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中来的人物——《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钱文贵形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30-233,共4页
不少人认为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地主形象钱文贵塑造得非常成功。然而,通过对钱文贵与程仁、黑妮、刘满等人的关系及他的反动言行的分析,发现这个人物是充满矛盾、模糊架空的:他有恶霸之名,却无恶霸之实,只要抽去作者加在他... 不少人认为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地主形象钱文贵塑造得非常成功。然而,通过对钱文贵与程仁、黑妮、刘满等人的关系及他的反动言行的分析,发现这个人物是充满矛盾、模糊架空的:他有恶霸之名,却无恶霸之实,只要抽去作者加在他头上的那些评论性的叙述,他的恶霸形象便架了空,作者想表现的和她实际上表现出来的并不一致。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个人物是作者思想中来的,二是作者的生活积累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钱文贵 地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户人家”出身的“恶霸”——《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钱文贵再解读
2
作者 黄锐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0,共7页
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土改作为“事件”鼓荡着还没有“翻透身”的暖水屯村民。对村民而言,在斗争地主李子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拔除“恶霸”钱文贵。这涉及民国之后宗法社会的一大变化: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士绅阶层开始向“地... 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土改作为“事件”鼓荡着还没有“翻透身”的暖水屯村民。对村民而言,在斗争地主李子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拔除“恶霸”钱文贵。这涉及民国之后宗法社会的一大变化: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士绅阶层开始向“地方精英”转型。“庄户人家”出身的钱文贵的“势力”不在地方的宗法社会内部,而来自地方之上的国民党政权与日伪政权。革命兴起之后,为求自保,他又在乡土社会中着意经营起自身的宗法网络来。围绕着斗争钱文贵这一主线,地方与中共政权之间形成了新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钱文贵 恶霸 土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钱文贵
3
作者 邵涛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62-66,共5页
抗战胜利后的一九四六年,正是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向我解放区发动猖狂进攻的时候。为了坚决保卫,巩固和发展抗战的胜利成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造成彻底打败蒋介石的总趋势,我们党除以武力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外,又在解放区开展了声势浩大... 抗战胜利后的一九四六年,正是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向我解放区发动猖狂进攻的时候。为了坚决保卫,巩固和发展抗战的胜利成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造成彻底打败蒋介石的总趋势,我们党除以武力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外,又在解放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毛主席针对当时的时局,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文贵 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制度 胜利成果 艺术典型 国民党反动派 江世荣 顾涌 一九 反霸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下)要点题解
4
作者 李平 《当代电大》 2001年第7期9-11,共3页
1茅盾小说创作的转变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是作家经历了大革命的实际运动后的结果,但在创作中对于这段人生并未经过理性的整理,自然主义的痕迹很重;在<虹>的创作中,作者希望通过梅行素对... 1茅盾小说创作的转变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是作家经历了大革命的实际运动后的结果,但在创作中对于这段人生并未经过理性的整理,自然主义的痕迹很重;在<虹>的创作中,作者希望通过梅行素对革命的追求来改变<蚀>的暗淡色彩,但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有"突变"的痕迹;具有"革命小说"特点的<路>和<三人行>则希望给人物指明一条正确的出路,但又缺乏生活体验,具有初期左翼创作的通病;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作品,将生活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在一起,终于走向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朴园 觉慧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侍萍 三仙姑 组诗 叛逆者 思想性格 曾文清 道德堕落 忧郁色彩 钱文贵 《雷雨》 农民 劳动者 农村 整风运动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区文学散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增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2-150,共9页
在撰写《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曾经长期萦绕脑际:即如何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出发,从对具体文学现象的描述中,对解放区文学做出较为准确的整体把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 历史长链中的一环诞生于血火交织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 在撰写《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曾经长期萦绕脑际:即如何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出发,从对具体文学现象的描述中,对解放区文学做出较为准确的整体把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 历史长链中的一环诞生于血火交织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解放区文学,高奏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具有民族救亡文学的特质,是民族救亡文学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19世纪以来中国救亡文学思潮历史长链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散论 解放区文学 文学思潮 民族救亡 文学环境 历史时代 抗日战争时期 文学形态 钱文贵 抗日民主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桑干河上》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桑陆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3-16,共4页
