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理野生蕨菜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储维维
张烨
段晓梅
蒋春艳
章虎
-
机构
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
-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7,共6页
-
基金
大理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KYSX2014053)
-
文摘
以大理野生蕨菜为试材,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蕨菜中的总黄酮,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体外抗氧化测试法对总黄酮进行了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50%的乙醇溶液,1∶50(g/m L)的料液比,80℃回流提取1 h,蕨菜总黄酮提取率可达10.33%。蕨菜中总黄酮的还原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和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达到0.12 mg/m 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4.72%、57.53%。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抗氧化性
-
Keywords
wild Pteridium aquilinum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ion process
orthogonal test
antioxidative activity
-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贵州野生蕨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卢文芸
许文琴
于锡忠
李洪庆
-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生化工程中心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9,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贵州蕨菜资源调查及其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黔科合J字(2011)2164]
-
文摘
为野生蕨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用分光光度法对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季野生蕨菜,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达6.09%;叶片和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95%和3.09%。春季野生蕨菜,根状茎与叶片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高,分别为5.80%和5.54%;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低,仅为2.28%。春、冬季节采收的野生蕨菜均以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总黄酮
索式脱脂法
分光光度法
贵州
-
Keywords
wild Pteridium aquilinum
total flavonoids
soxhlet
spectrophotometry
Guizhou
-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野生蕨菜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卢文芸
于锡忠
许文琴
李洪庆
-
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生化工程中心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62,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贵州蕨菜资源调查及其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编号:黔科合J字[2011]2164)
-
文摘
采用凯氏定氮法对贵州铜仁地区玉屏产野生蕨菜中总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蕨菜根状茎、叶柄、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89%、28.19%、33.01%,其中尤以叶片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建议在重视野生蕨菜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蕨菜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
测定与分析
玉屏
-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大理苍山野生蕨菜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段晓梅
储维维
张烨
-
机构
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
-
出处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5,共7页
-
基金
大理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KYSX2014053)
-
文摘
以大理苍山野生蕨菜为试材,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体外抗氧化测试法对蕨菜多糖进行了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提取工艺是1∶80(g/m L)的料液比,95℃回流提取110min,回流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蕨菜多糖提取率可达6.803%。蕨菜中多糖的还原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亚硝酸根的清除率均和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浓度为1.2mg/m L时,蕨菜中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亚硝酸根的清除率分别为43.62%、63.64%、48.44%。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抗氧化性
-
Keywords
wildpteridium aquilinum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process
orthogonal test
antioxidative activity
-
分类号
TS20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商洛野生蕨菜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 5
-
-
作者
华智锐
李小玲
-
机构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7-52,共6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11K01-18)
-
文摘
以商洛野生蕨菜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用碱提法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比较了3种方法提取多糖的效果,并测定了蕨菜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提法的最优条件为温度75℃、时间80 min、料液比1∶13、氢氧化钠浓度0.4 mol/L;水提法、碱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7.37%、20.436%和25.694%;商洛野生蕨菜多糖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
关键词
商洛
野生蕨菜
多糖
提取
抗氧化特性
-
Keywords
Shangluo city
Pteridium aquilinum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
分类号
Q914.8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西藏野生蕨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1
- 6
-
-
作者
刘翠花
大次卓嘎
钟政昌
周鹏
张红锋
-
机构
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西藏农牧学院
-
出处
《西藏科技》
2007年第5期9-10,26,共3页
-
文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进一步开发西藏野生蕨菜资源,对西藏野生蕨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总量为26.26g/100g,特别是富含人体和动物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色氨酸,灰分含量较高,并开发加工出系列产品,为西藏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蕨菜资源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营养成分
西藏
-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不同贮藏条件下野生蕨菜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李荣峰
马博
龚秀翠
-
机构
百色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201010LX502
200807MS012)
+2 种基金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资助项目(GXTSZY224)
百色学院科研资助项目(2009KQ01
2010KB12)
-
文摘
以野生蕨菜为试材,以刚采收的鲜样为对照,研究了室内放置3d和冰箱冷藏3d2种处理对野生蕨菜顶芽、幼叶、成熟叶和成熟茎中的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期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野生蕨菜采后生理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新鲜野生蕨菜各部位都富含蛋白质及叶绿素;随着采摘后贮藏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升高;冰箱冷藏与室内自然放置相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但保持较低的POD活性及MDA含量,说明冰箱冷藏比室内放置更能保存蕨菜的各部分营养成分。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生理特性
贮藏
-
Keywords
wild fer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torage
-
分类号
Q949.3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延边地区野生蕨菜产地土壤生态特征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许广波
石铁源
罗广军
梁运江
傅伟杰
付民杰
-
机构
延边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76-179,184,共5页
-
基金
吉林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吉教合字 (99)第 87号 ]
-
文摘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蕨菜根状茎匍匐生长在土壤A层(腐殖质层)中,该土层深厚,有机质和全量养分?种
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有良好的团聚体结构,通水透气性好,构成了延边地区野生蕨菜产地的土壤生态特征.
