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南部海域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估算及资源评价
1
作者
任采妮
麻秋云
+1 位作者
戴小杰
叶深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1,共14页
为了评估银姑鱼资源开发状态,实验根据2016年在浙江南部海域底拖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并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资源状态进行评价,进而探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选择性对资源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银姑鱼渐近...
为了评估银姑鱼资源开发状态,实验根据2016年在浙江南部海域底拖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并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资源状态进行评价,进而探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选择性对资源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银姑鱼渐近体长估计值为25.36 cm,生长速率为0.32/年,当前开捕体长(13.52 cm)远小于其初次性成熟体长(17.79 cm);自然死亡系数估计值为0.74,总死亡系数为2.62,当前捕捞死亡系数为1.88。基于以上参数,构建了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SSBR模型,随着F的增加,YPR先增大后减小,而SSBR则减少。银姑鱼生物学参考点F_(0.1)为0.78,Fmax为3.43,F20%为0.66,F40%为0.33,可知当前捕捞强度远大于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警戒线F2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将明显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研究结果和相关生物学参考点的估算值,而不同选择性系数,尤其是开捕体长,也直接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结果。研究表明,当前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种群已处于补充型过度捕捞状态,为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适当减小开发力度,增大开捕体长;为提高资源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建议减小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可为银姑鱼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姑鱼
生长死亡
单位补充量模型
渔业管理
浙江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耳石微化学Sr/Ca的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的生境履历重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庆竹
黄慧娴
+1 位作者
李建华
高春霞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775,共8页
浙江南部近海是我国重要的渔场水域,银姑鱼是该海域中常见的经济鱼类。研究针对浙江南部近海的银姑鱼栖息环境进行探究,以期揭示其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史。实验基于该海域的银姑鱼耳石样品展开,并运用ICP-MS技术测定耳石微结构的Sr...
浙江南部近海是我国重要的渔场水域,银姑鱼是该海域中常见的经济鱼类。研究针对浙江南部近海的银姑鱼栖息环境进行探究,以期揭示其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史。实验基于该海域的银姑鱼耳石样品展开,并运用ICP-MS技术测定耳石微结构的Sr、Ca等元素。通过分析Sr/Ca比值,发现银姑鱼的栖息环境变动范围为3.39×10^(-3)~8.12×10^(-3),表明其存在咸淡水定居型和咸淡水-海水混合型两种生境类型,另外Sr元素也被证实能有效地示踪鱼类的生境履历。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银姑鱼生态习性的理解,也为银姑鱼洄游路径研究提供较为可行和准确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姑鱼
耳石
生境履历
浙江南部近海
原文传递
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的年龄与生长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慧娴
李建华
+1 位作者
麻秋云
高春霞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9-748,共10页
为探究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年龄与生长特征,对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矢耳石年轮结构开展年龄鉴定,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方程,分析其年龄组成与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浙江南部近...
