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波磁场连续净化铝合金液实验 被引量:16
1
作者 钟云波 任忠鸣 +2 位作者 邓康 蒋国昌 徐匡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行波磁场进行了电磁连续净化铝合金液实验 ,并采用电磁净化金属熔体的轨线模型 ,对实验中的夹杂物去除率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表明 ,含夹杂的铝合金液连续流经电磁力作用段时 ,夹杂物被阻隔 ,形成电磁过滤效应 ,而夹杂物聚集区域夹... 采用行波磁场进行了电磁连续净化铝合金液实验 ,并采用电磁净化金属熔体的轨线模型 ,对实验中的夹杂物去除率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表明 ,含夹杂的铝合金液连续流经电磁力作用段时 ,夹杂物被阻隔 ,形成电磁过滤效应 ,而夹杂物聚集区域夹杂物面积分数趋于某一常数。轨线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铝合金液 净化 电磁过滤 行波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液罐车结构强度与刚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书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7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铝合金液罐车为研究对象,在Hyper Mesh和Abaqus中建立整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静力学仿真分析,得到罐车在静止、制动及转弯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云图及位移分布云图,结果表明:罐车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铝合金液罐车 制动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炼剂“NaNO_3+C(石墨)+载体”在铝合金液中反应原理的研究
3
作者 于家康 商宝禄 高以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29,60,共5页
本文用比色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以“NaNo_3+C(石墨)”为主要组元的铸造铝合金精炼剂在铝硅合金液中反应的气相产物、非气相产物及合金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并结合热力学验证,较系统地研究了该类精炼剂在... 本文用比色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以“NaNo_3+C(石墨)”为主要组元的铸造铝合金精炼剂在铝硅合金液中反应的气相产物、非气相产物及合金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并结合热力学验证,较系统地研究了该类精炼剂在铝合金液中的反应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剂 铝合金 铝合金液 反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铝合金液质量控制的主要途径 被引量:2
4
作者 苏义祥 《机械研究与应用》 1994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着重叙述了铸造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应如何控制其液态金属质量的生产经验及工艺方法。
关键词 铝合金液 质量控制 精炼 铸铝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液罐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张书斌 《现代机械》 2017年第3期52-54,共3页
以铝合金液罐车为研究对象,在HyperMesh和Abaqus中建立整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静力学仿真分析,得到满载工况下车架的应力分布,并与经典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种结果表明:车架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铝合金液罐车 车架 经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铝合金液保温炉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炳辉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1,共2页
综合分析铝合金保温炉结渣形成的过程 ,提出解决的办法 。
关键词 结渣瘤 磁感应强度 铝合金液 保温炉 研制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铝厂外购铝合金液的成本浅析
7
作者 韩桥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87-89,共3页
阐述了在铝合金铸造企业附近有充足且优质的铝合金液供给源时,铸造企业直接从供给源购买合格铝合金液具有的众多优势。并对二次重熔方式和外购铝合金液分别进行了成本分析。为以后类似情况铸造厂选择熔化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铝合金液 二次重熔 成本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装铝合金液的高热量保持包
8
《铝加工》 CAS 2016年第1期63-63,共1页
本发明的盛装铝合金液的高热量保持包有一个储存空间的包体,包体内盛装铝合金液,包体有金属液体的进入口和输出口,包体内腔与外界相通,有一个盖,用于打开和关闭包体的入口,还有一个塞杆,用于打开和关闭出El。包体和包盖都有外壳... 本发明的盛装铝合金液的高热量保持包有一个储存空间的包体,包体内盛装铝合金液,包体有金属液体的进入口和输出口,包体内腔与外界相通,有一个盖,用于打开和关闭包体的入口,还有一个塞杆,用于打开和关闭出El。包体和包盖都有外壳,用于确定外形,外壳内都有多层隔热结构,这种结构包含两层或以上耐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液 热量 多层隔热结构 储存空间 金属 耐火材料 包体 输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和H11钢在A356铝合金热液中的静态浸蚀 被引量:2
9
作者 曹韩学 姜浩 +1 位作者 唐浩兴 贾从波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3-156,共4页
