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毕赤酵母制备的SARS-CoV2RBD-重组蛋白疫苗的免疫方案优化及不同佐剂对中和抗体滴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恒 蒋荩芳 +1 位作者 刘柯 马庆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目的对基于毕赤酵母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RBD重组蛋白疫苗的免疫方案进行优化并考察不同佐剂对中和抗体(NAb)滴度的影响,为SARS-CoV-2疫苗的持续优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RBD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PICZαA质粒,质粒经线性化转化... 目的对基于毕赤酵母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RBD重组蛋白疫苗的免疫方案进行优化并考察不同佐剂对中和抗体(NAb)滴度的影响,为SARS-CoV-2疫苗的持续优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RBD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PICZαA质粒,质粒经线性化转化后整合到毕赤酵母基因组中进行重组表达,将获得的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不同的佐剂对小鼠进行免疫以评估其免疫原性。结果目标蛋白wtRBD和Delta RBD均能通过毕赤酵母系统获得满意过表达;与42 d间隔时间相比,28 d间隔时间的IgG抗体滴度增加了1.8倍(44923 vs.80507);间隔28 d的3剂免疫后,针对Delta变体的NAb几何平均滴度比间隔42 d高2.5倍(2191 vs.891);Delta RBD重组蛋白疫苗联合铝佐剂免疫后,针对Delta变体的NAb几何平均滴度达到了32255(2167~88084);在采用5μg或30μg Delta RBD免疫情况下,铝佐剂+CpG佐剂组的NAb滴度均为单独采用铝佐剂组的10倍左右;第3次免疫后,5μg抗原组与30μg抗原组中Delta RBD特异性IgG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毕赤酵母制备的wtRBD或Delta RBD都可以用作有效的抗原,间隔28 d的3剂疫苗给药最有效,Delta RBD重组蛋白与铝佐剂+CpG佐剂的联合免疫能够获得更高滴度的NAb以对SARS-CoV-2及其变体发挥免疫作用,可为SARS-CoV-2疫苗的持续优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受体结合域 毕赤酵母 重组蛋白疫苗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ostatin重组蛋白疫苗对小鼠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唐量 张万金 +1 位作者 王园丽 张英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Myostatin重组蛋白疫苗(His-Ms)对小鼠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is-Ms组,每组10只。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并纯化的Myostatin无活性蛋白作为疫苗,按100μg/只剂量对His-Ms组小鼠进... 目的:探讨Myostatin重组蛋白疫苗(His-Ms)对小鼠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is-Ms组,每组10只。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并纯化的Myostatin无活性蛋白作为疫苗,按100μg/只剂量对His-Ms组小鼠进行免疫,每隔14 d免疫1次,免疫4次,共62 d。在His-Ms组小鼠进行免疫时,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相等体积生理盐水。最后一次免疫后20 d对照组和His-Ms组动物取血样和组织样本,检测血清Myostatin抗体水平及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尿素氮(BUN)、血糖(GLU)、肌酸激酶(CK)等血液指标,检测骨骼肌质量和细胞形态等指标。结果:利用高纯度His-Ms重组蛋白作为疫苗免疫小鼠,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平均抗体滴度在2×102以上。血清中CHO、TG、BUN、GLU和CK等指标两组小鼠间无显著性差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s-Ms组免疫小鼠体重平均增加了3.6%;股四头肌、腓肠肌和胸大肌重量分别增加了11.2%、3.2%和15.8%,股四头肌横断面积增加了5.6%,而每束肌纤维平均细胞数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His-Ms组免疫小鼠前肢抓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增加了26.6%,增加显著(P<0.05)。结论:Myostatin重组蛋白疫苗免疫使小鼠体重和肌肉质量不同程度增加,抓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STATIN 重组蛋白疫苗 免疫 骨骼肌质量 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IL-27和CpG ODN佐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慧贤 魏林 +6 位作者 李娜 李彩霞 刘建勋 海燕 崔玉秀 张磊 曾瑞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4-479,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佐剂IL-27单独或与CpG2216佐剂联合使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编码IL-27的质粒(以下简称IL-27)单独或与CpG2216佐剂作为联合佐剂与G1F/M2共免疫Balb/c小鼠3次,每次免疫10 d后取血,...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佐剂IL-27单独或与CpG2216佐剂联合使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编码IL-27的质粒(以下简称IL-27)单独或与CpG2216佐剂作为联合佐剂与G1F/M2共免疫Balb/c小鼠3次,每次免疫10 d后取血,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法测定3次免疫后的血清IgG抗体效价以及末次IgG1、IgG2a抗体效价。第3次免疫后2周处死小鼠,取脾细胞,用LDH法检测CTL活性、ELISPOT法检测分泌IL-4和IFN-γ的淋巴细胞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的效应记忆和中央记忆T细胞。