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超快激光表面加工研究现状
1
作者 王星 李诚 +1 位作者 冯杰才 彭效海 《材料保护》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铝基碳化硅(SiC/Al)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SiC/Al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熔点都较高,电火花、机械加工等传统加工方法存在加工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近年来,超快激光因具有极短脉冲... 铝基碳化硅(SiC/Al)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SiC/Al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熔点都较高,电火花、机械加工等传统加工方法存在加工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近年来,超快激光因具有极短脉冲宽度、极高脉冲能量等特点,有望成为SiC/Al复合材料新的高效高质表面加工方法。阐明材料对激光能量的吸收及传递是揭示超快激光加工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首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明确材料的去除机制是实现高精高效超快激光加工的关键,为按需制备表面微纳功能性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针对SiC/Al复合材料超快激光表面加工过程,总结了超快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时的能量吸收、能量传递和材料去除机制的研究现状;其次,分析了SiC/Al复合材料超快激光表面微纳结构制备工艺与表面润湿性、胶接性能等应用现状;最后,梳理了SiC/Al复合材料超快激光表面加工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超快激光 能量吸收 能量传递 微纳结构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车削铝基碳化硅的切屑及表面质量研究
2
作者 邸皓晨 卢明明 +2 位作者 杜永盛 高强 赵世昕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98,共6页
为深入了解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车削铝基碳化硅的加工机理,建立了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车削和普通切削加工铝基碳化硅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切削速度下铝基碳化硅的基体与颗粒损伤及不同切削深度的切屑形貌。结果显示:拟间歇振动辅助偏... 为深入了解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车削铝基碳化硅的加工机理,建立了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车削和普通切削加工铝基碳化硅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切削速度下铝基碳化硅的基体与颗粒损伤及不同切削深度的切屑形貌。结果显示: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车削铝基碳化硅的表面质量与刀具摆动有关,由于其存在切削力、摩擦力和进给力逆转现象,有利于铝基体的塑性创成和颗粒部分断裂,减少颗粒损伤,但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与传统车削相比,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车削的切屑为S形,更容易断裂。因此可以进一步完善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切削难加工复合材料相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间歇振动辅助偏摆车削 铝基碳化硅 表面质量 切屑形貌 三维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镀金前处理工艺探讨
3
作者 侯文斌 彭勇 +1 位作者 殷金周 冯银雪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77-180,共4页
为在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结合力和可焊性良好的金镀层,通过对前处理和材料表面金属化工艺探索试验,确定了在洁净的活化基材表面直接采用敏化和活化来实现铝基碳化硅材料表面异种元素自催化中心原子的均一性,再以硫酸镍体系进行... 为在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结合力和可焊性良好的金镀层,通过对前处理和材料表面金属化工艺探索试验,确定了在洁净的活化基材表面直接采用敏化和活化来实现铝基碳化硅材料表面异种元素自催化中心原子的均一性,再以硫酸镍体系进行化学镍沉积,最后通过电镀金在基材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镀金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层截面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镀金层表面颜色均匀,镀层厚度均匀连续且结合力良好,说明了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后续铝基碳化硅镀金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金镀层 结合力 可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镍镀层氢释放规律
4
作者 王楠 崔庆新 +5 位作者 李思振 王景润 徐俊杰 赵潋景 吕振兴 佟晓波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率、低热膨胀以及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间微波组件管壳产品。为满足其应用于天线微波组件时的导电、焊接、散热等功能特性要求,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需要进行化学镀镍,此过程会引入氢,由此对释氢...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率、低热膨胀以及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间微波组件管壳产品。为满足其应用于天线微波组件时的导电、焊接、散热等功能特性要求,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需要进行化学镀镍,此过程会引入氢,由此对释氢、控氢提出明确需求。基于此,对铝基碳化硅镀镍的氢分布进行研究,采用SEM、XRD等方法分析材料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基材与镀层均存在一定的孔隙结构,为氢的存贮提供场所;采用氢微印的实验方法表征氢的分布,结果表明铝基碳化硅镀镍中的氢规律为:铝基碳化硅镀镍后,氢分布在镀镍层和镀层下浅层基体中,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氢自发向深层基体扩散;氢主要分布在Al基体中,SiC颗粒上较少,且主要分布在基材及镀层中的微孔及位错缺陷处。采用TDS对不同温度除氢后的铝基碳化硅镀镍的氢释放量进行测试,表明高温除氢后释氢明显降低,且温度高有利于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化学镀镍 氢释放规律 微波组件管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分铝基碳化硅超声振动钻削的内孔表面质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利杰 屈海涛 +3 位作者 马尊严 逄明华 冯启高 王占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8,共6页
