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北雄县地热田钻井地温测量及地温场特征
被引量:
50
1
作者
李卫卫
饶松
+5 位作者
唐晓音
姜光政
胡圣标
孔彦龙
庞菊梅
王建存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0-863,共14页
根据研究区22口井的实测井温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雄县地区地温场分析,对雄县地热田地温场的特点取得了以下认识:雄县地热田的盖层以传导热传递方式为主,热储层中源于供暖期热水生产和回灌引起的地下水受迫对流的影响,以对流热...
根据研究区22口井的实测井温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雄县地区地温场分析,对雄县地热田地温场的特点取得了以下认识:雄县地热田的盖层以传导热传递方式为主,热储层中源于供暖期热水生产和回灌引起的地下水受迫对流的影响,以对流热传递为主;不同静井时间的重复测温结果显示,静井时间的长短和井内流体的运移方式(抽水或回灌)控制了井内温度的分布及井内温度的动态变化:静井时间增加则测得的温度在中性点上下呈反向变化;生产井和回灌井的测温曲线存在明显不同;雄县热田第四系底部的温度为32.8 qc^48℃,容城凸起为28℃~35℃;雄县热田第三系底部温度为64.5℃~81.3℃,容城凸起为45℃~60℃。雄县地热田盖层内的地温梯度为43.9~72.2℃/km之间,平均为51℃/km;容城凸起的井地温梯度为31.4~41.1℃/km,平均为37.1℃/km。雄县地热田内盖层导热流值变化为80.61~113.86 mW/m^2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县地热田
钻井地温测量
地温
梯度
生产井
回灌井
地温
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汉盆地钻井地温测量和大地热流分布
被引量:
33
2
作者
徐明
赵平
+2 位作者
朱传庆
单竞男
胡圣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7-323,共7页
盆地的稳态温度是分析地温场和大地热流的基础,是盆地构造热演化的必要前提。本文根据最新获得的9口钻井的稳态温度数据和124块岩石热导率,结合已有资料对江汉盆地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江汉盆地热流41.9~60.9 mW...
盆地的稳态温度是分析地温场和大地热流的基础,是盆地构造热演化的必要前提。本文根据最新获得的9口钻井的稳态温度数据和124块岩石热导率,结合已有资料对江汉盆地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江汉盆地热流41.9~60.9 mW/m^2,平均52.3mW/m^2,盆地总体表现为较低的大地热流,反映了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逐渐减弱,盆地不断冷却的结果;从盆地内热流分布看,热流分布南高北低,反映了江汉盆地构造活动的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地温测量
地温
梯度
大地热流
江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南焦石坝页岩气区现今地温场特征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春荣
饶松
+5 位作者
胡圣标
汪集旸
魏志红
黄庆球
胡东风
郭旭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7-627,共11页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区,关于盆地现今地温场的工作,前人已经做过一些研究.而对于近年来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川东南焦石坝地区,现今地温场的研究工作甚少.本文基于川东南高陡褶皱带焦石坝页岩气区新增的3口钻井的稳态测温...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区,关于盆地现今地温场的工作,前人已经做过一些研究.而对于近年来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川东南焦石坝地区,现今地温场的研究工作甚少.本文基于川东南高陡褶皱带焦石坝页岩气区新增的3口钻井的稳态测温数据和118块岩石样品热导率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了研究区大地热流等值线图.结果表明,焦石坝页岩气区地温梯度介于24~34℃/km,大地热流值介于60~70mW·m^(-2)之间,与川中古隆起相似,属于地温高异常区.地温高异常缘于隆起区相对高的岩石热导率引起的浅部热流的重新分配.其次,与位于研究区东侧边界的齐岳山大断裂在燕山和喜山期的构造引起的热液活动有关.焦石坝页岩气区地温高异常对页岩气的解吸附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地温测量
岩石热导率
大地热流
焦石坝页岩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咸阳地热田钻孔温度测量及水动力系统
被引量:
6
4
作者
饶松
李卫卫
+3 位作者
姜光政
唐晓音
罗璐
王建存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2-1000,共19页
地热田温度场分析,不仅为地热田类型划分和热源机理研究提供科学根据,而且可以为确定地热田有利开采区域和深度提供直接依据。本文报道了咸阳地热田13口钻孔的系统(准)稳态测温数据,对研究区温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做了初步分析,并据...
