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红石二氧化钛介电常数的光致增大效应
1
作者 王志晓 周锋子 +2 位作者 李国岭 臧国忠 李立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89,共5页
研究了紫外光照对金红石二氧化钛(TiO_2)和锐钛矿TiO_2介电性质的影响。利用阻抗分析仪,测量暗态和紫外光照下金红石TiO_2和锐钛矿TiO_2在40~106Hz的介电常数。测量结果表明:在50~400Hz,紫外光照可提高金红石TiO_2的介电常数约18%,降低... 研究了紫外光照对金红石二氧化钛(TiO_2)和锐钛矿TiO_2介电性质的影响。利用阻抗分析仪,测量暗态和紫外光照下金红石TiO_2和锐钛矿TiO_2在40~106Hz的介电常数。测量结果表明:在50~400Hz,紫外光照可提高金红石TiO_2的介电常数约18%,降低介电损耗约7%。在相同光照和测量频率条件下,锐钛矿TiO_2的介电常数降低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二氧化钛 锐钛矿二氧化钛 紫外光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液水解工艺对金红石二氧化钛消色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路瑞芳 吴健春 刘婵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48,共5页
以工业钛液为原料,采用外加晶种常压水解工艺制备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研究了水解钛液的组成和操作参数对二氧化钛消色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消色力(Tcs)和蓝相光谱值(Scx)随晶种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判灰延时时间的增... 以工业钛液为原料,采用外加晶种常压水解工艺制备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研究了水解钛液的组成和操作参数对二氧化钛消色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消色力(Tcs)和蓝相光谱值(Scx)随晶种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判灰延时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钛液F值的增加先稍有增加后明显降低,随钛液二氧化钛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钛液F值(游离硫酸加上与钛结合的硫酸之和与二氧化钛质量浓度的比值)为1.90左右、铁钛比(铁元素与二氧化钛质量浓度的比值)<0.5、二氧化钛质量浓度为190~200 g/L、晶种添加量(晶种中二氧化钛质量与对应批次水解浓钛液中二氧化钛质量的比值)为2.0%~2.2%、灰点为“基点+20 min”、熟化时间为0~30 min、稀释水在二沸后100 min加入的条件下进行水解,经过一次洗涤—漂白—二次洗涤—盐处理—煅烧,所得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消色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液水解工艺 红石二氧化钛 消色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对金红石二氧化钛光电特性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侯艳 高成娟 +4 位作者 吴希喆 资雪池 谢露 杨海征 闫宇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5,101,共7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LDA+U方法,计算不同浓度氮元素掺杂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研究显示氮元素的掺入使TiO_(2-x)N_(x)体系带隙变窄。而O-2p与N-2p轨道杂化耦合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了杂质能级,促使载流子跃迁变容易,... 运用第一性原理LDA+U方法,计算不同浓度氮元素掺杂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研究显示氮元素的掺入使TiO_(2-x)N_(x)体系带隙变窄。而O-2p与N-2p轨道杂化耦合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了杂质能级,促使载流子跃迁变容易,从而拓展了TiO_(2-x)N_(x)体系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此外,杂质能级对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有抑制作用,对光催化活性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氮元素掺杂量(x)为0.0625时,TiO_(2-x)N_(x)体系光吸收性能与光电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 金红石二氧化钛 第一性原理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防腐蚀白颜料的表面包覆的金红石二氧化钛的使用:DEl0 134 272
4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3年第4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防腐蚀白颜料 表面包覆 金红石二氧化钛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不同晶型混合物在环境改变下的沉降速率变化及其对细胞的毒性影响
5
作者 黄惠莹 徐云东 +3 位作者 胡天美 刘珊杏 汪旭 王晗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3,共9页
纳米量级二氧化钛(TiO_(2) nanoparticle,TNPs)中的金红石型TiO_(2)-NPs(TNPs-R)和锐钛矿型TiO_(2)-NPs(TNPs-A)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防晒霜等产品中。但有研究证实,TNPs可通过吸入、注射、皮肤穿透等暴露途径在组织中积累从而导... 纳米量级二氧化钛(TiO_(2) nanoparticle,TNPs)中的金红石型TiO_(2)-NPs(TNPs-R)和锐钛矿型TiO_(2)-NPs(TNPs-A)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防晒霜等产品中。但有研究证实,TNPs可通过吸入、注射、皮肤穿透等暴露途径在组织中积累从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优化材料性能,通常会使用不同比例TNPs-R和TNPs-A的混合物。但TNPs-R和TNPs-A暴露环境改变后对人肝细胞的毒性影响差异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选用粒径为25 nm的TNPs-R、TNPs-A,在单独、混合处理以及自然光或紫外光活性处理颗粒后将其配制成80μg·mL^(-1),以紫外吸收比值Ae/A0法评估各处理组TNPs在静置3~12 h内的沉降性能;选取混合处理中沉降速率最高的TNPs-R∶TNPs-A=1∶9组与单独TNPs-R组、TNPs-A组暴露人肝细胞QGY 48 h,流式细胞术侧向光散射角(SSC)比值SSC_(e)/SSC_(0)评估颗粒进入细胞的效率,吉姆萨染色法分析细胞坏死率。