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2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点、诊断及防治措施
1
作者 李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060-063,共4页
犬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广泛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该病被我国列入三类动物疫病,也是农业农村部《全国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中规定需要实施防治防范的主要畜间人... 犬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广泛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该病被我国列入三类动物疫病,也是农业农村部《全国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中规定需要实施防治防范的主要畜间人兽共患病之一。钩体血清型较多,对犬致病的主要为犬型、黄疸出血型、流感伤寒型和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犬人群逐渐增多,人与犬的接触非常密切和频繁,因此预防和控制犬钩体病对于有效防控人兽共患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病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3年上海地区犬钩端螺旋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张玉杰 何随彬 +6 位作者 徐锋 庄源 王晓旭 沈莉萍 向蒙 杨显超 王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了解上海地区犬钩端螺旋体的免疫和临床感染情况,同时明确犬携带钩端螺旋体的优势血清群,为上海地区犬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20—2023年收集的3920份犬血清样本(3557份流浪犬... 为了解上海地区犬钩端螺旋体的免疫和临床感染情况,同时明确犬携带钩端螺旋体的优势血清群,为上海地区犬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20—2023年收集的3920份犬血清样本(3557份流浪犬血清样本、176份免疫家养犬血清样本和187份未免疫家养犬血清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显微凝集试验(MAT)对ELISA检测阳性的80份血清样本进行钩端螺旋体血清群检测,同时对血清阳性率和血清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流浪犬的钩端螺旋体血清阳性率为52.38%(95%CI:51.22%~53.54%),家养犬的钩端螺旋体血清阳性率为19.28%(95%CI:15.22%~23.34%)。血清分群结果显示,流浪犬血清样本所含血清群的占比为犬群>澳洲群>黄疸出血群>拜伦群>40%,未发现流感伤寒群;家养犬血清样本中15种血清群均有发现,其中未免疫家养犬血清样本所含血清群的占比为黄疸出血群>秋季群=回归热群>犬群>50%,免疫家养犬血清样本所含血清群的占比为拜伦群>波摩那群>致热群>50%(与疫苗有关的黄疸出血群和犬群不用于优势血清群的比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未免疫家养犬的感染血清群数量存在地区差异(P<0.05),流浪犬和家养犬的血清阳性率和感染血清群类型(澳洲群、波摩那群、流感伤寒群和塔拉索夫群)存在显著差异(P<0.05),免疫家养犬和未免疫家养犬感染的血清群类型(拜伦群、致热群和秋季群)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不同犬种群的钩端螺旋体优势血清群不同,且流浪犬血清阳性率较高,应当注意防范流浪犬带来的潜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血清群 流浪犬 家养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犬钩端螺旋体的诊治
3
作者 曹雪珍 张燕萍 +5 位作者 林晓旭 杨丹丹 周越 陈妤 刘文俊 梁雅妍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97-100,共4页
1只雪纳瑞犬频发呕吐,果冻状腹泻,在外院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转至医院。经检查发现,血常规、生化、血气、肝、肾检查结果指标升高明显,已出现急性肾衰竭的无尿症状。结合影像检查和核酸检测,诊断为钩端螺旋体感染,与宠主充分沟通后,对该犬... 1只雪纳瑞犬频发呕吐,果冻状腹泻,在外院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转至医院。经检查发现,血常规、生化、血气、肝、肾检查结果指标升高明显,已出现急性肾衰竭的无尿症状。结合影像检查和核酸检测,诊断为钩端螺旋体感染,与宠主充分沟通后,对该犬使用抗生素配合血液透析和支持疗法。患病犬对治疗反应表现良好,经过21 d的治疗后痊愈出院。该文强调兽医从业和宠物主人对钩体病应保持高度警惕,同时及时诊断和应用正确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急性肾衰竭 胆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嘉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迁分析
4
作者 朱文贵 李斌斌 +2 位作者 郑贤铸 张丹 陈建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永嘉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迁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永嘉县人民医院确诊的500例钩端螺旋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流行学特征及变迁因素。结果500例钩端螺旋体病在各个季节均呈现一定的发病率,其... 目的探讨分析永嘉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迁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永嘉县人民医院确诊的500例钩端螺旋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流行学特征及变迁因素。结果500例钩端螺旋体病在各个季节均呈现一定的发病率,其中在夏季发病率最高,达到37.00%,其次为秋季,达到32.60%;性别分布中,男性患者的发病率为56.00%,高于女性44.00%;人群分布中,农工的发病率为49.60%最高;年龄分布中,多数患者分布在41~60岁,发病率为41.00%,最低为21~40岁,发病率为27.80%,而空间分布中,农村发病率占大多数,为73.40%;菌属种类中,大部分为黄疸出血群,占比60.00%,其次为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犬型钩端螺旋体,分别占比15.40%、15.00%。同时流行因素的变化分析中,由气候与自然灾害的影响变迁占比11.00%最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差异变迁占比2.40%最低。结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以及变迁均涉及年龄、性别、季节以及人群等,菌群分布多见于黄疸出血群,而变迁原因以气候及自然灾害为主,需持续关注并制订针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流行病学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5
