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采矿因素对离层分布规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德深 范学理 +2 位作者 刘文生 孙庆宏 王世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从是否有利于离层充填技术实施的角度分析了一些主要地质采矿因素对煤矿采动覆岩中离层分布的时空规律的影响作用,并给出离层充填技术的适用条件,为该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宝贵、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 地质采矿因素 离层分布 时空规律 煤矿 覆岩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地质采矿因素复合影响下开采沉陷规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康新亮 蔡音飞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80,共6页
为了研究山区倾斜煤层重复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镇城底矿南六采区下组煤首采工作面为例,通过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得到观测站所在的28620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变形主要参数,并分析沉陷规律与机理。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在工... 为了研究山区倾斜煤层重复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镇城底矿南六采区下组煤首采工作面为例,通过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得到观测站所在的28620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变形主要参数,并分析沉陷规律与机理。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在工作面两侧地形条件、老采空区条件类似的情况下,倾向主断面上沉陷曲线形态呈现不对称性分布,其原因主要是两侧微观地形差异、地表覆被差异和老采空区形成时间差异的联合影响造成的,地质、采矿多因素复合影响下的沉陷规律不能简单套用单因素影响下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矿山开采和地物保护提供指导,为其他复合因素影响下的开采沉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缓倾斜煤层 重复开采 地表沉陷 主断面 地质因素 采矿因素 复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超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18期163-164,共2页
在地质开采沉陷的概率积分法预计过程中,拐点偏距是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沉陷盆地的形状和范围。在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质采矿因素对于拐点偏距所产生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寻找对其产生影响的机理和... 在地质开采沉陷的概率积分法预计过程中,拐点偏距是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沉陷盆地的形状和范围。在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质采矿因素对于拐点偏距所产生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寻找对其产生影响的机理和规律,通过探讨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的影响,提高地质采矿工作开展的高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采矿因素 拐点偏距 沉陷盆地 概率积分法 参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宁 梁启敬 +1 位作者 汪伟民 周长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10期29-29,共1页
拐点偏距属于地质开采沉陷计算的重要参数,直接决定着开采沉陷盆地范围及形状。为保证概率积分预计方法精确度,提高拐点偏距参数准确性是基础。为此,提出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影响研究。选择覆岩岩性、采矿深度、采动程度为重点,分析... 拐点偏距属于地质开采沉陷计算的重要参数,直接决定着开采沉陷盆地范围及形状。为保证概率积分预计方法精确度,提高拐点偏距参数准确性是基础。为此,提出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影响研究。选择覆岩岩性、采矿深度、采动程度为重点,分析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的影响,并分析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采矿 采矿因素 拐点偏距
原文传递
地质采矿因素对离层分布规律的影响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启敬 王宁 刘文武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6期131-131,共1页
在进行地质采矿作业中,采动覆岩中离层自产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伴随着复杂应力场的变化,研究采矿因素对离层分布规律的影响,在提高采矿效率,实现采矿安全性及综合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以地层结构及开采技术作为地质采矿因素,... 在进行地质采矿作业中,采动覆岩中离层自产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伴随着复杂应力场的变化,研究采矿因素对离层分布规律的影响,在提高采矿效率,实现采矿安全性及综合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以地层结构及开采技术作为地质采矿因素,研究地层结构及开采技术对离层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研究获得地质采矿因素对离层分布影响规律,从而对地质采矿作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采矿因素 离层分布 规律影响
原文传递
影响开采损害的因素及地表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瑞斌 李鹏博 解盘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68,共3页
充分考虑开采损害的形式和评价的主要指标,系统的分析了影响开采损害程度的各因素,其结果表明影响开采损害程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地质、采矿条件以及时间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合理地指导解决地下... 充分考虑开采损害的形式和评价的主要指标,系统的分析了影响开采损害程度的各因素,其结果表明影响开采损害程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地质、采矿条件以及时间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合理地指导解决地下开采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损害 地质因素 采矿因素 时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潞安矿区煤炭开采沉陷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东海 邓念东 姚婷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107,共5页
为了查明影响潞安矿区煤炭开采沉陷的主要因素,从地质赋存条件和采矿工艺2个方面初选出可能与地表沉陷有关的9个因子,根据潞安矿区10个典型工作面的地质和采矿资料、观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预计方法,分析了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与... 为了查明影响潞安矿区煤炭开采沉陷的主要因素,从地质赋存条件和采矿工艺2个方面初选出可能与地表沉陷有关的9个因子,根据潞安矿区10个典型工作面的地质和采矿资料、观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预计方法,分析了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与地质因素、采矿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潞安矿区煤炭开采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覆岩综合硬度、采高、工作面倾向长度及扰动系数;同时以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为因变量,以主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了煤炭开采沉陷回归模型,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该地区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同时也为潞安矿区的煤炭开采沉陷预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潞安矿区 采煤沉陷 地质因素 采矿因素 灰色关联度分析 回归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设计 CAD 中的采矿图素库 被引量:1
8
作者 霍宗信 邢文华 +1 位作者 李学忠 陈鸿章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在汉化的AutoCAD系统基础上,用计算机绘制采矿工程图是一条方便而有效的途径。探讨井田开拓和采区巷道布置图的程序化和智能化问题,是矿井设计CAD中的难点和重点。用建立采矿图素库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研制... 在汉化的AutoCAD系统基础上,用计算机绘制采矿工程图是一条方便而有效的途径。探讨井田开拓和采区巷道布置图的程序化和智能化问题,是矿井设计CAD中的难点和重点。用建立采矿图素库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研制的矿井设计CAD系统已在现场应用,并在教学实践中推进了采矿工程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设计 采矿 CAD 采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及地下水对采矿影响的防范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旸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20期98-99,共2页
