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金正喜对清代“碑学”的接受
1
作者 张艺伟 《大学书法》 2024年第4期102-109,共8页
金正喜是朝鲜王朝末期书法巨匠,也是“碑学”思想重要的接受者与倡导者。和阮元的交往使金正喜成为最早领略“碑学”思想的文人之一。清代“碑学”是金正喜参悟中国书法精髓建构个人书学思想体系的根底,也是他扭转朝鲜书法发展窘境的理... 金正喜是朝鲜王朝末期书法巨匠,也是“碑学”思想重要的接受者与倡导者。和阮元的交往使金正喜成为最早领略“碑学”思想的文人之一。清代“碑学”是金正喜参悟中国书法精髓建构个人书学思想体系的根底,也是他扭转朝鲜书法发展窘境的理论来源。金氏对“碑学”的个性化解读,更是中国文艺思想域外传播与朝鲜文化碰撞形成的璀璨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碑学 接受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东书坛亚圣——金正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光德 梁勇第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S1期121-122,共2页
金正喜的书艺,从点画的运用到空间的布置都注重致密适度、俯仰生姿,格调高雅,自具独创性。他充分发挥字体结构之美,笔不妄下而又率性自然,具有浓厚的绘画性和诗情词意,后世谓之"秋史体",在韩国书艺史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无... 金正喜的书艺,从点画的运用到空间的布置都注重致密适度、俯仰生姿,格调高雅,自具独创性。他充分发挥字体结构之美,笔不妄下而又率性自然,具有浓厚的绘画性和诗情词意,后世谓之"秋史体",在韩国书艺史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无愧为韩国近代书艺之先驱,三千年书坛之亚圣,在东亚书法史上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书艺 亚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时代的韩国以及清儒学术交流——以阮堂金正喜为主 被引量:1
3
作者 文炳赞 《船山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177-180,共4页
清军入关推翻明王朝,奉明为宗祖国的朝鲜在感情上根本无法接受。以宋时烈为代表的"北伐派"提出要北伐清朝,而洪大容、朴齐家、金正喜等学者通过入访北京,提出"北学中原"的主张,形成历史上著名的"北学派"... 清军入关推翻明王朝,奉明为宗祖国的朝鲜在感情上根本无法接受。以宋时烈为代表的"北伐派"提出要北伐清朝,而洪大容、朴齐家、金正喜等学者通过入访北京,提出"北学中原"的主张,形成历史上著名的"北学派"。金正喜作为李朝纯祖时的经学家、书画家,1809年随父亲往中国北京,搜集了大量经史、书画资料,结识了嘉庆朝很多学者,尤其得到敬仰已久的翁方纲和阮元的器重。在中国的短暂一个多月的时光,对金正喜这位将来"海东第一通儒"学术思想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学派 金正喜 阮元 翁方纲 清代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考据实学与金正喜的实学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七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0-43,共4页
清代考据实学与金正喜的实学思想朱七星清代考据实学的求是学风,对于19世纪初朝鲜实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翁方纲、阮元等人的考据实学思想的影响下,朝鲜实学家金正喜在经学与金石书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终于使他成为朝鲜金石书法之... 清代考据实学与金正喜的实学思想朱七星清代考据实学的求是学风,对于19世纪初朝鲜实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翁方纲、阮元等人的考据实学思想的影响下,朝鲜实学家金正喜在经学与金石书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终于使他成为朝鲜金石书法之大师。一、金正喜的生平及其对清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翁方纲 金石学 实学思想 实事求是说 金石书法 朴齐家 研究方法 经世实学 圣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正喜和韩国近代书艺
5
作者 李光德 杨全战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S1期123-124,128,共3页
在韩国书艺史上,新罗时代的金生、高丽时代的释坦然、李朝时代的李瑢等,皆是代表各时代的书坛名家,而韩国近世书坛,首推金秋史,此论恐无异议。金秋史的新书体是在流配中完成的,体现险峻、悲愤、不平的书风,是从他艰辛的生活中来的。如... 在韩国书艺史上,新罗时代的金生、高丽时代的释坦然、李朝时代的李瑢等,皆是代表各时代的书坛名家,而韩国近世书坛,首推金秋史,此论恐无异议。金秋史的新书体是在流配中完成的,体现险峻、悲愤、不平的书风,是从他艰辛的生活中来的。如果他在朝廷中做高官,享受富贵荣华的话,即使书风有所改变也不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书艺 地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正喜的义理学建构——《私弊辨》与戴震义理学
6
作者 文炳赞 《科技风》 2008年第23期123-123,共1页
在戴震、阮元等汉学考据学者的性理学说中,始终认为汉儒的训诂学是寻求义理的唯一途径。阮堂金正喜深受此风影响,他的经史考据学思想主要来源于清代儒者。