作者 王秀峰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猪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侵染所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属人畜共患病,呈世界性流行特征。猪钩体病具有侵染性强、发病率低等特征,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上升、贫血、黄疸、水肿等症状,一旦传播至猪群内,难以有效根除... 猪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侵染所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属人畜共患病,呈世界性流行特征。猪钩体病具有侵染性强、发病率低等特征,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上升、贫血、黄疸、水肿等症状,一旦传播至猪群内,难以有效根除。开展猪钩体病流行病学研究、综合防控研究,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等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流行特点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湖南省鼠类钩端螺旋体病监测与菌株分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邱海燕 肖明霞 张翠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的流行病学概况及分离菌株血清学和MLST基因型特征。方法2020-2022年在湖南省湘潭、涟源、双峰及浏阳4个钩体病监测点,开展鼠种构成调查、钩体分离培养、菌株鉴定工作。采用暗视野显微... 目的初步了解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的流行病学概况及分离菌株血清学和MLST基因型特征。方法2020-2022年在湖南省湘潭、涟源、双峰及浏阳4个钩体病监测点,开展鼠种构成调查、钩体分离培养、菌株鉴定工作。采用暗视野显微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对分离菌株开展血清群鉴定。利用MLST(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方法开展基因分型分析,分别对7个位点(glmU、pntA、sucA、tpiA、pfkB、mreA和caiB)进行普通PCR扩增、测序、序列分析。结果4个湖南钩体病监测点共捕啮齿类和食虫目动物461只,平均鼠密度为2.52%,共分离菌株56株,来源于黑线姬鼠、黄胸鼠和鼩鼱3个种类,钩体分离率是12.15%。湖南省4个监测点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88.72%。经MAT鉴定显示:56株湖南钩体分离株隶属于黄疸出血群和澳洲群两个血清群,黄疸出血群为当地主要流行血清群,占94.64%。MLST分型结果显示:56株湖南省分离株ST型别包括ST1、ST128和ST1053个基因型,其中ST1(57.14%)和ST128(37.50%)为湖南主要流行ST型。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显示:56株菌株被分为3个不同Clades,分别对应3个不同ST型,ST型分布在不同动物种类和地域上呈现明显差异。结论黄疸出血群、ST1和ST128为湖南省主要流行型别,初步了解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鼠类动物流行病学概况及流行菌株分子分型特征,对湖南省钩体病的防控和疫苗制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血清群 M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被引量:2
7
作者 韦蓉 尹家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呈全球性分布,可引发靶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旅游开发、动物栖息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的出现,钩端螺旋体病人兽共患的风险显著加大。本文对钩端螺...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呈全球性分布,可引发靶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旅游开发、动物栖息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的出现,钩端螺旋体病人兽共患的风险显著加大。本文对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其疾病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全面认识和有效防控该疾病,并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对保护人群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人兽共患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分析
8
作者 郭颂 姚文武 +5 位作者 刘营 施旭光 任江萍 张蓉 杨章女 孙继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5-859,共5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浙江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流行特征与时空分布特点,为制定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钩体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应用ArcMap 10.8软件进行空间自相...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浙江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流行特征与时空分布特点,为制定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钩体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应用ArcMap 10.8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结果可视化展示,通过SaTScan 10.1.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和描述钩体病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浙江省2018-2022年共报告人间钩体病病例255例,包含1例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084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003/10万。8月至10月为浙江钩体病高发月份,病例以45~86岁的中年及老年人为主(221例,86.67%),65~6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57例),男女比例为4.67∶1,职业主要为农民(190例,74.51%)。温州市和丽水市的5年累计发病数(201例)占总发病数的78.82%。2018-2022年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全省钩体病发病率呈现空间正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南部山地丘陵地带的温州市、丽水市和台州市。时空扫描分析在浙江省南部发现3个高发聚集区域。结论浙江省钩体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和季节性,高发区域主要位于浙江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病例以中老年男性农民为主,需加强农村居民健康教育,防范潜在流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流行特征 空间自相关 时空聚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感染诱导人巨噬细胞发生自噬及自噬作用研究
