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注成像输入方法分析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慎和 郭菲 +2 位作者 刘冬 王宝志 刘建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注成像(CTP)的输入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患者均进行CTP检查,按照CTP输入不同分... 目的研究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注成像(CTP)的输入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患者均进行CTP检查,按照CTP输入不同分为健侧组、患侧组以及基底组。对比三种输入方式下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延迟时间(DT)等灌注值。根据CTP灌注值选取无症状患者进行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无症状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三种输入方式下重度CAS患者CBV、TT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组和健侧组灌注参数对比均无差异(P>0.05);患侧组CBF、MTT以及DT与其他两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IB、D-D、TM以及TAFI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D-D、TM以及TAF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以及腹痛。观察组发生率仅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选择健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对CTP灌注参数影响较小,且吲哚布芬治疗效果较好,能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CT灌注成像 吲哚布芬 阿托伐他汀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25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卫杰 刘洁怡 +1 位作者 耿昌明 孔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特点、安全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采用CAS术治疗25例颈动脉狭窄>85%患者,术中针对病变狭窄特点应用远端脑保护装置,注重个体化手术细节和围术期处...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特点、安全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采用CAS术治疗25例颈动脉狭窄>85%患者,术中针对病变狭窄特点应用远端脑保护装置,注重个体化手术细节和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血运重建、脑保护装置内脱落栓子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5例患者脑保护装置均通过重度狭窄后成功释放,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后形态满意。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研究(NASCET)方法检测显示,平均颈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91.0±3.1)%降至术后(21.0±5.1)%,保护伞均顺利回收,其中6个伞中发现脱落组织碎片。围术期未出现症状性脑出血、脑梗死、髙灌注综合征、死亡等严重事件。25例患者随访1年,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死亡发生。结论 CAS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时需注意术中个体化细节管理及围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脑保护装置,以确保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部分重度狭窄患者的术后疗效更直观而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远端脑保护装置 动脉支架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俊玲 洪震 +1 位作者 相凤兰 李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46,共2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7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进行MMSE、ADL、RVR、DS量表评分。结果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6...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7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进行MMSE、ADL、RVR、DS量表评分。结果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6个月时,患者的MMSE、ADL、RVR、DS评分逐步增加,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0名患者成功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随访12个月的患者其认知功能较6个月时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不断提高,但在术后6~12个月的过程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停留在一定的程度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置入术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志强 李润雄 +2 位作者 罗根培 王世芳 肖卫民 《新医学》 2012年第6期372-375,共4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CAS治疗,评价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置入支架23枚,术后造影证实狭窄程...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CAS治疗,评价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置入支架23枚,术后造影证实狭窄程度≤10%,术中出现5例颈动脉窦综合征,2例血管痉挛,1例轻度栓塞,经治疗均恢复良好。随访2~4个月,均未出现与手术血管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CAS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段,是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措施,而提高操作者本身技巧、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简崇东 黄建敏 +3 位作者 蒙兰青 袁胜山 刘国军 唐雄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2323-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20例,所有病人均行CAS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日常生...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20例,所有病人均行CAS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ALT)和语言流畅性测验(VFT)对病人注意、记忆等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人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死亡,无急性颈内动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病人术前颈内动脉狭窄率为(84.36±8.38)%,术后3个月复查显示颈内动脉残余狭窄率为(10.8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1个月和3个月MMSE、DS、CALT和VFT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而ADL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1个月和3个月MMSE、DS、ADL、CALT和VF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能有效改善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的认知功能,尤其术后早期改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成形术 认知功能 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远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志强 李润雄 +1 位作者 罗根培 王世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102-4104,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远期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66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治疗(作为研究组),26例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参照组),随访36个月,采... 目的探讨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远期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66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治疗(作为研究组),26例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参照组),随访36个月,采用SF-36评价患者生存质量,通过随访记录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3、12、24、3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院后12、24、36个月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远期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院后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远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戴增斌 张文博 +5 位作者 周军 赵建军 刘薇 车虎森 葛小丽 朱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666-666,共1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重度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4 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37 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①观察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重度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4 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37 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①观察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再发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脑出血发生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降低1 年后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对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脑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朱青峰 朱义霞 +1 位作者 王瑜 王国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脑灌注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变化。