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三叠纪变质变形记录:金红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广旭 曹汇 +1 位作者 王达 许翠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46-3258,共13页
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是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质变形作用过程是全面认识华北克拉通性质与演化的关键。前人对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变质变形年代研究的测试对象主要为锆石,报道的年代学数据多集中于1.8-1.9 Ga,认为变质变形... 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是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质变形作用过程是全面认识华北克拉通性质与演化的关键。前人对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变质变形年代研究的测试对象主要为锆石,报道的年代学数据多集中于1.8-1.9 Ga,认为变质变形作用的时代为古元古代。本文通过对采集自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的2个石榴云母片岩和2个云母片岩样品中独居石及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代测定,揭示了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不仅经历了古元古代(1869±16-1864±14 Ma)变质事件的改造,而且还经历了三叠纪(215.1±4.2-217.8±6.3 Ma)变质变形事件的叠加。通过金红石中Zr温度计计算得出215.1±4.2 Ma,217.7±2.7 Ma和217.8±6.3 Ma的U-Pb年龄对应温度分别为:658℃,667℃和680℃。表明胶北地块部分卷入了三叠纪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并遭受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北地块 粉子山群 荆山群 变质变形 红石U—Pb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俯冲过程中上盘的俯冲剥蚀--胶北地块三叠纪独居石、金红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汇 许志琴 +1 位作者 李广旭 王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244-244,共1页
通过对采集自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的石榴云母片岩和云母片岩样品中独居石和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代测定,揭示了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不仅经历了古元古代(1869±16~1864±14Ma)变质事件的改造,而且经历了三叠纪(217.8... 通过对采集自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的石榴云母片岩和云母片岩样品中独居石和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代测定,揭示了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不仅经历了古元古代(1869±16~1864±14Ma)变质事件的改造,而且经历了三叠纪(217.8±6.3~215.1±4.2 Ma)变质事件的叠加。说明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上盘的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卷入了三叠纪俯冲—碰撞造山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北地块 粉子山群 荆山群 红石和独居石u-pb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Sepon斑岩型铜金钼矿集区Padan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赵光辉 徐林刚 +1 位作者 宋彦博 Meng LEE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47,共17页
老挝Sepon地区是东南亚Truongson褶皱带中重要的铜金钼矿集区,区内出露Thengkham、Khanong和Padan等多个英安斑岩岩体。以往针对Thengkham和Khanong两个成矿岩体开展了系统研究和找矿勘查评价,基本厘定了成矿时代、蚀变类型、岩石地球... 老挝Sepon地区是东南亚Truongson褶皱带中重要的铜金钼矿集区,区内出露Thengkham、Khanong和Padan等多个英安斑岩岩体。以往针对Thengkham和Khanong两个成矿岩体开展了系统研究和找矿勘查评价,基本厘定了成矿时代、蚀变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组成和成矿特征。Padan是矿集区内同一构造带中出露的又一个重要的英安斑岩岩体,但其成岩时代、蚀变特征以及岩浆岩属性还不清楚,制约了找矿勘查的部署。文章针对目前尚未获得找矿突破的Padan英安斑岩开展了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了锆石LAICP-MS U-Pb谐和年龄为(283.1±1.7)Ma(MSWD=0.006,n=10),代表了其结晶年龄。Padan英安斑岩的w(SiO_(2))为69.4%~74.0%,w(K_(2)O)为5.02%~5.46%,w(MgO)为0.45%~0.81%,具有高硅、富钾、低镁的特征。英安斑岩的A/CNK>1.1,为过铝质岩石;富集Rb、K、Ba、Th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Sr、P、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δEu的变化范围在0.53~0.94,平均值为0.78。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Padan英安斑岩为钾玄岩系列至高钾钙碱性系列的I型岛弧花岗岩,母岩为受上地壳物质混染的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基于Padan岩体与区内其他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成岩年龄、矿化蚀变组合、物质组成以及构造演化历史,文章认为Padan岩体具有良好的斑岩型矿床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安斑岩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Sepon铜矿集区 老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西段落凤坡南榴辉岩的冷却史:锆石和金红石年代学及微量元素温度计制约
4
作者 于泽睿 孟繁聪 +3 位作者 张建新 陈松永 申婷婷 李小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30-3846,共17页