针对高体分铝基碳化硅精密钻削加工技术难题,利用普通超声振动钻削(UVD)和超声振动啄式钻削(UVPD)两种工艺,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对高体分铝基碳化硅套料钻削的内孔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直观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高体分铝基碳化硅精密钻削加工技术难题,利用普通超声振动钻削(UVD)和超声振动啄式钻削(UVPD)两种工艺,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对高体分铝基碳化硅套料钻削的内孔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直观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体分铝基碳化硅套料钻削时,内孔表面缺陷表现为SiC颗粒拔出、SiC颗粒破裂、Al基体塑性变形三种形式;采用UVD能够获得比普通钻削更好的内孔质量,而采用UVPD的表面粗糙度可比UVD降低20%以上,各工艺条件下表面缺陷特征的差异是导致内孔质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无论UVD还是UVPD,超声振幅和进给速度都是影响内孔质量的重要因素,增大超声振幅或降低进给速度都有利于提高内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分铝基碳化硅 超声振动钻削 内孔表面质量 均匀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铝基碳化硅磨削表面质量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传敏 顾鹏 +1 位作者 刘丁豪 吴尹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0-248,共9页
目的针对传统粗糙度指标评价具有凹坑缺陷的铝基碳化硅磨削表面质量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三维形貌的改进表面粗糙度评价指标及其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磨削表面三维形貌构建等高线图,获取等高线轮廓间面积占比与轮廓高度的关系曲线,提出表面... 目的针对传统粗糙度指标评价具有凹坑缺陷的铝基碳化硅磨削表面质量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三维形貌的改进表面粗糙度评价指标及其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磨削表面三维形貌构建等高线图,获取等高线轮廓间面积占比与轮廓高度的关系曲线,提出表面三维形貌体积相对于采样区域面积的算术平均偏差和凹坑最大偏离高度评价指标,用于表征包含凹坑缺陷的磨削表面质量。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和优化三维形貌算术平均偏差和凹坑最大偏离高度的预测模型,并分析磨削工艺参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三维形貌算术平均偏差和凹坑最大偏离高度评价指标包含凹坑缺陷等更多表面特征,评价指标预测值与实验值误差在5%以内,且随着砂轮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进给速度与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采用三维形貌算术平均偏差和凹坑最大偏离高度评价包含凹坑缺陷的磨削表面质量是合理的,评价指标测量和确定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评价指标预测方法具有正确性,为铝基碳化硅磨削表面质量评价和使用性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磨削加工 表面三维形貌 凹坑缺陷 算术平均偏差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加工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吕道骏 《电子机械工程》 2011年第5期29-32,共4页
AlSiC(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军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单一加工技术和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结合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AlSiC(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军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单一加工技术和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结合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高效、经济的ALSic复合材料精密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复合加工 特种加工 铣磨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精密铣削刀具磨损实验研究
8
作者 王洪祥 杨嘉 +1 位作者 刘占山 翟文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5,共4页
针对铝基碳化硅切削加工中刀具易磨损、寿命低、切削难度大和加工成本高等问题,选用不同材料的硬质合金铣刀及金刚石铣刀进行切削加工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和工具显微镜对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铣削时刀具磨损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 针对铝基碳化硅切削加工中刀具易磨损、寿命低、切削难度大和加工成本高等问题,选用不同材料的硬质合金铣刀及金刚石铣刀进行切削加工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和工具显微镜对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铣削时刀具磨损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硬质合金刀具前刀面和刃口磨损主要形式为粘结磨损和微崩刃,后刀面磨损主要为刻划磨损,而金刚石铣刀加工时刀具磨损很小;YG6X铣刀材料微观组织致密,抗磨损能力较强,宜粗加工时选用;金刚石刀体的硬度远大于SiC颗粒,且金刚石与工件的摩擦系数小,金刚石铣刀寿命远大于硬质合金铣刀,宜精加工时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铣削 刀具磨损 刀具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增强材料(Al/SiC)和低温共烧陶瓷(LTCC)的钎焊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明华 王听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53-156,共4页
铝基碳化硅增强材料 (Al/SiC)和低温共烧陶瓷 (LTCC)适合高性能微波电路的高密度组装 .对这两种材料进行焊接时 ,温度和气氛对基材的焊接性能影响很大 .铝基碳化硅增强材料的镀层在焊接温度时容易发生氧化 ,低温共烧陶瓷的厚膜导体在真... 铝基碳化硅增强材料 (Al/SiC)和低温共烧陶瓷 (LTCC)适合高性能微波电路的高密度组装 .对这两种材料进行焊接时 ,温度和气氛对基材的焊接性能影响很大 .铝基碳化硅增强材料的镀层在焊接温度时容易发生氧化 ,低温共烧陶瓷的厚膜导体在真空加热和高温还原性气体的条件下焊接性劣化 .采用金基钎料中温钎焊时 ,优质的焊料和合理的焊接工艺是获得优质焊缝的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增强材料 低温共烧陶瓷 焊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用铝基碳化硅基板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6
