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6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鲁士蓝类钠电池正极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1
作者 张昊 张国欣 +3 位作者 路娜 尹延梅 黄昭杰 解永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4,共5页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兴产业,有关其生产工艺的研究较多,但是鲜少见到关于钠电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普鲁士蓝类钠电池正极废水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最佳处理工艺。最终确定了母液废水采用直接氧化法预处理工艺,...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兴产业,有关其生产工艺的研究较多,但是鲜少见到关于钠电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普鲁士蓝类钠电池正极废水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最佳处理工艺。最终确定了母液废水采用直接氧化法预处理工艺,即先加入H_(2)O_(2)(1.18倍理论投入量),然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调pH至9左右,静置30 min,再经过管式超滤膜过滤,母液中铁锰元素的去除率分别约为99.93%和99.99%。洗水废水采用两段式沉淀法预处理工艺,即第一阶段采用固氰除铁法,先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调pH至7左右然后加入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投入量与废水中铁元素质量比为5.2),反应静置30 min。主要去除废水中绝大部分的铁元素和少部分锰元素。在一段处理的基础上再采用氧化沉淀法,先加入H_(2)O_(2)(0.83倍理论投入量),然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调pH至9,反应静置30 min,再经过管式超滤膜过滤,最终铁和锰元素的去除率分别约为99.87%和99.99%。为实际工程中钠电池废水预处理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电池废水 固氰除铁 氧化沉淀法 硫酸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钠电池实现创纪录金属循环率
2
作者 张佳欣 《中国氯碱》 CAS 2024年第1期64-64,共1页
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固态钠电池架构,其性能优于目前的钠离子电池。通过使用钠金属作为负极以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该电池实现了创纪录的室温下固态钠-金属循环率。而且,电池使用更稳定的陶瓷电解质,降低了易燃性风险。相... 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固态钠电池架构,其性能优于目前的钠离子电池。通过使用钠金属作为负极以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该电池实现了创纪录的室温下固态钠-金属循环率。而且,电池使用更稳定的陶瓷电解质,降低了易燃性风险。相关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锂离子电池在储能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但锂的可获得性有限,其能否一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让人担忧。相反,由于海洋中的盐分极其丰富,钠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更可持续的选择。这有可能为快速增长的能源存储需求提供一种更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钠电池 马里兰大学 能量密度 替代方案 能源存储 易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辛更澳 马德龙 +4 位作者 马松 王才朋 吕寻伟 刘宇宁 董玉灿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1期93-97,共5页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之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极大地推动了电池等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随着锂电池(LIBs)研究的日益成熟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锂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出现。由于钠离子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与锂离子具有相似的物理化...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之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极大地推动了电池等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随着锂电池(LIBs)研究的日益成熟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锂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出现。由于钠离子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与锂离子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性能等优点,钠电池(SIBs)被视为是锂电池(LIBs)最具潜力的替代品。在钠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正极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电池的整体电化学性能和成本。目前,已报道多种钠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化合物等。本文旨在对钠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钠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及其商业化进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电池 正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聚阴离子化合物 普鲁士蓝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粉体行业大盘点·钠电池篇
4
《中国粉体工业》 2024年第6期11-15,共5页
