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糖代谢基因表达水平对酿酒酵母重组菌株产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鲍晓明 高东 +1 位作者 曲音波 王祖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5-361,共7页
以E.coliS.cerevisiae穿梭质粒YEp24为骨架,将树干毕赤酵母(PichiastipitisCBS6054)的木糖还原酶(XylosereductaseXR)基因XYL1及木糖醇脱氢酶(Xyloli... 以E.coliS.cerevisiae穿梭质粒YEp24为骨架,将树干毕赤酵母(PichiastipitisCBS6054)的木糖还原酶(XylosereductaseXR)基因XYL1及木糖醇脱氢酶(XylolitoldehydrogenaseXDH)基因XYL2分别以不同的相对表达方向置于酿酒酵母的乙醇脱氢酶I(ADH1)启动子和磷酸甘油激酶(PGK)启动子下,构建不同XYL1及XYL2的重组质粒。这些重组质粒分别转化酿酒酵母(S.cerevisiaeH158)受体菌。得到的重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基因表达水平,XR与XDH的酶比活力比值即XR/XDH的变化范围在006~175之间。当XYL1或XYL2受PGK1启动子控制同时位于ADH1启动子下游时,检测到最高的酶比活力。为了加强对木糖的利用,在XYL1、XYL2基因的酵母重组菌株中又引入磷酸戊糖途径中的转醛酶(Transaldolase)基因TAL1及转酮酶(Transketolase)基因TKL1,使酵母菌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超表达合成转酮酶及转醛酶。同时具有XYL1和XYL2以及超表达基因TAL1、TKL1的酵母重组菌株可以在木糖为唯一碳源平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木糖代谢 基因表达 重组菌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发酵重组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勇 范一民 +2 位作者 勇强 黄敏仁 余世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8-63,共6页
木糖发酵是植物纤维原料生物转化制取乙醇商业化生产的基础和关键 ,但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菌株不能满足商业化生产的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细菌和酵母进行改造 ,以提高它们在厌氧条件下的木糖发酵能力成为目前研究和开发的重点。通过... 木糖发酵是植物纤维原料生物转化制取乙醇商业化生产的基础和关键 ,但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菌株不能满足商业化生产的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细菌和酵母进行改造 ,以提高它们在厌氧条件下的木糖发酵能力成为目前研究和开发的重点。通过转基因和基因删除技术 ,主要对Escherichiacoli、Zymomonasmobilis、Pichiastipitis和Saccharomycescerevisiae等典型的乙醇发酵菌株实施基因改造 ,构建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木糖发酵重组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 ,重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的木糖发酵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是它们仍然未能投入于商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发酵 重组菌 基因工程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黑色素B.thuringiensis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阮丽芳 王玉洁 沈萍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7-260,共4页
将嗜麦芽假单胞菌中产生黑色素的基因 (melgene)克隆到穿梭载体 pHT3 10 1中 ,并将它处于表达系统cry3A的控制下 ,构建得到重组质粒 pHTAM .将此重组质粒用电脉冲的方法转入苏云金芽胞杆菌受体菌株BMB171中 ,得到重组菌株RSA .研究结果... 将嗜麦芽假单胞菌中产生黑色素的基因 (melgene)克隆到穿梭载体 pHT3 10 1中 ,并将它处于表达系统cry3A的控制下 ,构建得到重组质粒 pHTAM .将此重组质粒用电脉冲的方法转入苏云金芽胞杆菌受体菌株BMB171中 ,得到重组菌株RSA .研究结果表明 ,处于cry3A控制下mel基因在BMB171菌株中得到了成功的表达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扫描法检测RSA所产黑色素的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苏云金芽胞杆 重组菌 mel基因 培养条件 微生物杀虫制剂 抗辐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ⅡC^-/apxⅠA^+基因缺失重组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金林 贝为成 +3 位作者 林荔雯 徐引弟 陈焕春 梅岭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3-977,共5页