一、开头关于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下文略作《桑干河上》).已有不少论者撰文指出其艺术上的不足.但有一点似乎大家都没有注意,就是《桑干河上》
关键词 桑干河上 知识分子形象 钱文贵 土改运动 李有才板话 《子夜》 革命知识分子 叙事者 四十年代 艺术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比较《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之不同艺术风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绮丽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58-63,共6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下简称《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两部题材和主题相同而艺术风格迥异,却又同时震动文坛、饮誉中外的长篇巨著.它们有如百花园里两株奇葩,各具姿色,争妍斗艳,为满园春色增添无限风光.因此...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下简称《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两部题材和主题相同而艺术风格迥异,却又同时震动文坛、饮誉中外的长篇巨著.它们有如百花园里两株奇葩,各具姿色,争妍斗艳,为满园春色增添无限风光.因此,深入剖析这两部作品,比较它们的异同,对了解两位文学大师的不同风格、促进革命现实主义深入发展、繁荣当代文学创作,都是有益的、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骤雨》 艺术风格 桑干河上 当代文学创作 长篇巨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 花园里 周立波 钱文贵 文学大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妮的意蕴——丁玲逝世周年祭
8
作者 李君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年第2期291-292,共2页
文章说:“如果用‘回旋的浪花’象征黑妮的人生,那么她的命运之歌,就是‘浪花回旋曲’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黑妮命运的色彩。象回旋曲的主部,忧郁中含着希望”。“在黑妮的家庭生活、爱情生活和政治生活里已经渗入了一... 文章说:“如果用‘回旋的浪花’象征黑妮的人生,那么她的命运之歌,就是‘浪花回旋曲’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黑妮命运的色彩。象回旋曲的主部,忧郁中含着希望”。“在黑妮的家庭生活、爱情生活和政治生活里已经渗入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色彩“如果也有‘悲剧冲突’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冲突 周年祭 悲剧色彩 爱情生活 主部 政治生活 钱文贵 个性解放 四十年代 家庭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责任心和艺术匠心的完美结合——评丁玲笔下的顾涌形象
9
作者 杨桂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读过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人们,也许会思考:老作家丁玲为什么要把错划为富农的顾涌老汉,作为这部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的第一个登场并且贯串全书的重要人物呢? 丁玲说过:“当时任弼时同志(代表党中央——引者注)的关于农村划成... 读过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人们,也许会思考:老作家丁玲为什么要把错划为富农的顾涌老汉,作为这部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的第一个登场并且贯串全书的重要人物呢? 丁玲说过:“当时任弼时同志(代表党中央——引者注)的关于农村划成分的报告还没有出来。我们开始搞土改时根本没有富裕中农这一说。就是雇农、贫农、富农、地主。我们的确是把顾涌这一类人划成富农,甚至划成地主的。拿地的时候也竟是拿他的好地,有些做法也很‘左’,表面上说是献地,实际上就是拿地,常常把好的都拿走了。明明知道留下的坏地不足以维持那一大家子人的吃用,但还是拿了,并且认为这就是阶级立场稳。……所以当我提起笔来写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涌 钱文贵 文艺创作 子人 人物画廊 革命作家 殿魁 桑干 现代文学 同类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张裕民形象
10
作者 郝胜道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年第4期281-297,共17页
张裕民这个名字,读者并不陌生:他是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人物,暖水屯的党支部书记,作品的主人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为一部反映解放战争初期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根据地土改斗争的鸿篇巨制,以它在思想和艺术上获得... 张裕民这个名字,读者并不陌生:他是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人物,暖水屯的党支部书记,作品的主人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为一部反映解放战争初期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根据地土改斗争的鸿篇巨制,以它在思想和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赢得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为人所共认,特别是唐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裕民 钱文贵 中国现代文学史 江世荣 严家炎 中国现代小说史 正典 战争初期 党支部书记 土改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两部作品风格之比较研究
11
