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特深钻探钻柱组合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尹浩
梁健
孙建华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
出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年第4期56-62,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5000米智能地质钻探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编号:2018YFC0603400)
课题"高性能薄壁绳索取心钻杆研制"(编号:2018YFC0603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超深井铝合金钻杆的腐蚀防护机制研究"(编号:41772390)
-
文摘
钻杆柱作为地球深部探测中深地与深水钻探技术的核心与关键,单一规格钻柱许用深度有限,难以满足大陆万米特深孔科学钻探及大洋深水深孔钻探工程的设计要求。本文通过减轻下部钻柱重力及提高上部钻柱强度方案,对其组合设计开展优化研究。以拉伸条件下的强度计算为主,加之一定的设计安全系数和拉伸余量来满足动载荷以及其他复杂情况对钻柱强度的需求,并开发了钻柱组合设计与安全系数计算的软件,可实现不同孔深设计和钻杆结构要求下的钻柱组合设计与安全系数计算。
-
关键词
特深孔钻探
钻柱组合
安全系数
拉力余量
软件开发
-
Keywords
extra deep hole drilling
drill string assembly
safety factor
tension allowance
softwar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P63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深井中带扶正器下部钻柱组合失效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石晓兵
施太和
-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
出处
《石油矿场机械》
1999年第6期31-34,共4页
-
文摘
带扶正器下部钻柱组合的失效是钻柱失效的一种很重要的类型。现从钻柱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带扶正器下部钻柱组合失效的力学机理。带扶正器下部钻柱组合失效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下部钻柱的质量不平衡引起横向振动;二是钻柱进动和碰摩。文后提出了防止和减少带扶正器下部钻柱组合失效的建议和措施。
-
关键词
深井
钻柱组合
扶正器
失效
动力学
-
分类号
TE921.20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TE921.20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深水套管切割复合钻柱组合设计研究
- 3
-
-
作者
阮超
刘鹏
祝烺贤
-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分公司昆明输油气分公司
-
出处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17期18-20,共3页
-
文摘
油气开采技术和装备飞速发展,开发领域逐渐向深海延申,在深度近3000米、钻井近10000米的深海进行钻完井作业成为未来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点。在海洋油气井开发过程中,深水钻完井的套管回收时需要用到套管切割钻柱组合工具。深水套管切割钻柱组合中,主要包括以下工具组成:引导头、切割刀具、转换接头、稳定器、加重钻杆、钻杆、钻铤等。本文通过对比单一尺寸钻柱和复合钻柱组合的力学分析,研究深海钻完井中最佳钻柱组合设计。
-
关键词
海洋油气井
套管切割
钻柱组合
复合钻柱
力学分析
-
分类号
TE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侧钻水平井钻柱与井眼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淑凤
石晓兵
吴晓明
李胜杰
-
机构
大港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5,共3页
-
基金
中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DGYT-2007-JS-2256)
-
文摘
套管内侧钻水平井由于井眼曲率比较大,钻具与井眼环空间隙较小,要求下部钻具不仅有较高的造斜率,而且环空的间隙尽量大,以提高钻井液的携岩能力,需要在套管内下入弯螺杆钻具组合,由于弯螺杆钻具初始弯曲较大,而套管内径较小,因此,钻柱与井眼的相容性是侧钻水平井钻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实际的侧钻水平井钻井作业中,为了避免和预防因为下部钻具组合与井眼不相容而造成的下钻遇阻甚至卡钻事故的发生,需要研究钻具与井眼之间的相容性,以指导施工中钻具组合的正确设计、评价以及合理使用各种钻具组合、减少阻卡的可能性。为此,讨论了侧钻水平井钻柱与井眼之间相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并针对大港油田侧钻水平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钻柱与井眼相容性的方法和措施。
-
关键词
钻井
侧钻水平井
钻柱组合
相容性
研究
-
Keywords
drilling,re-entry horizontal well,drill assembly,compatibility,research
-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基于钻杆检测的套管磨损监测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储胜利
张来斌
樊建春
裴玉起
-
机构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7,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油杆管在多相泥浆介质条件下的冲击-滑动复合磨损机理研究"(50475037)
-
文摘
鉴于目前钻井现场缺乏有效的套管磨损监测技术的现状,建立了利用钻杆接头磨损量、钻柱组合和钻时数据反算套管磨损量的计算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形成了一套可计算任意井深处套管磨损量的现场监测技术。建模时假设套管与钻杆接头的磨损量与磨损时间成正比,套管磨损量与钻杆接头磨损量成比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钻杆接头外径检测方法可以计算出各井深处套管磨损的体积,而且监测和计算过程不复杂,操作过程对钻井作业不产生影响,是适合现场操作的套管磨损监测方法。
-
关键词
套管磨损
钻杆接头磨损
磨损检测
监测
钻柱组合
计算模型
-
Keywords
casing abrasion
tool joint abrasion
abrasion detection
monitoring
drill string assembly
calculation model
-
分类号
TE9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