通过接合转移和SacB负向筛选方法,成功构建了一株apxⅡC缺失的血清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重组菌株。首先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EHA1。将pEHA1转化供体菌大肠杆菌(E.coliβ2155),并将其与野生型APP血清7型亲本菌混合培养约5h,然后涂到含氯霉素... 通过接合转移和SacB负向筛选方法,成功构建了一株apxⅡC缺失的血清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重组菌株。首先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EHA1。将pEHA1转化供体菌大肠杆菌(E.coliβ2155),并将其与野生型APP血清7型亲本菌混合培养约5h,然后涂到含氯霉素抗性的培养基培养,挑取阳性克隆,接种到无抗性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涂于含有蔗糖的的固体培养基,培养一定时间后挑取蔗糖抗性的克隆,即可得到目的突变株。通过PCR、遗传稳定性、外毒素分泌、重组位点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菌构建成功。通过对重组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表明突变株生长能力未受影响,对小鼠毒力显著降低。该突变株构建体系的建立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减毒活疫苗的开发及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新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 接合转移 负向筛选 重组菌 构建: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重组菌株木糖醇发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鲍晓明 郑华军 +3 位作者 秦玉静 汪天虹 高东 李在禄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18,共6页
木糖还原酶催化木糖为木糖醇的反应 ,是木糖代谢的第一步。将木糖还原酶的基因XYL1引入酿酒酵母中 ,构建得到高效表达XYL1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HYEX2 ,该重组菌株的木糖还原酶比活力为 7.47U/mg。研究表明 ,该菌株获得转化木糖产生木... 木糖还原酶催化木糖为木糖醇的反应 ,是木糖代谢的第一步。将木糖还原酶的基因XYL1引入酿酒酵母中 ,构建得到高效表达XYL1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HYEX2 ,该重组菌株的木糖还原酶比活力为 7.47U/mg。研究表明 ,该菌株获得转化木糖产生木糖醇的能力 ,当辅助碳源葡萄糖的浓度为 2 % ,并在发酵 30h左右添加木糖 ,木糖醇的转化率可达到 0 .94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还原酶基因 木糖醇 酿酒酵母 甜味剂 重组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99和ST_1双价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菌株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冯书章 许崇波 +6 位作者 刘子 黄培堂 刘晓明 孟锐奇 姚湘燕 李丰生 王玉炯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3期5-9,共5页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_1)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其结构基因编码19个氨基酸,无免疫原性。作者以pSLM_(004)工程菌株为始发菌株,亚克隆ST_1基因,并将ST_1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_(99)菌毛抗原的pGK_(99)之K_(99)基因(pS...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_1)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其结构基因编码19个氨基酸,无免疫原性。作者以pSLM_(004)工程菌株为始发菌株,亚克隆ST_1基因,并将ST_1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_(99)菌毛抗原的pGK_(99)之K_(99)基因(pSK_(219))和pUC_(18)多克隆位点中(pXST系列)。从而成功构建了能表达ST_1-K_(99)两种抗原的工程菌苗候选株pSK_(219)以及能表达ST_1抗原的工程菌株pXST。利用这两种基因重组株的表达产物制备了免疫原。经BALB/c鼠免疫效果研究证实,所构建的pS_(219)菌苗候选株安全无毒,且pSK_(219)中K_(99)基因赋于ST_1基因免疫原性。pSK_(219)免疫接种鼠血清及其初乳均可中和ST_1毒性(1个鼠单位),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pSK_(219)工程菌株作为菌苗候选株,为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多价工程菌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99 ST1 抗原 基因重组菌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致PWD和ED保护性抗原重组菌的免疫效力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健美 高崧 刘秀梵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0-492,共3页
重组菌BL21(pFSFaeG)是能够同时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F4、F18、Stx2e)基因的基因工程重组菌。由IPTG诱导的重组菌制成抗原,经甲醛灭活后腹腔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产生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菌能够诱... 重组菌BL21(pFSFaeG)是能够同时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F4、F18、Stx2e)基因的基因工程重组菌。由IPTG诱导的重组菌制成抗原,经甲醛灭活后腹腔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产生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菌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针对上述3种保护性抗原的特异性抗体IgG。