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白介素-10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欧阳平 彭立胜 +4 位作者 彭文烈 赖文岩 杨红 吴文言 徐安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 10 (rhIL 10 )分别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BB)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 10 (rhIL 10 )分别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BB)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P <0 0 5 )。rhIL 10单独应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没有影响 (P >0 0 5 )。在TNF 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分别刺激下 ,rhIL 10均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P <0 0 5 )。流式细胞术测定的结果显示rhIL 10分别可以使TNF α和PDGF BB作用下的VSMCs大部分处于G0 /G1期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重组白介素10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0对低氧条件下人单核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君 王立生 +6 位作者 王建尧 李迎雪 朱惠明 师瑞月 张茹 莫镜 张利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人单核细胞白细胞(THP-1)凋亡和caspase-3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悬浮培养THP-1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低氧(5%O2,5%CO2,90%N2)培养THP-1,rhIL-10以10、50、100 ng/mL的浓度干...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人单核细胞白细胞(THP-1)凋亡和caspase-3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悬浮培养THP-1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低氧(5%O2,5%CO2,90%N2)培养THP-1,rhIL-10以10、50、100 ng/mL的浓度干预,分为低氧对照组,rhIL-10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培养12、24、48、72 h,离心收集细胞,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核内caspase-3活性,48 h核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荧光强度,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凋亡蛋白caspse-3相对活性,12 h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低氧对照组及低、中剂量rhIL-10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高剂量rhIL-10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IL-10干预各组与低氧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48 h低氧对照组和rhIL-10干预低、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rhIL-10干预组与低氧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72 h低氧对照组、低剂量rhIL-10干预组与正常组比较升高(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凋亡峰值见于48 h。取48 h行各组凋亡细胞核Hoechst荧光染色,灰度值分析低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rhIL-10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rhIL-10干预组与低氧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结论缺氧可促进单核细胞凋亡,rhIL-10可一定程度地抑制人单核细胞凋亡,这些变化可能与各器官急性缺氧性疾病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介素10 低氧 凋亡 人单核细胞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0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司裕龙 张文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239-124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显微镜下夹闭左肺动静脉和左主支气管建立单肺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rhIL-10药物干预...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显微镜下夹闭左肺动静脉和左主支气管建立单肺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rhIL-10药物干预组(rhIL-10组),每组分为缺血45min、再灌注60、120min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共24只。按上述时间点处死收集标本,检测血浆TNF-α、丙二醛(MDA)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组MDA在缺血45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60min和120min时IR组明显升高,而rhIL-10组虽较Control组升高,但明显低于IR组(P<0.05)。与Control组比较,IR组缺血45min时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rhIL-10组无明显变化(P>0.05)。再灌注60min和120min时IR组TNF-α水平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P<0.05),而rhIL-10组虽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P<0.05),但明显低于IR组(P<0.05)。肺病理提示肺泡间隔及肺泡内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大量炎性细胞渗出、出血,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损伤加重。rhIL-10组病理损伤均较IR组为轻。结论:rhIL-10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中性粒细胞浸润、TNF-α反应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介素-10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IL-10对皮肤移植家兔T细胞凋亡及IL-2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阳飞 王春梅 +3 位作者 孙万邦 张磊 温琼娜 刘凯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hIL-10诱导皮肤移植家兔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18只受体家兔随机分成重组hIL-10实验组[低剂量5μg/(kg.d);高剂量10μg/(kg.d)],CsA阳性对照组[低剂量5 mg/(kg.d);高剂量10 mg/(kg.d)],hIL-10+CsA联合组[5μg+5 m... 目的探讨重组hIL-10诱导皮肤移植家兔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18只受体家兔随机分成重组hIL-10实验组[低剂量5μg/(kg.d);高剂量10μg/(kg.d)],CsA阳性对照组[低剂量5 mg/(kg.d);高剂量10 mg/(kg.d)],hIL-10+CsA联合组[5μg+5 mg/(kg.d)],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1 mL/d)共6组,每组3只;供体18只。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在术前1 d至术后9 d持续肌肉注射药物,并观察各组移植术后皮片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家兔术后1、4、7、14 d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家兔术后1、4、7、14 d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变化。结果重组hIL-10组与生理盐水组皮片平均存活时间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IL-10+CsA组皮片存活时间与低剂量重组hIL-10组及低剂量CsA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重组hIL-10组术后T细胞凋亡率随着时间逐渐升高,血清IL-2的水平逐渐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hIL-10+CsA组与单独用药的低剂量重组hIL-10组及低剂量CsA组相比,外周T细胞凋亡率升高,血清IL-2的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hIL-10对家兔皮肤移植排斥有抑制作用,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外周血T细胞凋亡,下调外周血IL-2水平,实现免疫抑制,或与诱导免疫耐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介素10 皮肤移植 细胞凋亡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IL-10联合MTX对AA大鼠IL-1β、TNF-α含量变化和影像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杜联峰 陈昆涛 +2 位作者 丁立珉 唐艳丽 孙万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4-628,共5页