关键词 金正喜 戴震 考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嘉汉学思想的东传与升华——以金正喜《实事求是说》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9-184,共6页
19世纪韩国学术文化宗匠金正喜与清代乾嘉学界名流联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乾嘉学者桴鼓相应,且具有独特之处的学术思想,《实事求是说》是反映其接受、发扬乾嘉学者经学思想的精要文献。清儒标举的"实事求是",以汉儒训诂... 19世纪韩国学术文化宗匠金正喜与清代乾嘉学界名流联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乾嘉学者桴鼓相应,且具有独特之处的学术思想,《实事求是说》是反映其接受、发扬乾嘉学者经学思想的精要文献。清儒标举的"实事求是",以汉儒训诂为典范,认为这是学者应当恪守的原则,舍此不能探求儒学真谛,在这方面,金正喜是乾嘉汉学的忠实追随者。金正喜尊信汉学家先通训诂、再明义理的路径,认为这是推求圣道的正途。他还着眼于以学经世,并赋予"实事求是"思想更博赡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阮元 实事求是 汉学 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后期诗坛对唐宋诗学的宗尚——以金正喜的《精华选存》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婧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3期115-123,共9页
朝鲜文人金正喜编选的《精华选存》收录了清人王渔洋、田雯以及宋代词家的诗词作品。从这部选本所录诗词的內容、文献来源和选诗特征可以反映出金正喜对唐宋诗学的宗尚态度。金正喜作为朝鲜五百年间在学艺方面成果最为杰出的文人,他的... 朝鲜文人金正喜编选的《精华选存》收录了清人王渔洋、田雯以及宋代词家的诗词作品。从这部选本所录诗词的內容、文献来源和选诗特征可以反映出金正喜对唐宋诗学的宗尚态度。金正喜作为朝鲜五百年间在学艺方面成果最为杰出的文人,他的诗文编选活动以及所反映的诗学宗尚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可以让我们从这个视角来洞悉朝鲜后期诗坛的诗文创作活动和批评实态,以及中国诗学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对朝鲜文人影响的具体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翁方纲 王渔洋 《精华选存》 唐宋诗学 诗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朝鲜王朝学者金正喜的诗学宗尚 被引量:1
9
作者 詹杭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47,共11页
在朝鲜王朝中,金正喜(1786—1856)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学者兼书画家、诗人。朝鲜纯宗九年(清嘉庆十四年,1809),金正喜入燕,与乾嘉文坛重镇翁方纲(1733—1818)、阮元(1764—1849)相交,翁方纲的金石考据学诗学和阮元的经史文献之学对金正喜... 在朝鲜王朝中,金正喜(1786—1856)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学者兼书画家、诗人。朝鲜纯宗九年(清嘉庆十四年,1809),金正喜入燕,与乾嘉文坛重镇翁方纲(1733—1818)、阮元(1764—1849)相交,翁方纲的金石考据学诗学和阮元的经史文献之学对金正喜影响甚大。因金正喜书画名声太高,往往掩盖了他的诗学成就,也造成前此学术界对其评价不平衡的现象。通过分析金正喜的诗学宗尚以及他次韵杜甫、苏轼、翁方纲的作品,揭示金正喜对诗史的认识、对诗家修养的认识及其对学诗门径的提示。由此论定,金正喜的诗学成就即使置于清朝的杰出诗家诗作中也毫无愧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诗学宗尚 中韩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儒金正喜易学考辨蠡探
10
作者 赖贵三 《周易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121-141,共21页
朝鲜王朝(1392~1910)后期名儒金正喜(号秋史、阮堂,1786~1856),曾随嗣父金鲁敬(酉堂,1766~1837)出使清朝,因此机缘遂师事乾嘉名儒翁方纲(覃溪,1733~1818)与阮元(芸台,1764~1849),并笃志研习经学、诗学、金石、书法等,为中韩... 朝鲜王朝(1392~1910)后期名儒金正喜(号秋史、阮堂,1786~1856),曾随嗣父金鲁敬(酉堂,1766~1837)出使清朝,因此机缘遂师事乾嘉名儒翁方纲(覃溪,1733~1818)与阮元(芸台,1764~1849),并笃志研习经学、诗学、金石、书法等,为中韩文化交流佳话。本文以金氏《阮堂集》中《周易虞义考》与《易筮辨》为核心,并就其传习翁、阮二师"汉宋兼采"之经学思想,不废一家,以兼容并蓄的态度作为治学根基。金氏承其师说,于《易》学尤尽心致力于"多闻""阙疑""慎言"治经三原则。而在翁、阮二师教示影响之下,造就金氏兼容汉宋———"博综马郑(汉经),勿畔程朱(宋理)"与"考古证今,山海崇深;核实在书,穷理在心;一源勿贰,要津可寻;贯澈万卷,只此规箴"的治学风格;并能以"考订"作为治经通经的方法与工具,把握考订之学衷于义理的要旨,正是金氏师承翁、阮二师的重要经学蕲向。因此,金氏考辨《易》学之特色,除了能充分发挥考证详实、征引广博、谨慎踏实的考证工夫,也能彰显出"汉宋兼采"的学术态度;整体而言,金氏承绍继创翁、阮二儒之学风,融摄贯通之后,于金石书法学、经学考证,具有实事求是的存古汉学精神,以及实践躬行圣贤之道的宋学风华———"海东儒雅亦中华",可谓善述善继翁、阮二师之学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翁方纲 阮元 汉宋兼采 《周易虞义考》 《易筮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时期学者金正喜书法管窥