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表明,用大肠杆菌标准强毒株C83907(F4)、108/86(F18)和Stx2e毒素攻毒后,重组菌诱导产生的抗体能够对小鼠提供80%以上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 PWD ED 重组菌 抗体检测 攻毒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β_2-β_1毒素融合基因重组菌株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曾瑾 王玉炯 +2 位作者 谢琴 韩学波 郭邦成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 免疫原性 重组菌 融合基因 外毒素 保护性抗原 中和试验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假丝酵母肉毒碱乙酰转移酶酶活测定及重组菌的性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剑 高弘 +1 位作者 李春 曹竹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1-517,共7页
建立了快速部分提纯和测定热带假丝酵母中肉毒碱乙酰转移酶 (carnitine acetyltransferase, CAT) 酶活的方法. 并考察了重组热带假丝酵母的CAT酶活、产酸能力及烷烃转化率. 结果表明, 重组菌的 CAT酶活比原始菌降低了45%, 胞内二元酸... 建立了快速部分提纯和测定热带假丝酵母中肉毒碱乙酰转移酶 (carnitine acetyltransferase, CAT) 酶活的方法. 并考察了重组热带假丝酵母的CAT酶活、产酸能力及烷烃转化率. 结果表明, 重组菌的 CAT酶活比原始菌降低了45%, 胞内二元酸通过β 氧化的无益消耗得到有效抑制. 相应地, 重组菌的产酸能力和烷烃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1%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碱乙酰转移酶 β-氧化 长链二元酸 重组菌 热带假丝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重组菌在含Hg^(2+)环境中的生长富集Hg^(2+)耦合及其连续处理Hg^(2+)废水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杨春 邓旭 +4 位作者 李清彪 卢英华 何宁 孙道华 彭雅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在低营养含汞环境中,高选择性汞富集基因工程菌E.coliJM109(表达MerT、MerP汞特异结合转运蛋白和金属硫蛋白MT,该菌简称为M1)的生长富集耦合行为.考察了汞离子浓度、离子强度、络合物、共存金属离子等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富集Hg2+耦... 研究了在低营养含汞环境中,高选择性汞富集基因工程菌E.coliJM109(表达MerT、MerP汞特异结合转运蛋白和金属硫蛋白MT,该菌简称为M1)的生长富集耦合行为.考察了汞离子浓度、离子强度、络合物、共存金属离子等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富集Hg2+耦合行为的影响;并且利用连续操作搅拌槽式生物反应器,实现了对有机废水配伍的含汞废水的连续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高选择性 富集 连续处理 耦合 生长 重组菌 E.coli 基因工程 金属硫蛋白 生物反应器 转运蛋白 特异结合 离子浓度 离子强度 环境因素 金属离子 连续操作 含汞废水 有机废水 络合物 连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的优化培养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勤美 林天龙 +3 位作者 龚晖 陈红燕 陈日升 欧阳岁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用正交试验探讨温度、培养基、时间三个因素对嗜水气单胞菌 β -hemA重组菌E coliDH5α(PCB)基因产物表达量的影响 ,通过优化培养 ,选择最佳培养条件 ,显著提高了 β溶血素基因 (β-hemolysisgene ,β -hemA)产物的产量。实验结果表明 ... 用正交试验探讨温度、培养基、时间三个因素对嗜水气单胞菌 β -hemA重组菌E coliDH5α(PCB)基因产物表达量的影响 ,通过优化培养 ,选择最佳培养条件 ,显著提高了 β溶血素基因 (β-hemolysisgene ,β -hemA)产物的产量。实验结果表明 :该重组菌株在 10 0mlTSB(添加 0 0 5 %酵母浸提物 ,1 8μg/mlZncl2 ) ,37℃培养 30h收获 ,其毒素蛋白含量为 32 5 8μg ,毒素溶血价为 17 4 4hu/ μg ,而在LB(10 0ml)和营养内汤 (10 0ml)中最高蛋白量和溶血活性分别为 12 6 0 μg ,14hu/ μg和 1199μg ,8 2 2hu/ μg。所选择的三个因子中对毒素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培养基 ,其次是温度 ;而对溶血素影响最大的则是温度 ,其次为时间。最佳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预热至 37℃的情况下 ,PCB 6h能进入对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 β-hemA 重组菌 优化培养 生长曲线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可霉素生物合成缺陷的同源重组菌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琼 吴海珍 +1 位作者 唐雅珺 张惠展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4-166,共3页