研究发现,以水为溶剂时,TNPs-R沉降速率显著低于TNPs-A(P<0.001),混合处理时,在TNPs-R∶TNPs-A=1∶9组的沉降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的混合组(P<0.05);以无血清培养基为溶剂时,TNPs-A和TNPs-R∶TNPs-A=1∶9组的沉降速率显著高于单独TNPs-R组(P<0.001)。叠加紫外暴露后,TNPs所有组的沉降速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光TNPs-R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QGY细胞在TNPs-R、TNPs-R∶TNPs-A=1∶9和TNPs-A暴露48 h后,细胞内SSC_(e)/SSC_(0)均具有上升趋势,且3个暴露组均显著诱导QGY细胞坏死(P<0.01),相较而言,TNPs-R∶TNPs-A=1∶9诱导细胞坏死显著高于TNPs-R(P<0.001)。综上,随着TNPs-A组分比率升高,以及紫外暴露条件下,TNPs-R和TNPs-A混合物的理化特性会发生改变,导致沉降速率增大,进而诱导产生更强的人肝细胞的毒性,研究可为不同晶型TNPs的安全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 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 人肝癌QGY细胞 细胞毒性 沉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珊瑚状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捷 葛奉娟 +4 位作者 陈艳 徐艳 张学杨 邹伟欣 董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0-1476,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在二乙二醇溶液中制备了珊瑚状的金红石二氧化钛(Rut-d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明样品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直径约为1 μm,表面具有珊瑚状的突起结构,半径约10 nm。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样品比表面达到... 采用溶剂热法在二乙二醇溶液中制备了珊瑚状的金红石二氧化钛(Rut-d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明样品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直径约为1 μm,表面具有珊瑚状的突起结构,半径约10 nm。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样品比表面达到228 m^2·g^-1,是商品金红石的7倍多。由于其特殊的形貌,Rut-dg在紫外光下的催化产氢量达到25 000 μmol·g^-1·h^-1,比P25高出50%,是商品金红石活性的13倍。在可见光下的产氢量为270 μmol·g^-1·h^-1,而P25和商品金红石则没有明显活性。进一步实验表明,Rut-dg样品表面检测不到可能引起活性增加的有机杂质存在,因此,珊瑚状的形貌是影响活性的重要因素。样品在300 ℃焙烧后,珊瑚状表面结构明显烧结,比表面下降了50%,导致产氢量下降了15%~25%,这也说明珊瑚状结构大大促进了光催化产氢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金红石二氧化钛 多相催化 分解水 光分解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与受阻胺光稳定剂协同改进ABS的抗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刚 于杰 +2 位作者 罗筑 钱志勇 涂铭旌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3-739,共7页
分别采用纳米级金红石型Ti02和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对ABS进行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ABS/纳米TiO2、ABS/纳米TiO2/HALS和ABS/HALS复合材料,采用GB/T16422.2-1999所述的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实验方法,用氙灯气候试验机对其进... 分别采用纳米级金红石型Ti02和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对ABS进行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ABS/纳米TiO2、ABS/纳米TiO2/HALS和ABS/HALS复合材料,采用GB/T16422.2-1999所述的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实验方法,用氙灯气候试验机对其进行28天人工加速老化,通过测定其老化过程中的无缺口和缺口试样冲击强度的变化来对其抗老化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老化过程中的冲击断口形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在ABS基体中分散良好,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均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纳米TiO2与HALS复合改性ABS对其耐候性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其老化后的抗冲击性能超过了单一使用HALS或纳米TiO2的改性效果,老化28天后纯ABS树脂试样的无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只有20%左右,添加2.0wt%纳米TiO2后,老化28天后的ABS/纳米TiO2/HALS复合材料试样的保持率则提高到47.9%,为纯ABS树脂试样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红石二氧化钛 受阻胺光稳定剂 ABS 冲击性能 抗老化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包覆的若干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登松 马寒冰 施利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5,共5页
对金红石型纳米TiO2进行表面处理是钛白粉工业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处理的方法和包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应用范围。介绍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表面包覆的机理、包覆的方式以及对包覆效果进行表征的一些常用方法。