金红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是其重要来源之一。柴北缘西段鱼卡-落凤坡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是榴辉岩型金红石的远景区之一,但该类型金红石的保存条件仍不清楚。本文选择在落凤坡以南沙梁沟地区新发现的榴辉岩透... 金红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是其重要来源之一。柴北缘西段鱼卡-落凤坡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是榴辉岩型金红石的远景区之一,但该类型金红石的保存条件仍不清楚。本文选择在落凤坡以南沙梁沟地区新发现的榴辉岩透镜体,对榴辉岩和榴闪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和金红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榴闪岩中锆石给出了435±2Ma(MSWD=0.26)的加权平均年龄,锆石内部结构和较为平坦的重稀土配分曲线((Lu/Gd)_(N)=2.08~8.56)以及无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59~0.81)表明该年龄代表榴辉岩相变质时间,锆石Ti含量温度计给出了643±27℃的峰期变质温度。榴辉岩中金红石给出了410±8Ma的回归下交点年龄,这代表了榴辉岩从峰期变质时代冷却到金红石封闭温度约570℃的时代,对应的金红石Zr温度计计算结果给出618±1℃的峰期变质温度。由此可以得出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的冷却速率为2~3℃/Myr,低于鱼卡榴辉岩的冷却速率(~4℃/Myr)。榴辉岩规模,矿体品位等证据显示落凤坡南榴辉岩比鱼卡榴辉岩中的金红石退变强,形成钛铁矿或榍石。这表明了较缓慢冷却不利于榴辉岩中金红石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红石 锆石 u-pb定年 柴达木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来自副片麻岩中锆石、金红石的U-Pb年代学和温度信息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贵宾 张立飞 +1 位作者 宁远煜 韩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35-2842,共8页
本文运用LA-ICP-MS和SIMS对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东端沙柳河剖面中的副片麻岩进行了锆石和金红石U-Pb年代和微量元素分析。锆石边部的变质时代为425±6Ma,所对应的锆石Ti含量温度计计算出的温度为689±14℃。金红石U-Pb定年给... 本文运用LA-ICP-MS和SIMS对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东端沙柳河剖面中的副片麻岩进行了锆石和金红石U-Pb年代和微量元素分析。锆石边部的变质时代为425±6Ma,所对应的锆石Ti含量温度计计算出的温度为689±14℃。金红石U-Pb定年给出的年龄为414.0±6.3Ma,代表了副片麻岩在折返过程中冷却到金红石U-Pb封闭温度约570℃的时代。而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给出同锆石边部较一致的温度685±9℃,代表了峰期变质时代的温度条件。根据锆石的变质时代和变质温度以及金红石的冷却年龄和封闭温度所限定的T-t轨迹,可以得出此副片麻岩在折返过程中的冷却速率约为11℃/M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 锆石 u-pb定年 红石温度计 锆石温度计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中金红石SHRIMP原位U-Pb定年及其年代学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晨阳 杨天水 石玉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34-340,共7页
对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中金红石进行了SHRIMP原位U-Pb定年,得到金红石U-Pb年龄为(219±4)Ma,与前人利用TIMS方法获得的金红石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验证了金红石用于SHRIMP原位U-Pb定年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发现,不同赋存... 对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中金红石进行了SHRIMP原位U-Pb定年,得到金红石U-Pb年龄为(219±4)Ma,与前人利用TIMS方法获得的金红石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验证了金红石用于SHRIMP原位U-Pb定年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发现,不同赋存状态的金红石U-Pb年龄无明显差别。根据本次测得的年龄数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金河桥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为冷却年龄,代表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构造折返阶段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榴辉岩 红石 SHRIMP u-pb年龄 封闭温度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拿若铜(金)矿床隐爆角砾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高轲 多吉 +6 位作者 唐菊兴 宋扬 刘治博 方向 杨欢欢 王勤 宋俊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8-619,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拿若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由斑岩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组成,现已探明铜资源量243万t,伴生金资源量87t,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此次研究通过隐爆角砾岩中岩体角砾与胶结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 1研究目的(Objective)拿若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由斑岩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组成,现已探明铜资源量243万t,伴生金资源量87t,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此次研究通过隐爆角砾岩中岩体角砾与胶结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金属硫化物S同位素,旨在探讨该隐爆角砾岩的成岩时代、岩浆与成矿物质的来源。2研究方法(Methods)锆石U-Pb测年和硫同位素测试在北京核工业测试中心完成,使用仪器为PENexION300等离子体质谱仪和Geolas193准分子固体激光器;硫同位素使用仪器为MAT-251同位素质谱仪。