11
作者 李雪峰 《书画世界》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朝鲜时期的金正喜,受清代学者、书家的影响,虚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积极吸收中国大陆的书法思想,同时向中国大陆介绍朝鲜半岛优秀的文化成果。金正喜对诗文、金石考证、书画、篆刻等皆有涉猎。在中国期间,他接受了乾、嘉学派注重考据... 朝鲜时期的金正喜,受清代学者、书家的影响,虚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积极吸收中国大陆的书法思想,同时向中国大陆介绍朝鲜半岛优秀的文化成果。金正喜对诗文、金石考证、书画、篆刻等皆有涉猎。在中国期间,他接受了乾、嘉学派注重考据的治学方法和碑学书法观点。他的书法成就得益于多方面的学术素养。其“秋史体”的出现,对当时朝鲜半岛书坛陈陈相因的书风陋习可谓是一次革命性颠覆,在朝鲜书艺史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其必将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师承 书法 特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正喜与翁方纲交游考略兼论金正喜对碑学的接受
12
作者 张展晴 《书法赏评》 2022年第6期61-63,共3页
翁方纲所处的清代,随着各式碑刻出土,金石学,考证学开始活跃发展,并到达鼎盛时期,给清代书坛带来了碑学兴起的改变,同时碑学的发展对取法帖学的书家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取向。在清代,众多朝鲜文人与清代文人的交往中,朝鲜李朝金石... 翁方纲所处的清代,随着各式碑刻出土,金石学,考证学开始活跃发展,并到达鼎盛时期,给清代书坛带来了碑学兴起的改变,同时碑学的发展对取法帖学的书家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取向。在清代,众多朝鲜文人与清代文人的交往中,朝鲜李朝金石学家、诗人金正喜是一位重要的人物,被称为朝鲜“书坛亚圣”。金正喜青年时期前往中国交流时,与翁方纲结缘并拜其为师,学习金石考证,接受书学理论和书法鉴定的知识。他与翁方纲近十年的交往,二人交流心得,这对金正喜的碑学接受的书法观有着深远影响,是金正喜成为朝鲜金石学家并发展自己风格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并在此之后对朝鲜书法史作出极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碑学 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正喜“燕行”与韩国“秋史体”的形成关系考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奇 《中国美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59-164,共6页
金正喜作为韩国书法大家,开创了被称为“秋史体”的书体式样,在书法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反观金正喜在书法上成功的原因,“燕行”一词贯穿始终。此文通过考察认为金正喜“燕行”与“秋史体”形成有着紧密的信息互动与最为直接的因果... 金正喜作为韩国书法大家,开创了被称为“秋史体”的书体式样,在书法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反观金正喜在书法上成功的原因,“燕行”一词贯穿始终。此文通过考察认为金正喜“燕行”与“秋史体”形成有着紧密的信息互动与最为直接的因果关系。以金正喜“燕行”为中心的探究,可以观照“秋史体”的形成过程以及明确“燕行”在“秋史体”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同时,这篇文章通过对金正喜与清文人之间的交游梳理,清晰呈现了清代文人学者与朝鲜时代韩国文人间的学术互动,也更深层次挖掘了金正喜的书法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燕行 韩国 秋史体
原文传递
金正喜“汉文简札”对中国书法的接受
14
作者 刘奇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192,共3页
金正喜在广泛取法中国书法名家的基础上,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秋史体”。考察和梳理金正喜“汉文简札”对中国书法的受容与化用,对于理解金正喜书风形成的“门径”与书学渊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文结合金正喜三十多年间与清代文人学者进行... 金正喜在广泛取法中国书法名家的基础上,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秋史体”。考察和梳理金正喜“汉文简札”对中国书法的受容与化用,对于理解金正喜书风形成的“门径”与书学渊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文结合金正喜三十多年间与清代文人学者进行的学术交流状况,选择以简札书法为切入点来研究金正喜对中国书法的受容与化用过程,以明晰其书学渊源与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汉文简札 受容 化用
原文传递
金正喜考证学思想渊源简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炳赞 《理论界》 2010年第8期130-131,共2页
金正喜是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书画家,也是中朝两国学术交往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对金正喜的生平著述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他的经学考证思想作了约略的探讨。认为金正喜的考证学思想是对阮元等清代经学家考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金正喜 考证学 中朝学术交流
