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农业伦理思想研究
1
作者 潘雅萍 齐文涛 《农业考古》 2018年第6期120-128,共9页
作为周代社会生活反映的《诗经》,蕴含着丰富的农业伦理思想与观念,主要包括"重农劝农""顺天守时""量地尽利"。"重农劝农",指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特别重视农业而非其他产业,将劝农制度化。"... 作为周代社会生活反映的《诗经》,蕴含着丰富的农业伦理思想与观念,主要包括"重农劝农""顺天守时""量地尽利"。"重农劝农",指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特别重视农业而非其他产业,将劝农制度化。"顺天守时",指时人主动顺应自然节律,积极因循农时节奏,以安排农事与生活。"量地尽利",指时人主动顺应地域风土,积极辨识与改良土壤,以进行农作生产。这些思想是中国古代农业伦理思想的关键要素,《诗经》时代是中国古代农业伦理思想发展的奠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业伦理 重农劝农 顺天守时 量地尽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重农、劝农传统的多样化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加华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9,共14页
传统中国“以农为本”形成了强烈的重农、劝农理念与传统。这一理念与传统,贯穿上到国家政治、下至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大体来说,这些表达与呈现形式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口头传统、仪式行为... 传统中国“以农为本”形成了强烈的重农、劝农理念与传统。这一理念与传统,贯穿上到国家政治、下至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大体来说,这些表达与呈现形式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口头传统、仪式行为、文字书写、图像系统。从口头传统上看,其表达形式主要指与农耕活动相关的口头叙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农谚莫属;从仪式行为上看,其表达形式主要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仪式活动,比如籍田礼、鞭春礼等官方礼典以及开秧门、照田蚕等民间仪式;从文字书写上看,即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文字性表述,如农事诗、劝农文、劝农诏、农书等;从图像系统上看,主要指描绘农业生产相关环节的各种图像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为体系化耕织图。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深刻体现出农业生产与传统中华文明的有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农劝农 口头传统 仪式活动 文字表达 图像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