2024年,随着锂价下跌到几万元一吨,锂电池成本售价下降,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无法显现,导致商业化进程放缓。资本对钠电的热情相比前两年有所下降,但钠电企业凭借其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以及市场布局上的优势,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电池 成本控制 钠电池 市场布局 商业化进程 技术创新 大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钠电池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胡英瑛 吴相伟 +2 位作者 温兆银 侯明 衣宝廉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102,共9页
储能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方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钠电池技术兼具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一类重要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 储能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方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钠电池技术兼具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一类重要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包括钠硫电池和钠–金属氯化物电池等在内的典型钠电池体系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分析钠电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提出了我国钠电池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支持储能钠电池相关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工程化技术攻关、推动储能钠电池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健全储能钠电池的相关标准和性能评价平台等措施,以提升我国储能钠电池技术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成熟度,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建设带来新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 钠电池 电池 –金属氯化物电池 ZEBRA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基聚合物电解质在固态钠电池中的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强 胡勇胜 +3 位作者 李泓 陈立泉 黄学杰 周志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采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出由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Na TFSI)/聚氧乙烯(PEO)构筑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并针对其相转变、结晶性、热稳定性、电导率以及电化学稳定性等基础理化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Na TFSI/PEO([... 采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出由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Na TFSI)/聚氧乙烯(PEO)构筑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并针对其相转变、结晶性、热稳定性、电导率以及电化学稳定性等基础理化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Na TFSI/PEO([EO]/[Na+]=15)SPE具有相对高的电导率(σ≈10^(-3)S·cm^(-1),80°C)、高的耐氧化能力(4.86 V vs Na+/Na)和热稳定性高达350°C。电池测试结果表明,该Na TFSI基SPE不仅对金属钠电极能够呈现出优异的界面稳定性,而且在Na|SPE|NaCu_(1/9)Ni_(2/9) Fe_(1/3) Mn_(1/3)O_2电池中展现出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聚氧乙烯 钠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5)YSi_(4)O_(12)基陶瓷固态钠电池电解质的制备及导电行为研究
7
作者 徐瑶 刘立敏 +3 位作者 周晓亮 郭炜琳 李婕 郭心如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3-491,共9页
钠离子固态电解质虽然已经被研究了多年,但其室温电导率低,且与有机液态电解液电导率相差一个数量级,这些缺陷成为限制其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为此,以Na_(5)YSi_(4)O_(12)基陶瓷电解质作为研究对象,以NaNO_(3)、YN_(3)O_(9)·6H_(2)... 钠离子固态电解质虽然已经被研究了多年,但其室温电导率低,且与有机液态电解液电导率相差一个数量级,这些缺陷成为限制其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为此,以Na_(5)YSi_(4)O_(12)基陶瓷电解质作为研究对象,以NaNO_(3)、YN_(3)O_(9)·6H_(2)O和C8H20O4Si为原料,采用溶液辅助的固相反应法(SASSR)制备具有六方晶系结构的高性能固态陶瓷电解质Na_(5)YSi_(4)O_(12)材料。研究了Na_(5)YSi_(4)O_(12)(NYS)的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与离子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样品经1050℃保温6 h后的离子电导率最高为1.52 mS·cm^(−1),活化能为0.215 eV。相比于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的材料,电导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较高的电导率得益于Na_(5)YSi_(4)O_(12)粉体烧结活性高和独特的3D传输通道,材料中Na^(+)既可沿着通道传输,也可在不同的通道间进行跨越传输,从而赋予了材料较高的电导率。研究表明Na_(5)YSi_(4)O_(12)是一种很有潜质的快钠离子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Na_(5)YSi_(4)O_(12) 离子电导率 溶液辅助的固相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ICON结构钠离子固体电解质及固态钠电池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菁 刘高瞻 +1 位作者 沈麟 姚霞银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284-1299,共16页
