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管理对重度脊柱畸形头盆环牵引患者睡眠质量及疼痛的影响
1
作者 周国飞 张凤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头盆环牵引周期内睡眠质量和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9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头盆环牵引周期内睡眠质量和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9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头盆环牵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头盆环牵引术后1、3周及牵引结束时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头盆环牵引周期内的牵引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VAS评分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牵引后1、3周,牵引结束时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牵引后1、3周,牵引结束时的睡眠质量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头盆环牵引周期内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头盆环牵引时长,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重度脊柱畸形 头盆环牵引 睡眠质量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发生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张耀申 海涌 +5 位作者 刘玉增 周立金 苏庆军 杨晋才 臧磊 孟祥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4-920,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患者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矫形手术治疗的196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8例极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术前应用头盆环牵引(Halo-pelvic... 目的:探讨术前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患者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矫形手术治疗的196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8例极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术前应用头盆环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男17例,女21例;年龄14~30岁(20.12±7.82)岁,纳入HPT组;158例一般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前采用枕颌带-下肢牵引带皮牵引(skin traction:ST),男61例,女97例;年龄10~30岁(15.55±10.38),纳入ST组。牵引后均一期行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和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牵引前、牵引后和手术后),计算术前牵引和手术对畸形矫正的贡献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发生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异常和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HPT组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为142.48°±18.77°,头盆环牵引后改善至72.56°±13.26°,改善率为49.07%;手术矫形术后改善至55.76°±15.87°,改善率为60.87%;>Ⅳ级截骨5例,占13.16%;术中IONM出现异常10例,占26.32%;神经损伤3例,占7.90%。ST组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为97.90°±19.25°,牵引后为76.51°±12.68°,改善率为21.85%;矫形术后改善至41.58±15.84°,改善率为57.53%;>Ⅳ级截骨10例,占6.33%;术中IONM出现异常21例,占13.29%;神经损伤9例,占5.70%。两组脊柱高等级截骨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IONM出现异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畸形矫形术患者术前应用头盆环牵引或枕颌带-下肢牵引带皮牵引安全、有效,可减少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截骨矫形术中神经损伤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畸形 牵引术 矫形手术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Halo骨盆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3
作者 杨云飞 黄立军 +5 位作者 夏庆福 张玉双 赵国峰 夏纪元 田新奇 刘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改良Halo骨盆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联合二期手术对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一期改良Halo骨盆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联合二期手术对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一期HPT牵引治疗和二期脊柱畸形矫形术。牵引前、牵引末次复查、内固定术后、末次随访,比较患者影像学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牵引前,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颈7铅垂线至骶骨正中线的距离(C7PL-CSVL)、顶椎偏距(AVT)、T1倾斜角、影像学肩高度、矢状面偏移(SVA)、腰胸椎后凸角(TK)为(119.17±15.39)°、(33.33±7.2)mm、(103.55±16.56)mm、(20.13±5.94)°、(26.78±6.32)mm、(38.29±5.54)mm、(87.66±11.63)°,高于牵引末次复查[(74.62±15.15)°、(13.23±4.27)mm、(57.70±17.56)mm、(9.29±1.73)°、(10.18±2.00)mm、(14.41±3.24)mm、(52.96±12.11)°]、内固定术后[(60.78±14.40)°、(12.42±3.58)mm、(44.31±13.77)mm、(8.89±2.66)°、(9.38±2.39)mm、(17.11±3.24)mm、(51.28±11.20)°]和末次随访[(64.21±14.86)°、(12.69±3.26)mm、(45.17±11.65)mm、(6.51±1.77)°、(9.53±2.36)mm、(17.50±3.07)mm、(51.82±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牵引前,患者FVC、FVC%、FEV1、FEV1%为(1.13±0.19)L、(31.61±4.64)%、(1.08±0.22)L、(29.68±11.56)%,低于牵引末次复查[(1.36±0.28)L、(36.19±4.95)%、(1.17±0.19)L、(33.45±5.97)%]、内固定术后[(1.49±0.28)L、(38.08±7.46)%、(1.26±0.22)L、(35.91±7.81)%]和末次随访[(1.53±0.26)L、(38.61±6.91)%、(1.28±0.24)L、(36.88±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HPT牵引能有效矫正重度脊柱畸形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脊柱畸形,改善呼吸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骨盆牵引 改良 呼吸功能障碍 重度脊柱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在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文刚 夏磊 +6 位作者 罗明 张华峰 李明君 杨宁宁 申明奎 许根中 刘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究3D打印的个性化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对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主弯Cobb角≥90°)矫形手术中辅助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采用椎弓根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的13例(9女4男)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平均手术... 