锆石Hf同位素在武汉上谱分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使用仪器为安捷伦公司四级杆质谱Agilent7700与193nm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GeoLasP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隐爆角砾岩型 矿床规模 地球化学特征 伴生 等离子体质谱仪 锆石HF同位素 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花岗斑岩锆石地球化学、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钱烨 孙丰月 +2 位作者 李碧乐 陈静 第五春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为确定与金厂金矿成矿有关的岩浆类型、活动时限和构造背景,采用LA-ICP-MS技术对研究区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U-Pb年龄及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锆石环带发育,wTh/wU值>0.4,具有岩浆锆石特征;锆石年龄分布于220Ma和103~123Ma ... 为确定与金厂金矿成矿有关的岩浆类型、活动时限和构造背景,采用LA-ICP-MS技术对研究区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U-Pb年龄及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锆石环带发育,wTh/wU值>0.4,具有岩浆锆石特征;锆石年龄分布于220Ma和103~123Ma 2个区间,代表了2期岩浆事件;对2种锆石分别命名为捕获岩浆锆石和新生岩浆锆石;锆石的地球化学和年龄信息显示捕获岩浆锆石的原岩为早三叠世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信息暗示花岗斑岩是早三叠世花岗岩高度熔融结晶分异、侵位于浅部氧化环境而形成,这一过程导致新生岩浆锆石负Eu异常程度降低。新生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13.5±3.8)Ma,与成矿年龄一致,据此认为早白垩世的岩浆事件是金厂金矿成矿事件的直接原因,成矿背景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岩石圈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岩浆锆石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代县金红石矿床洪塘矿区含矿岩石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 被引量:11
9
作者 庞尔成 徐永婧 +2 位作者 施光海 贾琇明 张尊侠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7-506,共10页
山西代县洪塘金红石矿区是代县金红石矿3个主要矿区之一,含金红石矿的岩石主要有4种类型:直闪石片岩和蛭石化阳起-直闪石片岩、钠长斜绿泥石阳起-直闪石片岩和蛭石化阳起-直闪石英岩。除1个样品已硅化(HT-5,石英岩)外,SiO2含量为47.83%... 山西代县洪塘金红石矿区是代县金红石矿3个主要矿区之一,含金红石矿的岩石主要有4种类型:直闪石片岩和蛭石化阳起-直闪石片岩、钠长斜绿泥石阳起-直闪石片岩和蛭石化阳起-直闪石英岩。除1个样品已硅化(HT-5,石英岩)外,SiO2含量为47.83%~55.03%,富MgO、TiO2和Al2O3,低CaO、Na2O和K2O,轻稀土元素略亏损,重稀土元素分布较平坦,具明显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变化较大,高场强元素总体上没有明显分异,Ti、Zr、Hf和Y轻微亏损,Ba、Sr和Rb亏损。据以上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其原岩化学组成等同于基性岩浆岩类中的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类,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上述含矿岩石。含矿岩石中锆石的内外部生长特征、矿物包裹体特征以及U-Pb年龄结果显示,该区含矿原岩——中基性玄武质岩浆岩的成岩时代为2530Ma左右,后可能经历了2530~2370Ma和1900Ma左右的热液流体活动参与的高角闪岩相到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年代学 直闪石片岩 红石矿床 山西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早中新世隆升:锆石和金红石U-Pb年龄约束
10
作者 王冬兵 秦雅东 +4 位作者 曾纪培 罗亮 唐渊 曾孝文 韩明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3-896,共14页
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岩石开展锆石和金红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揭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早期隆升历史。两件角闪石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4.0±0.2) Ma和(31.4±0.4) Ma,相同两件样品的金红石U-Pb年龄分别为(23.8±0.9) Ma... 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岩石开展锆石和金红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揭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早期隆升历史。两件角闪石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4.0±0.2) Ma和(31.4±0.4) Ma,相同两件样品的金红石U-Pb年龄分别为(23.8±0.9) Ma和(21.8±0.5) Ma。夕卡岩化石榴石大理岩中的金红石包裹体(寄主矿物为石榴子石)U-Pb年龄为(19.5±0.7) Ma。角闪石岩中的锆石和金红石均为岩浆成因,而金红石包裹体为变质成因。研究认为锆石年龄代表岩浆结晶或岩体侵位时间,而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金红石的年龄代表结晶后的隆升冷却时间。综合分析表明,雅鲁藏布江环绕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核心区在早中新世23~19 Ma发生了明显的隆升,上新世5~3 Ma以来隆升加速。此外,推断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与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之间的中间段,在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闭合至早中新世期间具有一致的隆升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隆升 锆石 红石 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地区樊岔金矿基性岩脉年代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1