目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h IL-10)及其联合甲氨碟呤(MTX)作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血清IL-1β、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重组h IL-10联合MTX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效果。方法:AA大鼠造模后,用测量体... 目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h IL-10)及其联合甲氨碟呤(MTX)作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血清IL-1β、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重组h IL-10联合MTX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效果。方法:AA大鼠造模后,用测量体重、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及组织病理学来评价造模是否成功,各药物处理AA大鼠模型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用放射学检查来评估AA大鼠后足关节损伤的程度。结果:各治疗组IL-1β、TNF-α含量比模型组水平明显下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对AA大鼠血清IL-1β、TNF-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影像学检查提示IL-1β、TNF-α水平与大鼠足骨关节的损伤程度成正相关,联合用药组治疗后骨侵蚀评分最低。结论:各治疗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骨关节影像学改变显著相关。联合用药组能有效降低AA大鼠的IL-1β、TNF-α水平,改善AA大鼠足关节损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介素-10 佐剂性关节炎 IL-1Β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IL-10对AA大鼠T淋巴细胞及IL-17A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联峰 孙万邦 +1 位作者 丁立珉 唐艳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h IL-10)及其联合甲氨碟呤(MTX)作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7A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重组hIL-10及其联合MTX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效果。方法:用IL-10、MTX以及I... 目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h IL-10)及其联合甲氨碟呤(MTX)作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7A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重组hIL-10及其联合MTX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效果。方法:用IL-10、MTX以及IL-10+MTX处理AA大鼠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7A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CD4^+淋巴细胞总数与CD4^+/CD8^+值不同程度下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IL-17A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与IL-10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hIL-10能下调AA大鼠血液中CD4^+T细胞的数量及CD4^+/CD8^+比值,降低血清中IL-17A水平,联合组较IL-10组对血清中IL-17A影响更显著,提示重组hIL-10联合MTX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介素-10 佐剂性关节炎 T细胞亚群 IL-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0抑制肝移植后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的探讨
7
作者 邹小明 杨维良 +5 位作者 袁友萍 姜学海 聂刚 周文学 张建国 徐筠如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76-876,共1页
关键词 肝移植 排斥反应 重组白介素10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重组白介素-12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于侠 周岩 +1 位作者 孙景辉 朴金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5202-520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白介素-12治疗小鼠病毒性心肌炎过程中干扰素-γ及白介素-10水平的变化,探究干扰素-γ及白介素-10在重组白介素-12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近交BALB/C小鼠140只,雄性,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药...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白介素-12治疗小鼠病毒性心肌炎过程中干扰素-γ及白介素-10水平的变化,探究干扰素-γ及白介素-10在重组白介素-12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近交BALB/C小鼠140只,雄性,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小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_3共3天,药物治疗连续5天。于实验第5、10、15天每组分别取4只鼠,摘眼球取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及白介素-10水平。取血后拉颈处死,摘取心脏,福尔马林固定,用于做心肌病理学检测。结果:不同治疗组之间和治疗后的时间对干扰素-γ及白介素-10值均有影响。随着时间变化的比较,第5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心肌炎症细胞浸润最重,第10天开始恢复,第15天心肌间质纤维母细胞增多,处于恢复期。各组间比较,中剂量治疗组病变最轻,大剂量治疗组病变最重,而小剂量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病变接近,但轻于大剂量治疗组。结论:重组白介素-12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有治疗作用,以10 ng/只的剂量治疗效果最好。干扰素-γ及白介素-10在重组白介素-12的治疗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介素-12病毒性心肌炎白介素-10干扰素-γ治疗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患者生化变量与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由莉越 迟淑萍 +5 位作者 汪辰 孙杰 周婷婷 陈红鸽 赵庆国 程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4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血液生化变量与细胞因子重组人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重组人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66例丙型肝炎患者为材料,利...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血液生化变量与细胞因子重组人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重组人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66例丙型肝炎患者为材料,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丙型肝炎患者各生化指标之间及与3种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①除球蛋白(GLO)与TNF-α在0.05置信水平上有较低相关性(r=-0.287,P=0.046)之外,各生化变量与各细胞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②各生化变量之间,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与天门冬酸氨基转换酶(AST)有显著的相关性(r=0.869,P=0),做除法后(ALT/AST)相关性基本被消除,各变量之间存在微弱互相关性。③除IFN-γ与TNF-α之间存在弱相关性(r=0.448,P=0.009)之外,各炎症细胞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各生化指标之间、3种炎症细胞因子之间、各生化变量与3种炎症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细胞因子重组人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重组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