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冲击波治疗下肢动脉钙化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刚 刘振斌 +5 位作者 王博文 李梦虎 雷章成 陆东亚 王娱昕 蒋宜彪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85-388,M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下肢动脉钙化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下肢动脉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血管内冲击波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下肢动脉钙化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下肢动脉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血管内冲击波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所有患者踝肱指数(ABI)、疼痛程度、D-二聚体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统计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ABI为(0.48±0.21),与术后(0.79±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45例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0级疼痛由术前6例增加至术后18例,2级疼痛由术前13例增加至术后17例,4级疼痛由术前15例减少至术后8例,6级疼痛由术前8例减少至术后2例,8级疼痛由术前3例减少至术后0例,无10级疼痛患者。手术前后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夹层、急性血栓等手术并发症。结论血管内冲击波是治疗下肢动脉钙化病变的有效手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冲击波 下肢动脉钙化病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伐芦定抗凝治疗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术中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
2
作者 张涛 段作成 +3 位作者 冯婷婷 张宇晨 王志坚 赵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行旋磨术入院的患者182例,其中88例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94例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行旋磨术入院的患者182例,其中88例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94例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病变特点、旋磨治疗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普通肝素组1例患者旋磨未成功,其余所有患者均旋磨成功并置入支架。比伐芦定组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显著少于普通肝素组(8.0%vs.18.1%,P=0.044),比伐芦定组患者总出血事件显著少于普通肝素组(4.5%vs. 14.9%,P=0.025),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旋磨术中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能显著减少围术期心肌损伤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冠状动脉旋磨术 抗凝治疗 比伐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应用冲击波球囊导管技术,提高钙化病变介入治疗水平
3
作者 曹成富 王伟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361-363,共3页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3存在中重度以上的冠状动脉钙化[1]。严重钙化病变导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并影响患者远期预后。严重钙化病变是目前心血管介入医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冠状动...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3存在中重度以上的冠状动脉钙化[1]。严重钙化病变导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并影响患者远期预后。严重钙化病变是目前心血管介入医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等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传统技术;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或称血管内碎石术(int ravascular lithot ripsy,IVL)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新兴技术,Disrupt CADⅠ~Ⅳ系列研究[2-5]证实了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22年5月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2023年,基于我国临床专家的实践经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6]发布,对IVL的规范操作、腔内影像学评估、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器械的联合使用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新近发表的REPLICA-EPIC18研究[7],也是目前最大规模的真实世界研究,共纳入426例患者,再次证实了IV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益于该项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学习曲线较短,IVL在我国上市后得到迅速开展和推广,并且国产的冲击波球囊也相继上市,到目前为止,累积IVL病例数约150000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有操作不规范之处,包括是否主动应用腔内影像学的评估、IVL适应证的选择、冲击波球囊尺寸的选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病变 心血管介入 真实世界研究 冠状动脉钙化 碎石术 血管内 准分子激光 球囊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降支起源异常伴重度钙化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4
作者 张娜 刘东升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1-303,共3页
前降支起源异常伴钙化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分析了1例前降支开口于右冠状窦伴重度钙化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通过讨论其介入手术策略的选择及血管内超声对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介入医师对此类冠状动脉畸形的认识,... 前降支起源异常伴钙化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分析了1例前降支开口于右冠状窦伴重度钙化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通过讨论其介入手术策略的选择及血管内超声对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介入医师对此类冠状动脉畸形的认识,强调在重度钙化冠状动脉病变中,血管内超声对介入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及棘突球囊对改善不良预后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降支起源异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钙化病变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碎石术在严重冠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天琦 阿荣 +1 位作者 王悦喜 任家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984,共4页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在经历了4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革命后,目前治疗CAD的主要方法有生物可降解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但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在经历了4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革命后,目前治疗CAD的主要方法有生物可降解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但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病变对介入治疗的影响仍不可忽视,据报道高达20%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会受到严重钙化的影响,且CAC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和未来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血管内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US联合冠脉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鲁谦 