钠离子电池由于原料成本低廉、来源广泛,被视作锂离子电池最具竞争力的替代体系之一。然而,传统钠离子电池中使用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存在漏液、燃烧乃至爆炸的安全隐患。NASICON结构固体电解质材料具有安全性能高、稳定性良好、成本低廉... 钠离子电池由于原料成本低廉、来源广泛,被视作锂离子电池最具竞争力的替代体系之一。然而,传统钠离子电池中使用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存在漏液、燃烧乃至爆炸的安全隐患。NASICON结构固体电解质材料具有安全性能高、稳定性良好、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代替有机电解液与隔膜从而实现固态钠电池,是能源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其电导率仍需进一步提升、与电极间界面阻抗大的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针对目前NASICON结构固体电解质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其晶体结构和钠离子传输机理,分析了影响晶粒电导率和晶界电导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总结了提高晶粒电导率和晶界电导率的改性方法,指出合适离子取代、提高物相纯度和致密度是电导率提高的有效途径。此外,本文阐述了NASICON结构固体电解质材料在固态钠电池应用中存在的界面问题,总结分析了现有界面改性的策略,指出对新型修饰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探索有望进一步改善固体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特性。最后,对NASICON结构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固体电解质 NASICON结构 离子电导率 界面改性 固态钠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电池用Na/β″-Al_2O_3固体电解质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峰 马素花 沈晓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14-5019,共6页
Na/β″-Al2O3具有高Na+传导性、较小的电子电导性、耐化学反应腐蚀和足够的机械强度而成为最受关注的固体电解质之一。综述了固体电解质Na/β″-Al2O3的基本生产工艺、原料选择和杂质控制及影响,介绍了关键生产工艺如粉末制备、成型技... Na/β″-Al2O3具有高Na+传导性、较小的电子电导性、耐化学反应腐蚀和足够的机械强度而成为最受关注的固体电解质之一。综述了固体电解质Na/β″-Al2O3的基本生产工艺、原料选择和杂质控制及影响,介绍了关键生产工艺如粉末制备、成型技术和烧结工艺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Na/β″-Al2O3固体电解质的未来应用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NA β″-Al2O3 钠电池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天盐业布局钠电池材料产业链
10
《纯碱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40-40,共1页
雪天盐业全资子公司湘渝盐化拟投资3900.69万元新建一套1万吨/年电池级纯碱装置。该项目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及技术方案,对纯碱进一步加工,使其质量满足钠离子电池制备需求,可用于新能源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储能设备及消费电子产品等新能... 雪天盐业全资子公司湘渝盐化拟投资3900.69万元新建一套1万吨/年电池级纯碱装置。该项目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及技术方案,对纯碱进一步加工,使其质量满足钠离子电池制备需求,可用于新能源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储能设备及消费电子产品等新能源领域,实现传统化工产品高端化和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电子产品 化工产品 可再生能源发电 高端化 盐业 离子电池 新能源车 储能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钠电池的容量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久 宋树丰 阴宛珊 《东方电气评论》 2012年第3期6-9,共4页
钠电池是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导和得失电子的电化学电池,包括钠硫电池、钠-氯化镍电池等。钠电池储能系统在电网储能、间歇式能源稳定并网、分布式电站等大容量储能场合有应用潜力。本文主要讨论钠电池单体电池的容量设计的问题。主要... 钠电池是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导和得失电子的电化学电池,包括钠硫电池、钠-氯化镍电池等。钠电池储能系统在电网储能、间歇式能源稳定并网、分布式电站等大容量储能场合有应用潜力。本文主要讨论钠电池单体电池的容量设计的问题。主要考虑电池内阻对电池有效容量的影响,以电池对外电路所能做的功和功率为核心,理论分析不同应用需求情况下电池容量的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钠电池 电池设计 容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储能钠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进芝 韩晓蕾 +3 位作者 许超锋 赵井文 唐越 崔光磊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34-2846,共13页
规模储能是碳中和多能互补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是连接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的桥梁,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其中先进的二次电池是关键的核心技术。由于兼顾高功率密度、资源丰富等优势,基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钠电池(OSSBs),尤其... 规模储能是碳中和多能互补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是连接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的桥梁,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其中先进的二次电池是关键的核心技术。由于兼顾高功率密度、资源丰富等优势,基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钠电池(OSSBs),尤其是以液态金属钠为负极的体系,已成为最有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的规模储能技术之一。但是,目前的OSSBs在长循环稳定性、安全性和成本方面仍存在不足,阻碍其实际广泛应用。重要的是,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OSSBs中表界面电化学行为的有效调控及对储能性能的提升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OSSBs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钠-硫电池和钠-金属氯化物电池等在内的典型体系,从OSSBs成本控制、运行温度降低以及应用可靠性优化等几个关键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进而提出了对储能钠电池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储能 高温钠电池 电池 -金属氯化物电池 Zebra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电池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胡英瑛 温兆银 +1 位作者 芮琨 吴相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81-90,共10页