作者 郭晓 李重阳 +3 位作者 王红军 祖宗虎 李满军 裴海洋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3期334-343,共10页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造山带的北部,是区域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典型区域。该区自太古代以来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岩浆-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多种基性岩脉。这些基性岩脉在时间上及空间上与区内花岗岩体及金矿脉表...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造山带的北部,是区域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典型区域。该区自太古代以来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岩浆-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多种基性岩脉。这些基性岩脉在时间上及空间上与区内花岗岩体及金矿脉表现出一定的穿插或伴生关系,这对于探讨区域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对小秦岭东部樊岔金矿区内的基性岩脉开展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基性岩脉的锆石分为岩浆锆石与继承锆石两类,其中继承锆石的同位素年龄为2430 Ma—2029 Ma,与区内基底太华群的形成年代近于一致,指示其形成过程中捕获了部分太古代太华群的锆石;岩浆锆石同位素年龄集中在1866 Ma—1803 Ma,属中元古代,与区内广泛发育的熊耳群火山岩及部分花岗岩(桂家峪岩体、小河岩体)形成时代近于一致,是中元古代时期华北克拉通发生拉张、裂解等构造背景下的产物;区内发育的基性岩脉集中于元古代时期,而区内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因此,在时间上基性岩脉与区内中生代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岔 基性岩脉 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河南小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中山沟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超 张福祥 +4 位作者 王丰翔 牛树银 马奎 王云静 楚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石中锆石可以来自围岩,也可以由热液活动形成。因此,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成岩成矿信息。中山沟金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张宣)地区,主要呈石英脉型产于水泉沟岩体西段,是张宣幔枝构造核部的典型金矿床之一。本文在矿... 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石中锆石可以来自围岩,也可以由热液活动形成。因此,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成岩成矿信息。中山沟金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张宣)地区,主要呈石英脉型产于水泉沟岩体西段,是张宣幔枝构造核部的典型金矿床之一。本文在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主要开展含金石英脉内锆石形态学特征、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以及Hf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石英脉内的锆石形态为自形—半自形,环带特征明显,Th/U值较高,平均0.97,具有岩浆锆石特征。锆石稀土元素含量(∑REE)为351×10^(-6)~976×10^(-6),平均值为690×10^(-6),呈现出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富集特征,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总体呈现出斜率基本一致的左倾型;17个锆石U-Pb年龄数据获得391±1 Ma的谐和年龄和391±3 Ma的加权平均年龄,两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代表了含金石英脉中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11个Hf同位素测试数据获得的εHf(t)值位于-21.4~-16.6,T_(DM1)介于1.7~1.9 Ga,平均1.7 Ga,T_(DM2)主要集中于2.4~2.6 Ga,平均2.5 Ga,在Hf图解中投影点均位于亏损地幔和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基本靠近2.5 Ga古老地壳的Hf同位素演化线,反应了其源区物质在地壳中平均存留的年龄。结合区域、矿区地质和实验锆石特征,本文认为中山沟金矿成矿时代不早于391±1 Ma,推测可能形成于海西早期,存在燕山期热液叠加成矿。水泉沟岩体的主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宣化地区 中山沟 u-pb年代学 石英脉 幔枝构造 水泉沟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13
作者 孟洁 李厚民 +1 位作者 李立兴 宋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984,共24页
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位于豫、陕两省交界处的西峡县与商南县之间,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地块的北缘。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一套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基性火山岩内,矿化层与大理岩互层产出。目前对于其含矿岩系的时代归属问题尚有中新... 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位于豫、陕两省交界处的西峡县与商南县之间,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地块的北缘。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一套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基性火山岩内,矿化层与大理岩互层产出。目前对于其含矿岩系的时代归属问题尚有中新元古代与中晚古生代之争。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八庙矿区含矿岩系的底板围岩含石榴子石二云石英片岩主要包含3个阶段的年龄,即2664~1373 Ma、1003~874 Ma和468~411 Ma,青山矿区的含金红石斜长角闪片岩主要包含4个阶段的年龄,即1860~1441 Ma、1103~969 Ma、832~780 Ma和433~418 Ma。2个样品的最小锆石年龄数据一致,且与前人在含矿岩系大理岩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指示的时代相近。