结果 ELISA结果表明:除PBS组外,各组均诱导了高水平的IgG抗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IgG2a、IgG1分别为Th1和Th2型抗体,IL-27+G1F/M2组、IL-27+CpG2216+G1F/M2组IgG2a和IgG1的比值明显高于其他组,说明IL-27作为佐剂对G1F/M2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无增强作用但可以调节免疫应答的类型,使免疫应答更平衡;CTL杀伤实验显示:IL-27^+CpG2216+G1F/M2组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ELISPOT结果显示:IL-27^+CpG2216+G1F/M2组中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且各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同组分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P<0.05),即均诱导了Th1型优势应答;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说明IL-27+G1F/M2组和IL-27^+CpG2216+G1F/M2组均能诱导产生大量的CD44^+CD62L^+双阳性细胞。结论细胞因子佐剂IL-27和CpG2216佐剂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吸道合胞病毒重组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而且IL-27对Th1型优势应答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7 CpG ODN 佐剂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重组蛋白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对BALB/c小鼠免疫保护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佃波 周林涛 +5 位作者 王海防 刘丽娟 陈锡欣 江洪涛 王用斌 刘克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63-767,共5页
目的用刚地弓形虫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观察对机体的影响,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弓形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方法从刚地弓形虫基因组中扩增出ROP2和P30片段,将这两个片段分别亚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出ROP2-P3... 目的用刚地弓形虫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观察对机体的影响,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弓形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方法从刚地弓形虫基因组中扩增出ROP2和P30片段,将这两个片段分别亚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出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用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后体液中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攻击试验小鼠的的死亡率。结果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的IgM、IgG抗体和IFN-γ、IL-2及IL-4细胞因子。攻击试验表明,复合重组蛋白免疫组和对照组相比,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其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该复合重组蛋白是抗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候选疫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 抗体 细胞因子 刚地弓形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IL-27和CpG ODN佐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增强性肺部免疫病理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慧贤 魏林 +4 位作者 李彩霞 李娜 刘建勋 张磊 曾瑞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6-660,665,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佐剂IL-27单独或与Cp G2216佐剂联合使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G1F/M2免疫病理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编码IL-27的质粒(以下简称IL-27)单独或与Cp G2216佐剂联合使用与G1F/M2共免疫Balb/c小鼠3次,第3次免疫后...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佐剂IL-27单独或与Cp G2216佐剂联合使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G1F/M2免疫病理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编码IL-27的质粒(以下简称IL-27)单独或与Cp G2216佐剂联合使用与G1F/M2共免疫Balb/c小鼠3次,第3次免疫后第10天用RSV攻击免疫后的Balb/c小鼠,攻毒后5 d处死,留取肺组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RSV-N基因的表达量,Th1和Th2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5,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Gro-α和eotaxin,Th1和Th2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及黏液因子gob-5的m RNA的表达量;另一部分肺组织做病理切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情况。结果 PBS组明显被RSV感染,而各疫苗组显著被保护。