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龙亮 刘炳刚 吴早明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晶粒细化可显著提高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的性能,介绍了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粉末冶金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粉末冶金法的烧结工艺主要包括热等静压烧结、超高压通电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微波烧结等;深度塑... 晶粒细化可显著提高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的性能,介绍了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粉末冶金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粉末冶金法的烧结工艺主要包括热等静压烧结、超高压通电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微波烧结等;深度塑性变形法包括高压扭转、等通道挤压、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和累积轧制等。由于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存在大量的晶界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因此有望解决纯钨材料作为核聚变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存在的问题,对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材料 粉末冶金法 深度塑性变形法 制备技术 超细晶 纳米晶 核聚变能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面向等离子体钨材料溅射的影响
2
作者 杨涛 龚学余 +1 位作者 胡继文 杜丹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依据钨材料表面溅射的实验现象,建立钨材料表面粗糙模型,模拟了高能H+、He+粒子辐照下的钨材料表面的溅射行为过程,并与基于离子输运的双群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钨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的增加,溅射率降低;对一定的粗... 依据钨材料表面溅射的实验现象,建立钨材料表面粗糙模型,模拟了高能H+、He+粒子辐照下的钨材料表面的溅射行为过程,并与基于离子输运的双群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钨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的增加,溅射率降低;对一定的粗糙表面,相同能量的不同入射粒子,质量越大粒子溅射率越高,这些结果为分析聚变装置中心等离子体杂质水平和评价偏滤器寿命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模型 钨材料 溅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材料中不同来源缺陷对氢同位素滞留影响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解玉栋 杨钟时 +5 位作者 濮阳寿安 李克栋 念飞飞 李小椿 吴婧 罗广南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0-41,共12页
钨材料中不同来源缺陷对氢同位素滞留的影响是目前聚变材料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材料本身固有缺陷、不同类型等离子辐照导致的缺陷和中子辐照导致的缺陷等,分别总结了上述不同来源缺陷对于钨中氢同位素滞留情况的研究进展... 钨材料中不同来源缺陷对氢同位素滞留的影响是目前聚变材料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材料本身固有缺陷、不同类型等离子辐照导致的缺陷和中子辐照导致的缺陷等,分别总结了上述不同来源缺陷对于钨中氢同位素滞留情况的研究进展,为以后相关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同位素 缺陷 钨材料 滞留
原文传递
ATI公司将其钨材料业务出售给肯纳金属公司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蕾 《钛工业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47-47,共1页
美国ATI公司于2013年9月16日宣布,ATI公司与肯纳金属公司(KMT)达成协议,将以6.0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钨材料业务出售给KMT公司。
关键词 肯纳金属公司 ATI公司 钨材料 出售 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钨材料微小孔加工研究
5
作者 周义涛 沈云 +2 位作者 奚天鹏 倪受东 陈超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4期41-43,72,共4页
为实现钨材料微小孔高效、高质量加工,提出对钨材料采用低电导率盐溶液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式。通过实验分析发现,相比于纯电火花加工,在相同的加工环境下对钨材料进行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效率提升为67μm/s。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电参数... 为实现钨材料微小孔高效、高质量加工,提出对钨材料采用低电导率盐溶液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式。通过实验分析发现,相比于纯电火花加工,在相同的加工环境下对钨材料进行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效率提升为67μm/s。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电参数(脉冲宽度、脉冲间隙、峰值电流)、溶液浓度对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参数为脉冲宽度2μs,脉冲间隙2μs,峰值电流2 A,电解液浓度1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材料 电火花加工 复合加工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钨材料切断间隙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吴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86,共3页
以有限单元法为分析手段,借助ANSYS10.0软件,设计了一套分析钨材料切断间隙的实验。对相同模型进行不同切断间隙的有限元分析。利用三个合理间隙筛选准则对钨丝切断间隙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最佳结果。它为钨材料切断模具的设计... 以有限单元法为分析手段,借助ANSYS10.0软件,设计了一套分析钨材料切断间隙的实验。对相同模型进行不同切断间隙的有限元分析。利用三个合理间隙筛选准则对钨丝切断间隙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最佳结果。它为钨材料切断模具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材料切断间隙 有限单元法 筛选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7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0年第6期686-686,共1页
