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常见躯体并发症分析
1
作者 李南言 李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障碍躯体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6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躯体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病程患者躯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16例重性...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障碍躯体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6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躯体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病程患者躯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16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219例患者出现躯体并发症,总发生率达69.30%,并发症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最高。219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以≥50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19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病程15~<20年最高,其次为≥20年。结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躯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密切观察用药后是否存在影响并发症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躯体并发症 年龄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癫狂辨证与西医重性精神障碍诊断匹配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罗诚 阮冶 +3 位作者 杨俊伟 姚坚 何小勇 陈震霆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癫狂辨证后运用《社区精神病人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进行诊断,研究中医辨证与西医精神障碍的匹配情况。方法以200名中医癫狂或重型功能性精神障碍患者为招募研究对象,患者中医癫狂诊断要求,同时符合我国社区重性精... 目的研究中医癫狂辨证后运用《社区精神病人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进行诊断,研究中医辨证与西医精神障碍的匹配情况。方法以200名中医癫狂或重型功能性精神障碍患者为招募研究对象,患者中医癫狂诊断要求,同时符合我国社区重性精神障碍诊断线索之一为纳入标准。两名精神科专业中医师按中医方法诊断为癫狂,并参考《中医内科学》辨证方法,然后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进行软件问卷测试,得到西医精神障碍的诊断结果。结果①200名招募者完成有效测验184名,完成率92%.184名中医癫狂诊断患者软件提示相应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占54.89%,双向障碍占20.11%,持续性妄想障碍占14.13%,抑郁症占8.15%,分裂情感障碍占2.72%,另有6.67%的患者不能得出重型功能性精神障碍西医诊断。②西医重性功能性精神障碍诊断下中医辨证:痰气郁结型占27.22%,痰火内扰型20%,心脾两虚型16.11%,火盛伤阴型11.11%,瘀热互结型6.67%,其他补充证型占14.44%,无证型的占6.67%.③各种重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辨证,精神分裂症以痰气郁结型为主,持续性妄想障碍和分裂情感障碍以痰火内扰型更多,双向障碍以火盛伤阴和痰火内扰型多见,与其他证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障碍以心脾两虚型常见但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0.05)。结论通过人工辨证和《社区精神病人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诊断,认为中医癫狂和西医功能性重型精神障碍的概念总体上有一致性,但癫狂概念范围更大,同时有20%的西医重型精神障碍不能被癫狂覆盖,概念之间具有差异性,难以完全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狂 中医辨证 重性精神障碍 诊断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褚庆文 孙秋芳 +2 位作者 陆怡 张展星 宋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并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比较干...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并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病情程度、遵医嘱情况、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病情稳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期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复发期患者占比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劳动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无劳动能力占比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遵医嘱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完全遵医嘱患者所占比高于干预前,不遵医嘱占比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总GQOLI-74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明显改善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依从性,同时提高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重性精神障碍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现状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齐秀芳 王建军 +1 位作者 周久利 杨丽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1期253-254,共2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城区分布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石家庄辖区内所有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普查,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市2013年共登记在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30590人...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城区分布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石家庄辖区内所有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普查,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市2013年共登记在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30590人,发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城市患者与农村患者相比,在患者检出率、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经济状况及疾病种类的分布中均差异显著,在年龄构成中无差异。结论我市精神卫生工作形势严峻,应提高重视,尤其应加大农村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监管和救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分布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虹口区4367例在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介勇 汪作为 周建芳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虹口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现状,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将4 367例重型精神病患者的信息采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09月底虹... 目的:了解虹口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现状,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将4 367例重型精神病患者的信息采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09月底虹口区累计报告登记在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4 376例,报告患病率5.12‰,男性女性总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中55~64岁者占35.40%,占比最多,而大于55岁者占比63.52%;未婚患者占51.04%,离异患者占8.59%;大学专科及以上占12.00%,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及以下的患者占63.98%;精神及智力残疾者占43.12%;经济状况以非贫困为主,占89.12%。六类重性精神障碍在册患者中,比例最高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为3 347例(76.64%)。患者治疗率为86.40%,住院治疗占17.04%,未就诊13.60%。父母看护者占38.49%,配偶及子女占36.84%,兄弟姐妹占19.03%,其它占5.36%,无看护人占0.27%。肇事肇祸患者共有76例(1.74%),其中男性55例(72.37%)。