王平 +1 位作者 龚韧 刘志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联合冠脉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联合冠脉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血管内超声下冠脉旋磨术)和对照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脉旋磨术),每组61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最大球囊压力、血管情况、心功能指标及术后12个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52%(P<0.05);术后,研究组残余狭窄率低于对照组,最大球囊压力、最大及最小管腔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超声联合冠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能够更加精准的实施手术,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是临床治疗钙化病变的可靠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其衍生技术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纪欣强 单冬凯 +2 位作者 王凡 赵润涛 杨俊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引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时的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大幅降低的重要原因。然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时,影像采集设备、重建后处理及模拟计算技术的选择和应用目前...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引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时的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大幅降低的重要原因。然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时,影像采集设备、重建后处理及模拟计算技术的选择和应用目前尚缺乏规范和指导。现对CT及其衍生技术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诊断时的原理、选择以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无创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对乳腺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骁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对乳腺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钙化病变患者173例,均进行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按照年龄...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对乳腺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钙化病变患者173例,均进行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观察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变特征,同时观察良恶性病变的病变特征。结果: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4.12%(16/17)、特异度为94.23%(147/156)、准确率为94.22%(163/173),均高于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乳腺钙化病变的钙化数量、肿块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钙化数量、肿块大小也随之增加;恶性乳腺钙化病变患者的钙化数量、肿块大小均高于良性乳腺钙化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可以有效地诊断乳腺钙化病变。不同年龄及良恶性乳腺钙化病变的钙化数量和肿块大小可能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乳腺超声 乳腺钙化病变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旋磨与预扩张旋磨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PCI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新培 阴晓婷 陈福坤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旋磨术、预扩张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实施PCI手术治疗的110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实施旋磨术前是否采... 目的:探讨直接旋磨术、预扩张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实施PCI手术治疗的110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实施旋磨术前是否采用球囊预扩张分为直接组(PCI术中直接实施旋磨术)64例、预扩张组(采用球囊预扩张旋磨术)46例。比较两组患者旋磨术相关指标及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病变血管内径及血管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直接组患者最大后扩压力大于预扩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旋磨术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MACE发生率低于预扩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参考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病变血管内径及血管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中直接实施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具有减少手术并发症及降低MACE发生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直接旋磨术 预扩张旋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血管内碎石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张紫微 白洁 +4 位作者 郑甲林 唐炯 杨帮国 蔡文峰 齐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冲击波球囊血管内碎石术(IVL)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50例中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其中各25例分别采用Shockwave球囊IVL、... 目的探讨冲击波球囊血管内碎石术(IVL)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50例中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其中各25例分别采用Shockwave球囊IVL、临床常规介入方法治疗。血管内超声导引手术操作,评估钙化病变特征及术后支架膨胀率。观察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VL治疗组术后患者最狭窄处支架膨胀率显著高于非IVL治疗组[(82.6±8.2)%比(76.4±11.2)%,P=0.030],手术时间更短[(78.6±30.8)min比(102.9±37.5)min,P=0.016],发生非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少(5例比12例,P=0.037),均未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冠状动脉穿孔、急性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冲击波球囊IVL治疗中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支架膨胀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病变 冲击波球囊 血管内碎石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江晓波 廖良彪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稳定型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目的:探讨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稳定型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纳入对照组,45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冠脉内旋磨术,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心功能变化及心绞痛复发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最小管腔直径更大,病变最重狭窄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心绞痛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内旋磨术在稳定型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心绞痛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内旋磨术 稳定型心绞痛 前降支钙化病变 心功能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余子容 任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70-0073,共4页