钠硫电池、钠-氯化镍电池(ZEBRA电池)和钠-空气电池等一类以金属钠作负极,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导和得失电子而实现电能和化学能转换的电池,统称为钠电池。本文综述了钠硫电池、ZEBRA电池和钠-空气电池等钠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现状,包... 钠硫电池、钠-氯化镍电池(ZEBRA电池)和钠-空气电池等一类以金属钠作负极,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导和得失电子而实现电能和化学能转换的电池,统称为钠电池。本文综述了钠硫电池、ZEBRA电池和钠-空气电池等钠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现状,包括各种钠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性以及目前研发进展的介绍,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最后指出它们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电池 -氯化镍电池 空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机钠离子导体的固态钠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林峰 贾欢欢 +3 位作者 丁庆 赵宇明 谢佳 程时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370-1382,共13页
锂离子电池的迅速发展导致锂价格上涨,另外,锂资源地壳储量低且分布不均,引起了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的研究。钠资源丰富且与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使得钠离子电池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不可燃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固态钠电池,兼具高安全和低... 锂离子电池的迅速发展导致锂价格上涨,另外,锂资源地壳储量低且分布不均,引起了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的研究。钠资源丰富且与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使得钠离子电池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不可燃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固态钠电池,兼具高安全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规模化储能领域非常有前景的储能器件。经过不懈努力,适用于固态钠电池的电解质已经被陆续开发,包括常见的β-Al2O3、NASICON型、硫化物型固态电解质以及新型富钠反钙钛矿和复合氢化物等。这些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经过合成条件优化、元素取代或置换、结构调控等手段,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0-3 S/cm以上,已经完全可满足实用需求。但是,固态钠电池的实际应用依然受到较大挑战,主要是固态电池中电解质与正负极材料间的化学、电化学相容性差,以及固-固界面接触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近些年与固态钠电池相关的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固态电解质应用到固态钠电池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相应解决策略,同时讨论了固态钠电池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的来说,主要通过引入离子液体或聚合物、多孔结构设计、电解质包覆,以及复合正极设计等方式,提升固态钠电池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钠电池 固态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性 固-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和中低温钠电池研发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光盛 林久 +3 位作者 杨隽 方源 刘虹邑 阴宛珊 《东方电气评论》 2017年第2期12-16,共5页
钠电池因地球上拥有丰富和廉价的钠资源,在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智能电网等大规模静态储能领域备受重视。本文介绍了高温钠电池,包含了钠硫电池和ZEBRA电池,再对几种中低温钠电池进行了叙述,比如中温平板钠电池、固态钠电池、钠熔盐电池和... 钠电池因地球上拥有丰富和廉价的钠资源,在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智能电网等大规模静态储能领域备受重视。本文介绍了高温钠电池,包含了钠硫电池和ZEBRA电池,再对几种中低温钠电池进行了叙述,比如中温平板钠电池、固态钠电池、钠熔盐电池和水系钠离子电池。近年来钠电池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电池 中温 低温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电池用梯度封接材料制备与性能
16
作者 张高校 温兆银 +1 位作者 吴相伟 张敬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2-1136,共5页
基于粉末叠层-共烧法设计并制备了α-Al2O3与Na--Al2O3相梯度变化的陶瓷基功能材料(FGM),用于钠电池中绝缘陶瓷α-Al2O3和Na--Al2O3之间的封接。所设计的相变化率分别为20wt%、10wt%和5wt%。研究结果表明:二维生长的Na--Al2O3晶粒对梯... 基于粉末叠层-共烧法设计并制备了α-Al2O3与Na--Al2O3相梯度变化的陶瓷基功能材料(FGM),用于钠电池中绝缘陶瓷α-Al2O3和Na--Al2O3之间的封接。所设计的相变化率分别为20wt%、10wt%和5wt%。研究结果表明:二维生长的Na--Al2O3晶粒对梯度复合陶瓷的致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对沿梯度变化方向不同位置FGM的成分分析表明,由于FGM中Na、Li成分的扩散,消除了梯度过渡层间的界面。20wt%、10wt%和5wt%梯度变化的FGM的抗折强度分别为:(130±2)、(180±3)和(225±2)MPa。经过长时间350℃保温以及多次热循环,梯度材料的机械性能没有明显退化,表现出良好的机械热稳定性和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电池 梯度封接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物/生物质碳基钠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何玉琼 张玉婷 +2 位作者 王娅欣 杜官本 徐开蒙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50,共7页
