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激光铣削质量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博威 徐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68,共4页
激光铣削是一种重要的加工技术,为了提高激光铣削预测精度,更好控制激光铣削的质量,提出了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激光铣削质量预测模型(PSO-BPNN)。首先收集激光铣削质量的相关参数数据,归一化处理参数值,然后根据参数值构建神经网... 激光铣削是一种重要的加工技术,为了提高激光铣削预测精度,更好控制激光铣削的质量,提出了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激光铣削质量预测模型(PSO-BPNN)。首先收集激光铣削质量的相关参数数据,归一化处理参数值,然后根据参数值构建神经网络的激光铣削质量预测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进行优化,最后以某种材料的激光铣削质量为例对模型性能进行分析。相对于其它激光铣削预测模型,PSO-BPNN可以降低激光铣削质量的预测误差,获得了更高的激光铣削质量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神经网络 权值与阈值 粒子群算法 铣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道岔钢轨铣削质量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济松 张世红 +2 位作者 高春雷 王发灯 游彦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针对现有的道岔钢轨铣削质量检测方案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铣削质量优化方案。首先,采用钢轨轮廓在线检测系统对加工过程中道岔钢轨的轨头与轨底宽度、钢轨断面轮廓尺寸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然后,由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分析与评... 针对现有的道岔钢轨铣削质量检测方案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铣削质量优化方案。首先,采用钢轨轮廓在线检测系统对加工过程中道岔钢轨的轨头与轨底宽度、钢轨断面轮廓尺寸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然后,由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分析与评估,对不合格位置点加工参数进行模拟优化并与设计参数进行二次比对;最后,将合格的加工参数通过转换模块反馈到数控中心,引导镗铣床加工。通过选取道岔钢轨现场加工对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能提高道岔钢轨的铣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铣削质量 现场试验 道岔钢轨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影响平面铣削质量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天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35期196-197,共2页
介绍了影响平面铣削质量的主要原因,从合理选用切削液、合理确定切削用量、正确使用平面铣削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确保平面铣削质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平面铣削 铣削质量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混沌搜索的AMPSO-BP激光铣削质量预测
4
作者 刘晓悦 魏宇册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47,共5页
为了更好地控制激光铣削的质量,建立了激光铣削质量和铣削层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提出混沌搜索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AMPSO)获得神经网络最佳参数,建立了AMPSO-BP激光铣削质量预测模型。最后... 为了更好地控制激光铣削的质量,建立了激光铣削质量和铣削层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提出混沌搜索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AMPSO)获得神经网络最佳参数,建立了AMPSO-BP激光铣削质量预测模型。最后以某种材料的激光铣削质量预测为例,将文中所提算法与PSO-BP、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相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很高预测精度且预测误差明显减小,在实际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质量 神经网络 混沌搜索 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箱体铣削质量的分析
5
作者 张永福 《山东农机》 1997年第2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变速箱体 铣削质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高速进给铣削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6
作者 陈亮子 唐珊珊 +4 位作者 王天立 程志强 宋万越 王一奇 高航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4,共14页
目的开展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高速进给铣削材料去除机理分析,提高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铣削质量。方法采用仿真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选用聚晶金刚石(PCD)双刃铣刀、硬质合金双刃/四刃/微刃铣刀开展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 目的开展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高速进给铣削材料去除机理分析,提高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铣削质量。方法采用仿真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选用聚晶金刚石(PCD)双刃铣刀、硬质合金双刃/四刃/微刃铣刀开展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铣削仿真与实验,结合铣削过程切削刃加工轨迹分析结果,综合评价四种刀具铣削过程产生的切削力、切削热与材料表面铣削质量的关系。结果仿真发现铣削过程中纤维承受主要载荷,刀具切入处表面更容易出现损伤。进给速度提高,表面铣削质量会有所降低,刀具刃数增加,进给力与最高铣削温度显著提高,加工质量下降。采用PCD铣刀加工能获得更高的铣削表面质量。结论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共同验证了不同刀具在高速进给条件下铣削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时材料的受力情况和表面质量。基于切削刃参与铣削过程开展材料去除机理分析,刀具刃数增加导致参与切削的切削刃数量增加,摩擦阻力增加,进给力增大。刀具刃数增加会压缩导屑槽空间,热量很难由切屑排出,导致铣削温度大幅上升,铣削质量下降。相较于硬质合金刀具,PCD刀具能以更小的进给力切入工件,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较低的进给力和铣削温度,获得更高的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 高速进给 铣削质量 材料去除机理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7050铝合金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昱晨 何利华 +2 位作者 罗冬妮 潘建峰 倪敬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0-666,共7页
为了探究7050铝合金铣削表面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寻找最优工艺参数,对7050铝合金在浇注冷却条件下进行了正交试验,建立了表面粗糙度与切削深度、主轴转速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加工过程中刀具-工件相对接触状态不同时所产生的刀痕差异... 为了探究7050铝合金铣削表面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寻找最优工艺参数,对7050铝合金在浇注冷却条件下进行了正交试验,建立了表面粗糙度与切削深度、主轴转速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加工过程中刀具-工件相对接触状态不同时所产生的刀痕差异。结果表明: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主轴转速其次,进给量的影响最小;刀痕的表现形式与刀具-工件相对接触状态存在直接联系,刀具切入工件位置主要受切削深度的影响产生单向圆弧状刀痕,刀具完全进入铣削工件后则会形成交错的圆弧状刀痕,在刀具离开工件位置主要受进给量影响产生较浅刀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7050铝合金 铣削表面质量 刀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刨花板铣削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浩 曹平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9-159,共11页