IL-27+G1F/M2组和IL-27+Cp G2216+G1F/M2组的IFN-γ表达量无差异(P>0.05),且均显著高于无佐剂的G1F/M2组(P<0.05);IL-27+Cp G2216+G1F/M2组的T-bet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IL-27+Cp G2216+G1F/M2和IL-27+G1F/M2组的GATA3、IL-5表达量均显著低于G1F/M2组(P<0.05),且IL-27+G1F/M2组的IL-5表达量在疫苗组中最低(P<0.05);IL-27+G1F/M2组的Gro-α、eotaxin、gob-5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它疫苗组(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正常小鼠相比,各组经RSV攻击后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病理损伤,而IL-27+G1F/M2组的肺部的炎症病理损伤与其它各组相比明显减轻。结论 IL-27+Cp G对疫苗增强性肺部免疫病理有一定的下调作用,而IL-27能显著抑制疫苗增强性肺部免疫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7 CpG ODN 佐剂 呼吸道合胞病毒 重组蛋白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Rho GTPase DNA疫苗及重组蛋白疫苗免疫保护机制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冉 易新元 +3 位作者 曾宪芳 张顺科 蔡春 Larry McReynolds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pcDNA3 .1 SjRhoGTPase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以及联合疫苗免疫的保护机制。 方法 将 pcDNA3 .1 SjRhoGTPase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分别及联合疫苗免疫昆明鼠后 ,分不同时间采集血清 ,以ELISA法测... 目的 初步探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pcDNA3 .1 SjRhoGTPase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以及联合疫苗免疫的保护机制。 方法 将 pcDNA3 .1 SjRhoGTPase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分别及联合疫苗免疫昆明鼠后 ,分不同时间采集血清 ,以ELISA法测定总抗体及IgG亚类。  结果 重组蛋白疫苗及联合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效价较高 ,DNA疫苗及联合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以IgG2a为主 ,重组蛋白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以IgG1为主。  结论 Sj RhoGTPase基因DNA疫苗及联合疫苗主要诱生Th1型细胞免疫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SjRho GTPASE DNA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联合免疫 免疫球蛋白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牛O型口蹄疫病毒天然表位的重组蛋白疫苗构建、表达及效果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亮 任继玲 +5 位作者 王华 房明丽 张永胜 卫红飞 张培因 王丽颖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研制安全高效的口蹄疫疫苗,设计并构建了能模拟口蹄疫病毒天然表位的重组蛋白疫苗.选取牛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上的B表位和T表位,将其连接组合成多种方式,利用计算机预测蛋白质的3维结构,选取其中最优的结构进行构建.在大肠杆菌表达... 为研制安全高效的口蹄疫疫苗,设计并构建了能模拟口蹄疫病毒天然表位的重组蛋白疫苗.选取牛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上的B表位和T表位,将其连接组合成多种方式,利用计算机预测蛋白质的3维结构,选取其中最优的结构进行构建.在大肠杆菌表达后经镍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豚鼠后,经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抗FMDV抗体水平.构建了牛O型口蹄疫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的结构基因,并成功表达和纯化了该重组蛋白.功能实验表明,该蛋白在豚鼠体内诱生了高水平的抗牛O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该重组蛋白疫苗的设计为研制牛O型口蹄疫病毒新型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重组蛋白疫苗 蛋白质结构预测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8
作者 任继玲 王华 +5 位作者 张永胜 张培因 魏学峰 陈九连 王丽颖 于永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为了取代有安全隐患的牛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灭活疫苗,我们构建了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方法应用PCR方法合成含有表位的基因片段,经过克隆连接获得重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经镍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豚鼠后,分别经... 目的为了取代有安全隐患的牛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灭活疫苗,我们构建了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方法应用PCR方法合成含有表位的基因片段,经过克隆连接获得重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经镍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豚鼠后,分别经ELISA和乳鼠中和实验检测血清中抗FMDV抗体水平。结果构建了牛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的结构基因,并成功表达和纯化了该重组蛋白。功能实验表明,该蛋白在豚鼠体内诱生了高水平的抗牛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的中和性抗体。结论该重组蛋白为制备牛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新型疫苗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免疫 重组蛋白疫苗 表位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真核表达
