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朝阳区(五环内)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婧 李素艳 +5 位作者 孙向阳 呼诺 杨少斌 林茂 傅振 崔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1-317,共7页
为了研究和分析北京市朝阳区(五环内)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居住绿地、公园绿地、街旁绿地以及附属绿地(包括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市政设施用地)4种土壤利用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重金属铜(Cu)、锌(Zn)、镉(Cd)、铅(... 为了研究和分析北京市朝阳区(五环内)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居住绿地、公园绿地、街旁绿地以及附属绿地(包括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市政设施用地)4种土壤利用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重金属铜(Cu)、锌(Zn)、镉(Cd)、铅(Pb)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的测定。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除Pb外,均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值,尤其是重金属Cd,已达到0.26 mg/kg,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1级标准;从土壤利用类型上来看,Cu在附属绿地土壤含量最高,达到33.576 mg/kg,Zn在居住绿地土壤含量最高,达到80.636 mg/kg,Cd在街旁绿地土壤含量最高,达到0.296 mg/kg,Pb在公园绿地土壤含量最高,达到24.706 mg/kg;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Cu和Zn空间分布格局相类似,整体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而Cd高值区在中部,整体北部高于南部,重金属Pb整体上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pH值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土壤有机质与重金属Zn,Cd和Pb的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4种重金属呈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重金属分布特征 土壤PH值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陆 方荣杰 欧健 《地下水》 2023年第5期30-33,46,共5页
选择洞庭湖平原为研究区,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元素(Al、Fe、Mn、Pb、Zn、Cr、As、Cu、Cd),探究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丰水... 选择洞庭湖平原为研究区,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元素(Al、Fe、Mn、Pb、Zn、Cr、As、Cu、Cd),探究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丰水期(7月)浅层地下水中铁离子的浓度最高,而在枯水期(10月)浅层地下水重金属中锌离子的浓度最高。浅层地下水中重金属浓度分布有明显的时间特征,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地下水体重金属含量空间差异大。浅层地下水中的Al来源于铝硅酸盐及高岭石的溶解;Fe元素除来自于自然矿物溶解外还有人为来源;沅江流域Mn和Zn,一部分Cd、Pb可能来源于农业污染;沅江上游浅层地下水中Pb元素可能来源于磷化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平原 浅层地下水 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水口山镇重金属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敏 齐增湘 +1 位作者 吕婧玮 孙珊 《中外建筑》 2021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了探讨矿区长期的生产活动对镇区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水口山镇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69个表层土壤的混合样品,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Pb、Cd、Zn、Hg、Cu、As的污染程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除Hg为轻度污... 为了探讨矿区长期的生产活动对镇区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水口山镇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69个表层土壤的混合样品,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Pb、Cd、Zn、Hg、Cu、As的污染程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除Hg为轻度污染外其余均为重度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Cd>Pb>Zn>Cu>As>Hg,As、Cu和Pb三种重金属高含量区主要集中在水口山金属有限公司以及裸露的矿区,Cd和Zn重金属高含量区主要集中在工厂冶炼区内。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水口山镇土壤已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未受到污染的地区少,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为北部工厂冶炼区>南部裸露矿区>其他区域。研究结果可为水口山镇的土壤重金属整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水口山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西湖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退田还湖的生态风险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尤本胜 杨黎明 +5 位作者 蔡健霞 童丞飞 周梓怡 马书占 陈开宁 古小治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8-847,共10页
衡水湖西湖区作为衡水湖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在开展生态补水和退田还湖的过程中,现有西湖区大部分露滩在淹水后土壤中赋存的重金属释放会产生一定的生态风险。本文从土壤重金属赋存特征、生态风险评价及淹水释放通量风险估算等方... 衡水湖西湖区作为衡水湖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在开展生态补水和退田还湖的过程中,现有西湖区大部分露滩在淹水后土壤中赋存的重金属释放会产生一定的生态风险。本文从土壤重金属赋存特征、生态风险评价及淹水释放通量风险估算等方面综合评估西湖区土壤生态安全。在调查区域内布设9断面46个样方,以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7种管控重金属作为研究要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西湖区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等级,并通过室内柱样模拟的方法开展土壤淹水后重金属释放风险评估。西湖区土壤中Zn和Cd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重金属Cd累积特征比较明显,中度污染水平以上的区域占97.83%,各重金属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规律,西湖区土壤总体处于低风险等级。7种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贡献率依次为:Cd>As>Pb>Cu>Ni>Cr>Zn,其中37.71%的生态风险来自Cd的贡献,其次是As(18.81%)和Pb(4.94%)。淹水后土壤中重金属的释放特征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差异显著,其中菜地释放通量最高,果园次之,麦田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有机质累积可能是土壤重金属释放通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衡水湖周边主要以石灰性土壤为主(土壤表层浸出液pH≈9;Ca^(2+)含量为1.135~1.143 mg/g),这些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要赋存形式的重金属相对稳定,淹水之后,经跟踪监测发现各重金属水溶态浸出浓度均未超标。因此,西湖区退田还湖后整体的水生态安全风险为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湖西湖区 重金属分布特征 土壤淹水 释放通量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山矿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茜蕊 程先锋 +2 位作者 徐俊 向云刚 张香群 《四川环境》 2018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云南玉溪大红山铁矿于2013年4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为了检验绿色矿山推进效果,更好地带动云南省其他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项目组于2016年丰水期(8月)针对大红山矿区周边水体进行调查,对矿山企业进行... 云南玉溪大红山铁矿于2013年4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为了检验绿色矿山推进效果,更好地带动云南省其他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项目组于2016年丰水期(8月)针对大红山矿区周边水体进行调查,对矿山企业进行调研,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采样点的水质都为优良,研究区大致的水质情况通过该评价体现出来。对比2008年数据,从评价结果来看,Hg、Cd、Se、Ag、Pb均低于检出限,未见任何超标样点。