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可勇 卿敏 +2 位作者 张欣娜 万多 肖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5-1286,共12页
金厂金矿床是一个发育有隐爆角砾岩筒、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及裂控石英脉-蚀变岩三种矿化类型的特大规模矿床。本文对区内三类矿化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成分、氢-氧同位素及子矿物的扫描电镜等多方面对比研究,结果... 金厂金矿床是一个发育有隐爆角砾岩筒、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及裂控石英脉-蚀变岩三种矿化类型的特大规模矿床。本文对区内三类矿化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成分、氢-氧同位素及子矿物的扫描电镜等多方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类矿化成矿流体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隐爆角砾岩筒成矿流体为岩浆-溶液过渡态流体;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成矿流体为一种成分复杂的高盐度热液;而裂控型成矿流体为高盐度的NaCl-H2O溶液。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出它们均来自于岩浆活动。结合矿体产状及已有的年代学资料,认为三类矿化形成顺序为隐爆角砾岩筒型→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裂控型,因此金厂金矿床是不同期次岩浆来源流体叠加成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演化 金厂金矿床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J_0号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 被引量:9
2
作者 宿晓静 卿敏 +3 位作者 王可勇 王艳忠 张景海 程军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8-33,共6页
黑龙江地区金厂金矿床是以爆破角砾岩筒型矿化为主体的特大型岩金矿床,以矿区J0号爆破角砾岩筒型矿体为主要对象,通过对其6个不同标高水平的岩、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该类矿体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2种元素中,H... 黑龙江地区金厂金矿床是以爆破角砾岩筒型矿化为主体的特大型岩金矿床,以矿区J0号爆破角砾岩筒型矿体为主要对象,通过对其6个不同标高水平的岩、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该类矿体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2种元素中,Hg、As、Sb异常多出现于金矿体顶部及上方;Ag、Pb、Zn、Cu异常主要出现于金矿体中部;而Ni、Mo、W、Co异常主要发育于矿体尾部和下方。这些元素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点可以用于金厂矿区爆破角砾岩筒的含矿性评价及深部找矿前景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厂金矿床 爆破角砾岩筒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黑龙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卿敏 韩先菊 +4 位作者 张乐骏 张岱 赵玉琐 肖力 王可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9-241,371,共13页
为探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特大型金矿床角砾筒型和蚀变岩(石英脉)型两种矿化类型的关系,系统采集样品,利用LA-ICPMS方法对4个成矿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进行了原位点分析和面扫描。结果表明,金厂金矿黄铁矿富含As、Co、Ni、Cu、Pb、Zn、A... 为探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特大型金矿床角砾筒型和蚀变岩(石英脉)型两种矿化类型的关系,系统采集样品,利用LA-ICPMS方法对4个成矿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进行了原位点分析和面扫描。结果表明,金厂金矿黄铁矿富含As、Co、Ni、Cu、Pb、Zn、Au、Ag、Sb、Se、Te、Bi,含少量W、Mo、Sn。两种类型金矿化,从第一成矿阶段到第四成矿阶段,黄铁矿微量金属元素成分及其变化具有相对一致的脉动演化规律,总体表现为从高Co、Ni低As向高As低Co、Ni演化,Au、Ag、Cu、Pb、Zn集中在第二、第三成矿阶段。研究认为,金厂金矿区不同矿化类型、不同金矿体属同一斑岩系统、不同空间位置产物;黄铁矿中As、Au+Ag、Cu、Pb+Zn含量,微量元素总量以及成分环带发育情况是评价金(多金属)矿化强度、伴生成矿元素以及富矿部位的有效指标。LA-ICPMS方法对黄铁矿微量元素的面扫描能高效经济地识别不同阶段黄铁矿,并简单量化其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LA-ICPMS 微量元素 矿物标型特征 金厂金矿床
原文传递
墨江金厂金矿床金元素空间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普传杰 秦德先 +1 位作者 刘春学 薛传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8-396,共9页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质统计学方法,从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矿体的空间分布等方面研究了墨江金厂金矿床金元素的空间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金元素空间分布总体上遵循左偏对数正态分布,为两个正态分布的混合,金品位平均值分布区构成了...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质统计学方法,从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矿体的空间分布等方面研究了墨江金厂金矿床金元素的空间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金元素空间分布总体上遵循左偏对数正态分布,为两个正态分布的混合,金品位平均值分布区构成了矿化区的主体;金矿体较集中分布于三叠系底板起伏较大的地段,富集方向主要呈北西、北西西向,矿体厚度、品位变化大;北西向断层组较北北西向断层组易于金元素的矿化富集,形成大矿体;矿体金品位一般有远离岩体升高、靠近岩体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变异函数 空间富集规律 金厂金矿床 云南墨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土壤汞气地球化学测量及其找矿标志 被引量:4