9
作者 任继玲 王华 +4 位作者 杨明 王丽 吴秀丽 王丽颖 于永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设计并表达预防16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重组蛋白疫苗。方法:选取HPV16型病毒L1蛋白上的B表位和T表位,将其连接组合成多种方式,利用计算机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选取其中最优的结构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并利用杆状昆虫系统进行表达。结... 目的:设计并表达预防16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重组蛋白疫苗。方法:选取HPV16型病毒L1蛋白上的B表位和T表位,将其连接组合成多种方式,利用计算机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选取其中最优的结构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并利用杆状昆虫系统进行表达。结果:利用计算机设计出了一种重组蛋白,成功构建了该重组蛋白的结构基因,并在杆状昆虫表达系统中得到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人乳头瘤病毒的重组蛋白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重组蛋白疫苗 计算机辅助设计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重组蛋白疫苗研发态势简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潇逸 陈娟 +2 位作者 严舒 卢岩 欧阳昭连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9期8-12,共5页
目的分析全球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态势。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ortellis数据库中全球已上市、处于注册或预注册状态、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的重组蛋白疫苗,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1年9月1日。分别从原研单位国家分布、首次上市/Ⅲ期临床试... 目的分析全球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态势。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ortellis数据库中全球已上市、处于注册或预注册状态、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的重组蛋白疫苗,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1年9月1日。分别从原研单位国家分布、首次上市/Ⅲ期临床试验启动时间、适应证等方面分析其全球研发概况。结果全球重组蛋白疫苗有74个已上市或处于注册、预注册状态,有29个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从原研单位国家来看,中国已上市或处于注册、预注册状态/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均最多(21个/12个);美国、英国、古巴、法国分别有15个/7个、11个/0个、5个/0个、4个/1个,位居前列。1986年至1997年、1998年至2009年、2010年至2021年分别上市9个、29个、36个产品,2016年至2021年启动Ⅲ期临床试验的产品有23个。适应证涵盖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简称百白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产品分别有30个、18个、12个、11个、6个、6个;以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非HPV感染引起的肿瘤、肺炎链球菌感染为适应证的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分别有5个、4个、3个,且均超过对应的已上市产品数。结论全球重组蛋白疫苗研发成果丰富,上市产品数量逐渐增加,获批适应证从百白破、流感、脑膜炎等逐渐扩展至其他传染病和肿瘤。中国已上市产品数和Ⅲ期临床试验在研数量均全球领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疫苗 研发态势 国家分布 适应证 首次上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在重组蛋白疫苗电荷异质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全姚 杜加亮(综述) +1 位作者 刘万卉 王兰(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2643-2648,共6页
重组蛋白分子表征的稳定性是保证疫苗发挥免疫原性及抗原性的关键。重组蛋白疫苗与治疗性蛋白制品一样,因体外合成和纯化过程的复杂性而表现出异质性。其中,电荷异质性是重组蛋白质的关键质量属性之一。电荷异质性监测有助于推动生产工... 重组蛋白分子表征的稳定性是保证疫苗发挥免疫原性及抗原性的关键。重组蛋白疫苗与治疗性蛋白制品一样,因体外合成和纯化过程的复杂性而表现出异质性。其中,电荷异质性是重组蛋白质的关键质量属性之一。电荷异质性监测有助于推动生产工艺的优化,反映产品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等,对保证重组蛋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开发可靠快速、灵敏稳健的电荷异质性分析方法一直是生物制药行业所追求的目标。经典的电荷异质性分析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色谱(IEC)、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以及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WCID-CIEF)等,其中WCID-CIEF提供的等电点(pI)和峰形的生化指纹有助于对疫苗多蛋白成分的分析。基于以上该文将对WCID-CIEF的原理和特点及其在重组蛋白疫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异质性 重组蛋白疫苗 质量控制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疫F1-V重组蛋白疫苗滴鼻免疫应答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秀芳 于三科 +5 位作者 谢应国 王栋 袁源 刑丽 武素琴 王希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2,276,共5页