方法 2014年1~12月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狭窄≥75%)颈动脉狭窄20例。术前5 d、术后3周采用320排螺旋CT评估脑灌注,用蒙特利尔国际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 目的探讨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脑灌注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变化。方法 2014年1~12月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狭窄≥75%)颈动脉狭窄20例。术前5 d、术后3周采用320排螺旋CT评估脑灌注,用蒙特利尔国际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认知功能。结果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脑灌注指标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MoCA评分[(26.3±2.2)分较从术前5 d[(23.3±1.7)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低灌注和认知功能障碍,支架成形术可以改善脑灌注,改善病人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脑灌注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海涛 张淑玲 +1 位作者 白宏英 郭耀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8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05—2017-05的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只是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05—2017-05的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只是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高,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与病死率分别为2.86%、2.86%,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与病死率分别为17.65%、11.76%。观察组复发率与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患者复发率与病死率。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疾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内成形 支架置入术 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 可行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晓静 白良 杨成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2期3-4,16,共3页
目的观察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重度颈动脉狭窄但拒绝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 目的观察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重度颈动脉狭窄但拒绝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治疗1年后的相关病症发生情况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及再发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8.11%、2.70%,低于对照组的27.03%、16.22%(P均<0.05);但2组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临床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拜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重度颈动脉狭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文艳 顾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0期40-41,共2页
目的通过试验探究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20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侧枝循环代偿状态将其分成无侧枝开放组5例,初级侧枝开放组9例,次级侧枝开放组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 目的通过试验探究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20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侧枝循环代偿状态将其分成无侧枝开放组5例,初级侧枝开放组9例,次级侧枝开放组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情况及认知功能情况,探究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无侧枝开放组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次级侧枝开放组的患者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枝开放状态与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密切相关,存在次级侧枝循环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低,无侧枝开放组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侧枝循环代偿状态 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保护装置下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坤元 李水彬 +1 位作者 成钢卫 朱钦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对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CPD)下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需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8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 目的:对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CPD)下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需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8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试验组在脑保护装置下,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CAS术后血管狭窄程度、NFA评分、Barthel指数、脑缺血以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血管狭窄程度(19.96±3.22)%,NFA评分(14.09±3.25)分,Barthel指数(47.56±3.11)分,脑缺血发生率2.38%,脑卒中发生率0,对照组分别为(22.27±3.41)%、(17.89±5.42)分、(33.37±2.49)分、26.19%、1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PD保护下进行CAS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评分明显提高,患者复发情况较少,临床疗效安全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保护装置 动脉支架成形术 重度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中球囊预扩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志强 李润雄 +1 位作者 罗根培 王世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8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预扩在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0-01—2016-12收治的76例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血管成形术,根据是否采用小球囊预扩分为球囊预扩组和非球囊预扩... 目的探讨球囊预扩在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0-01—2016-12收治的76例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血管成形术,根据是否采用小球囊预扩分为球囊预扩组和非球囊预扩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率和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37,P>0.05,χ2=2.016,P>0.05);手术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1,P>0.05),手术后2周球囊预扩组患者NIHSS评分(2.5±2.1)低于非球囊预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8,P<0.05)。2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831、2.336,P>0.05),而球囊预扩组患者血管痉挛、迷走神经反射和高灌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球囊预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2、8.562、6.777,P<0.05)。结论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中进行球囊预扩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预扩 重度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重度颈动脉狭窄所致不同类型脑梗死关系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解玲玲 赵洪琴 曹宗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在颅外段颈动脉重度狭窄所致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重度颈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患者83例,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及健康查体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纤维蛋白原含量与...