为探究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年龄与生长特征,对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矢耳石年轮结构开展年龄鉴定,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方程,分析其年龄组成与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样品体长为40~200mm,平均体长为(96.73±26.27) mm,体质量为0.8~185.9g,平均体质量为(23.79±23.67) g;(2)经检验雌雄间体长(L)与体质量(W)关系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体质量幂函数关系式为W=2×10^(-5)×L^(3.0021)(R^(2)=0.9800);(3)鉴定157个耳石磨片,年龄范围为0~4龄,0龄为优势年龄组,占65.60%,1龄占18.47%,2龄占6.37%,3龄占7.64%,4龄仅占1.91%;(4)雌雄间体长(L)与矢耳石短半径(S_(R))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关系式为S_(R)=0.0108L-0.3106(R^(2)=0.8766);(5)生长方程拟合以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效果最佳,银姑鱼生长参数为L_(∞)=204.2mm,K=0.4,t_(0)=-1.56,拐点年龄为1.19龄,对应体长L=136mm,W=50.8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姑鱼
耳石
年龄
生长
浙江南部近海
原文传递
题名
浙江南部海域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估算及资源评价
1
作者
任采妮
麻秋云
戴小杰
叶深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出处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6074,31902372)
浙江省渔业资源专项调查(158053)。
文摘
为了评估银姑鱼资源开发状态,实验根据2016年在浙江南部海域底拖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并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资源状态进行评价,进而探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选择性对资源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银姑鱼渐近体长估计值为25.36 cm,生长速率为0.32/年,当前开捕体长(13.52 cm)远小于其初次性成熟体长(17.79 cm);自然死亡系数估计值为0.74,总死亡系数为2.62,当前捕捞死亡系数为1.88。基于以上参数,构建了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SSBR模型,随着F的增加,YPR先增大后减小,而SSBR则减少。银姑鱼生物学参考点F_(0.1)为0.78,Fmax为3.43,F20%为0.66,F40%为0.33,可知当前捕捞强度远大于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警戒线F2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将明显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研究结果和相关生物学参考点的估算值,而不同选择性系数,尤其是开捕体长,也直接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结果。研究表明,当前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种群已处于补充型过度捕捞状态,为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适当减小开发力度,增大开捕体长;为提高资源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建议减小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可为银姑鱼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关键词
银姑鱼
生长死亡
单位补充量模型
渔业管理
浙江南部
Keywords
Pennahia argentata
growth and mortality
per recruitment model
fishery management
southern Zhejiang
分类号
S931.2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耳石微化学Sr/Ca的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的生境履历重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庆竹
黄慧娴
李建华
高春霞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77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2372)
温台渔业资源调查专项(158053)。
文摘
浙江南部近海是我国重要的渔场水域,银姑鱼是该海域中常见的经济鱼类。研究针对浙江南部近海的银姑鱼栖息环境进行探究,以期揭示其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史。实验基于该海域的银姑鱼耳石样品展开,并运用ICP-MS技术测定耳石微结构的Sr、Ca等元素。通过分析Sr/Ca比值,发现银姑鱼的栖息环境变动范围为3.39×10^(-3)~8.12×10^(-3),表明其存在咸淡水定居型和咸淡水-海水混合型两种生境类型,另外Sr元素也被证实能有效地示踪鱼类的生境履历。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银姑鱼生态习性的理解,也为银姑鱼洄游路径研究提供较为可行和准确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银姑鱼
耳石
生境履历
浙江南部近海
Keywords
Pennahia argentata
otolith
habitat history
offshore waters of southern Zhejiang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原文传递
题名
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的年龄与生长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慧娴
李建华
麻秋云
高春霞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9-74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2372)
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210021)
温台渔业资源专项调查项目(158053)。
文摘
为探究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年龄与生长特征,对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矢耳石年轮结构开展年龄鉴定,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方程,分析其年龄组成与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样品体长为40~200mm,平均体长为(96.73±26.27) mm,体质量为0.8~185.9g,平均体质量为(23.79±23.67) g;(2)经检验雌雄间体长(L)与体质量(W)关系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体质量幂函数关系式为W=2×10^(-5)×L^(3.0021)(R^(2)=0.9800);(3)鉴定157个耳石磨片,年龄范围为0~4龄,0龄为优势年龄组,占65.60%,1龄占18.47%,2龄占6.37%,3龄占7.64%,4龄仅占1.91%;(4)雌雄间体长(L)与矢耳石短半径(S_(R))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关系式为S_(R)=0.0108L-0.3106(R^(2)=0.8766);(5)生长方程拟合以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效果最佳,银姑鱼生长参数为L_(∞)=204.2mm,K=0.4,t_(0)=-1.56,拐点年龄为1.19龄,对应体长L=136mm,W=50.8g。
关键词
银姑鱼
耳石
年龄
生长
浙江南部近海
Keywords
Pennahia argentata
otolith
age
growth
offshore waters of southern Zhejiang
分类号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南部海域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估算及资源评价
任采妮
麻秋云
戴小杰
叶深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耳石微化学Sr/Ca的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的生境履历重建
黄庆竹
黄慧娴
李建华
高春霞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3
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的年龄与生长
黄慧娴
李建华
麻秋云
高春霞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