因此,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的赋矿地层时代应归属于早泥盆世。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含矿岩石具洋岛玄武岩特征,源区可能为石榴橄榄岩,指示高钛的岩浆物质来自深部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红石矿床 锆石u-pb测年 八庙-青山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红英 李怀坤 +3 位作者 崔玉荣 耿建珍 张健 李惠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9-1446,共8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的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和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两种方法,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利用LA-MCICP-MS验证了山西代县洪塘金红石矿区金红石的... 本文系统阐述了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的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和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两种方法,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利用LA-MCICP-MS验证了山西代县洪塘金红石矿区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龄的均一性;利用ID-TIMS对洪塘矿区金红石进行了U-Pb同位素精确定年,获得~207Pb/~206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1806±2 Ma(MSWD=2.3,n=6),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1808±7Ma(MSWD=0.20,n=6);并对金红石ID-TIMS U-Pb同位素测年和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高精度的ID-TIMS U-Pb同位素测年和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方法均有望获得准确可靠的金红石形成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 u-pb同位素定年 ID-TIMS LA-MC-ICP-MS 山西代县洪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D超高压变质金红石U-Pb定年及其约束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金龙 孙晓明 +3 位作者 徐莉 翟伟 汤倩 梁业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75-3279,共5页
本文尝试性地对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及地表的超高压(UHP)变质榴辉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U-Pb定年研究,初步获得了211±22Ma的等时线年龄,这是苏北地区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第一个直接的年龄结果,结合前人在大别山地区获得... 本文尝试性地对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及地表的超高压(UHP)变质榴辉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U-Pb定年研究,初步获得了211±22Ma的等时线年龄,这是苏北地区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第一个直接的年龄结果,结合前人在大别山地区获得的首个准确的金红石U-Pb年龄:218Ma及金红石U-Pb体系大约500℃的封闭温度分析,该年龄代表的是UHP变质峰值期后板块折返过程的冷却年龄,峰值期形成的金红石在此时发生了变质重结晶作用。此年龄对整个苏鲁UHP变质地体的俯冲-折返历史及本地区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形成过程都有重要的约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 u-pb定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U-Pb同位素稀释法定年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红英 李惠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0,共4页
介绍了金红石U-Pb定年方法,并对影响本底的各方面因素、同位素分馏效应、干扰峰影响等环节做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关的流程改进措施,并利用改进的方法对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中的金红石做了测定,获得了218.2±1.2Ma的高精度金红石U-P... 介绍了金红石U-Pb定年方法,并对影响本底的各方面因素、同位素分馏效应、干扰峰影响等环节做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关的流程改进措施,并利用改进的方法对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中的金红石做了测定,获得了218.2±1.2Ma的高精度金红石U-Pb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 u-pb定年 同位素稀释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标准物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红英 李怀坤 +5 位作者 李惠民 崔玉荣 耿建珍 张健 涂家润 叶丽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64-66,共3页
金红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研究是一个新的测年研究领域和趋势,无论是金红石SIMS还是LA-(MC)-ICPMSU-Pb同位素直接测年,方法简便快速,但对同类矿物标样的要求十分严格而苛刻。为解决标样缺乏的问题,亟需研制金红石微区原位U-P... 金红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研究是一个新的测年研究领域和趋势,无论是金红石SIMS还是LA-(MC)-ICPMSU-Pb同位素直接测年,方法简便快速,但对同类矿物标样的要求十分严格而苛刻。为解决标样缺乏的问题,亟需研制金红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的标准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同位素定年 标准物质 红石 SIMS 测年 原位 微区 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块东南缘晚白垩世高温变质作用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石英出溶金红石的证据和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亮 张宏飞 潘发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8-239,共12页