作者 顾琅川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43-50,共8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两部鸿篇巨制,它们主题相同,题材一致,几乎在同一时间内相继问世。在文学史上,题材内容相近的作品而同时驰誉文坛,是极为罕见的。可是这两部作品,却不但都赢得了大...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两部鸿篇巨制,它们主题相同,题材一致,几乎在同一时间内相继问世。在文学史上,题材内容相近的作品而同时驰誉文坛,是极为罕见的。可是这两部作品,却不但都赢得了大量的读者和一致肯定的评价,并且同时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于,这两部作品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骤雨》 郭全海 钱文贵 周立波 韩老六 作品风格 土地改革运动 学史 张裕民 小说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张裕民形象
12
作者 郝胜道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98-107,共10页
张裕民这个名字,读者并不陌生.他是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人物,暖水屯的党支部书记,作品的主人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为一部反映解放战争初期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根据地土改斗争的鸿篇巨制,以它在思想和艺术上获得的... 张裕民这个名字,读者并不陌生.他是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人物,暖水屯的党支部书记,作品的主人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为一部反映解放战争初期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根据地土改斗争的鸿篇巨制,以它在思想和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赢得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为人所共认.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这部巨著给予了高度而公正的评价.但长期以来,对它的主人公张裕民形象的评价却一直很分歧.1950年陈涌同志的第一篇评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文章, 认为张裕民形象塑造得不成功:“这个人物的色彩是不够丰满不够鲜明的”,“他的行动的积极性,是表现得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裕民 中国现代文学史 钱文贵 江世荣 严家炎 中国现代小说史 正典 战争初期 土改运动 桑干河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并峙 一水分流——试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不同特色
13
作者 彭禄茂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3年第3期17-23,共7页
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我国华北新老解放区便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次土改运动,打破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关系,教育了亿万农民,使他们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写下了... 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我国华北新老解放区便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次土改运动,打破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关系,教育了亿万农民,使他们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土改运动的作品是不很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骤雨》 双峰并峙 桑干河上 韩老六 土改运动 中国现代文学史 钱文贵 周立波 郭全海 土地改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艺术结构——《丁玲评传》一节
14
作者 宋建元 《唐都学刊》 1985年第2期32-36,66,共6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中国农村,特别是在土改中的农村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的描写是异常细致、深刻的。它构成了一幅纹理毕现的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图。这个斗争图是以农民干部和农民群众及其积极分子为“中心”、为“主角”的。
关键词 艺术结构 钱文贵 顾涌 张裕民 江世荣 殿魁 正典 思想倾向 人物形象 战争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创作个性 两样表现手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人物描写之比较
15
作者 徐其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77-87,22,共12页
众所周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反映的是同一题材——解放区的土改运动,但是它们主题思想不同、情节结构不同、人物形象不同,甚至表现手法也各有所侧重。丁玲和周立波二位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两篇作品里显示得十分鲜明。现... 众所周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反映的是同一题材——解放区的土改运动,但是它们主题思想不同、情节结构不同、人物形象不同,甚至表现手法也各有所侧重。丁玲和周立波二位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两篇作品里显示得十分鲜明。现在不是正在提倡题材、形式、手法、风格的多样化吗?对比研究一下两部作品人物塑造艺术,特别是表现手法方面的独特性,想来一定是很有意义的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骤雨》 创作个性 周立波 钱文贵 郭全海 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 人物描写 人物塑造 土改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重新照在《桑干河上》
16
作者 许焜云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57-62,共6页
