑菌结果表明,90%乙醇洗脱物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粗提物。D-101型大孔树脂适用于银杏外种皮多酚的初步纯化。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果肉质种皮
多酚
抗氧化
抑菌活性
大孔树脂
Keywords
ginkgo
(
ginkgo
biloba L. ) fruit sarcotesta
polyphenol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acroporous resin
分类号
R931.6 [医药卫生—生药学]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2个银杏品种的RAPD遗传多态性及其分类
被引量:
2
20
作者
余立辉
张楚英
梁红
机构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C20617)资助项目
文摘
以32个银杏(Ginkgo bilobaL.)品种的鲜叶为材料,提取其总DNA,从5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单引物和4对双引物进行RAPD扩增.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样品间的Dice相似性系数,并按UPGMA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单引物和4对双引物扩增共得到85个位点,其中81个(95%)是多态性的,说明供试样品在DNA水平上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32个供试的样品可分为两大类,北京梅核、南雄上矽(雄)、华口大白果为一类,其它的为第二类.在四个泰兴品种中泰兴2号和泰兴3号的相似性系数为0.968,表明它们的遗传关系比较近.本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为银杏的品种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了一些新依据.
关键词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RAPD
遗传多样性
UPGMA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
RAPD
genetic diversity
UPGMA
分类号
Q781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孑遗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伴性光合生理特征与进化生态
金静
江洪
余树全
周国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蔗糖及天然有机物对银杏愈伤组织合成黄酮的影响
胡燕梅
郭云贵
蒋细旺
余群娣
崔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产生黄酮的研究
胡燕梅
韩晓红
周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生物法提取马齿苋和银杏叶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冬冬
陈雪红
曹冬梅
李萌
王昌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银杏叶愈伤组织培养及黄酮积累的正交实验优化
胡燕梅
唐兴国
宋鹏飞
梅双喜
张治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的研究
董宏博
崔桂花
赵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银杏叶及野生榛蘑中硒的分布研究
王晓宁
张静
邓桂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
张威威
秦公伟
程水源
许锋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银杏MECT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袁红慧
程华
李琳玲
陈小玲
程水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宋益民
印建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中多糖类化合物工艺研究
游美玲
陈吓俤
吕少杰
林志銮
张传海
《德州学院学报》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性的鉴定
裴冬丽
张红岩
韩汝豪
李成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银杏丛枝菌根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吴强盛
韦启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生态因子对银杏叶产量和黄酮含量的影响
楼崇
姚志刚
张往祥
汪贵斌
《华东森林经理》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冻干)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张涓
黄国钧
刘邦民
王勇
钱海兵
周春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银杏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雷静
许锋
王晓辉
张威威
廖咏玲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药用矮化银杏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陈展鹏
闫良
葛长军
徐丽荣
蒋艳艳
代俊芬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银杏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分析
任鹏斌
王阿姣
李波
苗梦瑶
董旭朋
胡选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大孔树脂分离对银杏外种皮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郭佩佩
张雪娟
马永珍
徐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32个银杏品种的RAPD遗传多态性及其分类
余立辉
张楚英
梁红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