文中对拉萨地块东南缘林芝杂岩中的含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锆石U-Pb定年。岩相学观察表明,含榴斜长角闪岩经历了峰期麻粒岩相变质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峰期麻粒岩相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高Ti角闪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石... 文中对拉萨地块东南缘林芝杂岩中的含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锆石U-Pb定年。岩相学观察表明,含榴斜长角闪岩经历了峰期麻粒岩相变质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峰期麻粒岩相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高Ti角闪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石英+金红石,其中的石榴子石、石英和角闪石中含有大量金红石出溶体,说明这些矿物的初始成分具有高Ti含量。角闪岩相退变质矿物组合为低Ti角闪石+斜长石+斜黝帘石+石英+金红石。利用Ti在石英中的含量(TitaniQ)温度计计算得到峰期麻粒岩相变质温度为803~924℃,后期角闪岩相退变质温度为555~732℃。样品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为典型岩浆型锆石,具有高的Th/U值,强烈富集HREE,明显的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206Pb/238U年龄为(89.3±0.6)Ma,代表含榴斜长角闪岩原岩结晶年龄。锆石边部呈无环带结构,同核部相比,具有低的Th/U值,低的M-HREE和弱的Eu负异常,为变质峰期生长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81.1±0.8)Ma,代表麻粒岩相峰期变质年龄。我们认为约81Ma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可能与洋中脊俯冲造成的板片窗导致的软流圈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地块 高温变质作用 红石出溶体 TitaniQ温度计 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泌阳县付金川金红石矿床成矿时代及成因探讨
19
作者 王莉 张荣臻 +5 位作者 杜保峰 李栋 茹朋 耿爱宾 袁稳 吕国营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2期2187-2197,共11页
金红石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钛矿物,在军工航空、航天、航海、机械、化工、海水淡化、造纸、陶瓷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金红石是自然界中较为稳定的矿物之一,在热液活动和角闪岩相变质级以下均能保持其化学稳定性,是研究变质作用和流体活... 金红石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钛矿物,在军工航空、航天、航海、机械、化工、海水淡化、造纸、陶瓷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金红石是自然界中较为稳定的矿物之一,在热液活动和角闪岩相变质级以下均能保持其化学稳定性,是研究变质作用和流体活动的理想矿物。为了研究秦岭—大别地区变质型金红石矿床的成因及年代特征,本文选取泌阳县付金川金红石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LA-ICP-MS金红石U-Pb测年及矿物微区测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付金川矿床中的含钛矿物以金红石为主,TiO_(2)含量为95.6%~98.5%。LA-ICP-MS金红石U-Pb年代学获得加权平均年龄(283±26)Ma,暗示泌阳地区可能存在二叠纪的金红石成矿时间;Nb含量均大于Zr含量(Nb/Cr为1.76~42.88),且Nb>800×10^(-6),表明付金川矿床中的金红石形成于变泥质岩,而非变镁铁质岩,属于壳幔混合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 LA-ICP-MS 红石u-pb年龄 泌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红石山地区晚石炭世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小明 管诰 +2 位作者 王宏伟 刘志强 袁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9-233,共15页
笔者等以出露于红石山—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南侧的英云闪长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成因、构造环境及红石山洋俯冲消亡过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红石山南英云闪长... 笔者等以出露于红石山—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南侧的英云闪长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成因、构造环境及红石山洋俯冲消亡过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红石山南英云闪长岩体富硅(SiO2=63.95%~66.22%)、高铝(Al2O3=15.31%~16.61%)、富钠(Na2O=3.73%~4.33%)、低钾(K2O=1.00%~1.85%),相对高锶(Sr=246.0×10-6~417.0×10-6)、低钇(Y=8.83×10-6~11.80×10-6),富集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HREE相对亏损,无明显Eu异常。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俯冲洋壳脱水熔融的产物。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红石山南英云闪长岩体的形成年龄为306.9~309.9 Ma,表明该岩体侵位于晚石炭世,反映了红石山—百合山缝合带晚石炭世大洋俯冲带岩浆作用事件,进一步约束了红石山洋俯冲时限。结合红石山—百合山缝合带石炭纪蛇绿岩、石炭纪—二叠纪岛弧型岩浆岩和早二叠世末期(275 Ma)的辉长岩和花岗岩侵位及早—中二叠世双堡塘组下部的角度不整合均反映了红石山洋盆的闭合过程(辛后田等,2020),表明红石山洋盆在晚石炭世并未关闭,而是处于大洋俯冲消减和陆壳增生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云闪长岩 红石 晚石炭世 锆石u-pb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