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Fe(Ⅲ)强化单宁酸原位修复Cr(Ⅵ)污染含水层反应机理及效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滑钰铎
秦雪铭
+1 位作者
杨新如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Cr(Ⅵ)至少需要9 mol单宁酸;若使Fe(Ⅲ)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则要求n(TA)∶n(Fe(Ⅲ))=3∶5,此时单宁酸-Fe(Ⅲ)结构最稳定,储存容量最大.在Cr(Ⅵ)污染被修复后,Fe(Ⅲ)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FeOOH,对Cr(Ⅲ)进行吸附并形成共沉淀,从而达到去除总C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Fe(Ⅲ)体系
Cr(Ⅵ)还原
原位修复
铁铬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Ⅲ)强化单宁酸原位修复Cr(Ⅵ)污染含水层反应机理及效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滑钰铎
秦雪铭
杨新如
赵勇胜
机构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大学石油化工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530636).
文摘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Cr(Ⅵ)至少需要9 mol单宁酸;若使Fe(Ⅲ)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则要求n(TA)∶n(Fe(Ⅲ))=3∶5,此时单宁酸-Fe(Ⅲ)结构最稳定,储存容量最大.在Cr(Ⅵ)污染被修复后,Fe(Ⅲ)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FeOOH,对Cr(Ⅲ)进行吸附并形成共沉淀,从而达到去除总Cr的目的.
关键词
单宁酸/Fe(Ⅲ)体系
Cr(Ⅵ)还原
原位修复
铁铬共沉淀
Keywords
tannic acid/Fe(Ⅲ)system
Cr(Ⅵ)reduction
in situ remediation
iron-chromium coprecipitation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Fe(Ⅲ)强化单宁酸原位修复Cr(Ⅵ)污染含水层反应机理及效能
滑钰铎
秦雪铭
杨新如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