关键词 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 包覆 机理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二氧化钛粒径与蓝相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刘婵 路瑞芳 +2 位作者 孙蔷 石瑞成 吴健春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0,共6页
采用不同的K_(2)O、P_(2)O_(5)、ZnO盐处理配方处理偏钛酸,煅烧后得到金红石含量合格的硫酸法钛白初品,检测蓝相指标SCX、ZS90平均粒径Z-Ave和SEM平均粒径,并通过线性拟合和回归等手段分析三者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结果表明,钛白初品的ZS9... 采用不同的K_(2)O、P_(2)O_(5)、ZnO盐处理配方处理偏钛酸,煅烧后得到金红石含量合格的硫酸法钛白初品,检测蓝相指标SCX、ZS90平均粒径Z-Ave和SEM平均粒径,并通过线性拟合和回归等手段分析三者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结果表明,钛白初品的ZS90平均粒径Z-Ave和SEM平均粒径与SCX的线性相关性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57和−0.935,说明该两项粒径指标大小均与SCX值成负线性相关性。SCX与Z-Ave线性回归方程的R-Sq达到了91.6%,SCX与SEM平均粒径线性回归方程的R-Sq达到了87.5%,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采用SCX值对Z-Ave的预测有效性要稍高于对SEM平均粒径的预测有效性。钛白粉厂家可将常规监测指标SCX值带入相应的拟合方程式来对产品粒径进行统计分析和跟踪,并据此对工艺技术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二氧化钛 ZS90 SEM SCX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煅烧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绍东 程巨 乔森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功能决定了产品的高附加值,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物的粒度和晶型。在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生产过程中,煅烧方式是影响产品质量与产品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干燥和煅烧方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功能决定了产品的高附加值,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物的粒度和晶型。在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生产过程中,煅烧方式是影响产品质量与产品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干燥和煅烧方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旋流动态煅烧炉和旋转闪蒸干燥器组合方式生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煅烧方案,给出了工艺流程、煅烧条件及要求、系统设备配套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 旋流动态煅烧炉 旋转闪蒸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金红石相二氧化钛晶胞数原子数和晶面原子数的计算与研究
11
作者 张青龙 沈毅 +1 位作者 李真 吴国友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5年第4期9-13,共5页
以矿物晶体结构、晶体化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纳米级金红石相二氧化钛颗粒的晶胞数、原子数及平行(001)面的表面原子数的计算,讨论了它们与纳米级金红石二氧化钛颗粒尺度大小的相关规德,并结合纳米微粒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红石二氧化钛 纳米 晶胞 原子 二氧化钛颗粒 红石 原子数 纳米级 晶胞数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胶体制备包核二氧化钛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登岗 郭建华 +2 位作者 殷恒波 杨建中 任敏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8期20-23,共4页
通过几种不同包核二氧化钛制备方法比较,进行了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胶体制备包核二氧化钛工艺过程的探索,结果表明:采用我国储量丰富的低价的矿石粉(如高岭土、硅石粉、云母粉、碳酸钙、硫酸钡等)作为包核二氧化钛的内核原料,以纳米金... 通过几种不同包核二氧化钛制备方法比较,进行了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胶体制备包核二氧化钛工艺过程的探索,结果表明:采用我国储量丰富的低价的矿石粉(如高岭土、硅石粉、云母粉、碳酸钙、硫酸钡等)作为包核二氧化钛的内核原料,以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胶体为包核主原料,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治理简便,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产品品质优良,白度、遮盖力、吸油量等性能指标接近二氧化钛标准,能替代二氧化钛应用于涂料、造纸、橡胶和塑料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红石二氧化钛 包核二氧化钛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涂料中遮盖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杜国华 龚家竹 韩小刚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从涂料颜料体积浓度(PVC)、基料折射率、填料粒径、填料折射率4个方面探讨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涂 料中遮盖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红石二氧化钛 涂料 遮盖力 填料 基料 PVC 粒径 颜料体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法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工程分析
14
作者 谷长江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8期76-79,共4页