钠(Na)电池具有原料成本低、储量大、能量密度较大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材料之一。生物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结构多样和高反应活性等优点。由金属-有机骨架(MOF)衍生物和生物质材料制备的多孔碳基材料能够提供主... 钠(Na)电池具有原料成本低、储量大、能量密度较大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材料之一。生物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结构多样和高反应活性等优点。由金属-有机骨架(MOF)衍生物和生物质材料制备的多孔碳基材料能够提供主体框架,利用孔结构增大碳的层间间距,保证足够的层间空间用于Na^(+)插入,促进电子转移,从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综述了常见的生物质碳基材料、MOF及其衍生物、MOF/生物质复合材料钠电池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高性能MOF衍生物/生物质碳基复合钠电池电极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电池 生物质 MOF 复合材料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4680电池——2023年第七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暨首届钠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被引量:1
18
作者 尚随军 毛焕宇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8-699,共2页
在2021年6月举办的第四届先进高功率电池国际研讨会上,首次介绍了4680电池的各种性能及其应用方面的强大优势和发展潜力。传统圆柱电池只有两个极耳,分别与正极、负极相连,而4680电池实现了全极耳连接(直接从正极/负极上剪出极耳),从而... 在2021年6月举办的第四届先进高功率电池国际研讨会上,首次介绍了4680电池的各种性能及其应用方面的强大优势和发展潜力。传统圆柱电池只有两个极耳,分别与正极、负极相连,而4680电池实现了全极耳连接(直接从正极/负极上剪出极耳),从而大大增加了电流通路,降低了电池电阻,进而大幅提升了电池的功率性能。截止到2023年,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包括日本松下、韩国LG和三星以及中国的宁德时代CATL、亿纬EVE、比克电池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电池企业都在备战4680电池的研发,进一步说明了4680电池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光明前景。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相信中国的电池厂商都已基本掌握了全极耳技术的生产制造工艺,并达到了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池 电流通路 极耳 钠电池 功率性能 生产制造工艺 高功率电池 正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碳钠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华丽 严珊 +1 位作者 杨美莲 郑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4,共4页
采用高温热解法锻烧玉米芯成功合成了多孔碳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产物进行形貌、晶型及电化学性能测试。SEM分析显示,多孔碳粒径不均匀,呈介孔、微孔和大孔共存状态;XRD结果显示,多孔碳呈不定型结构,结晶度较低;电化学性能测试... 采用高温热解法锻烧玉米芯成功合成了多孔碳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产物进行形貌、晶型及电化学性能测试。SEM分析显示,多孔碳粒径不均匀,呈介孔、微孔和大孔共存状态;XRD结果显示,多孔碳呈不定型结构,结晶度较低;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电极材料在第1,5,10,20,30次充放电循环时,其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50m Ahg^(-1)和700m Ahg^(-1),595m Ahg^(-1)和675m Ahg^(-1),440m Ahg^(-1)和465m Ahg^(-1),420m Ahg^(-1)和440m Ahg^(-1),405m Ahg^(-1)和410m Ahg^(-1)。经过3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充放电比容量仍然比石墨(372m Ahg^(-1))要高,说明碳的多孔结构有利于钠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同时多孔具有高比表面积有利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充分接触,有利于钠离子的脱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 高温煅烧法 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钠电池材料性能和应用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0
作者 周扶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9-350,共2页
宁德时代颁布新一代钠电池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在线上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并在锂钠混搭电池包结构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池能源的革新,将电池实物运用到实车上,改变了人们认为钠离子电池不适用于车上的认识。曾毓群董事长... 宁德时代颁布新一代钠电池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在线上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并在锂钠混搭电池包结构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池能源的革新,将电池实物运用到实车上,改变了人们认为钠离子电池不适用于车上的认识。曾毓群董事长明确表明了公司的近期目标,将在三个方向上进行努力:一是将传统的化石能源用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在电网端、用户端和发电端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改进,电化学储能方面进行了重点改善;二是将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车的创新研发,我们将不断地提高电池性能,加速交通领域的全面电动化;三是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集成作一个创新,来加快各领域的新能源替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电化学储能 钠电池 可再生能源 动力电池 电动化 电池 创新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