-
关键词
延边地区
野生蕨菜
产地
土壤生态特征
生态环境
生态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
Keywords
Soil
Ecological character
Pteridium aquilinum
Yanbian area
-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S15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桂西野生蕨菜的生物活性成分及抗性研究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李荣峰
付琼耀
马博
-
机构
百色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4,98,共4页
-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0LX502
200807MS012)
+2 种基金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GXTSZY224)
百色学院科研项目(2009KQ01
2010KB12)
-
文摘
为研究桂西野生蕨菜的生物活性成分与抗逆性的关系,以野生蕨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野生蕨菜的蛋白质、糖、叶绿素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每100 g桂西野生蕨菜鲜样中含蛋白质0.334 g;叶绿素和还原糖含量较少,叶绿素a/b比值为2.11,可溶性糖主要集中在叶片;顶芽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叶片、达到3.0776μmol/g;蕨菜采后各部位的POD活性大小为幼茎>顶芽>嫩叶>老叶。说明桂西野生蕨菜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具备抵抗逆境的适应机制。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生物活性成分
抗性
桂西
-
Keywords
wild fern
biological active ingredients
resistance
western of Guangxi
-
分类号
Q949.3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曹叶霞
尹爱萍
王曼
-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94-197,共4页
-
基金
重点建设学科项目(编号:XK201303)
材料与计算化学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项目
+1 种基金
忻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编号:201130)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
文摘
以野生蕨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野生蕨菜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及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首先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各因素对野生蕨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野生蕨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比较其与维生素C在清除DPPH自由基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的最优条件:超声功率240 W,料液比1 g∶35 m L,超声时间70 min,超声温度60℃。其中的显著影响因素是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在最优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可以达到3.34%。另外,野生蕨菜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比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清除率高,其IC50值为0.005 mg/m L,说明野生蕨菜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从而为其综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超声提取
总黄酮
正交试验
DPPH
-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野生蕨菜的采后生理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李荣峰
苏仕林
马博
-
机构
百色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0-93,共4页
-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0LX502
200807MS012)
+1 种基金
百色学院青年科研项目(2009KQ01)
百色学院一般项目(2010KB12)
-
文摘
蕨菜是一种营养成分比较丰富的绿色保健食品,采后嫩茎品质变劣,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导致降低经济价值,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文章介绍了野生蕨菜采摘后老化、酶促褐变及黄酮类物质含量等生理变化,以及保持野生蕨菜新鲜品质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并结合开发野生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野生蕨菜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展望了野生蕨菜未来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营养
采后生理
保鲜
-
Keywords
wild fern
nutrient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post-harvest wild fern
preservation
-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杨梅林下野生蕨菜的生长情况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黄士文
戴智慧
倪穗
-
机构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慈溪市横河镇农办
-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
基金
国家星火计划(2013GA701023)
宁波市农村创新创业项目(2014C91016)
慈溪市农业局科技项目(CN201413)
-
文摘
研究发现杨梅林内的环境改善使得林下的蕨菜比林外蕨菜的生长发育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第二年的商品蕨菜质量好。蕨菜在杨梅林下进行人工栽培时,其相对密度为20 cm×20 cm(株距×行距)时产量高。施肥对蕨菜的生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蕨菜施肥后的地上部分、根状茎以及根系都比不施肥的生长要好,较对照优势明显。其中以施菜饼肥最好。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杨梅林下
生长期
栽培技术
-
Keywords
wild fiddlehead
Arbutus
growth perio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藏东南野生蕨菜的综合加工利用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钟政昌
刘翠花
普琼
周鹏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农学系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林学系
-
出处
《西藏科技》
2006年第2期11-13,共3页
-
文摘
利用林芝不同生长期的幼嫩蕨菜,进行了护绿保脆保鲜试验和若干种制品加工研制。结果表明:通过对蕨菜进行各种处理,制成盐渍蕨菜、蕨菜干、蕨菜罐头、即食品蕨菜等系列加工产品完全可行。并通过本文给我区林下资源开发提供蕨菜产品加工工艺。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综合加工
研制
-
分类号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野生蕨菜中总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曹叶霞
李蔷薇
李佳佳
闫宜宾
-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学院