研究了H13钢和H11钢在680℃热铝合金液中浸蚀1、3和5 h的腐蚀过程。结果表明:随浸蚀时间延长,两种钢均从局部腐蚀扩展为全面腐蚀,且钢材质量损失逐渐增大,但H13钢受浸蚀影响更大,当浸蚀5 h时,H13钢损失17.58 g,而H11钢仅损失2.68 g。两... 研究了H13钢和H11钢在680℃热铝合金液中浸蚀1、3和5 h的腐蚀过程。结果表明:随浸蚀时间延长,两种钢均从局部腐蚀扩展为全面腐蚀,且钢材质量损失逐渐增大,但H13钢受浸蚀影响更大,当浸蚀5 h时,H13钢损失17.58 g,而H11钢仅损失2.68 g。两种材料的腐蚀均开始于α铁素体的位置,5 h后与铝合金界面均出现复合层过渡区,H13钢表面形成3重复合层形貌,且过渡区平均厚度为100μm,H11钢表面形成两重复合层形貌,且过渡区平均厚度为2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H11钢 A356铝合金液 浸蚀
原文传递
铝合金液冷板激光选区熔化快速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梦娜 魏恺文 +3 位作者 邓金凤 黄高 钟桥 曾晓雁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48-357,共10页
铝合金液冷板是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电子设备的重要散热零件,一般具有微细流道和复杂的外形,非常适合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增材制造技术整体成形。为提升液冷板的整体成形效率,研究了1 kW高功率激光SLM成形铝合金的致密化行为、显微... 铝合金液冷板是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电子设备的重要散热零件,一般具有微细流道和复杂的外形,非常适合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增材制造技术整体成形。为提升液冷板的整体成形效率,研究了1 kW高功率激光SLM成形铝合金的致密化行为、显微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微孔的最小孔径。结果表明:随着激光体能量密度增加,SLM成形AlSi10Mg试样的致密度先提升后趋于稳定;成形高致密(致密度>99.5%)试样所需的激光体能量密度为47.6~200 J/mm^(3);成形试样的显微组织由总体上呈〈100〉择优取向的α-Al基体和网状共晶Si组成;在晶界强化、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的共同作用下,成形试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达到(433±10)MPa、(267±8)MPa、(5.5±0.5)%,均超过同牌号压铸件;在高功率SLM成形条件下,水平与竖直伸展微孔的最小孔径分别为0.6 mm和0.4 mm,可以满足大部分微细流道的设计与成形需求。依托基础工艺研究,本文利用高功率SLM技术实现了液冷板局部模拟样件的快速成形,成形效率可达到75.6 c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选区熔化 铝合金液冷板 成形效率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最小孔径
原文传递
铝合金熔液净化技术 被引量:17
11
作者 董志敏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6,共4页
分析铝合金熔液中气体和夹杂物产生的原因 ,提出净化处理的原则。论述喷吹精炼的优点 ,介绍国内。
关键词 铝合金 气体 夹杂物 喷吹精炼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铝合金液一体化制备工艺及装备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运江 付爽宁 《冶金设备》 2016年第5期33-35,共3页
提出了压铸铝合金熔体一体化制备的工艺,并对原料加热熔化、熔体除气精炼及定量浇注技术进行了研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减少材料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压铸铝合金液 一体化制备工艺 除气定量浇注
原文传递
铸造铝合金熔液的净化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春和 《纺织机械》 2002年第6期35-38,共4页
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熔液的净化目的、原则及方法;阐述了吸附精炼的方法,精炼剂的组成 与作用。
关键词 铸造铝合金 净化技术 精炼剂 精炼方法 纺织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铝合金金属铸型铸造提供铝液的方法和设备
14
《铝加工》 CAS 2011年第6期39-39,共1页
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用于把金属液,主要是铝合金液,由熔炼炉传输到压铸保温炉或其他金属铸型铸造用保温炉。发明的设备包括盛装金属液的容器、运输装置以及可以把金属液从此容器中传送到压铸保温炉的装置。本发明的特点是铝合金液在传... 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用于把金属液,主要是铝合金液,由熔炼炉传输到压铸保温炉或其他金属铸型铸造用保温炉。发明的设备包括盛装金属液的容器、运输装置以及可以把金属液从此容器中传送到压铸保温炉的装置。本发明的特点是铝合金液在传输过程中不易氧化,设备可靠性好,效率高,设备上没有易损件,减少维护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液 金属铸型 铸造用 设备 运输装置 传输过程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铝合金在线连续除气的方法和装置
15
《铝加工》 CAS 2013年第5期54-54,共1页
美国专利US8025712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铝或铝合金液在线连续除气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涉及的在线除气方法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氯。该方法包括在铝或铝合金液浇注之前,向铝或铝合金液的液面下喷入惰性气体和至少一种含有卤素和水的金属卤化... 美国专利US8025712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铝或铝合金液在线连续除气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涉及的在线除气方法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氯。该方法包括在铝或铝合金液浇注之前,向铝或铝合金液的液面下喷入惰性气体和至少一种含有卤素和水的金属卤化物。本发明装置还包括有向铝或铝合金液中喷入气体或除气剂时使用的逆流分散器和顺流分散器,用以增加喷入物与金属液的接触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除气 装置 在线 铝合金液 惰性气体 金属卤化物 美国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铝合金压铸用的金属液供应管