以 S.lincolnensis B48为对照 ,分别测定两个染色体上含 lmb I基因灭活拷贝的菌株 YY1(同源交换 )、YY2 (同源整合 )的抗菌效价 ,其中 YY1在其整个生物周期中均无明显抗菌效价 ,而 YY2的效价与 B48相比也明显偏低。进一步通过 PCR反应... 以 S.lincolnensis B48为对照 ,分别测定两个染色体上含 lmb I基因灭活拷贝的菌株 YY1(同源交换 )、YY2 (同源整合 )的抗菌效价 ,其中 YY1在其整个生物周期中均无明显抗菌效价 ,而 YY2的效价与 B48相比也明显偏低。进一步通过 PCR反应验证这两株基因工程菌 lmb I基因灭活情形 ,结果发现 YY 1染色体上 lmb I基因的两个拷贝均因同源交换而被灭活 ,而 YY2可能是因单拷贝发生同源整合而仅被部分灭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 生物合成 同源重组菌 效价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月兰 焦新安 +4 位作者 杨芸 张晨菊 周海霞 潘志明 黄金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为了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运送外源抗原所诱导免疫应答特性进行评价,开展了以原核方式运送模式蛋白GFP的研究。方法利用SOEing PCR的方法把LLO的启动子与GFP融合在一起,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yzuLM1-2actA和plcB基因片段之后,... 目的为了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运送外源抗原所诱导免疫应答特性进行评价,开展了以原核方式运送模式蛋白GFP的研究。方法利用SOEing PCR的方法把LLO的启动子与GFP融合在一起,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yzuLM1-2actA和plcB基因片段之后,在LLO启动子的作用下实现GFP的表达。结果PCR扩增证实目的基因gfp融合到李斯特菌基基因组中,重组菌对小鼠的LD50为4.31×108,毒力比yzuLM1-2显著降低。以重组菌株免疫小鼠后获得的血清进行Western blot显示在27kD处出现特异印迹带;ELISA测定结果显示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抗GFP的抗体水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减毒LM所运送的GFP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的特性,这为减毒株yzuLM1-2运送外源保护性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减毒重组菌与抗原递呈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 绿色荧光蛋白 重组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PWD和ED保护性抗原的两种重组菌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健美 陈祥 +1 位作者 高崧 刘秀梵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1,共4页
采用已构建的能表达致断奶仔猪腹泻(PW D)和仔猪水肿病(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F edA-S tx 2e B-F aeG融合蛋白的重组菌BL 21(pFSF aeG)和重组菌X 4550(pFSF aeG),经IPTG诱导后制成抗原,经口服及灭活后制成油乳剂苗免疫小鼠后,检测IgG抗... 采用已构建的能表达致断奶仔猪腹泻(PW D)和仔猪水肿病(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F edA-S tx 2e B-F aeG融合蛋白的重组菌BL 21(pFSF aeG)和重组菌X 4550(pFSF aeG),经IPTG诱导后制成抗原,经口服及灭活后制成油乳剂苗免疫小鼠后,检测IgG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菌经灭活后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针对上述3种保护性抗原的特异性抗体IgG。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两种重组菌的最佳免疫途径均为灭活后经腹腔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 断奶仔猪腹泻 仔猪水肿病 重组菌 抗体检测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乙醇重组菌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乙醇发酵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金凤 王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对构建得到的新型产乙醇重组菌JM109(pEtac-PA)、947(pEtac-PA)利用不同浓度葡萄糖或木糖的乙醇发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菌的乙醇发酵受到发酵碳源的类型、发酵液中糖浓度、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发酵液的pH值、重组菌的宿主... 对构建得到的新型产乙醇重组菌JM109(pEtac-PA)、947(pEtac-PA)利用不同浓度葡萄糖或木糖的乙醇发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菌的乙醇发酵受到发酵碳源的类型、发酵液中糖浓度、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发酵液的pH值、重组菌的宿主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野生型菌株E.coli 947为宿主的重组菌947 (pEtac-PA)发酵产乙醇的能力和乙醇得率均高于JM109(pEtac-PA),尤其是在装液量加大、高浓度糖发酵以及利用木糖发酵时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乙醇重组菌 乙醇发酵 葡萄糖 木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重组菌生产极端耐热木聚糖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娄恺 于安峰 邢新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F08期5-7,共3页