5
作者 朴星海 卿敏 +3 位作者 张景海 程军 王力 王可勇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3,共4页
金厂金矿床为一特大型浅成高硫化型岩浆热液金矿床,矿区范围内已发现近20个不同类型金矿体,它们大都属于隐伏矿体。介绍了矿区范围内开展的5条土壤汞气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提出了土壤中汞气含量大于600ng/m3可作为寻找隐伏矿(化)体指... 金厂金矿床为一特大型浅成高硫化型岩浆热液金矿床,矿区范围内已发现近20个不同类型金矿体,它们大都属于隐伏矿体。介绍了矿区范围内开展的5条土壤汞气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提出了土壤中汞气含量大于600ng/m3可作为寻找隐伏矿(化)体指示标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厂金矿床 土壤汞气测量 地球化学 找矿标志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艳忠 杨言辰 +3 位作者 陈桂虎 尹西君 程军 赵洪海 《黄金》 CAS 2012年第11期24-28,共5页
金厂金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超大型热液金矿床之一,矿床类型有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其中角砾岩型矿体占矿区探获总资源量30%以上,是矿区勘查工作重点。角砾岩型矿体在空间上呈东西向等间距分布,地表出... 金厂金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超大型热液金矿床之一,矿床类型有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其中角砾岩型矿体占矿区探获总资源量30%以上,是矿区勘查工作重点。角砾岩型矿体在空间上呈东西向等间距分布,地表出露面积小,且具有延深大、规模大、品位稳定、资源量集中等特点。根据多年矿区勘查经验,重点总结了角砾岩矿体地质特征,研究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总结了构造、矿化蚀变、物化探异常、遥感异常等角砾岩型矿体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角砾岩型金矿 找矿标志 金厂金矿床 黑龙江东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含铬层状硅酸盐矿物成分标型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江永宏 李胜荣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1-360,共10页
含铬绢云母类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黄铁铬绢英岩、黄铁硅质岩、黄铁铬云母岩和石英脉中。含铬绿泥石类矿物主要出现在石英脉、硅质岩、黄铁铬绢英岩中。蒙脱石出现于蚀变围岩中 ,而高岭石出现于富金石英脉中。本文通过... 含铬绢云母类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黄铁铬绢英岩、黄铁硅质岩、黄铁铬云母岩和石英脉中。含铬绿泥石类矿物主要出现在石英脉、硅质岩、黄铁铬绢英岩中。蒙脱石出现于蚀变围岩中 ,而高岭石出现于富金石英脉中。本文通过对 72个上述矿物电子探针数据的分析 ,确定了与其成因产状对应的含铬绢云母、含铬伊利石、含铬绿泥石、含铬蒙脱石、高岭石矿物的系列成分标型。研究表明 ,具最高铬含量的上述矿物样品均位于近金厂岩体穿脉的最北端。在铬铝云母SiO2 -Cr2 O3 关系图上可以看出 ,不同成矿背景的铬铝绢云母 ,其Cr、Si离子数有分区特点 ,而本矿床的铬铝云母成分标型反映其富硅富铬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墨江 金厂金矿床 含铬层状硅酸盐矿物 成分标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墨江县金厂金矿床金银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江永宏 李胜荣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8-22,共5页
金、银系列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出现于蛇纹岩、含金石英脉。根据金银矿物的电子探针数据分析,确定了与成因产状对应的形态、赋存状态、矿物共(伴)生组合、化学成分等系列标型。从成矿早期到晚期,金矿物的结晶顺序为自然金→银金... 金、银系列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出现于蛇纹岩、含金石英脉。根据金银矿物的电子探针数据分析,确定了与成因产状对应的形态、赋存状态、矿物共(伴)生组合、化学成分等系列标型。从成矿早期到晚期,金矿物的结晶顺序为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金的成色有下降的趋势,银含量及矿物中微量元素总量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银金矿中微量元素总量Cu,Cr,Ni,Co最高达到0.81%。自然金中具有高含量的Pt,Os,Ir,银金矿中Pt,Os,Ir含量次之。因为PGE元素中Ir组合相对于Pt组合表现为异常富集,所以揭示矿床成因不仅与超基性岩富含矿质元素Au,Ni,PGE的特点相关,还与超基性岩体外围在发生蛇纹岩化蚀变的过程中温度较高有关。自然银为首次发现,自然银中Cu,Pb,Zn,As,Sb,Bi含量很高,说明矿化很强,是矿化广泛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厂金矿床 金银矿物 成因矿物学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流体包裹体中硫化物子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睿 程军 +4 位作者 孙丰月 蔡文艳 王志高 李顺达 王可勇 《黄金》 CAS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金厂金矿床为一集爆破角砾岩筒型、细脉浸染型及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化于一区的特大型岩金矿床,3类矿化类型矿石中普遍发育含固体子矿物多相流体包裹体(子矿物数≥4),除盐类(Na Cl)子矿物外,还常见有不透明子矿物,扫面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 金厂金矿床为一集爆破角砾岩筒型、细脉浸染型及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化于一区的特大型岩金矿床,3类矿化类型矿石中普遍发育含固体子矿物多相流体包裹体(子矿物数≥4),除盐类(Na Cl)子矿物外,还常见有不透明子矿物,扫面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及闪锌矿等硫化物子矿物。这些硫化物子矿物与3类矿化类型矿石中发育的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一致,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侵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硫化物子矿物 矿化类型 金矿 金厂金矿床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构造控岩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10