-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141,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经费资助
2019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
文摘
采用响应面法对野生蕨菜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提取物对DPPH·、ABTS^(+)·、·O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野生蕨菜中总多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超声温度76℃、超声时间46 min、超声功率360 W、料液比1∶37/(g/mL)。在此条件下,野生蕨菜中总多酚的提取量为3.15 mg/g。各因素对提取量的影响大小: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而蕨菜醇提物对DPPH·、ABTS+·、·OH的IC50值分别为0.02183、0.01937、0.76970 mg/mL。因此,野生蕨菜醇提物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多酚
响应面
抗氧化性
-
Keywords
wild Pteridium aquilinum
polyphenol
response surface
antioxidant activity
-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野生蕨菜根茎的形态结构及分布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艾军
李爱民
金仕富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1998年第4期34-34,共1页
-
文摘
蕨菜是城乡居民喜食的山野菜之一,近年来,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蕨菜的掠夺式采摘日趋严重,使野生蕨菜资源受到了很大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蕨菜资源,对蕨菜进行人工栽培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根茎
形态结构
分布
-
分类号
S644.90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野生蕨菜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郑华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
出处
《上海蔬菜》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
文摘
蕨学名Pteridium aquilinum(L.)Kuhm var.Iatiusculum(Desv.)underw,别名山蕨、蕨菜、木蕨等。为凤尾蕨科多年生枯叶草本植物,株高30~120cm。叶片幼时卷曲,成熟时伸展,呈阔三角形或矩圆状三角形。叶色绿,叶片呈三回或四回羽状分裂,全缘或下部1~3对浅裂片或呈波状圆齿。叶柄长20~80cm,基部有锈黄色短毛,上部近光滑。根状茎长而横向生长,黑色,有锈黄色茸毛,以后逐渐脱落。蕨适应性较强,多分布于山地荒坡、林缘、树林下及灌木丛中,生长旺盛,常成片。
-
关键词
蕨菜
野生蕨菜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开发利用
-
分类号
S58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9.9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西藏野生蕨菜的人工驯化试验
- 17
-
-
作者
大次卓嘎
刘翠花
张红锋
周鹏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出处
《西藏科技》
2008年第8期12-13,共2页
-
文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保护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减少人工大面积采挖林下野菜,但又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充分、合理地利用西藏林下野菜资源,并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我们进行了西藏林下野生蕨菜人工驯化栽培研究,筛选出经济效益较高的栽培技术要点,以备野生资源匮乏或大量开发影响生态环境时使用。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人工驯化
西藏
-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野生蕨菜护色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陈雪珍
-
机构
福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
出处
《农产品加工(下)》
2016年第3期20-22,26,共4页
-
文摘
福建闽北山区野生蕨菜资源丰富,通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野生新鲜蕨菜的护色研究,为研制出冻干蕨菜最佳工艺条件做前期准备,以提高野生蕨菜绿色资源的经济价值,突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意义。结果显示,当醋酸锌浓度为30 mg/100 g,护色液p H值为6.5,护色时间为20 min时,护色效果最佳。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护色
正交试验
工艺
-
Keywords
fiddlehead
color protecti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process
-
分类号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不同贮藏条件下商洛野生蕨菜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9
-
-
作者
华智锐
李小玲
-
机构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35-38,41,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11K01-18)
-
文摘
采用商洛野生蕨菜为试验材料,通过室温和冷藏处理后,对其顶芽、幼叶、成熟叶和成熟茎中的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探讨两种贮藏条件对蕨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商洛野生蕨菜在室温、冷藏下顶芽的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4.8%、37.5%;成熟叶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幼叶次之,成熟茎中含量最低,且冷藏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较高;冷藏条件下蕨菜各部位POD活性降低幅度相对较小;室温条件下MDA含量增加幅度始终要比冷藏条件下大,说明室温条件对商洛蕨菜MDA含量影响更大,冷藏处理能相对减轻蕨菜膜脂过氧化程度。
-
关键词
商洛
野生蕨菜
生理生化
贮藏保鲜
-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山西野生蕨菜营养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 20
-
-
作者
李青萍
常明昌
张浩
程红艳
王石会
-
机构
山西职业师专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汾源绿色食品开发公司
-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31-32,共2页
-
文摘
本文对山西野生蕨菜(Pteridiumaquilinum(l.)Ruhn)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矿质营养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经测定得知:蕨菜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高蛋白、高矿物质、高赖氨酸的特点,是人类理想的健康食品和有待开发利用的天然食品资源。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生物学特性
矿质营养
-
Keywords
Wild pteridophyte
Biological Charicteristics
Minal nutrition
-
分类号
R151.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Q949.91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