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在颅外段颈动脉重度狭窄所致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重度颈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患者83例,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及健康查体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狭窄后脑梗死类型、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狭窄组及健康对照组,区域性脑梗死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且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纤维蛋白原增高与重度颈动脉狭窄及其所致脑梗死密切相关,支持特定的梗死类型,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重度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金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9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35例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S治疗,手术前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中文听觉词汇学... 目的观察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35例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S治疗,手术前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ALT)、视觉保持测验(VRT)、物体记忆测验(FOM)、线段方向判断测验(JLOT)、语言流畅性测验(VFT)评估,采用全脑造影检查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术后3个月颈内动脉残余狭窄率为(10.71±1.08)%,明显低于术前的(85.47±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MMSE、DS(顺背、倒背)、CALT(即刻回忆、延迟回忆)、VRT、FOM、JLOT、VFT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1个月与3个月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能有效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成形术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阳和中 徐树平 谭晶 《大医生》 2018年第10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11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11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病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出血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脑梗死再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RS评分> 2分占比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重度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小永 于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9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I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眼动脉(OA)开放等侧支循环情况、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 目的分析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I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眼动脉(OA)开放等侧支循环情况、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和发病6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2周时,单纯ACOA开放、单纯POCA开放和多支侧支循环开放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4.328、4.226、6.133,P<0.05),其中,多支侧支循环开放的患者NIHSS评分最低,其次为单纯ACOA开放或单纯POCA开放的患者,而单纯OA开放或无侧支循环开放患者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237~5.636,P<0.05);发病6个月时,单纯ACOA开放、单纯POCA开放和多支侧支循环开放的患者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244、3.057、3.675,P<0.05),其中,多支侧支循环开放、单纯ACOA开放或单纯POCA开放的患者mR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OA开放或无侧支循环开放的患者(q=2.987~3.732,P<0.05)。结论多重侧支循环或颅内主要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可显著降低IS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改善患者近期预后,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前后的脑血管反应性的检测
18
作者 于艳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54-156,共3页
检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CAS)前后的脑血管反应性(CVR),分析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前与术后的脑血管反应性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与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试验组)4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10名,... 检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CAS)前后的脑血管反应性(CVR),分析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前与术后的脑血管反应性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与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试验组)4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10名,采用德国DWL MDX 0630型TCD检测仪,检测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3个月的CVR,对照组患者亦同期随访.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VMR、BHI、CRC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双侧VMR、BHI、CRC结果无统计学差异.2.VMR、BHI、CRC值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及3个月无明显差异.3.呼气末CO2分压(PCO2):对照组与试验组呼气末CO2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重度狭窄患者CVR明显减低,CAS术改善了CVR.2.CVR对于CAS术前评估及术后疗效的随访是较好的临床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反应性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共同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雨帆 厉郡华 +1 位作者 秦霞 张芸玲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4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共同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选取86例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信息均输入Excel表格编号...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共同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选取86例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信息均输入Excel表格编号,按照编号的单双数排序分组(各43例),其中43例序号为奇数者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作为对照组,43例序号为偶数者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共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13);观察组脑出血发生率(2.33%)、短暂性脑缺发生率(6.98%)、脑梗死再发率(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26.58%、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5.460、4.479,P<0.05);观察组卒中复发(4.65%)、MRS>2分占比(6.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6.541,P>0.05),观察组病死率(2.33)、出血率(6.98%),与对照组的(4.65%、9.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40、6.541,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共同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缺血症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氯吡格雷 拜阿司匹林 相关症状发生率 生存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经吲哚布芬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CTP成像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冬 张慎和 郭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分析脑CT灌注(CTP)成像评价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1—2022-01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住院的90例无症状重度CA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 目的分析脑CT灌注(CTP)成像评价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1—2022-01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住院的90例无症状重度CA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程度、CT灌注参数、卒中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73.33%)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程度均下降,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均显著降低,脑血流量(CBF)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卒中发生率(0)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无症状重度CAS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颈动脉狭窄程度,降低卒中发生率,CTP成像检查可对治疗效果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作出准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 脑卒中 吲哚布芬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脑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