将含有来自于嗜热网球菌 (Dictyoglomusthermophilum)Rt4 6B .1编码极端耐热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表达载体pET -DBc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 1(DE3) ,获得重组菌E .coliDB1,目的基因可表达出有活性且耐 90℃的木聚糖酶。E .coliDB... 将含有来自于嗜热网球菌 (Dictyoglomusthermophilum)Rt4 6B .1编码极端耐热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表达载体pET -DBc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 1(DE3) ,获得重组菌E .coliDB1,目的基因可表达出有活性且耐 90℃的木聚糖酶。E .coliDB1发酵培养基的较佳组成为 (g/l) :葡萄糖 5 0 ,NH4Cl 3、MgSO40 .5、CaCl2 0 .6、Na2 HPO4·7H2 O 12 .8、KH2 PO43.0和NaCl 0 .5。在工程菌培养的对数生长前期加入终浓度为 1mmol/l的异丙基硫代 - β -D -半乳糖苷 (IPTG)进行诱导 ,对菌体生长无阻碍作用 ,木聚糖酶酶活在菌体生长的后期达到最高 ,利用优化的培养基在不加入IPTG的情况下木聚糖酶酶活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重组菌 极端耐热性 木聚糖酶 发酵培养基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 ORF_2重组菌菌种的稳定性及融合蛋白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岩 王玉梅 +1 位作者 张桂英 薛海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36,共2页
对HEVORF2 (HumanHepatitisEopenreadingframe)重组菌菌种进行稳定性研究并将其表达的融合蛋白用于酶标试剂。将重组菌种传 10 0代次 ,每隔 10代取样检测蛋白表达、质粒性状、遗传稳定性、染色特性、菌落形态及电镜检查。将其表达的融... 对HEVORF2 (HumanHepatitisEopenreadingframe)重组菌菌种进行稳定性研究并将其表达的融合蛋白用于酶标试剂。将重组菌种传 10 0代次 ,每隔 10代取样检测蛋白表达、质粒性状、遗传稳定性、染色特性、菌落形态及电镜检查。将其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层析纯化用于酶标试剂中。经传代的各代菌体与菌种多项指标差异不显著 ,酶标试剂有敏感度及特异性 ,此菌种可作为表达融合蛋白ORF2 组装酶标试剂而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重组菌 稳定性 酶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菌高密度培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勤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3年第5期203-207,共5页
培养基因重组菌实现目标基因高表达 ,除了构建高表达重组菌 ,培养过程的工艺控制和反应器性能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介绍影响重组菌质粒稳定性和表达水平的因素 ,并给出一些高密度发酵的实例。
关键词 基因重组菌 高密度发酵 质粒稳定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菌低温冷冻保藏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广文 程雪妮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51-54,共4页
综述了菌种保藏方法及研究进展。试验对比了不同浓度甘油冷冻保存不同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效果。冷冻保存360 d后测试表明,含质粒菌活细胞数15%甘油组>25%甘油组>8%甘油组,其中P38活细胞数>GFP活细胞数>4T-1活细胞数,8%甘油... 综述了菌种保藏方法及研究进展。试验对比了不同浓度甘油冷冻保存不同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效果。冷冻保存360 d后测试表明,含质粒菌活细胞数15%甘油组>25%甘油组>8%甘油组,其中P38活细胞数>GFP活细胞数>4T-1活细胞数,8%甘油组与15%甘油组的质粒含量大小无差异;而无质粒菌活细胞数25%甘油组>15%甘油组>8%甘油组,且BL21的活细胞数>TOP10的活细胞数。37℃培养菌落时,含质粒菌需20~22 h,无质粒菌只需16~18 h。-20℃冷冻保藏重组大肠杆菌时,宜在菌液OD600值为1.0,甘油终浓度保持15%~25%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保藏 方法对比 重组菌甘油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钙调蛋白定点突变对重组菌株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陈孙孝 温海 +3 位作者 姚志荣 邓安梅 仲人前 廖万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钙调蛋白 (Cm d1)定点突变对重组菌株生长状态的影响。 方法 :以不同的培养温度培养 Cmd1定点突变重组菌株 ,分析其温度敏感性 ,在光镜下观察 Cmd1定点突变后重组菌株形态发生和生长速度的变化。结果 :重组菌株 B(F92...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钙调蛋白 (Cm d1)定点突变对重组菌株生长状态的影响。 方法 :以不同的培养温度培养 Cmd1定点突变重组菌株 ,分析其温度敏感性 ,在光镜下观察 Cmd1定点突变后重组菌株形态发生和生长速度的变化。结果 :重组菌株 B(F92 +)和 E(F89+F141+)菌株具有温敏性 ,在适当温度下才能生长 ,而重组 A(F89+)和 C(F141+)菌株无温敏性。光镜观察发现对照组、重组菌株 A和 C细胞芽体呈圆形或椭圆形 ,芽颈较短 ;而 B和 E菌株可见多数为细长的芽体 ,但也可见少许为圆形和椭圆形的芽体。 B和 E菌株培养早期的菌体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A和 C菌株的菌体总数 (P<0 .0 5 )。结论 :Cmd1F92 +和 F89+F141+定点突变导致重组菌株具有温度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 钙调蛋白 点突变 重组菌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