【目的】采用硬质合金单齿柄铣刀铣削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刨花板,对比不同铣削参数对刨花板铣削质量和铣削力的影响,为刨花板优质铣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为自变量,设计单齿柄铣刀铣削试验,... 【目的】采用硬质合金单齿柄铣刀铣削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刨花板,对比不同铣削参数对刨花板铣削质量和铣削力的影响,为刨花板优质铣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为自变量,设计单齿柄铣刀铣削试验,对比不同铣削参数的铣削结果,研究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对刨花板铣削质量和铣削力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确定各铣削参数的显著性,建立铣削过程中铣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优化确立最佳铣削参数范围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1)刨花板铣削表面粗糙度随刀具转速增大而减小;2)铣削力随刀具前角增大而减小,随铣削线速度增大而减小,随铣削深度增加而增大;3)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和铣削深度对切向铣削力和铣削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和铣削深度的交互作用对切向铣削力和铣削表面粗糙度具有显著贡献;4)当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分别为5°、9.42 m·s^(-1)、1.5 mm时,可在保证铣削效率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耗、提高表面质量。【结论】刀具前角、铣削线速度、铣削深度等铣削参数对刨花板铣削质量和铣削力均有一定影响,这些参数可用于贴面刨花板材料的工业生产,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刨花板 铣削参数 铣削 铣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OE焊管线铣边机钝边铣削超差原因理论分析
9
作者 王学敏 《宝钢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某UOE焊管线铣边机设备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夹钳小车可能引起钢板出现铣削钝边超差现象的原因。根据被铣削钢板与铣削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刀具几何形状建立钢板在其宽度方向的偏移量与钝边高度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由此关系式... 以某UOE焊管线铣边机设备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夹钳小车可能引起钢板出现铣削钝边超差现象的原因。根据被铣削钢板与铣削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刀具几何形状建立钢板在其宽度方向的偏移量与钝边高度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由此关系式计算不同厚度钢板在不引起钢板铣削质量超差的情况下在其宽度方向允许产生的最大偏移量;计算铣削不同形状钢板时,钢板可能受到的最大合外力,并在此基础上,从两个角度对可能引起钢板出现铣削质量超差现象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其是否可能引起质量超差现象,为后续此类问题的快速解决和薄弱环节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E焊管线 铣边机 夹钳小车 铣削质量 超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 ON SURFACE INTEGRITY OF MILLING TOOL FOR HARDENED STEEL SKD11
10
作者 景璐璐 沈中 +4 位作者 陈明 胡祖光 励政伟 许辉 祝新发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2期157-163,共7页
To evaluate the new designed cutting tools for high-efficiency milling of the hardened die steel SKD11,surface integrities of miller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consider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To evaluate the new designed cutting tools for high-efficiency milling of the hardened die steel SKD11,surface integrities of miller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consider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micrograph of chips, surface microhardness, residual stress and metallurgical texture of the surface layer. The in fluences of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utting tools and their wea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urface integrity ar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lling tool with rake angle; 5 of the hardened diesteel. The generation of saw-tooth chips is depressed when a reasonable positive rake angle is selected. And the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is induced on the machined surface in milling the hardened die steel. The occurrence of surface softening is postponed by increasing the clearance angle and reducing the tool flank w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fficiency milling hardened steel SKD 11 surface integrity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sibility Study on Cryogenic Milling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s 被引量:4
11
作者 XU Liang ZHAO Guolong +3 位作者 ZHANG Jianqiang WANG Kai WANG Xinyong HAO Xiuqi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0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 matrix(Cf/SiC)composites have the most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high-temperature components of aerospace high-end equipment.However,high cutting temperature,rapid tool wear an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 matrix(Cf/SiC)composites have the most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high-temperature components of aerospace high-end equipment.However,high cutting temperature,rapid tool wear and severe surface damages are the main problems in dry cutting Cf/SiC composites process.The feasibility study on cryogenic milling of Cf/SiC composites using liquid nitrogen as coolant is investigated.Influences of milling parameters and coolant on temperature,cutting force,surface quality and tool wear are investigated,which is compared with dry cutting.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utting temperature in cryogenic milling of Cf/SiC composites is reduced by about 40%—60%compared with dry cutting.The milling force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pindle speed,feed rate,depth and width of milling in cryogenic milling process.In addition,the machined surface quality in cryogenic milling is superior to that in dry cutting process.Fiber fracture,matrix damage and fiber matrix debonding are main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s.Flank face wear is the main wear form of the polycrystalline diamond(PCD)end mills.The tool life is prolonged in the cryogenic milling process because the reduced temperature inhibits the softening of Co binder and phase transition of diamond in the PCD end m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 composites cryogenic milling cutting temperature surface quality tool we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