观察冠状动脉旋磨术在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2021年1月-2023年1月;研究病例: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病例数:100例,分组方法:随机抽样法。对照组(n=50)采用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50)采用... 观察冠状动脉旋磨术在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2021年1月-2023年1月;研究病例: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病例数:100例,分组方法:随机抽样法。对照组(n=50)采用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50)采用冠状动脉旋磨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临床各项指标显示比对照组更加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采用冠状动脉旋磨术,可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效的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减少病人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旋磨术 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乳房X线摄影对乳腺簇状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13
作者 林苏蓉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4期0060-0062,共3页
分析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乳房X线摄影(MG)在乳腺簇状钙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02月~2023年10月68例就诊的乳腺簇状钙化病变患者,分别使用MRI与MG方式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并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两种检查方... 分析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乳房X线摄影(MG)在乳腺簇状钙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02月~2023年10月68例就诊的乳腺簇状钙化病变患者,分别使用MRI与MG方式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并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及诊断效能情况。结果:MRI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通过病理结果显示,在68例患者中,良性与恶性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3例与45例。对于1~3类患者,MRI与MG检查诊断例数分别为17例与12例;对于4类患者,MRI与MG检查诊断例数分别为13例与32例;对于5类患者,MRI与MG检查诊断例数分别为38例与24例。结论:相比于乳房X线摄影检查诊断,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簇状钙化病变的诊断具有更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房 X 线摄影 乳腺簇状钙化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在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胡靖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54-057,共4页
评估3.0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在诊断乳腺微钙化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该检查方法与乳腺X线检查方法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42名女性乳腺微钙化患者,根据BI-RADS评分被分为3级至5级乳腺微钙化... 评估3.0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在诊断乳腺微钙化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该检查方法与乳腺X线检查方法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42名女性乳腺微钙化患者,根据BI-RADS评分被分为3级至5级乳腺微钙化,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乳腺X射线和3.0T DCE-MRI检查,以手术或活检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确认,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微钙化等级的诊断结果、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结果 核磁共振在诊断恶性病变的正确率为100%,X线摄影的正确率为91.67%,两种方法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微钙化等级的诊断中,核磁共振对3类、4类和5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75%、95.24%和100%,X线分别为81.25%、80.95%和80.00%,核磁共振在各级微钙化诊断中显著优于X线(P<0.05);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核磁共振的敏感度为96.92%,特异度为83.56%,而X线的敏感度为95.23%,特异度为65.18%,两种方法的特异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0T DCE-MRI在诊断乳腺微钙化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在特异度方面,明显优于乳腺X线摄影,DCE-MRI可作为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的有效工具,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 乳腺微钙化病变 特异度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钙化病变中应用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志勇 王梦洪 +5 位作者 张学洪 谢国波 常智堂 盛国太 葛郁芝 李华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经验,分析该技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及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30例,其中符合高危复杂钙化病变...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经验,分析该技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及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30例,其中符合高危复杂钙化病变患者23例。分析术前术后冠状动脉DSA造影资料及临床信息,评估介入术并发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26处钙化病变均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其中15处(57.7%)、7处(26.9%)、4处(15.4%)病变分别以初始直径1.25 mm、1.5 mm、1.75 mm磨头开始旋磨。23处病变(88.5%)成功旋磨并顺利植入支架,即刻效果满意,无并发症;3处(11.5%)病变未植入支架,原因分别为血管太细、血管穿孔和支架内再狭窄,仅作旋磨术。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夹层1处(3.8%),支架植入后边支闭塞2处(7.7%),血管穿孔1处(3.8%),无复流2处(7.7%)及支架内残余狭窄1例(3.8%)。