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氏体变形对铌微合金钢贝氏体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衣海龙 杜林秀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2-444,共3页
用Gleeb 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铌微合金钢奥氏体变形后连续冷却条件下贝氏体相变规律.研究表明,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先共析铁素体量较少,贝氏体的板条束变宽.在连续冷却条件下,贝氏体的转变量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 用Gleeb 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铌微合金钢奥氏体变形后连续冷却条件下贝氏体相变规律.研究表明,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先共析铁素体量较少,贝氏体的板条束变宽.在连续冷却条件下,贝氏体的转变量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少,但应变速率对贝氏体转变量的影响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减弱.随着变形后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稳定性增加,在较快冷却条件下转变产物中存在残余奥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 铌微合金钢 贝氏体 先共析铁素体 残余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参数对含铌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志鑫 衣海龙 +3 位作者 刘嵩韬 杜林秀 王国栋 刘相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共3页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控轧控冷参数下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变形由于引发了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对珠光体转变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珠光体片层间距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随冷却速率增...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控轧控冷参数下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变形由于引发了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对珠光体转变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珠光体片层间距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随冷却速率增加明显减小;高温变形扩大了贝氏体相变的冷速区间,低温变形由于引发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对贝氏体相变起到了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诱导相变 铌微合金钢 珠光体 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微合金钢形变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朝晖 柳永宁 +2 位作者 金波 巨建涛 王倩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88,共4页
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20MnSiNb和20MnSi钢进行了单向压缩试验,用热膨胀技术结合组织观察的方法,建立了它们的静态和动态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冷却速率、铌及形变对钢γ→α相变过程的影响规律。结... 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20MnSiNb和20MnSi钢进行了单向压缩试验,用热膨胀技术结合组织观察的方法,建立了它们的静态和动态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冷却速率、铌及形变对钢γ→α相变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铁素体转变开始温度降低,铁素体晶粒得到细化;20MnSiNb钢中析出的Nb(C,N)促进了γ→α相变,并使铁素体晶粒进一步得到细化;形变对铁素体相变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热模拟 连续冷却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的规律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立强 袁向前 +4 位作者 刘振宇 张丕军 焦四海 吴迪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7-50,共4页
用Gleeble 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变形条件对铌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应变硬化率和应力的关系,确定了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得出εC/εP、σC/σP以及形变激活能与铌含量的关系,并且回归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铌微合... 用Gleeble 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变形条件对铌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应变硬化率和应力的关系,确定了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得出εC/εP、σC/σP以及形变激活能与铌含量的关系,并且回归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铌微合金钢的热变形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铌微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含铌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5
5
作者 宗云 赵莉萍 +2 位作者 麻永林 王宝峰 宋海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34,38,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D型热/力模拟试验机,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了不同铌含量低碳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冷速下的相变点,研究了奥氏体连续冷却时的相变行为及铌含量和冷却速率对该钢相变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铌含量和冷速的提高,γ→α... 利用Gleeble-1500D型热/力模拟试验机,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了不同铌含量低碳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冷速下的相变点,研究了奥氏体连续冷却时的相变行为及铌含量和冷却速率对该钢相变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铌含量和冷速的提高,γ→α相变温度降低,相变组织变得复杂,显微硬度升高;铌含量较低(小于0.024%,质量分数)的钢在冷速较低(3℃·s^(-1))时,显微组织为较粗大的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冷速提高后主要是由尖角形、多边形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的混合组织;铌含量较高(0.06%)的钢在高冷速(50℃·s^(-1))下出现了针状铁素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低碳含铌微合金钢 冷却速率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高铌微合金钢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7
6
作者 文建华 孙新军 +2 位作者 刘清友 阴树标 项金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5,共3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轧后保温时间和变形温度对低碳高铌微合金钢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后适宜的保温可使Nb(C,N)在奥氏体中大量应变诱导析出,相应地降低了固溶铌含量,使固溶铌降低γ→α相变温度的作用大大削...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轧后保温时间和变形温度对低碳高铌微合金钢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后适宜的保温可使Nb(C,N)在奥氏体中大量应变诱导析出,相应地降低了固溶铌含量,使固溶铌降低γ→α相变温度的作用大大削弱;而适当降低变形温度可使Nb(C,N)在铁素体中大量析出,在条件适宜时还可发生相间析出,从而使析出相发挥重要的析出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高铌微合金钢 析出行为 Nb(C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微合金钢等温及连续冷却贝氏体相变 被引量:4
7
