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固定的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1
1
作者 侯黎升 白雪东 +4 位作者 葛丰 何勍 阮狄克 李海峰 程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利用CT及MRI横断面图像行距离及角度测量以评价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ACPS)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行颈椎CT检查且排除骨性畸形的50例男性的下颈椎影像学资料及其中38例的颈椎MRI横断面T2WI图... 目的利用CT及MRI横断面图像行距离及角度测量以评价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ACPS)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行颈椎CT检查且排除骨性畸形的50例男性的下颈椎影像学资料及其中38例的颈椎MRI横断面T2WI图像。在CT骨窗图像上测量最佳进针点距椎体正中线(MVB)的水平距离(DOM)、椎弓根轴线长度(CPA)、椎弓根外宽度(OPW)、同侧实际钉道(AST)长度(根据3.5mm直径螺钉的螺帽半径为2.25~2.50mm得出调整后进钉点在同侧距MVB水平距离为-2.5mm处)、钉道有效宽度(ATW)、椎弓根外倾角(PTA)、钉道外倾角(TTA)。在MRI图像上测量椎动脉-椎弓根距离(DAP)、脊髓-椎弓根距离(DCP)和椎动脉直径(DVA)。结果任一测量值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同序列同一参数的左、右侧测量数据予以合并进行后续分析。在C_(3~6),OPW大于ATW、PTA大于TTA(P均<0.05)。以4.5mm为界,C_3、C_4、C_5、C_6分别有20%、18%、17%、8%的OPW及70%、64%、38%、29%的ATW有椎弓根穿破风险。由于DAP和DCP存在,ACPS非严重移位(分别为2.9和4.4mm)可无临床症状。C_7的ATW最小为5.6mm。结论使用双侧ACPS时椎弓根穿破率高,非严重穿破时由于DAP和DCP的存在可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非严重穿破 钉道有效宽度 前路颈椎弓根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