地热田温度场分析,不仅为地热田类型划分和热源机理研究提供科学根据,而且可以为确定地热田有利开采区域和深度提供直接依据。本文报道了咸阳地热田13口钻孔的系统(准)稳态测温数据,对研究区温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做了初步分析,并据此划分了地热田水动力系统。结果表明,咸阳地热田属于以传导为主的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地温梯度为26.2~40.1℃/km,平均为32.4℃/km。然而,与典型的传导型地热田相比,咸阳地热田的地温场特征又存在特殊性,表现为钻孔温度-深度曲线分段性明显:浅部受地表水流动对温度场的影响,地温曲线呈现出锯齿形波动;钻孔中上部受地表水和深部水热活动影响较小,温度曲线为传导性地热特征;井孔中下部测温曲线明显“下凹”,揭示了地下水沿渭河断裂侧向补给的同时使地层温度降低;井孔下部温度随深度异常增大,表明存在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测温资料揭示了咸阳地热田水动力系统在垂向上存在多层结构:浅部为垂向重力驱动型,中上部为正常压实型,中下部为侧向重力驱动型,下部为封闭型。基于咸阳地热田水动力系统的多层结构,建议将各系统赋存的地热资源分别进行规划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地温测量
地温
梯度
水动力系统
咸阳地热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雄县地热田钻井地温测量及地温场特征
被引量:
50
1
作者
李卫卫
饶松
唐晓音
姜光政
胡圣标
孔彦龙
庞菊梅
王建存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0-863,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合作项目"我国典型地热田成因分析
资源评价与优化开采研究"(编号:51460960)资助
文摘
根据研究区22口井的实测井温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雄县地区地温场分析,对雄县地热田地温场的特点取得了以下认识:雄县地热田的盖层以传导热传递方式为主,热储层中源于供暖期热水生产和回灌引起的地下水受迫对流的影响,以对流热传递为主;不同静井时间的重复测温结果显示,静井时间的长短和井内流体的运移方式(抽水或回灌)控制了井内温度的分布及井内温度的动态变化:静井时间增加则测得的温度在中性点上下呈反向变化;生产井和回灌井的测温曲线存在明显不同;雄县热田第四系底部的温度为32.8 qc^48℃,容城凸起为28℃~35℃;雄县热田第三系底部温度为64.5℃~81.3℃,容城凸起为45℃~60℃。雄县地热田盖层内的地温梯度为43.9~72.2℃/km之间,平均为51℃/km;容城凸起的井地温梯度为31.4~41.1℃/km,平均为37.1℃/km。雄县地热田内盖层导热流值变化为80.61~113.86 mW/m^2的范围。
关键词
雄县地热田
钻井地温测量
地温
梯度
生产井
回灌井
地温
场
Keywords
Xiongcian geothermal field, Borehole temperature logging, Geothermalgradient, Production wells, Recharge wells, Temperature field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汉盆地钻井地温测量和大地热流分布
被引量:
33
2
作者
徐明
赵平
朱传庆
单竞男
胡圣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7-32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197)资助
文摘
盆地的稳态温度是分析地温场和大地热流的基础,是盆地构造热演化的必要前提。本文根据最新获得的9口钻井的稳态温度数据和124块岩石热导率,结合已有资料对江汉盆地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江汉盆地热流41.9~60.9 mW/m^2,平均52.3mW/m^2,盆地总体表现为较低的大地热流,反映了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逐渐减弱,盆地不断冷却的结果;从盆地内热流分布看,热流分布南高北低,反映了江汉盆地构造活动的不均一性。
关键词
钻井地温测量
地温
梯度
大地热流
江汉盆地
Keywords
Borehole temperature logging,Temperature gradient,Terrestrial heat flow, Jianghan Basi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314.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南焦石坝页岩气区现今地温场特征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春荣
饶松
胡圣标
汪集旸
魏志红
黄庆球
胡东风
郭旭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7-62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2236)项目资助
文摘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区,关于盆地现今地温场的工作,前人已经做过一些研究.而对于近年来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川东南焦石坝地区,现今地温场的研究工作甚少.本文基于川东南高陡褶皱带焦石坝页岩气区新增的3口钻井的稳态测温数据和118块岩石样品热导率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了研究区大地热流等值线图.结果表明,焦石坝页岩气区地温梯度介于24~34℃/km,大地热流值介于60~70mW·m^(-2)之间,与川中古隆起相似,属于地温高异常区.地温高异常缘于隆起区相对高的岩石热导率引起的浅部热流的重新分配.其次,与位于研究区东侧边界的齐岳山大断裂在燕山和喜山期的构造引起的热液活动有关.焦石坝页岩气区地温高异常对页岩气的解吸附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钻井地温测量
岩石热导率
大地热流
焦石坝页岩气区
Keywords
Borehole temperature logging
Rock thermal conductivity
Terrestrial heat flow
Jiaoshiba Shale Gas Area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咸阳地热田钻孔温度测量及水动力系统
被引量:
6
4
作者
饶松
李卫卫
姜光政
唐晓音
罗璐
王建存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2-1000,共19页
基金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我国典型地热田成因分析、资源评价与优化开采研究”(编号:51460960)资助.
文摘
地热田温度场分析,不仅为地热田类型划分和热源机理研究提供科学根据,而且可以为确定地热田有利开采区域和深度提供直接依据。本文报道了咸阳地热田13口钻孔的系统(准)稳态测温数据,对研究区温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做了初步分析,并据此划分了地热田水动力系统。结果表明,咸阳地热田属于以传导为主的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地温梯度为26.2~40.1℃/km,平均为32.4℃/km。然而,与典型的传导型地热田相比,咸阳地热田的地温场特征又存在特殊性,表现为钻孔温度-深度曲线分段性明显:浅部受地表水流动对温度场的影响,地温曲线呈现出锯齿形波动;钻孔中上部受地表水和深部水热活动影响较小,温度曲线为传导性地热特征;井孔中下部测温曲线明显“下凹”,揭示了地下水沿渭河断裂侧向补给的同时使地层温度降低;井孔下部温度随深度异常增大,表明存在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测温资料揭示了咸阳地热田水动力系统在垂向上存在多层结构:浅部为垂向重力驱动型,中上部为正常压实型,中下部为侧向重力驱动型,下部为封闭型。基于咸阳地热田水动力系统的多层结构,建议将各系统赋存的地热资源分别进行规划和开发。
关键词
钻井地温测量
地温
梯度
水动力系统
咸阳地热田
Keywords
Borehole temperature logging, Geothermal gradient, Water dynamicsystem, Xianyang geothermal field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北雄县地热田钻井地温测量及地温场特征
李卫卫
饶松
唐晓音
姜光政
胡圣标
孔彦龙
庞菊梅
王建存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汉盆地钻井地温测量和大地热流分布
徐明
赵平
朱传庆
单竞男
胡圣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东南焦石坝页岩气区现今地温场特征
李春荣
饶松
胡圣标
汪集旸
魏志红
黄庆球
胡东风
郭旭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咸阳地热田钻孔温度测量及水动力系统
饶松
李卫卫
姜光政
唐晓音
罗璐
王建存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