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作中山靖王墓文物的错金、鎏金工艺 被引量:3
1
作者 谭云东 《上海集邮》 2000年第9期11-11,共1页
《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上的4件文物都是错金或鎏金工艺制品。 一、错金工艺 错金,又称金错,是把黄金锤锻成金丝、金片,镶嵌在金属器物(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表面,构成各种花纹、图像、文字的工艺。这种工艺兴起于春秋时期。 错金的... 《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上的4件文物都是错金或鎏金工艺制品。 一、错金工艺 错金,又称金错,是把黄金锤锻成金丝、金片,镶嵌在金属器物(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表面,构成各种花纹、图像、文字的工艺。这种工艺兴起于春秋时期。 错金的工艺过程: 1.制槽:在金属器物表面按花纹、图像、文字铸成或刻出凹槽,在槽的底面刻凿出麻点,使嵌入的金属能牢固地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靖王墓文物》 邮票 工艺 鎏金工艺
全文增补中
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北魏鎏金带饰的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恒金 张晓岚 周双林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10年第1期107-113,117,共7页
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的北魏时期鎏金铜带饰,体现了鲜卑族高超的铸造及鎏金工艺,是研究北魏时期冶金技术及工艺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博物馆 馆藏 北魏时期 保护 技术 实物资料 鎏金工艺 工艺技术 鲜卑族 铸造 铜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南海I号”出水“鎏金”环的再认识
3
作者 张玄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第8期70-73,共4页
2007年,在"南海I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自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环,由于金环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沾染并有泥沙等凝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辨认被定名为"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文物修复人员对金环表面的凝结物进行... 2007年,在"南海I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自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环,由于金环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沾染并有泥沙等凝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辨认被定名为"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文物修复人员对金环表面的凝结物进行清理,在清洗处理时发现表面的"鎏金"层与基底的铜底结合十分紧密,"鎏金"层也十分致密完整,没有任何剥离锈蚀的迹象,且金层表面较粗糙。结合鎏金工艺特点和宋代远洋贸易的发展水平,可以判定该对金环应为实金打造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鎏金工艺 凝结物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初心遇上匠心,成就小而美的事业——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满
4
作者 王冬燕 陈奇 《党的生活(青海)》 2022年第7期25-26,共2页
位于青海省湟水流域中上游的湟中区,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也是青海境内河湟文明的代表区域之一。闻名于世的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就坐落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当地群众与僧侣长时期交流,共同创... 位于青海省湟水流域中上游的湟中区,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也是青海境内河湟文明的代表区域之一。闻名于世的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就坐落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当地群众与僧侣长时期交流,共同创造出了融合、独特的地方文化,“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就是其中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鎏金工艺 唐蕃古道 湟水流域 丝绸之路 河湟 塔尔寺 青海境内 代表性传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口美学多元化印刷应用实践——浅谈上海新华印刷书口美学印刷工艺选择和应用
5
《中国印刷》 2024年第6期78-79,共2页
书口美学印刷,系采用数字印刷技术对书籍进行多元化后道装饰从而为其增添魅力与价值的印刷方式。书口印刷工艺作为一种后道装饰工艺,受到图书出版及商业印刷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市场前景看好。上海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结合出版端对书口鎏... 书口美学印刷,系采用数字印刷技术对书籍进行多元化后道装饰从而为其增添魅力与价值的印刷方式。书口印刷工艺作为一种后道装饰工艺,受到图书出版及商业印刷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市场前景看好。上海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结合出版端对书口鎏金工艺及书口美学印刷的需求,在综合考量下选择了至一科技的E系列书口美学印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印刷技术 商业印刷 图书出版 印刷工艺 印刷方式 鎏金工艺 印刷有限公司 上海新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饰金
6