9
作者 谷媛媛 谢玲 +2 位作者 唐东 谭燕 陈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7-1114,共8页
目的了解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对人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并研究自噬在巨噬细胞杀灭钩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人THP-1单核细胞用佛波酯(PMA)预处理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透射电镜法检测细胞内钩体及自噬小体形态。采用激光共聚焦显... 目的了解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对人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并研究自噬在巨噬细胞杀灭钩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人THP-1单核细胞用佛波酯(PMA)预处理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透射电镜法检测细胞内钩体及自噬小体形态。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结合LC3-II-GFP质粒脂质体转染技术检测胞内自噬小体形成情况及与钩体共定位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表达水平。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自噬小体与溶酶体共定位情况及胞内问号钩体活力。结果钩体感染巨噬细胞后,胞内出现包裹有钩体的自噬小体,胞内LC3-II-GFP聚集点的数量增加,LC3-II-GFP与钩体共定位水平增加,且自噬小体与溶酶体共定位率增加。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钩体感染巨噬细胞后,胞内LC3-II蛋白表达量增加,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自噬激活后细胞内问号钩体死亡数量增加,反之亦然。结论问号钩体感染可诱导人巨噬细胞产生自噬,且自噬有助于人巨噬细胞杀灭问号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钩端螺旋体 感染 人巨噬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和治疗
10
作者 曹越 孙文琳 +3 位作者 孙利丽 张凤宇 陈胜军 蔡成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为针对野生动物钩端螺旋体病进行深层次分析与研究,本文以钩端螺旋体病病原类型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野生动物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并以北极狐、鹿、貉、水貂等动物为例介绍了不同野生动物患有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发病症状,阐述了该疾病... 为针对野生动物钩端螺旋体病进行深层次分析与研究,本文以钩端螺旋体病病原类型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野生动物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并以北极狐、鹿、貉、水貂等动物为例介绍了不同野生动物患有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发病症状,阐述了该疾病的诊断检测方式,最终给出了相应的治疗与防控方案,以期为相关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钩端螺旋体 临床症状 治疗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犬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毅 叶俊华 《中国工作犬业》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为了调查上海地区犬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判断犬血清抗体对应的钩端螺旋体血清型的方法,对上海地区采集到的276份犬血清样品进行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1.96%(33/276),上... 为了调查上海地区犬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判断犬血清抗体对应的钩端螺旋体血清型的方法,对上海地区采集到的276份犬血清样品进行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1.96%(33/276),上海地区主要流行的钩端螺旋体血清型是黄疸出血赖型、犬型、拜伦型、秋季型、澳洲型和巴叶赞型。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属的不同血清型致病性钩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存在于世界各地诸多国家,钩端螺旋体病对我国的侵害也很严重。人类和动物在感染了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例如,易被忽视的流感症状,较为严重的黄疸、肺出血,甚至是多器官衰竭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人兽共患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 血清学试验 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型 血清抗体 肺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群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华 白光梅 +1 位作者 米亚英 崔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4-734,705,共2页
关键词 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 健康人群 钩端螺旋体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校学生 法定传染病 体病 发病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肺合并钩端螺旋体感染一例