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在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科技局领导下组建的大型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平台,依托单位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钨材料 国家科技部 厦门市 人民政府 开发平台 科技局 股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钨业革新 敢为天下先行——记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冲浒教授
8
作者 陈婷婷 朱刚刚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7期42-45,F0002,1,共6页
传说中,盘古不能忍受混沌世界的黑暗,于是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从此世界开始变得明亮而有生气……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钨材料领域正处在历史的混沌时期,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钨材料 革新 主任 世界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解决钨材料的加工难题
9
作者 周淞 《数控机床市场》 2015年第2期88-93,共6页
当这家航空航天企业把解决加工钨合金等重金属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专业时,它必须有机床、刀具、工件夹具和工艺诀窍,才能成功。
关键词 加工 钨材料 航天企业 工件夹具 重金属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国家火炬计划钨材料产业基地
10
《中国科技产业》 2005年第12期279-280,共2页
厦门市国家火炬计划钨材料产业基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2005年6月经科技部正式批准成立。
关键词 国家火炬计划 产业基地 厦门市 钨材料 科技部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厦门启动
11
《中国住宅设施》 2007年第10期13-13,共1页
国家科技部近日正式批复以厦钨集团为依托单位组建的“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国钨行业惟一的国家级行业技术研发机构,组建期为三年,国家第一期拨给资助金500万元。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钨材料 厦门 行业技术 国家科技部 研发机构 国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力打造国家级钨材料产业基地
12
《中国金属通报》 2006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产业基地 硬质合金混合料 钨材料 国家级 酸铵生产 碳化 深加工 新能源材料 贮氢合金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长杆弹斜侵彻/穿甲性能
13
作者 章浪 赵丰鹏 +2 位作者 张钰忠 邓勇军 李继承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9,共15页
基于钨纤维和金属玻璃基体的实际分布特性,建立复合材料弹体的细观有限元几何模型,采用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体的高强度和高剪切敏感性,结合相关的斜侵彻/穿甲试验,开展复合材料长杆弹斜侵彻/穿甲钢靶的三维有限元模... 基于钨纤维和金属玻璃基体的实际分布特性,建立复合材料弹体的细观有限元几何模型,采用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体的高强度和高剪切敏感性,结合相关的斜侵彻/穿甲试验,开展复合材料长杆弹斜侵彻/穿甲钢靶的三维有限元模拟,与钨合金弹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弹靶变形和破坏特征,分析了撞击倾角、撞击速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弹体侵彻/穿甲“自锐”行为以及弹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斜侵彻/穿甲条件下,由于弹体头部受力的非对称特征,弹头逐渐锐化为非对称的尖头构型,同时弹道偏转,复合材料弹体的“自锐”性能以及侵彻/穿甲能力下降。撞击速度对斜侵彻/穿甲条件下弹体的“自锐”特征及弹道行为有显著影响,低速撞击条件下,撞击倾角越大,弹体侵彻性能越弱;当倾角增大到50°时,撞击速度小于900m/s的弹体均难以有效侵彻靶板;倾角进一步增大时,弹体容易跳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斜侵彻 穿甲 自锐 弹道特征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畅 李宽路 +3 位作者 陈寅 王珊 汪京 罗来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钨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理想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可以不需要引入其他合金元素,通过充分发挥钨纤维本身的优异性能而提升其韧性。对钨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增韧相类型、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钨... 钨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理想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可以不需要引入其他合金元素,通过充分发挥钨纤维本身的优异性能而提升其韧性。对钨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增韧相类型、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钨纤维表面改性、钨纤维体积分数以及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该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韧 制备方法 增韧机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渗铜复合材料热锻处理及组织性能研究
15
作者 宋德学 王毅 +2 位作者 张义飞 李攀科 王超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1期73-81,共9页
【目的】解决钨渗铜复合材料中钨晶粒的异常生长和气孔等缺陷,提高钨铜合金的力学性能。【方法】对钨渗铜材料进行了热锻(HF)处理,研究了热锻处理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热锻后钨渗铜复合材料孔隙减少,钨相和铜相的分... 【目的】解决钨渗铜复合材料中钨晶粒的异常生长和气孔等缺陷,提高钨铜合金的力学性能。【方法】对钨渗铜材料进行了热锻(HF)处理,研究了热锻处理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热锻后钨渗铜复合材料孔隙减少,钨相和铜相的分布更加均匀,W-W邻接度降低,硬度由298 HV提升至338 HV,摩擦磨损系数由0.45降低至0.28。热锻温度为700℃时,钨渗铜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最优,其室温抗拉性能度增长48.06%,高温抗拉强度显著提升。【结论】热锻能有效改善钨渗铜材料的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铜复合材料 热锻 力学性能 高温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钨电触头材料及其工艺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谌启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5-57,32,共4页