虽然矿山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但不合理的资源开采手段直接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矿山的水文地质类型研究,提出地下水对于采矿的影响的相对应的防治措施。从矿山中地下水含水的介质及其赋存条件入手,... 虽然矿山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但不合理的资源开采手段直接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矿山的水文地质类型研究,提出地下水对于采矿的影响的相对应的防治措施。从矿山中地下水含水的介质及其赋存条件入手,分析各种矿山地下水分布的地质条件,划分矿山水文地质的不同类型。根据地下水对采矿工作的不利影响,从明确矿山开采工作机制、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充分认识水文地质事故三个方面提出防范措施,实现安全开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水文地质 地下水分布特点 采矿工作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煤炭绿色开采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超 王峰 +6 位作者 牛宏伟 方惠明 吕毅 潘海洋 张志军 赵明 苗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为了解决我国“三下”压煤开采问题,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基于近40年来离层注浆充填减沉工程案例,研究了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减沉机理,从地质因素、采矿因素和注浆材料三个方面对该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潞安集团夏店煤矿311... 为了解决我国“三下”压煤开采问题,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基于近40年来离层注浆充填减沉工程案例,研究了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减沉机理,从地质因素、采矿因素和注浆材料三个方面对该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潞安集团夏店煤矿3117工作面开展覆岩离层注浆充填试验。研究表明: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在应用过程中不能简单均化处理,地质因素中的地层岩性、注浆关键层层位和地质构造是首要考虑的条件,影响离层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及空间;采矿因素中的煤层采出厚度、开采深度、工作面采宽、开采速度对离层空间形成的大小有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注浆充填减沉效果;注浆材料对注浆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离层注浆 地质因素 采矿因素 减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积分参数选取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大伟 安士凯 +1 位作者 张静 张力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8-1532,共5页
为解决地质采矿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信息重叠影响概率积分法参数的计算精度问题.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以43个典型观测站的实测数据作为样本,研究了概率积分法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 为解决地质采矿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信息重叠影响概率积分法参数的计算精度问题.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以43个典型观测站的实测数据作为样本,研究了概率积分法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91%,可用其代替原始的8个因素;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变量的个数,消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信息重叠.采用提取的主成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参数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9%,最大平均绝对误差百分率为5.4%;内部拟合误差及外部预测误差均较小,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积分法参数 地质采矿因素 主成分分析法 多元线性回归 拟合误差 预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建筑物裂缝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新果 查剑锋 郭广礼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地下采煤是导致矿区地面建筑物墙体上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分析裂缝的分布规律,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进而为加固和维修措施的选取提供依据。论文在分析采动变形对建筑物影响的基础上,对矿区建筑物裂缝... 地下采煤是导致矿区地面建筑物墙体上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分析裂缝的分布规律,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进而为加固和维修措施的选取提供依据。论文在分析采动变形对建筑物影响的基础上,对矿区建筑物裂缝的成因、位置、规律和形态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裂缝 采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计水平移动系数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康明 谭志祥 +2 位作者 邓喀中 魏飞 王智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0-184,共5页
水平移动系数b是开采沉陷预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精确确定开采沉陷地表影响范围具有决定性作用。为精确有效地计算b值,进而提高开采沉陷的预计精度,首先详细分析了R语言特点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流程;然后... 水平移动系数b是开采沉陷预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精确确定开采沉陷地表影响范围具有决定性作用。为精确有效地计算b值,进而提高开采沉陷的预计精度,首先详细分析了R语言特点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流程;然后,详细探讨了影响b值的地质采矿因素,并确定了5个基本变量,即开采厚度、煤层倾角、开采深度、工作面斜长、覆岩评价系数;最后,结合R语言构建了一种RF回归模型并用于预计b值。用于训练和测试RF回归模型的样本来源于我国一些主要矿区的典型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R语言编程的RF回归模型预计的b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559%;相对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RF回归模型在预计精度和模型稳定性等方面优势较明显,且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可基本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为高精度预计b值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随机森林 水平移动系数 R语言 地质采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和储量的CIM标准——定义与指南(二)
14
作者 宋彦琦 林参 《国外金属矿山》 2001年第6期8-15,共8页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储量 边界品位 采矿因素 选矿因素 地质解释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currence, predication, and control of coal burst events in the U.S. 被引量:13
15
作者 lannacchione Anthony T. Tadolini Stephen 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39-46,共8页
Coal burst represented a major hazard for some U.S. mining opera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al burst hazards,identifies the fundamental ge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se events,and ... Coal burst represented a major hazard for some U.S. mining opera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al burst hazards,identifies the fundamental ge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se events,and discusses mechanisms that can be used to avoid their occurrences. Coal burst are not common in most underground mines. Their occurrence almost always has such dramatic consequences to a mining operation that changes in practice are required. Funda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burst events include strong strata,abnormal strata caving,elevated stresses,critical size pillars and the lack of sufficiently sized barrier pillars during extraction. These factors interact to produce excessive stress,seismic shock and loss of confinement mechanisms. Over the 90 years of dealing with these hazards,many novel prevention controls have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novel mine designs and extraction sequences,most of which are site specific in their application. Without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al burst and knowledge of their mechanisms of occurrence,control techniques may be misapplied and risk inadequately mi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burstCoal bounceSeismicityCoal bu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