作者 孔素 《陕西建材》 1998年第4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建筑饰 鎏金工艺 箔贴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海昏侯外藏椁出土三件鎏金当卢工艺比对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巍 张红燕 +2 位作者 郭正臣 李文欢 杨军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西汉海昏侯外藏椁出土的鎏金当卢,为汉代鎏金工艺提供了范例。对三件鎏金当卢的成型工艺、表面装饰工艺、鎏金工艺的形貌观察,及分析检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胎当卢运用局部鎏金,纽部与基体为焊接工艺连接,金层主要作用在纹样处;... 西汉海昏侯外藏椁出土的鎏金当卢,为汉代鎏金工艺提供了范例。对三件鎏金当卢的成型工艺、表面装饰工艺、鎏金工艺的形貌观察,及分析检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胎当卢运用局部鎏金,纽部与基体为焊接工艺连接,金层主要作用在纹样处;铜胎青铜通体鎏金(双色鎏金)当卢通体双色鎏金运用了鎏金与鎏金银合金交叉结合的工艺;铜胎沟槽鎏金当卢运用纹样沟槽内鎏金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 汞齐 鎏金工艺 银铜焊药
原文传递
海昏侯外藏椁鎏金银青铜车马器装饰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蔡毓真 胡东波 +1 位作者 管理 李文欢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本研究针对海昏侯外藏椁鎏金、银青铜车马器装饰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对金层表面、截面与背面的工艺痕迹与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层与青铜基底接触一面具有鎏金制作时基底磨错划... 本研究针对海昏侯外藏椁鎏金、银青铜车马器装饰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对金层表面、截面与背面的工艺痕迹与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层与青铜基底接触一面具有鎏金制作时基底磨错划痕,表面则有金层压光过金颗粒形貌,金层厚度在1.50微米~7.24微米之间,从厚度、粗糙程度等几个方面来看,金层施作质量不一;鎏银剥落层表面与背面银与汞的含量有差异,成分中带有一定的金元素,通过鎏金银合金模拟实验对比结果确认,车马器上的鎏银层并非以金银汞齐鎏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 鎏金工艺 工艺 车马器
原文传递
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部分金器和鎏金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贺 梅建军 +2 位作者 潘路 杨军昌 张建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北周武帝孝陵于1994年发掘,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金属器,其中有很多表面带有贴金或鎏金装饰,反映了这一时期金属制作工艺的特点。本文对孝陵出土的20件金器、14件鎏金铜器进行了初步的科学分析研究,为全面揭示北周时期金属技术的发展,提供... 北周武帝孝陵于1994年发掘,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金属器,其中有很多表面带有贴金或鎏金装饰,反映了这一时期金属制作工艺的特点。本文对孝陵出土的20件金器、14件鎏金铜器进行了初步的科学分析研究,为全面揭示北周时期金属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孝陵 古代工艺 鎏金工艺 古代
原文传递
谈古代青铜器的传统修复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文超 《江西文物》 1991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代青铜器,就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珍品。青铜器品类繁多,造型奇异,纹饰精美。从最早的一把属于马家窑文化的铅青铜小刀算起,距今已有五、六...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代青铜器,就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珍品。青铜器品类繁多,造型奇异,纹饰精美。从最早的一把属于马家窑文化的铅青铜小刀算起,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为我国的青铜时代。这时制造的青铜器无论是冶炼技术,还是器物造型,都达到了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修复 马家窑文化 器物造型 春秋战国时期 古铜张 青铜时代 冶炼技术 铅青铜 鎏金工艺 奔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太平天国铸钱140周年中国钱币博物馆重铸鎏金大花钱
11
作者 屠燕治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9-79,共1页
纪念太平天国铸钱140周年中国钱币博物馆重铸鎏金大花钱屠燕治今年是太平天国铸钱140周年。中国钱币博物馆重铸两种太平天国鎏金大花钱以资纪念。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金陵,建都天京,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天朝政权,在... 纪念太平天国铸钱140周年中国钱币博物馆重铸鎏金大花钱屠燕治今年是太平天国铸钱140周年。中国钱币博物馆重铸两种太平天国鎏金大花钱以资纪念。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金陵,建都天京,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天朝政权,在朝天宫开炉铸钱,后铸钱范围也扩大到苏州、杭州、徽州、株洲(或衡阳)、绍兴、嘉兴等地,太平天国铸造的钱币在中国货币史中占有着重要的一页,是宝贵的历史遗物。太平天国铸钱,除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等流通货币外,还铸过绘有龙凤、八宝等吉祥图案的大小花钱。这类花钱,仅作为镇库、庆典、赏赐或馈赠之用,虽非通货,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的经济制度、政治信仰和文化习俗。中国钱币博物馆为纪念而重铸的太平天国大花钱有两种:一、特大花钱。1854年前后太平天国曾铸有特大花钱一种,现仅湖南省博物馆存有残件一枚。据残件测算,这枚花钱的直径33.5,厚0.8厘米,重约4500克,黄铜质,遍体鎏金,应是我国最大的古钱。在对实物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重铸工作,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绘制钱图。我们从现有的十余种大花钱图片中,找出太平天国花钱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文字组合和图案结构,又从残片上找出特大花钱独有的图文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钱币博物馆 铸钱 流通货币 中国货币史 中国钱币学会 博物馆馆藏 吉祥图案 朝天宫 造币厂 鎏金工艺
原文传递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12
作者 陈凌 《人民周刊》 2020年第11期17-17,共1页
透过一块屏幕,在北京“寻访千年运河”,去广东“穿越古今漫游岭南”,到甘肃“一眼千年云游莫高”……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 透过一块屏幕,在北京“寻访千年运河”,去广东“穿越古今漫游岭南”,到甘肃“一眼千年云游莫高”……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汇;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之繁盛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 历史风貌建筑 欧陆风情 鎏金工艺 大雁塔 鼓浪屿 自然遗产 海上花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南海Ⅰ号”出水“鎏金”环的再认识