目的:探究3D打印的个性化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对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主弯Cobb角≥90°)矫形手术中辅助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采用椎弓根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的13例(9女4男)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平均手术年龄12.9±3.1岁(10~19岁),随访时间13.8±1.9个月(12~18个月)。术后2周CT测量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皮质的程度,并将其分成0级(未突破椎弓根皮质)、1级(突破<2mm)、2级(突破2~4mm)、3级(突破>4mm),其中0级和1级认定为螺钉置入准确。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的主弯Cobb角、后凸角、冠状面平衡、脊柱矢状位轴,记录置钉相关并发症。结果:13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中在119枚椎弓根置钉导向器(238个椎弓根导向孔)的辅助下,成功置入232枚椎弓根螺钉,辅助置钉成功率97.5%(232/238)。依据CT测量分级,0级、1级、2级和3级螺钉数依次为111枚、84枚、33枚和4枚,置钉准确率为84.1%(195/232)。术后2周,主弯Cobb角由术前的110.6°±15.2°纠正至52.3°±16.2°(P<0.05);后凸角由术前的58.3°±20.6°纠正至35.7°±10.4°(P<0.05);冠状面平衡由术前的2.8±1.7cm纠正至1.7±0.5cm(P<0.05);脊柱矢状位轴由术前的3.1±1.8cm纠正至1.4±0.4cm(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生严重的置钉相关并发症。结论: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可为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提供准确性较高的辅助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置钉导向器 重度脊柱畸形 椎弓根置钉 置钉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CTV在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谢红波 杨军林 +2 位作者 黄紫房 谢超凡 李子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的CTA、CTV在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至我院脊柱侧弯中心治疗的重度脊柱畸形7例,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31.8岁。术前术后均行CTA、CTV检查,检查时均行MSCT0.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的CTA、CTV在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至我院脊柱侧弯中心治疗的重度脊柱畸形7例,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31.8岁。术前术后均行CTA、CTV检查,检查时均行MSCT0.5×64模式薄层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容积数据的重建处理分析。结果 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均成功完成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术前主弯平均160°,术后矫正至平均92°,平均矫正率为42.4%,术前平均后凸125°,术后矫正至平均62.4°,矫正率为47.1%,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CTA、CTV经MSCT的各种后处理技术处理后,均能清楚地观察到术前胸、腹主动静脉及肋间血管的形态走向及其与畸形脊柱的位置关系,术后顶椎区域肋间血管的损伤情况及紧张程度。结论术前CTA、CTV检查可清楚的观察脊柱和胸、腹主动静脉及肋间血管的位置关系及紧张程度,为临床医师制定术中截骨和畸形矫正方案提供影像学参考;术后CTA、CTV可观察到术后血管损伤情况及紧张程度,为判断截骨矫形是否存在脊髓缺血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畸形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术前Halo-重力牵引的护理策略
6
作者 史晓阳 邱慕丹 +1 位作者 曾翠琼 林丽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5期58-60,共3页
总结了极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术前Halo-重力牵引(HGT)的护理经验。包括分析本科收治的12例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在行HGT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给予术前心理指导、呼吸功能训练、饮食指导、体位指导等相应措施。认为分析HGT牵引过程中的护理问... 总结了极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术前Halo-重力牵引(HGT)的护理经验。包括分析本科收治的12例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在行HGT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给予术前心理指导、呼吸功能训练、饮食指导、体位指导等相应措施。认为分析HGT牵引过程中的护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改善其心肺、消化功能差的状况,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重力牵引 重度脊柱畸形 术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盆环牵引在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徐贝宇 孙浩林 李淳德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910-914,928,共6页
头盆环牵引可以给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提供有效、持续、可控的矫正牵引力。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直接行一期矫形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前配合头盆环牵引可以有效地降低术中矫形压力及手术风险。本文对头盆环牵引发展历史和进展、生物力... 头盆环牵引可以给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提供有效、持续、可控的矫正牵引力。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直接行一期矫形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前配合头盆环牵引可以有效地降低术中矫形压力及手术风险。本文对头盆环牵引发展历史和进展、生物力学、临床应用、适应证和禁忌证及牵引并发症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盆环牵引 重度脊柱畸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识别能力在降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彦文 徐园 杨旭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54-457,共4页