结论: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障碍防治的重点,应提高康复投入,重视看护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性精神障碍 现状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林周县重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晓宇 扎西东主 +5 位作者 周渊东 西顿 达娃顿珠 强巴索朗 杨绪娜 钱正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林周县重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状况。方法:2019年5月对林周县全人群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开展筛查;对筛查出的疑似重性精...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林周县重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状况。方法:2019年5月对林周县全人群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开展筛查;对筛查出的疑似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进行入户面对面访谈以确诊;并调查确诊者人口学及治疗情况。结果:全县初筛了62171人;114例确诊为重性精神障碍;男性患者比率(49.1%,56例)与女性患者比率(50.9%,5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6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1例,精神分裂症31例,情感障碍4例。重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1.83‰;终生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1.09‰)、精神分裂症(0.50‰),癫痫所致精神障碍(0.18‰),双相障碍(0.06‰);延误治疗比例较高(77.2%),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延误治疗的比率相对较高,中断治疗的比率相对较低;双相障碍患者延误治疗时间相对较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延误治疗时间短,无中断治疗者;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得到精神卫生服务情况最差。结论:林周县重性精神障碍患病率较低,精神卫生服务情况也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藏族 患病率 林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病例现状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跃坤 黄芹 +4 位作者 赵丽琼 王延军 王忠 张超 罗诚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2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病例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死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180例,采用自制定式调查问卷及《死因报告卡》进行相关信息分析。结果:180例死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死亡与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病例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死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180例,采用自制定式调查问卷及《死因报告卡》进行相关信息分析。结果:180例死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死亡与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前未服药与服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监护与有监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病种中,前3位是精神分裂症、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急性期住院规范治疗,恢复期坚持服药,巩固疗效,建立完善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加强监护,是减少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重性精神障碍 死亡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重性精神障碍诊断软件信度研究
8
作者 罗诚 阮冶 +1 位作者 杨俊伟 何小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688-2691,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障碍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诊断功能的信度。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云南省精神病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昆明市丰宁社区在册精神病患者200例。通过对当事人和知情人进行软件问卷测试,并在3 d内由2名...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障碍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诊断功能的信度。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云南省精神病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昆明市丰宁社区在册精神病患者200例。通过对当事人和知情人进行软件问卷测试,并在3 d内由2名精神科医生再次复测,得到精神障碍的诊断、可疑诊断和无诊断3个层次。软件的信度使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分析。结果在197份有效问卷中,非可疑和无诊断的精神障碍阳性诊断结果为:重性精神障碍Ⅰ轴诊断,当事人版本182例(92.4%),知情人版本190例(96.4%),软件对当事人和知情人版本进行综合诊断为193例(98.0%),2名精神科医生诊断为188例(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P>0.05);重性精神障碍Ⅱ轴诊断,当事人版本84例(42.6%),知情人版本142例(72.1%),综合诊断126例(64.0%),2名精神科医生诊断117例(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8,P<0.01)。未能做出诊断但同时也不能排除诊断的可疑诊断,当事人版本8例(4.1%),知情人版本7例(3.6%),综合诊断4例(2.0%),2名精神科医生诊断11例(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P>0.05)。在整个问题中,知情人版本偏向于精神障碍为双相障碍、持续性妄想障碍和人格障碍,与当事人版本和医生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事人版本偏向于急性精神障碍和无诊断状态,与知情人版本和医生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事人版本标准化Cronbach'sα=0.849,知情人版本标准化Cronbach'sα=0.835,综合版本标准化Cronbach'sα=0.887,3 d内精神科医生根据同一问题进行复测,进行再测信度检验总体Cronbach'sα=0.832。Ⅰ轴诊断中的脑器质性精神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与Ⅱ轴诊断中的人格障碍呈正相关,心境障碍、精神病性疾病与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区精神障碍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对重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功能具有良好的信度,可以作为社区和家庭使用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重性精神障碍 诊断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基层重性精神障碍健康管理人员现况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伟 刘晓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2期133-135,145,共4页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市基层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与工作情况,以及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包括16区县32...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市基层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与工作情况,以及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包括16区县329街道208名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人员,并对其中6人进行访谈,了解其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及可能的原因。全市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继续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全职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占比68.3%,人员普遍感觉从事精神卫生工作有困难,困难原因主要为人力不足,随访患者及家属欠配合等。本研究发现北京市基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人员略显不足,初始学历普遍较低,仍有少部分患者(36.45%)未按时领药,入户随访存在一定的困难,人员流动性与压力性较大,工作风险与成就感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重性精神障碍 健康管理人员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2014-2016年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现况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任之慧 刘学军 +4 位作者 付文彬 罗邦安 谌良民 肖水源 杨徐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湖南省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死亡现况、死亡原因及寿命损失,为重性精神障碍的防治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2016年间"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所有死亡个案的性别、发病年龄、死亡原因等信息导出...