作者 肖力 汤媛媛 +4 位作者 赵玉锁 卿敏 王艳忠 张景海 王美娟 《黄金》 CAS 2013年第11期20-24,共5页
金厂金矿床产于岩浆岩内部,主要的矿(脉)体类型有角砾岩型、岩浆穹隆裂控型,各类矿(脉)体在形态、产状、容矿构造特征、矿石类型、矿化特征和蚀变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区分特征。NE、NW、近EW、近SN向断裂是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岩浆侵入时形... 金厂金矿床产于岩浆岩内部,主要的矿(脉)体类型有角砾岩型、岩浆穹隆裂控型,各类矿(脉)体在形态、产状、容矿构造特征、矿石类型、矿化特征和蚀变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区分特征。NE、NW、近EW、近SN向断裂是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环状断裂、放射状裂隙和角砾岩构造是主要容矿构造。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断裂构造为NW向断裂和NE向断裂,相应的控制了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的侵入。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侵入时,在早期岩浆岩中的断裂交汇部位形成了侵入角砾岩型矿体,在断裂交汇与燕山晚期岩体接触带部位形成了塌陷角砾岩型矿体;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穹隆构造控制了环状、放射状矿脉。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寻找穹隆构造南西部环状、放射状矿体,穹隆内部深部隐伏的环状、放射状矿体;燕山晚期侵入体接触带与断裂构造交汇部位角砾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脉)体类型 构造控岩控矿规律 找矿方向 金厂金矿床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老金厂金矿床载金矿物特征、原位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式庭 于晓飞 +6 位作者 吕志成 刘家军 李永胜 杜泽忠 吕鑫 孙海瑞 杜轶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7-1403,共17页
老金厂金矿床是北山成矿南带最具代表性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之一,其规模为中型。依据脉体穿插、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将矿床矿化作用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含砷黄铁矿-毒砂阶段(Ⅱ)、石英-黄铁矿-多... 老金厂金矿床是北山成矿南带最具代表性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之一,其规模为中型。依据脉体穿插、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将矿床矿化作用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含砷黄铁矿-毒砂阶段(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Ⅳ)。利用电子探针研究了不同成矿阶段载金矿物的元素组成及其分布规律。Ⅰ阶段:黄铁矿以粗粒自形立方体为主,粒度为0.50~1.50 mm,贫As、Au;毒砂含量极少,呈细粒他形。Ⅱ阶段:含砷黄铁矿周围常有大量毒砂产出,含砷黄铁矿多为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粒度为0.30~1.00 mm,富As、Au;该阶段矿化最为强烈,毒砂主要形成于此时期,多呈棱柱状、柱状、放射状集合体,显示富S亏As特征。Ⅲ阶段:多以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共生组合脉的形式产出,黄铁矿多呈长条状,以富S、Cu、Zn、Au和贫Fe、As为特征。Ⅳ阶段:矿化作用极弱,毒砂、黄铁矿含量极少,为细粒他形。原位硫同位素组成显示:Ⅰ阶段黄铁矿δ^34SV-CDT值为-3.8‰^-2.9‰,均值为-3.3‰;Ⅱ阶段黄铁矿和毒砂δ^34SV-CDT值为-4.7‰~2.6‰,均值为-3.3‰;Ⅲ阶段黄铁矿和闪锌矿δ^34SV-CDT值主要分布于-1.9‰~1.0‰之间,均值为0.1‰。此3个阶段硫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期硫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混入了部分地层硫。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成矿早期至晚期,成矿流体总体上由富S贫As向富As贫S演化。Ⅰ阶段体系处于中性稳定的环境,硫源充足;Ⅱ阶段为贫S富As的高氧逸度环境,由于大气降水对地层的淋滤渗透,混入富As流体,Au可能与As结合形成Au-As络合物,在成矿有利部位富集沉淀;Ⅲ阶段成矿元素种类丰富,体系为富S贫As的弱还原环境,Au很可能与HS-、S-形成络合物进入黄铁矿晶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阶段 金矿 电子探针 硫同位素 金厂金矿床 北山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厂金矿床铬绢云母系列成因矿物学特征与找金标志
12
作者 江永宏 《安徽地质》 2000年第4期272-278,共7页
通过 57个电子探针分析,配合其它分析测试方法,将金厂金矿床铬绢云母系列划分为 2个矿物类 10个矿物种和 3个生成世代,并总结出其成因矿物学特征,提出铬绢云母系列的生成与金矿的形成关系密切。铬绢云母系列是该区找金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金厂金矿床 铬绢云母系列 成因矿物学特征 找金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宝林 卿敏 +2 位作者 王可勇 张景海 程军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