背景: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多且发展快,危害严重,早期临床识别与干预有助于降低围手术期风险。目的:通过早期观察与识别,尽早采取预防干预措施,降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临床护士进行有效识别重度脊柱畸... 背景: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多且发展快,危害严重,早期临床识别与干预有助于降低围手术期风险。目的:通过早期观察与识别,尽早采取预防干预措施,降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临床护士进行有效识别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后异常症状能力的培养,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1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观察。结果: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并发症的识别防控得到改善。观察组的责任护士核心能力临床护理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临床护士症状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可降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识别 重度脊柱畸形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脊髓性肌萎缩症伴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后路矫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雅琪 孙畅 +3 位作者 谭林娟 聂卫华 赵晶 王惠珍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866-871,共6页
目的:总结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伴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后路矫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并探讨手术配合的优化方案,为今后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8例SMA伴重度脊柱畸形行后路矫形术患者的临床... 目的:总结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伴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后路矫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并探讨手术配合的优化方案,为今后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8例SMA伴重度脊柱畸形行后路矫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术前访视及术中体位摆放、液体管理、体温保护、无菌技术管理等护理配合要点。结果:28例SMA伴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1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其余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SMA伴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后路矫形术围手术期充分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顺利的麻醉诱导、舒适的体位摆放、液体出入量的调整、体温的保护与监测及无菌技术的严格执行有利于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重度脊柱畸形 矫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盆环牵引、软组织松解在极重度脊柱畸形矫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自强 钟喜红 +1 位作者 梁益建 程劲 《临床医学进展》 2016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观察头盆环在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9月~2012年6月住院患者7例,其中脊柱结核后凸3例(静止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4例。Cobb’s角在136?~180?,平均(168.8?)。身高在128 cm^145 cm (平... [目的]:观察头盆环在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9月~2012年6月住院患者7例,其中脊柱结核后凸3例(静止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4例。Cobb’s角在136?~180?,平均(168.8?)。身高在128 cm^145 cm (平均135.4 cm)。截骨矫正前行头盆环牵引。牵引70~213天(平均128.4天)后,行截骨矫正术后30天,观察角度身高及临床症状。[结果]:7例患者全部在头盆环牵引下顺利完成了软组织松解,截骨矫形融合内固定术,脊柱后凸Cobb’s角由治疗前的136?~180? (平均168.8)矫正至0?~42? (平均33.5?),矫正率81%;身高由牵引前的128 cm^145 cm (平均135.4 cm)增高至138~160 cm (平均150.7 cm)患者身高差9~27 cm。患者外观、行走姿势均得到明显改善,无脊髓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合并脊髓受压(不全瘫),患者肌力有III~级增至IV级。[结论]:头盆环牵引、软组织松解在治疗极重度脊柱畸形过程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通过缓慢牵引使极重度脊柱畸形变为中、轻度脊柱畸形,这样减小矫正的手术风险,使手术矫正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盆环 重度脊柱畸形 软组织松解牵引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全椎体截骨矫形(VCR)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矫形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晓军 徐文华 +1 位作者 余博 甘心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体截骨矫形(VCR)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矫形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片,术后对患者随访6~22个月。评估...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体截骨矫形(VCR)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矫形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片,术后对患者随访6~22个月。评估术前术后患者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后凸Cobb角、C7PLCSVL、SVA等影像学相关参数,采用Barthel指数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临床效果,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7PL-CSVL、SVA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功能减退,1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结论后路全椎体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具有较好的矫形效果,但同时需要注意减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畸形 后路全椎体截骨矫形 截骨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脊柱畸形头盆环牵引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泽勤 钱清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3期55-56,共2页
本院骨科从2011年9月-2012年6月利用头盆环牵引后行脊柱矫形手术治疗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7例,获得满意效果。头盆环牵引作为脊柱矫形手术的前期治疗在治疗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重度脊柱畸形 头盆环牵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矫形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1期102-103,共2页