10
作者 仝蒙 傅蔡安 +1 位作者 季坤 叶君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IGBT模块作为重要的高频大功率开关元器件,频繁的热循环导致其层状模块结构钎焊焊层内产生热应力,使得焊层开裂脱落,进而引起IGBT模块芯片温度过高失效。颗粒增强相金属基复合材料(SiCP/Al)基板由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和与IGBT封装材料相匹... IGBT模块作为重要的高频大功率开关元器件,频繁的热循环导致其层状模块结构钎焊焊层内产生热应力,使得焊层开裂脱落,进而引起IGBT模块芯片温度过高失效。颗粒增强相金属基复合材料(SiCP/Al)基板由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和与IGBT封装材料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能解决IGBT模块这一主要失效难题。采用预制块压力渗透法制备铝基碳化硅基板:将SiC颗粒进行表面金属化预处理,熔融铝液在700℃下保温30 min,预热模具温度设定600℃。压力渗透后脱模成型的铝基碳化硅基板,其热导率与热膨胀系数测试值均符合基板材料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铝基碳化硅 表面金属化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激光辅助微切削仿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志达 翟昌太 +3 位作者 于朋 田纪文 聂小雨 许金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9-63,共5页
为探究激光辅助切削技术对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材料加工质量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体积分数45%的铝基碳化硅材料切削仿真模型,对铝基碳化硅材料受热后温度场的分布和不同切削参数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对铝基碳... 为探究激光辅助切削技术对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材料加工质量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体积分数45%的铝基碳化硅材料切削仿真模型,对铝基碳化硅材料受热后温度场的分布和不同切削参数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对铝基碳化硅材料进行了单因素切削实验及激光辅助正交精密微切削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铝基碳化硅材料在受热后切削过程中应力值有所减小,激光辅助切削技术能有效改善被加工铝基碳化硅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减少表面形貌缺陷,同时降低刀具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铝基碳化硅 激光辅助切削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刀具精密铣削过程中的磨损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海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30-2832,共3页
选取YG8-1、YG8-2、YT15和YG6X等4种不同材料的三刃硬质合金铣刀及两刃金刚石铣刀,对碳化硅体积分数为50%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研究不同刀具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金刚石刀具的磨损量低于硬质合金的磨损量。硬质合金刀具中... 选取YG8-1、YG8-2、YT15和YG6X等4种不同材料的三刃硬质合金铣刀及两刃金刚石铣刀,对碳化硅体积分数为50%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研究不同刀具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金刚石刀具的磨损量低于硬质合金的磨损量。硬质合金刀具中,YT15的磨损最为严重,YG6X的磨损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精密铣削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精密磨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智明 辜勇 +2 位作者 钱静 余伦 高七一 《机械制造》 2021年第12期32-37,共6页
粗指向机构具有激光通信载荷的粗指向和跟踪功能,粗指向机构中的轴系部件采用体积分数为25%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论述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磨削加工现状,以粗指向机构中的方位主轴为例,分析了圆度误差的组成和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减... 粗指向机构具有激光通信载荷的粗指向和跟踪功能,粗指向机构中的轴系部件采用体积分数为25%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论述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磨削加工现状,以粗指向机构中的方位主轴为例,分析了圆度误差的组成和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减小圆度误差的措施,由此实现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精密磨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磨削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电火花高效加工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超 常皓 +1 位作者 王文建 刘宇 《电加工与模具》 2021年第1期7-10,20,共5页
为探究电火花加工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单脉冲放电蚀除过程,建立了铝基体与碳化硅颗粒的材料抛出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放电区域熔融铝基体金属夹带固态碳化硅颗粒的高速抛出微观过程,并开展了电火花高效加工与传统电火花加工效率... 为探究电火花加工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单脉冲放电蚀除过程,建立了铝基体与碳化硅颗粒的材料抛出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放电区域熔融铝基体金属夹带固态碳化硅颗粒的高速抛出微观过程,并开展了电火花高效加工与传统电火花加工效率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离放电中心点较近的碳化硅材料以熔融态抛离基体,而远离放电中心位置的碳化硅以固态颗粒形式夹杂在熔融材料中得以抛出;同时,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采用电火花高效加工方法时,加工效率较传统电火花加工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高效加工 材料蚀除 电极损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电机机壳加工
15