作者 衣海龙 杜林秀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9-42,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等温转变的硬度曲线和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组织观察,获得了含铌微合金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其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条件下形变对贝氏体相变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等...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等温转变的硬度曲线和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组织观察,获得了含铌微合金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其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条件下形变对贝氏体相变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等温条件下,变形促进了贝氏体相变,贝氏体转变的鼻尖温度为500℃,Bs为600℃;在连续冷却条件下,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下降,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有所升高。从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来看,950℃变形时,对贝氏体相变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等温转变曲线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贝氏体 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高铌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文建华 刘清友 +2 位作者 孙新军 阴树标 项金钟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39,48,共6页
采用热模拟和组织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对高铌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铌含量高有利于在极低的冷却速率下获得针状铁素体组织,提高冷却速率则能进一步促进针状铁素体转变,并使铁素体板条得到细化。同时,固溶铌有利于针... 采用热模拟和组织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对高铌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铌含量高有利于在极低的冷却速率下获得针状铁素体组织,提高冷却速率则能进一步促进针状铁素体转变,并使铁素体板条得到细化。同时,固溶铌有利于针状铁素体的形成,而铌的沉淀析出则不利于针状铁素体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速率 铌微合金钢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预冷淬火工艺对中碳铌微合金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薛维华 连亚鹏 +3 位作者 魏海莲 毛云龙 施应伟 王浩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高温预冷淬火工艺对含铌0. 044%(质量分数)的中碳微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预冷淬火与普通淬火相比,可以明显提升钢的硬度;预冷温度提高、回火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中碳...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高温预冷淬火工艺对含铌0. 044%(质量分数)的中碳微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预冷淬火与普通淬火相比,可以明显提升钢的硬度;预冷温度提高、回火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中碳铌微合金钢的强度;预冷温度降低、回火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中碳铌微合金钢的塑性与韧性。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取其最佳强度值的工艺为1000℃预冷,200℃回火1 h;获取最佳塑、韧性的工艺为900℃预冷,600℃回火3 h,此时钢断面收缩率为53. 8%,断后伸长率为15. 1%,冲击吸收能量为96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铌微合金钢 预冷淬火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成分和卷取温度对热轧铌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富强 《上海金属》 CAS 2008年第5期48-51,共4页
研究了化学成分,特别是铌含量的增加对铌微合金钢热轧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卷取温度对相同铌含量的热轧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比较了卷取温度对低碳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铌含量由0.017%增加到0.03%,沉淀强化作用相... 研究了化学成分,特别是铌含量的增加对铌微合金钢热轧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卷取温度对相同铌含量的热轧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比较了卷取温度对低碳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铌含量由0.017%增加到0.03%,沉淀强化作用相对于晶粒细化作用更为显著;550℃、600℃、650℃的卷取温度对铌含量0.017%的热轧板组织性能影响不大,同样750℃、550℃卷取温度对成分相近的低碳钢组织性能影响也不大,这对热轧板生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热轧板 卷取温度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铌微合金钢焊接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春楣 卜红旗 范永革 《金属成形工艺》 2002年第3期34-36,共3页
采用金相及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含铌微合金钢 14MnNbq焊接时焊缝区的组织特征 ,测试了其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钢中由于Nb的存在 ,使焊接区及热影响区组织发生变化 ,粗晶区得到细化 ,同时降低了焊缝脆化的倾向 ,使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与... 采用金相及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含铌微合金钢 14MnNbq焊接时焊缝区的组织特征 ,测试了其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钢中由于Nb的存在 ,使焊接区及热影响区组织发生变化 ,粗晶区得到细化 ,同时降低了焊缝脆化的倾向 ,使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与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焊接性能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含量对含铌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汉 熊辉辉 张恒华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6,52,共6页
制备了不含钼和含0.15%、0.22%Mo(质量分数)的含铌微合金钢。对3种钢进行了700℃保温5、60和120 min的等温退火。随后采用OM、SEM、EBSD、TEM、EDS等检测了钢的显微组织和析出相的成分,以了解钼含量和等温退火时间对含铌微合金钢显微组... 制备了不含钼和含0.15%、0.22%Mo(质量分数)的含铌微合金钢。对3种钢进行了700℃保温5、60和120 min的等温退火。随后采用OM、SEM、EBSD、TEM、EDS等检测了钢的显微组织和析出相的成分,以了解钼含量和等温退火时间对含铌微合金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的添加使含铌微合金钢的铁素体更加细小,使钢中析出相的分布也更加弥散。随着等温退火时间从5 min延长至120 min,铌钢和铌钼钢中铁素体晶粒均长大,但钼的添加能抑制铁素体晶粒的粗化,因此铌钼钢的铁素体晶粒长大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观组织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成功开发铌微合金钢
13
作者 卫星 《上海金属》 CAS 2010年第1期33-33,共1页
马鞍山钢铁公司近年在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了铌微合金钢的开发力度,铌微合金化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采用铌微合金化钢生产的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高强度H型钢桩、铁道车辆用H型钢和钢板、汽车大梁钢、高级别管线钢、高强度耐腐... 马鞍山钢铁公司近年在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了铌微合金钢的开发力度,铌微合金化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采用铌微合金化钢生产的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高强度H型钢桩、铁道车辆用H型钢和钢板、汽车大梁钢、高级别管线钢、高强度耐腐蚀钢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开发力度 马鞍山钢铁公司 马钢 产品结构调整 合金化技术 海洋石油平台 合金化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及织构对铌微合金钢平面各向异性的影响
14
作者 姚勇创 李建英 马德刚 《河南冶金》 2020年第2期25-27,30,共4页