原文传递
金正喜以隶为法书风与《临汉镜铭帖》
16
作者 尹泳实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2年第2期20-23,共4页
金正喜是李氏朝鲜时期极有名望的学者、书画家。他曾来到清朝,与翁方纲、阮元等相结识,其书法创作即收到翁氏等清朝学者的影响。他的书法作品以隶法为根本,又融入篆书、草书之笔势,创作出独具一格的“秋史体”。《临汉镜铭帖》是最能代... 金正喜是李氏朝鲜时期极有名望的学者、书画家。他曾来到清朝,与翁方纲、阮元等相结识,其书法创作即收到翁氏等清朝学者的影响。他的书法作品以隶法为根本,又融入篆书、草书之笔势,创作出独具一格的“秋史体”。《临汉镜铭帖》是最能代表他艺术风格的作品,其中的文字在《张迁碑》《曹全碑》、汉代出土帛书、汉印书等处均可找到类似的字形,但又并非全同,其运笔包含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临汉镜铭帖》 篆书 隶书
原文传递
倪瓒绘画东传与秋史画派对其接受研究
17
作者 孟安康 《中国书画》 2024年第9期4-8,共5页
本文立足于倪瓒绘画东传至朝鲜王朝(1392-1910),在与朝鲜文人理论、实践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朝鲜王朝后期画论与山水画作,考察以金正喜画派为中心的朝鲜后期山水画对倪瓒画风的受容情况。
关键词 山水画 朝鲜王朝 画论 倪瓒 金正喜 画派 朝鲜后期 东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学启蒙》在朝鲜的流传与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立昇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64,共8页
<算学启蒙>是元代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著作,它在中国最初刊行于1299年,再版于明代初年.明代前期该书在国内已经失传,直到1830年代末中国数学家才获得它的朝鲜刊本并在中国复刻,使其在中国再度流行开来.这部著作对中国明清数学... <算学启蒙>是元代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著作,它在中国最初刊行于1299年,再版于明代初年.明代前期该书在国内已经失传,直到1830年代末中国数学家才获得它的朝鲜刊本并在中国复刻,使其在中国再度流行开来.这部著作对中国明清数学的发展没有产生大的作用,但它在同时期朝鲜和日本却相当流行,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拟对<算学启蒙>在朝鲜的流播情况作一考述,并对其在朝鲜算学发展中的作用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学启蒙》 世宗 罗士琳 朝鲜 算学启蒙 金正喜 《杨辉算法》 归除法
原文传递
阮元在中朝关系史上的若干事迹考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东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3-46,共4页
清代大学者阮元与金正喜、柳得恭和朴齐家等朝鲜著名学者均有交往,堪称清代对朝鲜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之一。朴齐家、金正喜、李尚迪三代朝鲜学人,都深受阮元的影响,在经世致用之学或考据学方面留下了许多重要著述,并对阮元的学术... 清代大学者阮元与金正喜、柳得恭和朴齐家等朝鲜著名学者均有交往,堪称清代对朝鲜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之一。朴齐家、金正喜、李尚迪三代朝鲜学人,都深受阮元的影响,在经世致用之学或考据学方面留下了许多重要著述,并对阮元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在朝鲜的流播以及发扬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金正喜 柳得恭 朴齐家 李尚迪 中朝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接受与互补:19世纪中朝文人的文学交往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柄珉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36-41,共6页
19世纪朝鲜文学的发展仍显示了与清代文坛的密切关联、尤其是著名的实学派文人金正喜、申纬、李尚迪等朝鲜文人积极展开入燕文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两国间的文化、文学交流,从而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之文化交流中的影响、接受... 19世纪朝鲜文学的发展仍显示了与清代文坛的密切关联、尤其是著名的实学派文人金正喜、申纬、李尚迪等朝鲜文人积极展开入燕文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两国间的文化、文学交流,从而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之文化交流中的影响、接受与互补之辩证关系。本文通过两国文人的相互交流过程的考察,指出它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的位置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清代文人 人的文学 朝鲜文坛 19世纪 清代文坛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金石学 中朝文化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