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湖南省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死亡现况、死亡原因及寿命损失,为重性精神障碍的防治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2016年间"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所有死亡个案的性别、发病年龄、死亡原因等信息导出,利用Excel 2016以及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应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采取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及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分析重性精神障碍所致的寿命损失。结果:湖南省2014~2016年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死亡个案共计12017例,平均病死率为14.52‰,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χ~2=6.684,P〈0.05);死亡患者平均寿命为(60.97±18.18)岁,疾病类型以精神分裂症为主,死亡患者人口学特征方面,以汉族、农民、已婚、小学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在当地贫困标准以下者为主;死因主要包括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相关并发症、意外、自杀、他杀等,其构成比分别为48.9%、12.7%、9.3%、3.3%、0.2%;初次发病年龄平均为(43.64±21.41)岁,不同类型的重性精神障碍死亡患者的初次发病年龄有统计学意义(F=44.559,P〈0.001);精神分裂症所致潜在减寿年数最高,为165870.48人年,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所致潜在减寿率最高,为1096.69‰。结论:湖南省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死亡风险及寿命损失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降低患者病耻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高精神障碍就医诊疗的可能性是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其健康寿命年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病死率 死因分析 减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重性精神障碍服务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锴 叶庆红 +1 位作者 陈志斌 刘树娇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206-3208,共3页
我国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约1 600万人。关注综合医院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状况,对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综合医院重性精神障碍服务的现状、特点及伦理学问题等进行全面综述,并认为: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发展... 我国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约1 600万人。关注综合医院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状况,对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综合医院重性精神障碍服务的现状、特点及伦理学问题等进行全面综述,并认为: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发展缓慢,对综合医院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早期治疗、分类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综合医院重性精神障碍的服务有待提高,政府应加大对综合医院精神科的投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促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重性精神障碍 服务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回访机制在重性精神障碍全病程综合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元艳平 沈振明 白振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系统的电话随访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全病程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既往出院后未进行电话随访的患者为对照组,出院后即开始进行系统的电话随访的患者为研究组,两组在出院1年后进行对比,总体印象量表(CGI)、... 目的研究系统的电话随访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全病程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既往出院后未进行电话随访的患者为对照组,出院后即开始进行系统的电话随访的患者为研究组,两组在出院1年后进行对比,总体印象量表(CGI)、社会功能、医嘱的依从性、1年内的复发率、再住院率以及肇事肇祸危险等级评定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SI(χ2=1370.259,P<0.001)、疗效总评GI(χ2=1232.43,P<0.001)、残疾等级比较(χ2=1048.426,P<0.001)、危险等级比较(χ2=17.23,P<0.01)、治疗的依从性比较(χ2=890.428,P<0.001),1年后疾病复发人次比较(χ2=426.49,P<0.001),出院1年后的再住院人次(χ2=284.64,P<0.001),两组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建立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减少复发率和肇事肇祸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综合干预 健康教育 电话回访 康复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精神障碍女性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梅玲 李香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障碍女性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女性重性精神障碍患者846例,统计保护性约束例数,并调查保护性约束患者年龄、病程、既往约束经历等;使用SPSS18....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障碍女性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女性重性精神障碍患者846例,统计保护性约束例数,并调查保护性约束患者年龄、病程、既往约束经历等;使用SPSS18.0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保护性约束患者415例,占比49.05%;保护性约束患者约束平均次数为(3.28±1.14)次,每次约束平均时间(8.62±2.31)h;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35岁、病程≤5年、精神分裂症、复发次数≤2次、内向、有既往约束经历、有攻击行为、有出走行为、有消极言行及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构成比显著高于年龄>35岁、病程>5年、双相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其他疾病、复发次数>2次、外向、无既往约束经历、无攻击行为、无出走行为、无消极言行及治疗依从性优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保护性约束因素中由大至小依次为有攻击行为(OR=11.864)、有出走行为(OR=10.214)、有既往约束经历(OR=9.814)、治疗依从性差(OR=8.025)、精神分裂症(OR=7.033)、有消极言行(OR=6.816)、病程≤5年(OR=6.624)、年龄≤35岁(OR=4.258)、复发次数≤2次(OR=1.012)。结论:重性精神障碍女性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比例较高,约束时间长,有攻击行为、有出走行为、有既往约束经历、治疗依从性差、精神分裂症、有消极言行患者是保护性约束实施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保护约束 影响因素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文华 王清丽 +1 位作者 郭国连 黄幼治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3期7380-7382,共3页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感受。方法:选择经确诊并已纳入规范管理的50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通过深入访谈,记录。采用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经分析,整理出个案的几种代表性状态:复杂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的改变、...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感受。方法:选择经确诊并已纳入规范管理的50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通过深入访谈,记录。采用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经分析,整理出个案的几种代表性状态:复杂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的改变、社会环境的改变、沉重的经济压力和人生观的改变。