目的 :分析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矫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这27例患者进行矫形治疗,然... 目的 :分析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矫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这27例患者进行矫形治疗,然后观察接受治疗前后其身高、矢状面的失平衡距离及Cobb’s角的变化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后这27例患者的身高均高于接受治疗前,其矢状面的失平衡距离均短于接受治疗前,其Cobb’s角均小于接受治疗前,P <0.05。对这27例患者进行1~2年随访的结果显示,其脊柱的矫形效果良好,仅有1例患者出现小腿肌力减弱的现象,没有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结论 :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用头—盆环牵引疗法进行治疗可明显减轻其脊柱侧弯的程度,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盆环牵引 重度脊柱畸形 矫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真空垫固定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摆位误差观察
14
作者 蔡倩倩 徐金济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9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真空垫固定脊柱重度畸形肿瘤患者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靶区勾画、计划设定等提供参考。方法从22例脊柱畸形患者中侧重选取5名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利用单个或多个负压真空垫协同固定,利用EPID对每位患者的前5次和随后每... 目的观察采用真空垫固定脊柱重度畸形肿瘤患者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靶区勾画、计划设定等提供参考。方法从22例脊柱畸形患者中侧重选取5名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利用单个或多个负压真空垫协同固定,利用EPID对每位患者的前5次和随后每周一次的摆位误差进行对比测量。结果测量的摆位误差分别为:左右方向(X)(0.321±0.135)mm、头脚方向(Y)(0.582±0,208)cm、前后方向(Z)(0.417±0. 166)cm。结论利用真空体垫固定脊柱重度畸形肿瘤患者进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脊柱重度畸形 固定方式 EPID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盆环牵引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二期矫形术的气道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敏 梁汉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2966-2970,共5页
目前关于非预期困难气道管理指南很多,但预期困难气道指南很少。预期困难气道同样需要重视,特别是像头盆环牵引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二期矫治术这样的治疗设备产生的医源性困难气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头盆环牵引用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二... 目前关于非预期困难气道管理指南很多,但预期困难气道指南很少。预期困难气道同样需要重视,特别是像头盆环牵引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二期矫治术这样的治疗设备产生的医源性困难气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头盆环牵引用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二期矫形术的气道风险较高,属于少见的医源性困难气道。其特点包括颈椎拉直固定、头完全不能后仰,头环和前支撑棒导致喉镜置入障碍,患者不能正常平卧,使得经头侧气管插管难度较大。本文对头盆环牵引用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二期矫形术的气道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气道评估方法、气道管理方法等。充分的术前评估,合理选择清醒气管插管方案,优化细节,安全拔管,与患者顺畅沟通,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均是头盆环牵引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气道管理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术 重度脊柱畸形 矫形术 困难气道 清醒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Halo-骨盆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纪元 杨云飞 +2 位作者 黄立军 夏庆福 张玉双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Halo-骨盆牵引(HPT)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至2023-10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侧弯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一期HPT牵引治疗和二... 目的探讨Halo-骨盆牵引(HPT)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至2023-10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侧弯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一期HPT牵引治疗和二期脊柱侧弯矫形术。牵引前、牵引末次复查、内固定术后,比较患者影像学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统计学相关性分析主弯Cobb角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纳入患者肺功能结果显示,牵引前、牵引末次复查、内固定术后比较,限制性通气功能参数均存在不同程度增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随着主弯Cobb角减小,肺限制性通气功能参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HPT牵引能有效矫正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改善呼吸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骨盆牵引 肺功能不全 重度脊柱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动脉血管造影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重度脊柱畸形矫形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锋 杨进城 马向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的CTA结合CAD在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间在本院脊柱外科治疗的重度脊柱畸形50例,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16.4岁。术前、术后均行CTA检查,分别采用西...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的CTA结合CAD在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间在本院脊柱外科治疗的重度脊柱畸形50例,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16.4岁。术前、术后均行CTA检查,分别采用西门子图像后处理平台和Mimics进行三维重建,并在计算机辅助下行术前模拟截骨。[结果]50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均成功完成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术前主弯平均145°,术后矫正至平均72°,平均矫正率为50.3%。术前平均后凸125°,术后矫正至平均54.5°,正率为56.4%。术中平均出血2800ml,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CTA经技术处理后,均能清楚地观察到术前胸、腹主动脉及肋间血管的形态走向及其与畸形脊柱的位置关系,术后顶椎区域血管的损伤情况及紧张程度。术后与术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的截骨预期效果大致相同。[结论]CTA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在三维立体中清楚显示脊柱畸形区域血管供应情况,并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下进行模拟截骨,进行个体化手术方案设计,可了解脊柱畸形区域解剖结构,获得最佳截骨角度,从而减少在重度脊柱畸形矫形中造成的神经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畸形 三维重建 截骨 神经并发症