目的以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为鼠疫F1-V重组蛋白的佐剂制备黏膜疫苗,观察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效果。方法以制备的鼠疫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4次免疫后,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F1-V的IgG和IgA抗体及抗体亚型分... 目的以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为鼠疫F1-V重组蛋白的佐剂制备黏膜疫苗,观察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效果。方法以制备的鼠疫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4次免疫后,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F1-V的IgG和IgA抗体及抗体亚型分类,检测鼻咽喉、肺、小肠及阴道灌洗液中特异性抗F1-V的黏膜分泌型IgA;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鼻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脾淋巴细胞、肠系膜淋巴结及小肠PP结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以rCT-B为佐剂的鼠疫F1-V重组蛋白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后,能够诱导血清中IgGI、gA抗体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同时诱导鼻咽、肺、小肠和阴道内特异性黏膜抗体升高,尤其是肺和生殖道冲冼液内抗体升高极为显著(P<0.01)。与单纯的F1-V组相比,不同剂量比例疫苗组都能诱导较高、较快的血清IgGI、gA和黏膜sIgA,其中1∶2疫苗组能诱导更强的系统免疫和黏膜免疫,但是相比之下,5∶1疫苗组是最合适的免疫剂量。结论rCT-B佐剂不仅能提高鼠疫F1-V黏膜疫苗的系统全身免疫应答,还能促进诱导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等局部黏膜sIgA抗体,增强局部免疫应答,提示rCT-B佐剂能显著提高鼠疫感染的免疫应答作用,这为下一步疫苗的免疫保护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F1-V重组蛋白黏膜疫苗 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 黏膜免疫 系统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重组蛋白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清华 徐延伟 +3 位作者 赵巧辉 张春鸽 王贝贝 李桂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8期2730-2735,共6页
疫苗在流行病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组蛋白疫苗具有廉价足量、安全性良好的优势。作为一种成本效益高、生长迅速、基因操作便捷的宿主,大肠杆菌中已成功实现了重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等重组... 疫苗在流行病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组蛋白疫苗具有廉价足量、安全性良好的优势。作为一种成本效益高、生长迅速、基因操作便捷的宿主,大肠杆菌中已成功实现了重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等重组蛋白疫苗的生产制备和商业化应用。本文综述了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重组蛋白疫苗开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该宿主中已上市和进入临床阶段的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的研发情况,为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重组蛋白疫苗的开发和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大肠杆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endoglin胞外段重组蛋白疫苗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谭光宏 魏于全 +1 位作者 田聆 黄风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研究猪endoglin胞外段重组蛋白(pEDG)作为异种蛋白疫苗是否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endoglin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endoglin相关的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方法:观察免疫治疗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生存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研究猪endoglin胞外段重组蛋白(pEDG)作为异种蛋白疫苗是否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endoglin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endoglin相关的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方法:观察免疫治疗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生存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抗CD31)观察肿瘤组织血管生长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用免疫荧光方法了解肿瘤血管自身抗体沉积,用Westernblot和ELISA方法检测荷瘤小鼠免疫治疗后的血清是否含有抗自身endoglin的抗体和抗体亚型,用ELISPOT方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中分泌抗endoglin抗体的B淋巴细胞。结果:与同种重组endoglin蛋白和非疫苗对照组二个对照组相比,重组pEDG蛋白疫苗主动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明显减少,肿瘤组织血管表面有自身抗体沉积,血清中含有抗自身endoglin的抗体,抗体亚型主要为IgG1和IgG2b。此外,免疫治疗组小鼠脾脏中还发现明显增多的分泌抗自身endoglin抗体的B淋巴细胞。结论:pEDG疫苗诱导抗自身endoglin抗体的产生,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这种主动免疫治疗的方法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LIN 重组蛋白 疫苗 肿瘤血管生成 主动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蛋白疫苗原液中试车间工艺布局设计及案例分析