Cu、Zn、As有检出但均低于国家Ⅰ类标准,43.75%的采样点中Fe的浓度低于国家Ⅰ类标准限制,未见超标,有一个样点属于国家Ⅱ类标准,其余50%的样点低于国家Ⅳ类标准,可见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循环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山铜铁矿 绿色矿山 重金属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沉积物总磷和重金属沿程变化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振宇 唐洪武 +5 位作者 肖洋 杨刚 陈曦 金光球 李志伟 袁赛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了探究淮河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及污染程度,于2014年7月沿淮河中下游设置16个采样断面,现场采样并检测沉积物中总磷(TP)质量比和重金属(As、Cu、Pb、Cd、Zn)的质量比,分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沿程分布及来源并对污染状况进行... 为了探究淮河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及污染程度,于2014年7月沿淮河中下游设置16个采样断面,现场采样并检测沉积物中总磷(TP)质量比和重金属(As、Cu、Pb、Cd、Zn)的质量比,分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沿程分布及来源并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沿程各城市下游断面沉积物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比上游断面高;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所有污染物均受到点源污染的影响,其中TP和Cu受到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磷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沉积物环境质量受磷的污染相对较轻;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分析表明,无论是单个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还是综合生态危害程度都为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沉积物 总磷分布特征 重金属分布特征 主成分分析 标准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湄洲湾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利云 李兆河 +2 位作者 董树刚 刘阳 林婷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8,共9页
于2010年10月对湄洲湾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质量进行了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沉积物Cu、Ni、Zn、Cd、Cr、Pb、As、Hg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调查海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 于2010年10月对湄洲湾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质量进行了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沉积物Cu、Ni、Zn、Cd、Cr、Pb、As、Hg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调查海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海区Zn、Cr部分站位超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符合二类,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2)重金属元素同粒度的相关性分析及结果表明,Cu、Ni、Zn、Cr四种元素可能来源相似,Cd、Pb、As、Hg四种元素来源各异且与以上Cu、Ni、Zn、Cr四种元素来源存在差异;重金属主要来自潮流运动携入、工业排污、生活污水及海上航运;(3)调查海区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湄洲湾北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洲湾北部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原文传递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uspension in Bohai Bay 被引量:1
8
作者 董玉波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16年第1期93-95,共3页
Selecting suspension sample 51 stations in Bohai Bay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Fe, Mn, Si, Ba) analysis,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spension of heavy metals. It Showed that in the study area, the content of iron... Selecting suspension sample 51 stations in Bohai Bay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Fe, Mn, Si, Ba) analysis,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spension of heavy metals. It Showed that in the study area, the content of iron was the highest, silicon content was lowest; in descending order: Fe>Mn>Ba>Si;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s between 7.60 and 110.35; except barium greater the degree of dispersion(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s greater than 100).With the samples of stations, the 4 kinds of heavy metals are from low to high,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Silicon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in 51 stations. The other 3 elements appeared in 50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 Sea heavy metals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Pb for multi-phase medium of artificial reefs in summer
9
作者 DAI Yuan-yuan ZHANG Bo-lun WANG Shuo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19年第1期56-69,共14页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to detect the Pb content in the multi-phase medium(water,sediment and large benthic organisms)in the artificial reef areas of Bohai Bay in Tianjin to analysis ...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to detect the Pb content in the multi-phase medium(water,sediment and large benthic organisms)in the artificial reef areas of Bohai Bay in Tianjin to analysis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Using 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Pb content is varied from 0.003-0.024μg/L,mean 0.008±0.007μg/L,the highest values appear in the No.9 station;the minimum value is 5 stations.Pb content of sediment is varied from 0.003-0.024μg/L,mean 0.008±0.007μg/L,the highest values appear in the No.9 station;the minimum value is 5 stations.The vertical sediment distribution of Pb decreased in the order:lower>middle>upper layer in each station.Risk evaluation showed that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of Pb is low in the reef sediments;accumulate partial index is belong to moderate pollution levels;enrichment factor is belong to the light^pollution-free.Pb content of organisms is rang from 0.004-0.519 mg/kg,mean 0.185±0.170 mg/kg in reef area;BCF value of Pb content in organisms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BAF value;its health risk factor is far less than 1,indicating that Pb has no obvious health risks on exposur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s spatial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