13
作者 牛茜 贺新良 +6 位作者 王小溶 熊亮 叶红 冯晓 赵俐钦 马万里 余帆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44-345,共2页
患者,女,54岁,农民,因“呼吸困难7日,发热5日”于2021年9月12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7日前在田间劳作时出现轻度呼吸困难,未引起重视;5日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无明显热型,无畏寒或寒颤;4日前出现干咳,于当地医院就诊,查WBC计... 患者,女,54岁,农民,因“呼吸困难7日,发热5日”于2021年9月12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7日前在田间劳作时出现轻度呼吸困难,未引起重视;5日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无明显热型,无畏寒或寒颤;4日前出现干咳,于当地医院就诊,查WBC计数10.0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9.4×10^(9)/L,Hb 76 g/L,PLT计数95×10^(9)/L,白蛋白28.7 g/L,超敏C反应蛋白199.32 mg/L,呼吸道合胞病毒IgM、腺病毒IgM、流感病毒A-IgM均为(±),肺部CT提示“双肺感染性疾病或过敏性肺炎”,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3日,症状无明显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肺 间质性肺炎 钩端螺旋体感染
原文传递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犬钩端螺旋体感染和风险因素横断面调查
14
作者 何随彬 张玉杰 +5 位作者 王晓旭 白艺兰 刘海 李亚锋 孙惠 俞向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23-27,共5页
为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犬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影响感染的风险因素,使用犬钩端螺旋体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23年随机抽取的犬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犬感染钩端螺旋体的风险模型。结果... 为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犬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影响感染的风险因素,使用犬钩端螺旋体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23年随机抽取的犬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犬感染钩端螺旋体的风险模型。结果显示:2023年浦东新区犬钩端螺旋体总感染率达9.46%(95%CI:6.37%-10.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犬只未免疫钩端螺旋体疫苗、犬主不了解该病、犬只年龄>1岁以及未饲喂商品狗粮等因素与犬感染钩端螺旋体有关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犬只未免疫是感染钩端螺旋体的风险因素(P<0.05)。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该回归模型的卡方值χ^(2)=2.550,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9,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本调查为浦东新区犬钩端螺旋体病免疫、监测和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横断面调查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OmpR家族相关TCS 鉴定及功能初探
15
作者 戴欣珏 夏文浩 +2 位作者 任雨轩 车名花 胡玮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目的建立钩端螺旋体(钩体)OmpR家族双组分系统(TCS)的鉴定方法,初步探讨OmpR家族TCS在钩体感染人巨噬细胞过程中对钩体主要外膜蛋白(OMPs)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致病性钩体赖株TCS的组氨酸激酶(HK)和应答调节... 目的建立钩端螺旋体(钩体)OmpR家族双组分系统(TCS)的鉴定方法,初步探讨OmpR家族TCS在钩体感染人巨噬细胞过程中对钩体主要外膜蛋白(OMPs)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致病性钩体赖株TCS的组氨酸激酶(HK)和应答调节蛋白(RR)OmpR功能结构域。采用激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和细菌双杂交技术进一步验证各HK激酶活性以及各HK与RR的相互作用。采用qRT-PCR法检测HK抗血清封闭前后钩体主要OMPs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钩体56601株中LA2828、LA1710含有HATPase_c激酶催化结构域,LA2827、LA1709含有Response_reg与OmpR功能结构域,提示其分别可构成HK/OmpR-TCS。体外重组HK-2828和HK-1710蛋白均具有激酶活性,且分别与OmpR-2827和OmpR-1709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HK-2828抗体封闭处理可使感染过程中显著下降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lipL32、lipL41和ompL1的mRNA水平明显回升。结论成功构建钩体OmpR家族-TCS鉴定及功能探究体系,为阐明感染过程中问号钩体OMPs表达改变调控机制,以及制定基因工程疫苗OMPs抗原筛选新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双组分系统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群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
16
作者 刘丽华 白光梅 +1 位作者 米亚英 崔克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9-489,共1页
关键词 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 健康人群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自然疫源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 在校学生 体病 感染情况 感染状况 结果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专业《传染病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以钩端螺旋体病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芹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5期91-94,共4页