结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更需要有效的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和经济援助,做为社区内的医务人员,有义务发动社会力量,一同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家属 心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重性精神障碍病人睡眠结构比较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栗恺雯 郎小娥 +1 位作者 刘彩 郝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453-3460,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重性精神障碍病人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100例和重度抑郁发作病人223例,收集病人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3... 目的:探究不同重性精神障碍病人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100例和重度抑郁发作病人223例,收集病人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3种疾病病人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并进行比较。使用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3种疾病病人的体质指数(BMI)、病程、睡眠效率、快速动眼期(REM)潜伏期、N2期睡眠比例、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发作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睡眠效率和REM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与重度抑郁发作病人REM期潜伏期、N2期睡眠比例、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睡眠效率和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度抑郁发作为参考,构建的预测模型识别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发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识别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发作的AUC为0.699,校正曲线与决策曲线反映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用。结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发作病人的睡眠结构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建立预测模型鉴别3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结构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的家庭护理对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再入院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8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的家庭护理(HBHC)对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到社区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发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的家庭护理(HBHC)对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到社区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发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普通社区管理;干预组在社区管理的基础上,由专科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病情,开展HBHC干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再入院率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6个月时,两组的SD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t=4.285、5.478,P<0.05)。干预6个月时,干预组的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5,P<0.05)。结论:HBHC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医院的家庭护理 社会功能 再入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东桂杰 佐桂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3期157-159,共3页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开展的项目、管理对象及存在问题,为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4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的医护人员的一般情况、在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在...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开展的项目、管理对象及存在问题,为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4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的医护人员的一般情况、在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在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精神卫生体系不健全,实施社区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风险防范对策不完善,家属及社会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的认知不足。结论为确保社区管理安全和减轻医务工作者的风险,满足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的需求,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应建立完整的社区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自身安全保障 依从 人员配置 家庭及社会因素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效果与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宝珍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实施个案管理对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全面康复的探讨,分析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复发可能造成社会隐患及成本效益控制。方法选取东莞市望牛墩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方法收集资料,分纳入管理时、半年、一年时段进... 目的实施个案管理对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全面康复的探讨,分析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复发可能造成社会隐患及成本效益控制。方法选取东莞市望牛墩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方法收集资料,分纳入管理时、半年、一年时段进行量表评估对照。结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最终达到自食其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结论实施个案管理后患者病情稳定,减少了住院次数从而达到了成本效益控制,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重性精神障碍 个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动态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宝珍 谢志桦 +1 位作者 梁燕珍 黄轮炽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的动态评估出院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指标。方法选取出院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方法收集资料,分纳入管理时、6个月、12个月时段进行量表评估对照。结果患者病情稳定,社会适应性增强,提高了患者自信心,降低了... 目的动态评估出院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指标。方法选取出院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方法收集资料,分纳入管理时、6个月、12个月时段进行量表评估对照。结果患者病情稳定,社会适应性增强,提高了患者自信心,降低了病耻感,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实施个案管理后减少了住院次数从而达到了成本效益控制,也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 重性精神障碍 个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社区重性精神障碍的发现与管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知 彭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6期154-155,共2页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障碍在我市的发现率,探讨如何提高重性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及采取相应对策。方法:2014年3月31日对长春市所属的10个行政区,包括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情况上报比较。结果: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障碍在我市的发现率,探讨如何提高重性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及采取相应对策。方法:2014年3月31日对长春市所属的10个行政区,包括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情况上报比较。结果: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1个按国家要求完成任务。结论:提高社区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重性精神障碍 识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