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电场强化铜矿排土场氧气传质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左恒
王贻明
张杰
-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01-3005,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619206)~~
-
文摘
在排土场微生物浸出过程中,通过电场作用下的气泡受力分析和强化传质实验,首次提出了利用电场强化氧气向溶浸液中传质过程的方法,结果表明:电场能够强化氧气向溶浸液中的传质过程,而且效果和电场的强弱以及浸矿溶浸液的性质有关;实验中所加电场强度和溶浸液浓度越高,电场强化传质的效果越明显。传质速率的大小和传质系数、气泡大小、气泡在水中的运动、气液比以及气相氧气的质量浓度等因素有关。在强度为80V.mm-1的电场作用下,和没有电场的情况相比,总传质系数提高28.2%。
-
关键词
电场
氧气
传质
气泡
溶浸液
铜矿排土场
-
Keywords
electric field
oxygen
mass transfer
bubble
leaching solution
copper ore dump
-
分类号
TD98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基于生态复垦的铜矿排土场污染土壤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程睿
-
机构
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出处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631-640,共10页
-
基金
江铜集团科技项目(2018012)。
-
文摘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污染是阻碍矿山生态自然恢复的最大难题。利用以植物修复为主的生物策略控制矿山潜在污染的效费比更好且更可持续,但修复土壤存量污染、遏制增量污染仍是首要问题。其中土壤存量污染是短期内植被恢复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而增量污染是植被恢复能否持续的决定因素。本文以铜矿排土场为例,采用石灰+鸡粪+钙镁磷肥+微生物的原位综合改良方法与栽植乔灌木袋苗+混播乔灌草种子的直接植被快速重建模式,开展了基于生态复垦的污染土壤综合改良修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改良修复后的土壤pH由改良前的2.84上升到7.83,生态复垦1 a后则轻微下降到6.72,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等含量相比改良前分别增加1.98倍、32.96倍、11.74倍、2.38倍、3.64倍,生态复垦1 a后除TK含量略有下降外,CEC、OM、TN、TP含量相比改良后则分别增加了1.08倍、1.29倍、1.25倍、1.03倍;综合改良修复后的土壤净产酸量(net acid generation,NAG)、酸性中和能力(acid neutralizing capacity,ANC)、NAG-pH值分别由改良前的17.33 kg·t^(-1)(以H_(2)SO_(4)计)、−23.67 kg·t^(-1)(以H_(2)SO_(4)计)和2.53显著(P<0.05)提高到0 kg·t^(-1)、38.33 kg·t^(-1)和8.43,其中土壤NAG-pH和ANC在生态复垦1 a后相比改良后显著(P<0.05)降低到5.9和0.13 kg·t^(-1)(以H_(2)SO_(4)计),但土壤NAG则无显著变化;综合改良和生态复垦1 a后的铜(Cu)、锌(Zn)、镉(Cd)、铅(Pb)等重金属全量相比原始土壤均无显著性变化,但其残渣态比例均呈增大趋势,而且也均是其主要赋存形态。在AMD污染严重且富硫化矿业废弃地中,借助基于综合改良和直接植被的生态复垦技术,重建可自维持的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
-
关键词
铜矿排土场
土壤改良
产酸潜力
重金属形态
生态复垦
-
Keywords
copper mine dump
soil improvement
acid production potential
heavy metal form
ecological reclamation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米拉多大型铜矿排土场工程优化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生
杨承祥
胡慧曙
陈平
雷丁丁
李广泽
蒋蔚
-
机构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7-171,共5页
-
文摘
简述了米拉多大型铜矿排土场、截水沟和酸性水库等采矿工程设计优化方案。从工程施工工期、投资、生产运营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定性定量地分析和比较优化方案与原方案的优缺点。根据优化后的排土场、截水沟和酸性水库等采矿工程方案,南北截水沟总长度减少近3 km,土石方量减少约30%,截水沟钢筋混凝土量减少约20%,投资减少21%以上;南北矿总酸性水库3个减少为2个;采场废石运距平均缩小1 km。通过施工实践,南矿排土场优化方案比原初步设计大排土场方案基建期投资节省2 689万美元以上,南北矿排土场总体服务年限内投资减少3 121万美元,运营成本少5 100万美元,酸性水处理量每天减少约9 000 m3,减少年运营成本约300万美元。优化方案为海外矿山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
关键词
米拉多铜矿排土场
截水沟
方案优化
实践
-
Keywords
Mirador copper mine
Waste dump
Intercepting ditch
Scheme optimization
Practice
-
分类号
TD854.7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
-
题名铜矿排土场土壤环境质量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程睿
-
机构
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出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2期66-71,共6页
-
基金
江铜集团科技项目(2018012)。
-
文摘
以永平铜矿南部排土场1#、2#坝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1项表征土壤化学性质、产酸潜力、微生物群落特征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重要性比较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排土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排土场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为Ⅴ级,整体处于“很差”状态,综合措施修复改良后土壤质量达到Ⅰ级,生态修复一年后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下降到Ⅱ级,但仍处于“较好”状态,期间植被持续恢复良好。综合评判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科学有效,能够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为确保矿区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污染土壤综合措施修复改良后的质量等级应达到Ⅱ级(较好)及以上等级才能进行植被恢复。
-
关键词
矿山修复
铜矿排土场
土壤环境质量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法
-
Keywords
mine restoration
copper mine dump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HP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石灰和有机肥对铜矿排土场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毛喆
-
机构
广东中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2-56,共5页
-
文摘
为了研究石灰和有机肥对铜矿排土场的改良效果,在永平铜矿南部排土场顶部平台设置了8 000 m^2的试验区,并通过分析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进行效果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灰、有机肥对铜矿排土场改良并进行植被系统重建是一种经济可行的生态恢复模式.在生态恢复半年后,试验区的酸化情况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重金属有效态显著降低,营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植被覆盖度高达95%,达到了阶段性的治理目标.
-
关键词
铜矿排土场
矿业废弃地
生态恢复
基质改良
-
Keywords
copper mine dump
mining waste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ubstrate amendment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铜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袁霜
-
机构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
-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6期102-105,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5005)。
-
文摘
以复垦后的某铜矿区排土场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地形地貌、污染治理效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其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生态恢复区土壤酸性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土壤pH值提高至7.64~8.01,区域酸性水源头减量化明显,年产生量减少约18.14万m 3。治理区植物品种达17种,生物多样性高,植被覆盖度达95%以上。建设了截水沟、导水沟和排水沟,有效防止了地表汇水径流和平台积水对坡面土壤的冲刷作用。因势造形和修整坡面,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和修缓坡面,复垦区域生态系统已进入正常的演替过程。本研究对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为矿区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关键词
铜矿排土场
生态恢复工程
植被
水土保持
地形地貌
污染治理
-
Keywords
copper mine dump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plant cover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topography
pollution control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