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理论上的形而上学和庸俗社会学,严重地干扰了我们对“五四”以来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和作品作事实求是的研究和总结。象丁玲这样一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建国后不几年,由于不幸的政治际遇,从文坛上消失了,... 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理论上的形而上学和庸俗社会学,严重地干扰了我们对“五四”以来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和作品作事实求是的研究和总结。象丁玲这样一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建国后不几年,由于不幸的政治际遇,从文坛上消失了,她的作品也横遭挞伐封禁,就连曾经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被视为新中国文学大厦奠基作之一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文中简均称《桑干河上》),也被打入了冷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干河上 农村 钱文贵 作家 张裕民 阶级斗争 阶级冲突 现实主义 地主阶级 剥削阶级 太阳 恒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17
作者 林贻荣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30-35,共6页
鲁迅说《红楼梦》的价值,“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环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小说的成功就在于如实描写了土地改革中“一... 鲁迅说《红楼梦》的价值,“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环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小说的成功就在于如实描写了土地改革中“一群活动的人”,借用丁玲的话,这“是一座雕塑了各种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的丰碑,……是正确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性格 张裕民 钱文贵 英雄人物 江世荣 阶级报复 桑干河上 群众斗争 别林斯基选集 殿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现实主义成就——兼评支克坚同志《从新的思想高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
18
作者 李德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41-49,共9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在《讲话》以后出现的一部赢得了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它与《种谷记》《王贵与李香香》《暴风骤雨》《白毛女》等解放区的优秀作品一样,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在《讲话》所阐明的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跨进了一个新...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在《讲话》以后出现的一部赢得了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它与《种谷记》《王贵与李香香》《暴风骤雨》《白毛女》等解放区的优秀作品一样,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在《讲话》所阐明的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人民的文艺时代。对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历史评价,实际上也是一个对于《讲话》以后解放区文艺的评价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现实主义成就的评述,回答近年来有些同志对于评价解放区文艺提出的一些问题。《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属于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克坚 中国现代文学史 思想高度 钱文贵 种谷记 《暴风骤雨》 解放区文学 现代文学 《讲话》 文艺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丁玲小说创作的主体性
19
作者 傅义正 《阴山学刊》 1989年第1期55-60,共6页
一一九二七年,二十三岁的丁玲开始写小说时,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创的尊重人格,讲求人性,倡导摆脱封建思想、礼教桎梏束缚的“人的解放”的时代大潮,对于丁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其不朽的小说《狂人日记》... 一一九二七年,二十三岁的丁玲开始写小说时,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创的尊重人格,讲求人性,倡导摆脱封建思想、礼教桎梏束缚的“人的解放”的时代大潮,对于丁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其不朽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以思想家的深邃眼光,透视了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对人的摧残,毁灭,愤怒控诉了几千年来‘吃人”的社会本质。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狂人日记》 陆萍 贞贞 主体性 钱文贵 莎菲 九一八 时代大潮 人格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叛的宣言—评艾青《我的父亲》
20
作者 刘秉臣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24-31,共8页
文学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作品一问世立即引起很大反响;有的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艾青一九四一年写的长诗《我的父亲》,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我的父亲》是一首自传色彩很浓的抒情诗。作者以“我”和父亲的关系,采用横向多侧面和纵... 文学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作品一问世立即引起很大反响;有的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艾青一九四一年写的长诗《我的父亲》,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我的父亲》是一首自传色彩很浓的抒情诗。作者以“我”和父亲的关系,采用横向多侧面和纵向的多层次相交错的手法,描绘了父亲——处在动荡时代而要固守他那永世不变的王国的可悲下场,同时写出了“我”所走过的曲折坎坷的道路,抒发了作者追随时代而前进的战斗豪情。毫无疑问,这是一首感情炽烈的好诗。对于我们了解诗人的生活道路、思想发展,认识“父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青 生活道路 大堰河 时代风貌 自传色彩 学史 抒情主人公 十四行体 格律体 钱文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