15
作者 张生琰 孟祥男 《化工与医药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针对重组蛋白疫苗原液生产工艺特性,结合GMP和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为满足原液中试车间多产品共线、多品种生产的特殊性,对重组蛋白疫苗原液的生产工艺流程、车间工艺布局进行设计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从平面布局、人流设计、物流设计、污... 针对重组蛋白疫苗原液生产工艺特性,结合GMP和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为满足原液中试车间多产品共线、多品种生产的特殊性,对重组蛋白疫苗原液的生产工艺流程、车间工艺布局进行设计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从平面布局、人流设计、物流设计、污物流设计、空调分区几个方面来阐述重组蛋白疫苗原液中试车间的工艺布局设计思路。满足中试车间对不同产品、不同工艺流程的需求,同时符合各专业设计规范,综合各方面的要求才能得到最适宜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疫苗 原液 中试车间 工艺布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传染病的重组蛋白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一帆 袁为锋 徐可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9-555,共17页
重组蛋白疫苗由基因工程表达获得,其免疫原可设计性强、成分单一可控、生物安全性较高、规模化放大的技术成熟,是近年来新型疫苗采用的主要类型。在免疫原设计方面,重组蛋白疫苗的免疫原偶联、工程化设计和免疫原重构等技术可以拓展疫... 重组蛋白疫苗由基因工程表达获得,其免疫原可设计性强、成分单一可控、生物安全性较高、规模化放大的技术成熟,是近年来新型疫苗采用的主要类型。在免疫原设计方面,重组蛋白疫苗的免疫原偶联、工程化设计和免疫原重构等技术可以拓展疫苗的广谱性和长效性;在表达纯化方面,多种表达纯化工艺能够满足不同重组蛋白疫苗对免疫原修饰、产品产量和质量的要求;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多种细胞反应器、细胞工厂等生产工艺提高了重组蛋白免疫原的产量。本文综述了重组蛋白疫苗的类型,总结了重组蛋白疫苗在免疫原设计、蛋白表达纯化工艺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在免疫原性、保护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展望了重组蛋白疫苗进一步优化的策略和前景,可望为重组蛋白疫苗的未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传染病 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免疫原设计 疫苗生产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SpyTag/SpyCatcher系统的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蛋白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咏雯 冯金 +3 位作者 陈丽云 彭涛 许煜华 陈忠正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286-1293,共8页
目的基于SpyTag/SpyCatcher系统制备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二联亚单位疫苗,并评价其免疫原性,为1针防治PPV与PCV2混合感染的候选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以猪... 目的基于SpyTag/SpyCatcher系统制备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二联亚单位疫苗,并评价其免疫原性,为1针防治PPV与PCV2混合感染的候选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以猪细小病毒1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1,PPV1)VP2蛋白为骨架,将SpyTag肽段插入VP2蛋白的loop2区域,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表达该融合蛋白并记为PPV-ST。选取PCV2 Cap蛋白的5个B细胞表位、Rep蛋白的3个T细胞抗原表位,将其串联,并在N-端融合SpyCatcher肽段,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记为SCPCV2。将纯化蛋白PPV-ST与SC-PCV2按摩尔比1∶1混合,25℃孵育6 h共价组装,以ISA 201矿物油为佐剂制备疫苗。按低、中、高(1、10、20μg/只)剂量肌内注射免疫雌性BALB/c小鼠,14 d后进行加强免疫。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结果重组杆状病毒构建成功且能表达重组蛋白PPV-ST,原核系统也成功表达重组蛋白SC-PCV2,二者共价组装物可被鼠抗His标签抗体特异性识别,表明两个蛋白能共价组装。PPV-PCV2中、高剂量组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PBS组(P均<0.05),IL-4水平也显著高于PBS组(P均<0.05)。结论基于SpyTag/SpyCatcher系统制备的PPV-PCV2二联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猪圆环病毒 重组蛋白疫苗 免疫原性 SpyTag/SpyCatcher系统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与重组蛋白疫苗混合免疫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
18
作者 张怡 张佳璐 +5 位作者 程飞冉 张旋旋 梁争论 毛群颖 李秀玲 贺倩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409-1414,共6页