作者 曹德伟 孔令光 杨健 《微特电机》 2021年第8期51-53,共3页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加工难度大于传统的金属材料,从刀具、加工参数和工艺路线对铝基碳化硅机壳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保证零件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机壳零件 车削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抛光液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兰剑飞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6期159-162,共4页
为了配制适用于铝基碳化硅精密抛光的特种抛光液,采用非牛顿流体磨头对体积分数为30%的铝基碳化硅进行加工试验,以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为评价指标,设计试验探究抛光液中各组分含量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金刚石磨料对铝基碳... 为了配制适用于铝基碳化硅精密抛光的特种抛光液,采用非牛顿流体磨头对体积分数为30%的铝基碳化硅进行加工试验,以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为评价指标,设计试验探究抛光液中各组分含量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金刚石磨料对铝基碳化硅的抛光效果最好,表面形貌平坦,表面粗糙度低,在抛光液浓度为10%、金刚石调和油比例为3%时获得了最佳表面粗糙度,数值为0.05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抛光液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强化的复合材料薄壁型材挤压工艺研究
17
作者 盖洪涛 王东 +3 位作者 王彦俊 刘兆伟 吴海旭 于长富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7年第2期26-28,共3页
铝基碳化硅(SiCp/Al)强化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耐磨性,同时材料的流动性很差,挤压成型难度较大,型材表面极易出现挤压裂纹。本文通过对挤压温度、挤压速度等参数进行对比试验,结合最终的型材外形质量,提供适合的挤压工艺参数。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SiCp/Al) 薄壁型材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信号的铝基碳化硅精密铣削参数试验研究
18
作者 叶宇超 刘嘉昊 《建模与仿真》 2023年第2期1089-1097,共9页
铝基碳化硅具有高耐磨性、低重量、高强度、高刚度、低膨胀系数、高导热等先进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航空航天等行业。该材料的应用主要限制是加工困难,这导致了低产量和高加工成本。本研究旨在探讨精密铣削加工中金属复合材... 铝基碳化硅具有高耐磨性、低重量、高强度、高刚度、低膨胀系数、高导热等先进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航空航天等行业。该材料的应用主要限制是加工困难,这导致了低产量和高加工成本。本研究旨在探讨精密铣削加工中金属复合材料的最佳铣削参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为自变量,通过在德玛吉DMC 650 V立式加工中心开展铝基碳化硅铣削试验,得到相应的试验数据,通过因素水平分析得到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对铣削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影响铣削力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拟合了铣削力方程,采用NSGA_II多目标优化算法,计算得在切削深度为0.1 mm,进给速度为50 mm/min,主轴转速为1500 r/min时铣削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深度 立式加工中心 铝基碳化硅 进给速度 铣削力 主轴转速 金属复合材料 低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电弧铣削与数控铣削组合加工研究
19
作者 胡志敏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9期165-165,167,共2页
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加工与高科技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电弧铣削与数控铣磨组合的加工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新型的加工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加精密高效,完美解决传统加工存在的问题缺陷,提高了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加工效率与... 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加工与高科技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电弧铣削与数控铣磨组合的加工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新型的加工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加精密高效,完美解决传统加工存在的问题缺陷,提高了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加工效率与加工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电弧铣削 数控铣磨 组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盐体系中氧化时间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
20
作者 杜春燕 孙焕明 +1 位作者 黄树涛 刘成炜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8,共9页
[目的]探究氧化时间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_(p)/Al)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方法]选用铝酸盐体系作为电解液,对SiC_(p)/Al复合材料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分析氧化时间对膜层组织结构、物相、厚度、粗糙度、结合力、电绝缘性及耐蚀... [目的]探究氧化时间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_(p)/Al)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方法]选用铝酸盐体系作为电解液,对SiC_(p)/Al复合材料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分析氧化时间对膜层组织结构、物相、厚度、粗糙度、结合力、电绝缘性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膜层逐渐变得连续均匀,厚度增加。若氧化时间过长,膜层会出现层叠现象,形成大尺寸微孔及裂纹,且生长速率越来越低。膜层结合力随氧化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在60 min时最大,达到39.85 N。氧化时间为10 min时,膜层的电绝缘性及耐蚀性最优,100 V和500 V电压下的绝缘电阻分别达到3.11×10^(12)Ω和1.41×10^(12)Ω,腐蚀电位为-0.6298 V,腐蚀电流密度为1.332×10^(-7)A/cm^(2)。[结论]SiC_(p)/Al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膜层的连续性、均匀性及生长速率均与氧化时间有关。需选择合适的氧化时间,才能制备出连续、均匀且综合性能优异的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时间 厚度 结合力 电绝缘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