借助单向拉伸、OM以及XRD方法,研究了组织及织构对连退铌微合金钢拉伸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实验钢板的织构主要由{001}<110>、{115}<110>、{112}<110>、{111}<110>和{111}<112>组成,不... 借助单向拉伸、OM以及XRD方法,研究了组织及织构对连退铌微合金钢拉伸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实验钢板的织构主要由{001}<110>、{115}<110>、{112}<110>、{111}<110>和{111}<112>组成,不同拉伸方向上的显微组织无显著差异,但钢板不同拉伸方向上的强度呈现出显著各向异性。分析认为,实验钢中由织构造成的Schmid因子的最大值ηmax在不同拉伸方向上的差异,是导致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微合金钢高温变形的本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斌 彭艳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7-512,共6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铌微合金钢Q345B进行热压缩实验.基于所获实验结果,充分考虑了热变形工艺参数(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和动态软化机制(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考虑动态软化机制影响的高温变形...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铌微合金钢Q345B进行热压缩实验.基于所获实验结果,充分考虑了热变形工艺参数(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和动态软化机制(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考虑动态软化机制影响的高温变形显式本构模型,给出了本构方程求解的方法,确定了模型中与工艺参数相关的主要参数的定量关系式;其主要特点是能够较准确地描述材料在高应力区域的动态回复软化阶段、动态再结晶软化阶段和稳定流变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验证表明,所建立模型预测出的流变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高温变形 动态软化机制 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铌钒钛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裂纹 被引量:3
16
作者 殷碧群 杨菊娣 +2 位作者 解宝荣 李和平 叶仲超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9-45,共7页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武钢大生产中的几种铌钒钛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裂纹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在生产中采取相应对策,使连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改善。同时还在铸坯试样上预制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纹,通过模拟轧制试...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武钢大生产中的几种铌钒钛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裂纹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在生产中采取相应对策,使连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改善。同时还在铸坯试样上预制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纹,通过模拟轧制试验,探讨了连铸坯表面裂纹对中厚板表面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钛钢 铌微合金钢 连铸坯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对低碳微合金钢奥氏体变形及静态再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万荣春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5-47,共3页
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两种不同铌含量低碳微合金钢热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不同参数的平面应变双道次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铌通过在钢中固溶或析出第二相粒子可以有效地抑制奥氏体变形及静态再结晶。而且道次间隔时间越长,... 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两种不同铌含量低碳微合金钢热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不同参数的平面应变双道次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铌通过在钢中固溶或析出第二相粒子可以有效地抑制奥氏体变形及静态再结晶。而且道次间隔时间越长,铌对形变奥氏体静态再结晶抑制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再结晶
原文传递
含铌微合金钢的再结晶组织演化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红 王西涛 陈冷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33-1337,共5页
建立了热轧时流变应力、回复、再结晶及析出的物理冶金模型,用于计算轧制时位错密度变化、再结晶形核、再结晶晶粒长大以及粒子析出等.结果表明,模型对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的热轧形变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可以有效预测在不同... 建立了热轧时流变应力、回复、再结晶及析出的物理冶金模型,用于计算轧制时位错密度变化、再结晶形核、再结晶晶粒长大以及粒子析出等.结果表明,模型对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的热轧形变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可以有效预测在不同热轧形变条件下的再结晶体积分数与再结晶晶粒大小.模型包含基本冶金现象的描述,原则上通过调整材料基本参数,可以运用于不同的钢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钢 位错密度 回复 再结晶 析出
原文传递
钼对铌钛微合金钢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洋 衣海龙 +1 位作者 刘振宇 王国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利用MMS-3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铌钛和铌钛钼两种微合金钢进行了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两种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微合金元素钼和不同变形条件对其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得到了两种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和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 利用MMS-3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铌钛和铌钛钼两种微合金钢进行了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两种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微合金元素钼和不同变形条件对其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得到了两种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和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800~1 150℃)的降低和应变速率(0.1~10 s^(-1))的升高,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升高;添加微合金元素钼后,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增大,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增大,动态再结晶被抑制,变形温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动态再结晶 变形抗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钒微合金钢的高温塑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晓乐 姜海龙 史文义 《包钢科技》 2019年第3期54-56,59,共4页
文章采用MMS-2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测试了15MnNbV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15MnNbV在900℃时,面缩率仅为26%,连铸时圆坯在进入矫直段时的温度在900℃左右,在矫直棍的应力作用下,圆坯特别是Ф430mm圆坯表面容易产生微裂纹,造成钢管出现外表面... 文章采用MMS-2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测试了15MnNbV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15MnNbV在900℃时,面缩率仅为26%,连铸时圆坯在进入矫直段时的温度在900℃左右,在矫直棍的应力作用下,圆坯特别是Ф430mm圆坯表面容易产生微裂纹,造成钢管出现外表面结疤。通过研究分析钢的高温塑性影响因素及铌钒在钢中的析出特点,对15MnNbV的成分做出调整,调整后,15MnNbV在900℃时的面缩率达到88%,圆坯表面质量得到改善,钢管外表面结疤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高温塑性 面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