二氧化钛具有优良的化学、物理和光学性能,广泛用于涂料、汽车、塑料、化纤等行业。已成无机化工产品中三种最大销售值商品之一。本文以年产能8万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生产能力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生产方案、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选取... 二氧化钛具有优良的化学、物理和光学性能,广泛用于涂料、汽车、塑料、化纤等行业。已成无机化工产品中三种最大销售值商品之一。本文以年产能8万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生产能力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生产方案、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选取、原辅料的供给、公用工程、节能、环保、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分析。结果表明:氯化法生产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国内市场高档钛白粉供应紧张的现状。工程投产后,具有良好经济效益,抗风险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 氯化法 硫酸法 工程化 红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
15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5,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钛酸四丁酯溶于浓度为1.5~2.5mol/L的HCl溶液中,钛酸四丁酯在混合后溶液中的浓度为0.1~1.0mol/L,将混合液放人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在100~180℃下水热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钛酸四丁酯溶于浓度为1.5~2.5mol/L的HCl溶液中,钛酸四丁酯在混合后溶液中的浓度为0.1~1.0mol/L,将混合液放人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在100~180℃下水热反应6~24h,自然冷却后,产物洗涤、过滤、干燥即可得直径为300~500nm的二氧化钛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二氧化钛 制备方法 微球 HCL溶液 钛酸四丁酯 聚四氟乙烯 水热反应 自然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及其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
16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0,共1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1)将过渡金属(如钒、铬、钨、锰、钌、锇、铑、铱、铂、锗、锡或铅)置于氧气(O2)氛围使之氧化,反应温度为200—400℃;
关键词 红石二氧化钛 制备方法 半导体结构 过渡 反应温度 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方法
17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8-38,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偏钛酸与碳酸钾为原料,按物质的量比为4:1在高温煅烧下得到六钛酸钾纳米晶须,然后将该晶须作为水热反应初始反应物,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偏钛酸与碳酸钾为原料,按物质的量比为4:1在高温煅烧下得到六钛酸钾纳米晶须,然后将该晶须作为水热反应初始反应物,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分别得到锐钛矿型及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物相及形貌可控,同时可实现酸的可重复利用,增加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二氧化钛 锐钛矿型 制备 纳米晶须 水热反应 物质的量比 可重复利用 六钛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
18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62,共1页
公布了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准备一种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括:烧失量在10%-45%(质量分数)的二氧化钛水合浆,比表面积≥150m2/g:包含二氧化钛的品种原料,其中一部分以金红石形式存在(质量分数≥10... 公布了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准备一种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括:烧失量在10%-45%(质量分数)的二氧化钛水合浆,比表面积≥150m2/g:包含二氧化钛的品种原料,其中一部分以金红石形式存在(质量分数≥10%);任选的分散助剂。将该混合物焙烧,成型。用作催化剂载体的成型制品至少含90%二氧化钛,其中80%的二氧化钛为金红石相。所述制品的比表面积≥2.5m2/g,孔容〉0.15mL/g,孔径在100~2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二氧化钛 催化剂载体 制备方法 质量分数 比表面积 混合物 分散助剂 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偏钛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电子粉体的方法
19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2,共1页
一种以偏钛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电子粉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偏钛酸中加入盐酸,调节酸度使pH≤2.0,加入铝粉或锌粉或铁粉充当的粉末状还原剂进行反应,所加还原剂的质量为偏钛酸中TiO2净质量的0.5%... 一种以偏钛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电子粉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偏钛酸中加入盐酸,调节酸度使pH≤2.0,加入铝粉或锌粉或铁粉充当的粉末状还原剂进行反应,所加还原剂的质量为偏钛酸中TiO2净质量的0.5%~2%;(2)调节经步骤(1)处理后所得物料的pH,使其pH在2.0~4.0范围,用纯净水对上述物料进行洗涤;(3)在步骤(2)制得的物料中加入由硫化砷(雄黄As4S4或雌黄As2S3)和三氧化二砷As2O3组成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二氧化钛电子粉体 制备方法 偏钛酸 生产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含铁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及其生产工艺
20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红石二氧化钛 生产工艺 粒度 制备 氧化 灼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