原文传递
改良头盆环牵引联合二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肺功能不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珵 徐贝宇 +3 位作者 漆龙涛 王诗军 王宇 李淳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头盆环牵引联合二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肺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改良头盆环牵引联合二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4例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肺功... 目的探讨改良头盆环牵引联合二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肺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改良头盆环牵引联合二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4例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肺功能不全,比较牵引前、牵引结束后1 d、二期手术后1周以及末次随访时冠状位侧凸Cobb角、矢状位后凸Cobb角,比较牵引前与牵引结束后1 d身高、睡眠状况评分、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以及FVC与预期值的比(FVC%)。结果 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1例出现左侧髂骨钉松动,1例出现吞咽、排尿困难,1例出现右下肢肌力降低,1例出现内固定近端皮肤破损,对症治疗后相关症状均缓解。牵引结束后1 d身高较牵引前身高明显提高,牵引结束后1 d、二期手术后1周以及末次随访时冠状位侧凸Cobb角、矢状位后凸Cobb角较牵引前小,二期手术后1周以及末次随访时冠状位侧凸Cobb角、矢状位后凸Cobb角较牵引结束后1 d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前与牵引结束后1 d睡眠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结束后1 d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牵引前降低,FVC、FVC%较牵引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头盆环牵引联合二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肺功能不全临床矫形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安全、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头盆环牵引 重度脊柱畸形 肺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的围手术期非神经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迎松 解京明 +6 位作者 赵智 张颖 李韬 毕尼 施志约 蒋文斌 彭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围手术期主要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3年12月来自单中心的105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均接受了一期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目的: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围手术期主要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3年12月来自单中心的105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均接受了一期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信息,围手术期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和围手术期非神经并发症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18.9±8.1岁。主弯侧凸Cobb角术前为108.9°±25.5°,末次随访时为37.2°±16.8°;节段性后凸术前为89.8°±31.1°,末次随访时为30.4°±15.3°。手术平均切除1.31个椎节,固定涉及13.6±2.8个节段。至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平衡矫正70.9%,矢状面平衡矫正53.4%。共24例患者(22.9%)发生了31例次非神经并发症事件:13例患者发生16例次呼吸系统并发症;7例患者发生9例次心血管不良事件;1例恶性高热;1例单眼失明;3例创口感染;1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术后1d死亡。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14/49),以及切除T6或者以上节段椎体的患者(4/10),显示了较多的非神经并发症的趋势。此外,非特发性畸形,超过150°的极度重度脊柱侧凸,术前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低于预计值40%,以及术中失血量超过5000ml是非神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的患者,围手术期中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并与患者肺功能状况不佳及术中失血量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平一正: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手术矫形治疗目标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登 梁益建 +3 位作者 汪飞 胡正军 钟锐 赵贺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18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手术矫正新目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6月~2015年2月,本院采用头盆环牵引 + 凹侧胸廓成形+全椎体截骨术 + 凸胸廓成形术+肩胛骨成形术联合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43例。...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手术矫正新目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6月~2015年2月,本院采用头盆环牵引 + 凹侧胸廓成形+全椎体截骨术 + 凸胸廓成形术+肩胛骨成形术联合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43例。分析其治疗前后外观、肺功能、影像学参数等指标的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本组病例共43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20.5岁。术后患者随访时间达30.5 ± 4.7月。患者术前平均侧弯168.25? ± 14.28?,平均后凸151.38? ± 28.60?,术后则分别为48.25? ± 8.29? 和30.75? ± 13.80?。肺功能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重度呼吸功能受损,其中32例为极重度呼吸功能受损,经治疗后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时肺功能则为轻度呼吸功能受损7例,中度呼吸功能受损16例,重度呼吸功能受损20。术后平均身高增加约22.5 ± 6.1 cm。术后患者外观表现均达到双肩、双髋关节基本等高,背部未见明显凸起,极大的改善患者外观。无神经损害并发症发生,无明显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头盆环牵引 + 凹侧胸廓成形 + 全椎体截骨术 + 凸胸廓成形术 + 肩胛骨成形术联合治疗的策略是安全的,并且患者可以达到“三平一正一改善”的治疗目标,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疗满意度以及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健康的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弯畸形 治疗目标 头盆环牵引 肩平 髋平 背平 血气分析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