金厂金矿床为一以爆破角砾岩筒型矿化为主体的特大型岩金矿床。根据黑瞎子沟矿段2条土壤地球化学剖面研究结果,对该区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标志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提出Au、Cu、Hg高值组合异常是寻找隐伏矿体的主要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 金厂金矿床为一以爆破角砾岩筒型矿化为主体的特大型岩金矿床。根据黑瞎子沟矿段2条土壤地球化学剖面研究结果,对该区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标志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提出Au、Cu、Hg高值组合异常是寻找隐伏矿体的主要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标志的认识,这对该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厂金矿床 土壤地球化学 找矿标志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体刚 王艳忠 郎利国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7年第B10期94-97,共4页
金厂金矿床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坳陷的隆坳交接部位。矿化有4种类型: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断裂充填型、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矿区内已初步建立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断裂充填型—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的矿床成因模型及找矿... 金厂金矿床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坳陷的隆坳交接部位。矿化有4种类型: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断裂充填型、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矿区内已初步建立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断裂充填型—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的矿床成因模型及找矿模型。综合研究矿区内的成矿规律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矿区及外围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厂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振忠 《吉林地质》 2008年第2期31-36,共6页
金厂金矿床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的交接部位,太平岭成矿带上。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已发现矿化体20余条,初步建立"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型—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矿床成因模型及找矿模型。综合研究区... 金厂金矿床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的交接部位,太平岭成矿带上。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已发现矿化体20余条,初步建立"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型—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矿床成因模型及找矿模型。综合研究区内的成矿规律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矿区及外围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厂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矿集区金厂峪金矿床“三位一体”成矿预测模型及找矿预测
16
作者 莫文毅 刘云华 +3 位作者 刘占晋 王清璇 杨选江 王硕 《黄金》 CAS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金厂峪金矿床作为冀东矿集区规模最大、开采历史最悠久的矿床之一,为中国的金资源量提供了保障。目前,该矿床找矿工作遇到瓶颈,为解决深边部增储的关键问题,根据“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了立典式研究,建立矿床“... 金厂峪金矿床作为冀东矿集区规模最大、开采历史最悠久的矿床之一,为中国的金资源量提供了保障。目前,该矿床找矿工作遇到瓶颈,为解决深边部增储的关键问题,根据“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了立典式研究,建立矿床“三位一体”成矿预测模型对深边部找矿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对金厂峪金矿床的典型剖面、巷道进行大比例尺构造、矿化蚀变填图,查明了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刻画了矿区成矿构造空间展布形态。在确定金厂峪金矿床成矿地质体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其与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间的关系,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成矿预测模型,推测深部找矿目标应集中在Ⅴ号矿脉0勘探线—55勘探线-1000~-600 m标高,外围找矿靶区则应在Ⅰ号、Ⅲ号、Ⅳ号矿脉的西侧。经工程初步验证,“三位一体”成矿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对金厂峪金矿床的接续性找矿生产工作具有良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矿集区 三位一体 石英钠长斑岩 成矿预测模型 深边部找矿 金厂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厂镍-金矿床镍矿化地质特征及形成时间 被引量:34
17