16
《铝加工》 CAS 2016年第1期52-52,共1页
本专利发明了一种铝合金压铸用的金属液供应管,用于由保温炉向压铸机的压室内定量输送铝合金液。本发明铝合金液输送管的抗机械冲击性能很好,抗铝合金液流冲蚀性能也极佳,和现有同类产品比,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关键词 铝合金液 压铸机 金属 供应 专利发明 冲击性能 冲蚀性能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液罐车局部损伤分析与维修
17
作者 谢显亮 刘现允 《汽车世界》 2020年第14期97-97,共1页
随着铝合金罐车在成品油运输行业的广泛应用,罐车局部损伤与维修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行业热点。由于铝合金材料的自身特性及焊接时的环境要求有别于碳钢材料,故维修市场上基于碳钢罐车的维修经验,应用于铝合金液罐车并不适用,经常出... 随着铝合金罐车在成品油运输行业的广泛应用,罐车局部损伤与维修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行业热点。由于铝合金材料的自身特性及焊接时的环境要求有别于碳钢材料,故维修市场上基于碳钢罐车的维修经验,应用于铝合金液罐车并不适用,经常出现维修后,车辆经短期使用又发生二次损伤的问题。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以一款铝合金运油半挂罐车鞍座位置罐体损坏原因分析及维修方案确认为例,系统阐述铝合金运油半挂罐车局部损伤后的原因研究与维修方案制定流程。同时针对维修后使用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记录,以理论验证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式,验证维修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液罐车 车架 经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熔液处理技术(2)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荫桓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30,共12页
4.SNIF净化装置 SNIF即Spinning Nozzle Inert Flotation,是旋转喷气浮选净化方法.其机理主要是动态的熔液用惰性气体浮选的原理.该装置的核心是旋转喷嘴,其作用是把惰性气体喷成极微细的气泡,并使之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熔液中,强烈地搅拌... 4.SNIF净化装置 SNIF即Spinning Nozzle Inert Flotation,是旋转喷气浮选净化方法.其机理主要是动态的熔液用惰性气体浮选的原理.该装置的核心是旋转喷嘴,其作用是把惰性气体喷成极微细的气泡,并使之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熔液中,强烈地搅拌熔液并形成定向液流.喷嘴是用石墨制成的,浸在铝熔液中,用高压空气冷却.惰性气体是从喷嘴出来,由于旋转叶轮的碰撞和剪切作用,形成极细的气泡,垂直下落的金属流使气泡均匀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熔 铝合金 净化处理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铝合金熔液的流动性和充型性的方法
19
《铝加工》 CAS 2013年第5期48-48,共1页
日本专利特愿11-091445铝合金在金属型重力浇注时,由于冷却速度快,铝液的浇注温度高,从而在液面上易形成表面张力大的氧化膜,对于薄壁、复杂型腔的填充十分困难,而采用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等方法,设备复杂,成本较高。本专利提供了一种铝... 日本专利特愿11-091445铝合金在金属型重力浇注时,由于冷却速度快,铝液的浇注温度高,从而在液面上易形成表面张力大的氧化膜,对于薄壁、复杂型腔的填充十分困难,而采用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等方法,设备复杂,成本较高。本专利提供了一种铝液表面张力小、流动性大为改善的铝合金浇注工艺,即在金属型表面形成一层镁氮化合物、浇注时铝液与它接触并进行反应,而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可以在低温下浇注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流动 浇注温度 充型 日本专利 表面张力 浇注工艺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Zn-5%Al合金液中的长期热浸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邦林 廖兴利 +5 位作者 柯拥军 卢承宏 颜财敏 赖德林 曾发明 车淳山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50-55,共6页
为了明确316L不锈钢在450℃的Zn-5%Al(质量分数,下同)合金液中的长期热浸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剥层法等测试手段,分析了Zn-Al合金液与不锈钢基体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规律。结果... 为了明确316L不锈钢在450℃的Zn-5%Al(质量分数,下同)合金液中的长期热浸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剥层法等测试手段,分析了Zn-Al合金液与不锈钢基体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热浸镀过程中,Zn-Al合金液和不锈钢基体界面处始终形成一层致密而连续的Fe_(4)Zn_(13)(FeAl_(3))金属间化合物相层。该相层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厚,当316L不锈钢在Zn-Al合金液中的热浸镀时间超过240 h后该相层达到生长与溶解动态平衡。不锈钢中Cr、Ni元素对FeAl_(3)相层起到了稳定作用。连续致密且稳定的金属间化合物层是316L不锈钢在Zn-5%Al合金液中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热浸镀 金属间化合物 相结构 铝合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