目的挖掘高度契合授课内容的课程思政案例和元素,精心设计并融入临床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教学中,达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方法根据课程思政目标,挖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精心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识传染病知识对... 目的挖掘高度契合授课内容的课程思政案例和元素,精心设计并融入临床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教学中,达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方法根据课程思政目标,挖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精心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识传染病知识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正确对待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树立医学人文及法制观念;启发批判性思考,引导辩证思维;逐步树立救死扶伤、认真负责的职业观念。结果收集和挖掘的典型案例涉及重要榜样人物、医疗卫生健康领域重要事件、典型法制案件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式学习,使思政教育自然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医学人文及法制观念、爱国主义情怀等。结论课程思政在塑造学生品格、专业精神及职业素养方面至关重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政案例和元素能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价值引领、信念塑造,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师思政能力的提高,对专业课教学中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人格养成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传染病学 钩端螺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一带一路”部分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调查研究
18
作者 郭惠琳 潘娟 +6 位作者 张晓晨 赵志亮 王董 孙志文 田洁 张晓龙 宋悦谦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24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病原防控有效措施提供明确的传染病分布流行依据。方法2022年9月,在10个边境口岸采用夹日法、夹夜法、笼捕法捕鼠,采集鼠类脏器和血液样本,使用梯度PCR法检...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病原防控有效措施提供明确的传染病分布流行依据。方法2022年9月,在10个边境口岸采用夹日法、夹夜法、笼捕法捕鼠,采集鼠类脏器和血液样本,使用梯度PCR法检测钩端螺旋体sec Y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从10个口岸不同生境中共捕获鼠类356只,经形态学鉴定,共计2目5科15属20种;检测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核酸阳性共计7例,阳性率为1.97%(7/356);同源性对比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北方口岸4例均为博氏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borgpetersenii,南方口岸3例均为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结论“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和携带的钩端螺旋体基因型均不同,应加强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口岸 鼠类 钩端螺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诊断钩端螺旋体1例
19
作者 谢露露 王丽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59-560,共2页
钩端螺旋体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常见动物疾病。一旦黏膜或破损的皮肤与水、土壤接触或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人类就会受到感染[1]。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异性,难以识别。近年来,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 钩端螺旋体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常见动物疾病。一旦黏膜或破损的皮肤与水、土壤接触或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人类就会受到感染[1]。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异性,难以识别。近年来,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已应用于临床诊断钩端螺旋体神经病变,提高了罕见病原体的诊断效率[2]。本研究报道了1例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以反复发热为主诉症状的脓毒性休克病例,并通过mNGS检测快速诊断为问号钩端螺旋体导致的败血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弥漫性肺泡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钟艳芬 吕骁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本文报道了1例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结合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本例患者早期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及时明确诊断,在积极抗钩端螺旋体感染、有创机械通气等治疗基础上联合俯卧位... 本文报道了1例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结合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本例患者早期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及时明确诊断,在积极抗钩端螺旋体感染、有创机械通气等治疗基础上联合俯卧位通气,患者病情好转。警示临床医师弥漫性肺泡出血应尽早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泡出血 钩端螺旋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