作者 应汉龙 王登红 刘和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51,共8页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关系,多数与金矿体在空间上分离,少数重叠、穿插,镍矿化时间晚于金矿化。镍矿体以强烈铬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矿石类型有绿色泥岩稠密浸染状黄铁矿型和石英岩浸染状黄铁矿型两种,含镍0.5%至1.2%。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_方硫镍矿_辉砷镍矿_辉锑矿_闪锌矿,镍矿化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化。为了了解金厂镍矿化与超基性岩成岩的时间和成因联系,在了解区域超基性岩体形成时代的基础上,测定了两类镍矿体中3个蚀变铬绢云母的40Ar/39Ar年龄。铬绢云母的40Ar/39Ar似坪年龄分别为(63.09±0.16)Ma、(62.05±0.14)Ma和(61.55±0.23)Ma,代表镍矿化时间。镍矿化发生于新生代初,比金厂超基性岩侵入晚240Ma以上,金厂镍_金矿床镍矿体是海西期形成的金厂超基性岩在新生代初受热液淋滤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镍矿化 成矿时代 ^40Ar/^39Ar定年 铬绢云母 金厂镍-金矿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金厂沟梁金矿床39号脉含矿性地球化学预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朴寿成 孙景贵 +3 位作者 江裕标 贾洪杰 翟玉峰 张宝庆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5,共5页
金厂沟梁金矿床39号脉为总体走向近南北、向西凸出的弧形矿脉,Au在弧形矿脉的两翼更为富集。As、Sb、Hg、F为前缘元素,Mo、Co为尾晕元素。前缘、尾晕元素以及由这些指示元素构成的因子得分和累加指数等是矿脉含矿性预测的有效的地球化... 金厂沟梁金矿床39号脉为总体走向近南北、向西凸出的弧形矿脉,Au在弧形矿脉的两翼更为富集。As、Sb、Hg、F为前缘元素,Mo、Co为尾晕元素。前缘、尾晕元素以及由这些指示元素构成的因子得分和累加指数等是矿脉含矿性预测的有效的地球化学标志。根据地球化学预测标志,预测39号脉在南翼十五中段以下和北翼十三中段以下还有矿体存在。矿脉在深部铜矿化增强,推测金厂沟梁向深部可能转变为金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厂沟梁金矿 39号脉 含矿性 地球化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厂峪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探矿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永胜 孟祥元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1,共5页
金厂峪金矿床为“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文中从控矿构造研究入手,对金厂峪金矿主要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进而对深部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这对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指示意义。
关键词 控矿构造 韧性剪切带 隐伏矿体 深部探矿 金厂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敖汉旗金厂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单子凌 孙国胜 +3 位作者 孙九达 王刚 李雪 周桓 《黄金》 CAS 2020年第10期13-18,共6页
金厂梁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赤峰—朝阳金矿带东北端发现的新矿床,矿体分布于大庙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建平群片麻杂岩碎裂岩带的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中,主要呈脉状产出,由硫化物石英脉和蚀变岩组成,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 金厂梁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赤峰—朝阳金矿带东北端发现的新矿床,矿体分布于大庙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建平群片麻杂岩碎裂岩带的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中,主要呈脉状产出,由硫化物石英脉和蚀变岩组成,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等。通过收集成矿岩体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成矿流体及稳定同位素资料,探讨了成岩成矿时代、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成矿岩体大庙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45 Ma±1 Ma,为早印支期侵入体,Sr、Y含量表明其具有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特征,暗示大庙二长花岗岩是在地壳加厚背景下,由下地壳泥质岩等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是对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在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初沿西拉木伦河—长春一线缝合碰撞造山的响应。石英流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138℃~225℃,盐度1.0%~8.1%,密度0.86~0.97 g/cm 3,表明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成矿流体。黄铜矿δ34 S为2.1‰~3.1‰,其成矿物质不是直接来自下地幔,而是源自下地壳中玄武岩等来自地幔岩石的部分熔融。金厂梁金矿床是在古亚洲洋闭合造山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浅成中低温造山型金矿床;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初为古亚洲洋闭合造山期,是华北板块北缘重要的金矿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因 构造背景 成矿物质来源 金厂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