目的 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脂质纳米颗粒包裹的mRNA疫苗(mRNA-LNP)与重组蛋白-铝佐剂疫苗(PS-Alum)混合免疫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为不同技术路线疫苗联合免疫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以mRNA-LNP和PS-Alum疫苗为研究对象,比较疫苗单独免疫及联... 目的 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脂质纳米颗粒包裹的mRNA疫苗(mRNA-LNP)与重组蛋白-铝佐剂疫苗(PS-Alum)混合免疫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为不同技术路线疫苗联合免疫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以mRNA-LNP和PS-Alum疫苗为研究对象,比较疫苗单独免疫及联合免疫雌性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水平。联合免疫策略分别为双侧免疫(bilateral)和混合免疫(mix),bilateral组在小鼠一侧胫骨前肌免疫mRNA-LNP疫苗,另一侧胫骨前肌免疫等体积PSAlum疫苗,mix组将mRNA-LNP与PS-Alum疫苗等体积混合后,分别接种小鼠两侧胫骨前肌;免疫1和2针后检测抗体反应,与单独免疫mRNA-LNP疫苗进行比较,评价混合疫苗的免疫效果。将mRNA-LNP与PS-Alum疫苗等体积混合,体外4℃放置0、48 h及7、14、35 d后免疫雌性BALB/c小鼠,检测抗体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初步评价混合疫苗的稳定性。结果 mix组小鼠血清IgG结合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在初免后第14天和加强免疫后第14天均高于mRNA、bilateral组(14 d:P分别为<0.000 1和0.243 9;35 d:P均<0.000 1);将混合疫苗体外4℃放置0、48 h及7、14、35 d后免疫小鼠,初免后放置48 h,小鼠血清IgG结合抗体GMT比0 h略有提升(P=0.017 7),随着放置时间延长,结合抗体GMT保持稳定;加强免疫后,相比0 h,随着放置时间延长,疫苗诱导的结合抗体、假病毒中和抗体和T细胞反应均未降低(P=0.421 1~0.999 9)。结论 制备mRNA-LNP与PS-Alum混合疫苗进行免疫,相比单独免疫可有效提升免疫原性,且混合疫苗在体外4℃放置35 d内免疫原性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混合免疫 免疫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中受体结合域二聚体纯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19
作者 段艳 李文东 +2 位作者 李珉 何欢 李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39-1244,1250,共7页
目的建立应用生物分析仪(Agilent 2100)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中受体结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二聚体纯度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进行解析附后,超滤浓缩蛋白,采用生物分析仪(Agilent ... 目的建立应用生物分析仪(Agilent 2100)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中受体结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二聚体纯度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进行解析附后,超滤浓缩蛋白,采用生物分析仪(Agilent 2100)检测完全及非完全变性(二硫键保留)蛋白的纯度;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专属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准确度验证后,用其检测厂家A 4批样品。结果系统适用性验证中,8个峰均可清晰区分基线;空白溶剂在目标成分出峰位置无干扰,专属性良好;在非完全和完全变性条件下,2名实验员12次重复检测结果的RSD均小于1%,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良好;3种不同蛋白浓度(50%、80%和100%)主峰(1+2)及主峰面积占比的RSD分别为0.68%和0.31%,准确度良好,其中,10%蛋白浓度样品结果不稳定;4批样品RBD二聚体纯度分别为70.5%、70.2%、73.2%和69.6%。结论建立的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良好,可用于重组蛋白疫苗中蛋白纯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重组蛋白疫苗 受体结合域 二聚体 蛋白纯度
原文传递
治疗型VP22Δ-mE6Δ/mE7重组蛋白疫苗的表达与免疫学初步分析
20
作者 高丹丹 彭正华 +6 位作者 杨旭 毕研伟 李智华 姬秋彦 李建芳 李健峰 徐维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1,共6页
制备16型人乳头瘤病毒mE6Δ/mE7蛋白与I型人单纯疱疹病毒VP22Δ蛋白的治疗型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检测其免疫原性和抗肿瘤相关生物活性。通过克隆HSV-1 VP22Δ及HPV-16 mE6Δ/mE7基因,构建pET28a-VP22Δ-mE6Δ/mE7原核表达载体。... 制备16型人乳头瘤病毒mE6Δ/mE7蛋白与I型人单纯疱疹病毒VP22Δ蛋白的治疗型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检测其免疫原性和抗肿瘤相关生物活性。通过克隆HSV-1 VP22Δ及HPV-16 mE6Δ/mE7基因,构建pET28a-VP22Δ-mE6Δ/mE7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在Rosetta(DE3)宿主菌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分离、复性后,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进行纯化,纯化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并免疫BalB/C及C57BL/6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和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VP22Δ-mE6Δ/mE7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34kDa,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5%。该蛋白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IgG、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效果及对TC-1致瘤小鼠的肿瘤治疗效果均高于无佐剂单一重组蛋白疫苗。以上结果说明,所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抗肿瘤活性,为治疗型HPV分子内佐剂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重组蛋白疫苗 分子内佐剂 VP22Δ mE6Δ/mE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