13
作者 张玄微 《文物天地》 2020年第2期46-47,共2页
2007年,在“南海1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从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属环。因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并有泥沙等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辩认定名“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清理金属环表面的凝结物,发现表面“鎏金”层与基底的铜底结合紧密,... 2007年,在“南海1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从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属环。因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并有泥沙等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辩认定名“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清理金属环表面的凝结物,发现表面“鎏金”层与基底的铜底结合紧密,“鎏金”层致密完整,没有任何剥离锈蚀的迹象,且金层表面较粗糙。结台鎏金工艺特点和宋代运洋贸易的发展水平,可以判定该对金属环应为实金打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鎏金工艺 属环 整体打捞 凝结物 作业期间 南海Ⅰ号
原文传递
徐州汉代铜铁器珍品散记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译丹 《文物天地》 2019年第5期73-78,共6页
徐州之所以具有浓重的汉文化气息,正是源于其两汉时期的地位。作为两汉楚国和彭城国统治的中心区域,400多年的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各类汉墓千余座,出土文物数万件(套),为徐州博物馆藏品夯下坚实的基础。其中汉代铜铁器数量尤为可观,富有丰... 徐州之所以具有浓重的汉文化气息,正是源于其两汉时期的地位。作为两汉楚国和彭城国统治的中心区域,400多年的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各类汉墓千余座,出土文物数万件(套),为徐州博物馆藏品夯下坚实的基础。其中汉代铜铁器数量尤为可观,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古代铜铁器的发展规律,为今人了解两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开启了一扇亮窗。透物见史,如果说两千多年前徐州地区青铜器的余晖依旧璀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山楚王墓 人物画像镜 鎏金工艺 徐州博物馆 东汉墓 环首刀 玉剑格 青铜器 西汉墓
原文传递
关于时间——为古董钟表定位
15
作者 刘宗跃 《收藏投资导刊》 2016年第11期58-61,共4页
又到拍卖季,又到了各个拍卖行秀看家宝贝的时候,在今年的北京翰海2016春季拍卖会上,新增专场"时间的记忆-古董钟表"成为一大亮点:140件拍品,包括四明钟、摆钟、套钟、落地钟等,多为19世纪作品,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富丽堂皇,为当时外国... 又到拍卖季,又到了各个拍卖行秀看家宝贝的时候,在今年的北京翰海2016春季拍卖会上,新增专场"时间的记忆-古董钟表"成为一大亮点:140件拍品,包括四明钟、摆钟、套钟、落地钟等,多为19世纪作品,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富丽堂皇,为当时外国向清朝皇家进贡的御制钟贡品。其中的"宫廷御制水法动偶钟"采用镶嵌和鎏金工艺,多处镶嵌多彩料石及料石花棒,周边雕簪吉祥花卉图案及花篮和八宝吉祥结等中国风图案,富丽堂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明钟 鎏金工艺 春季拍卖会 中国风 北京翰海 八宝吉祥 花卉图案 行秀 香港佳士得 自鸣钟处
原文传递
兮甲盘搅动青铜器市场
16
作者 董萍 本刊资料库 《收藏.拍卖》 2017年第8期26-29,共4页
随着2017年春拍一件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2.1275亿元成交,以及今年3月纽约佳士得"藤田美术馆"藏四件商周晚期青铜重器以近9亿元人民币成交,频频过亿的价格重新点燃人们对于青铜器收藏的热情。彰显王者风范7月15日,兮甲... 随着2017年春拍一件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2.1275亿元成交,以及今年3月纽约佳士得"藤田美术馆"藏四件商周晚期青铜重器以近9亿元人民币成交,频频过亿的价格重新点燃人们对于青铜器收藏的热情。彰显王者风范7月15日,兮甲盘2.1275亿元的成交价格,引发业内一片惊叹。对于这个价格,有人认为相比书画、瓷器,这样的国之重器一点都不贵。也有人认为这个价格有点虚高,似乎透支了未来升值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兮甲 周重 商周 王者风范 佳士得 饕餮纹 藤田 鎏金工艺 簠斋吉 流通渠道
原文传递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17
作者 陈凌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20年第7期52-52,共1页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汇;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汇;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之繁盛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鎏金工艺 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雁塔 历史风貌建筑 欧陆风情 鼓浪屿 文化遗产 海上花园
原文传递
童永全:古法复刻 匠心佛韵
18
作者 涌泉 《现代艺术》 2019年第8期42-43,共2页
2014年夏,历时近十五年的《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坛城》完成。缘不止,童永全先生立刻开始着手《八瓣莲花密集金刚坛城》的复制工作。经验的累积、原件在上海展出的机缘,都让制作加速不少。童永全先生及涌泉制艺工作室全身心投入两年,完成... 2014年夏,历时近十五年的《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坛城》完成。缘不止,童永全先生立刻开始着手《八瓣莲花密集金刚坛城》的复制工作。经验的累积、原件在上海展出的机缘,都让制作加速不少。童永全先生及涌泉制艺工作室全身心投入两年,完成了布达拉宫几件瑰宝中的第二件——《八瓣莲花密集金刚坛城》。在涌泉制艺工作室,童永全先生溯古求源,一直使用传统的工艺来制作金铜佛像,使其作品具有古色古香的历史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 鎏金工艺 嘎巴拉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