住院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发生支架植入术后心肌梗死3例(13.0%),对比剂肾病2例(8.7%)。术后1年随访发现5例(21.7%)心绞痛症状再发,其中2例经造影证实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21例获随访4-60个月,平均(25.5±10.7)个月,结果 4例病死,2例再行血管重建术。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安全、有效,术中根据病变特点遵循“磨头更小、推进更慢、分段旋磨”的原则,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旋磨术 钙化病变 单中心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涟 宋杰 +5 位作者 徐标 黄为 王昆 张静梅 高玲 谢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34例患者,共38处严重钙化病变。观察即刻手术成功率,并进行临床随...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34例患者,共38处严重钙化病变。观察即刻手术成功率,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3±12)岁,急性冠脉综合征占91.2%,合并高血压者占88.2%。29.4%的旋磨病变为器械不能通过或球囊不能扩张。24例(70.6%)患者术中仅使用1.5 mm旋磨头,3例患者使用2个旋磨头。旋磨头与血管直径比为0.5±0.1。旋磨术后成功置入68枚药物洗脱支架。术中2例(5.9%)患者发生慢血流现象,经治疗后造影成功率达100%,无冠脉穿孔及紧急冠脉旁路移植术。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12例患者中补救性旋磨术比例、介入手术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较未检查者有降低趋势。术后平均随访9.7个月,1例患者因心衰恶化死亡,无靶血管重建病例。结论: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安全有效,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钙化病变 斑块旋磨术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患者钙化病变的诊断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桂芬 杜慧峰 +4 位作者 王冬梅 刘蓉昕 刘晔 李全亮 孟繁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90-2091,共2页
多排螺旋 CT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在冠心病无创诊断方面的作用日渐重要.伴随着64 排螺旋CT的普及,其在成像和诊断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钙化病变对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狭窄准确性判断的影响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有明显钙... 多排螺旋 CT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在冠心病无创诊断方面的作用日渐重要.伴随着64 排螺旋CT的普及,其在成像和诊断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钙化病变对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狭窄准确性判断的影响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有明显钙化血管段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影像结果进行诊断试验评价(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从而明确钙化病变对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狭窄准确性判断的影响,及CTA评估钙化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脉造影 钙化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敏 林章宇 +4 位作者 丰雷 朱成刚 尹栋 杨跃进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钙化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钙化组和中重度钙化组,比较两组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终点事件为3年靶血管失败(TV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TV-MI)及靶血管相关血运重建(TVR)在内的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4105例(15.33%),无或轻度钙化患者22666例(84.67%)。与无或轻度钙化组比,中重度钙化病变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病变较为复杂(包括累及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开口处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年,中重度钙化患者具有更高的TVF率(5.31%vs.4.65%;HR=1.162,95%CI:1.004~1.344,P=0.044)、心原性死亡率(1.24%vs.0.64%;HR=1.996,95%CI:1.451~2.747,P<0.001)以及TV-MI发生率(0.85%vs.0.61%;HR=1.449,95%CI:1.000~2.101,P=0.049)。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SYNTAX评分高、合并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在接受PCI后,其TVF、心原性死亡、TV-MI发生风险均高于无或轻度钙化患者。高龄、合并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中重度钙化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特征 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01
19
作者 王伟民 霍勇 葛均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更多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病变,而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增加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是心血管介入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更多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病变,而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增加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是心血管介入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或伴有扭曲、成角、弥漫的严重钙化病变,手术即刻的并发症以及早期和晚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正确地识别、评估钙化病变,选择恰当的介入治疗技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健 席晓霞 +6 位作者 王伟民 马玉良 李琪 刘传芬 王昭 卢明瑜 赵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124例患者,共127处病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124例患者,共127处病变。对所有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分析其手术特点、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4例患者中95例(76.6%)行直接冠状动脉旋磨术,29例(23.4%)行补救性冠状动脉旋磨术,术后均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使用的旋磨头直径与血管直径比值为(0.50±0.06),每例患者使用的旋磨头数量为1(1,2)个。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36例患者使用的旋磨头直径与血管直径比值为(0.52±0.04),每例患者使用的旋磨头数量为1(1,2)个。术中共有19例(15.3%)患者发生并发症,除1例术后12 h因心原性休克死亡外,其余患者处理后均获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15.8(1.7,60.0)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4.9%(6/122)。结论对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的患者宜选用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手术即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钙化病变 冠状动脉旋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