对含钨电触头材料的基本类型、生产方法、主要工艺过程及材料应用等作了概括阐述,并对改进工艺。
关键词 钨材料 电触头材料 类型 生产工艺 触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钨基复合材料形貌演变及缺陷形成机制研究
17
作者 乔湛 胡章平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11期9-16,共8页
钨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高熔点、优异力学性能、低热膨胀系数、高硬度、良好热导率及优异耐腐蚀性能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医疗装备及电子器件等领域。针对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钨基复合材料存在的结构设计... 钨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高熔点、优异力学性能、低热膨胀系数、高硬度、良好热导率及优异耐腐蚀性能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医疗装备及电子器件等领域。针对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钨基复合材料存在的结构设计受限及性能提升困难等瓶颈问题,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钨基复合材料。首先,研究了激光体积能量密度对W-Y_(2)O_(3)钨基复合材料物相结构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激光体积能量密度对W-Y_(2)O_(3)钨基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及内部组织演变行为的影响;最后,阐明了SLM成形W-Y_(2)O_(3)钨基复合材料缺陷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SLM成形工艺参数可以抑制未熔化球形粉、孔洞及表面凹凸不平等缺陷的形成,但依旧无法抑制钨基复合材料中裂纹成形缺陷的萌生。SLM工艺特性引入的高温度梯度和高热应力与钨的高韧脆转变温度二者协同作用能够诱导裂纹萌生,并沿着低结合强度钨晶界进行扩展形成网状裂纹。本研究的开展不仅能为SLM成形钨基复合材料缺陷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还为增材制造制备无成形缺陷钨基复合材料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基复合材料 组织形貌 缺陷 演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铜钨电触头材料研究
18
作者 于洋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17期43-45,共3页
文章基于相关背景,首先简述了石墨烯结构形貌的表征方法及铜钨电触头材料微观结构形貌的影响因素,然后说明了石墨烯增强铜钨电触头材料的优势,接着阐述了石墨烯增强铜钨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流程,最后提出了石墨烯增强铜钨电触头材料的优化... 文章基于相关背景,首先简述了石墨烯结构形貌的表征方法及铜钨电触头材料微观结构形貌的影响因素,然后说明了石墨烯增强铜钨电触头材料的优势,接着阐述了石墨烯增强铜钨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流程,最后提出了石墨烯增强铜钨电触头材料的优化建议,包括控制石墨烯粉末含量及分散度、优化制备工艺、强化界面改性、设计多尺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电触头材料 电子衍射 压制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钨合金材料在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于静 杨淑静 《模具制造》 2024年第4期158-160,共3页
针对铂钨合金材料在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阐述了医疗器械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阐明了铂钨合金材料在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中的重要意义。探索铂钨合金材料在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对铂钨合金材料的物理化学特... 针对铂钨合金材料在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阐述了医疗器械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阐明了铂钨合金材料在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中的重要意义。探索铂钨合金材料在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对铂钨合金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以评估其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可行性。证明铂钨合金材料在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且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医疗器械领域的材料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材料 神经介入 医疗器械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铜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20
作者 李乃拥 王芦燕 刘山宇 《热喷涂技术》 2024年第2期88-98,共11页
分别采用直接机械合金化法及氧化物共还原法制备了W-10Cu和W-20Cu复合材料,研究了钨粉粒度、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钨铜合金显微组织、致密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粉粒度的增大,直接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钨铜合金组织中W晶粒逐... 分别采用直接机械合金化法及氧化物共还原法制备了W-10Cu和W-20Cu复合材料,研究了钨粉粒度、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钨铜合金显微组织、致密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粉粒度的增大,直接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钨铜合金组织中W晶粒逐渐增大,致密度逐渐降低,电导率逐渐增大。在相同烧结条件下,氧化物共还原法较直接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钨铜合金组织中W晶粒尺寸细小,分布均匀,致密度和电导率更高。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钨铜合金组织中W晶粒尺寸逐渐增大,致密度和电导率逐渐增加。当烧结温度由1500℃增加至1600℃时,氧化物共还原法制备的W-10Cu合金中W平均晶粒尺寸由2.1μm增加至3.6μm,致密度由98.2%增加至98.5%,电导率由39.3%IACS增加至39.8%IACS;W-20Cu合金中W平均晶粒尺寸由2.3μm增加至3.5μm,致密度由98.4%增加至99.2%,电导率由40.8%IACS增加至41.6%IACS。此外,钨铜合金组织中W晶粒尺寸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 氧化物共还原 显微组织 致密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