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稠油有限排砂采油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穆龙新 李国诚 +1 位作者 王永杰 董本京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为了避免防砂与排砂采油的不利因素 ,充分利用二者的有利因素 ,在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稠油有限排砂采油”开采方式。有限防砂是伴随有限排砂采油概念而生的一个新概念 ,是指防止大于或者等于一定粒径的油层砂随原油运... 为了避免防砂与排砂采油的不利因素 ,充分利用二者的有利因素 ,在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稠油有限排砂采油”开采方式。有限防砂是伴随有限排砂采油概念而生的一个新概念 ,是指防止大于或者等于一定粒径的油层砂随原油运移 ,而允许较小粒径的油层砂随原油运移的防砂技术。用经济评价手段来确定在整个油田开发期内应该采取何种非热力开采方式 ,结果会有 3种可能性 :①排砂采油在整个油田开发期内是最适合的方式 ;②防砂采油在整个油田开发期内是最适合的方式 ;③有限排砂采油 ,即在整个油田开发期内先排砂采油 ,后有限防砂采油才是最适合的方式。文中推荐一种简单的确定防砂采油接替排砂采油最佳时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有限排砂采油方法 图解法 迭代法 有限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储层超稠油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29
2
作者 孙焕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0-1106,共7页
中国已发现厚度小于6 m、原油粘度大于50 000 mPa·s的薄储层超稠油低品位储量7×10~8 t,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由于原油粘度高、薄储层散热快、热利用效率低,传统注蒸汽热采技术产量低,难以经济有效动用,亟待突破形成新型稠... 中国已发现厚度小于6 m、原油粘度大于50 000 mPa·s的薄储层超稠油低品位储量7×10~8 t,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由于原油粘度高、薄储层散热快、热利用效率低,传统注蒸汽热采技术产量低,难以经济有效动用,亟待突破形成新型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了稠油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研发了超稠油专用降粘剂,阐明了"汽剂耦合降粘、氮气保温增能、热剂接替助驱"热化学复合采油机理,自主研发了热化学复合采油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注采工艺参数优化图版。攻关形成了水平井裸眼筛管防砂完井工艺及配套工具、热采水平泵注采一体化工艺、稠油热采采出水余热梯级利用和资源化回用方法等薄储层超稠油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建成了年产百万吨薄储层超稠油生产基地,连续5年稳产100×10~4 t以上。形成的稠油热采升级换代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和老油田采收率,对保障国内原油稳产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 水平井热力采油工艺 提高采收率 薄储层 超稠油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淡电视教材应遵循的教学原则——编制《采油方法》教学片的启示
3
作者 王贵怀 《现代教育技术》 1996年第2期16-17,共2页
电视教材的编制,除了要遵循文字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外,更应发挥电视教材的特点。我们以前提出的教学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问题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强调教学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教学性的体现在于教学主题鲜明。
关键词 电视教材 教学原则 采油方法 教学片 教学内容 教学性 培养能力 直观性 文字教材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吉林油田的机械采油方法看机械采油工艺的发展方向
4
作者 国峰 肖北平 刘辉 《石油知识》 2012年第5期36-37,共2页
随着油田步入开发后期,油藏含水越来越高,低产油井逐年增多,开采难度加大,应用节能新产品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和降低开采能耗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结合油田机械开采技术的技术原理分析了吉林油田的机械采油技术,并说明了... 随着油田步入开发后期,油藏含水越来越高,低产油井逐年增多,开采难度加大,应用节能新产品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和降低开采能耗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结合油田机械开采技术的技术原理分析了吉林油田的机械采油技术,并说明了吉林油田机械采油工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采油系统 吉林油田 采油工艺 采油方法 开采技术 采油技术 油田机械 低产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气交替注入采油方法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康乐娟 《青海石油》 2003年第4期90-93,共4页
本文对文献报导过的60例的水气交替注入(WAG)采油方法作了讨论.与注水方法相比,WAG方法可使采收率增加5%~10%.在一些油田,WAG采油方法的采收率增加值高达20%.一般的应用情况是在注水后期开始采用WAG方法,而在英国北海油田,... 本文对文献报导过的60例的水气交替注入(WAG)采油方法作了讨论.与注水方法相比,WAG方法可使采收率增加5%~10%.在一些油田,WAG采油方法的采收率增加值高达20%.一般的应用情况是在注水后期开始采用WAG方法,而在英国北海油田,在注水初期就开始应用WAG采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替注入采油方法 含油饱和度 采收率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采油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蕾(编译) 张威(编译) 《中外科技情报》 2006年第9期3-18,共16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采油技术逐渐问世。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己摆脱常规机械采油技术的束缚,向新的技术领域挺进,其中,物理采油法以其对油层无污染、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就总体而言,物理法增产...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采油技术逐渐问世。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己摆脱常规机械采油技术的束缚,向新的技术领域挺进,其中,物理采油法以其对油层无污染、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就总体而言,物理法增产增注的主要机理为:作用于近井地带及油藏,解除井筒附近的污染,改善油层的孔隙结构与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方法 物理法 采油技术 油田开发 常规机械 近井地带 增产增注 孔隙结构 无污染 成本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气举采油方法
7
作者 张淑敏(摘译) 张树人(摘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13,共1页
位于美国伊利诺斯浅盆地的2口用普通杆式泵开采的油井,由于严重的腐蚀和结垢导致频繁检泵、产量下降和作业成本增加以至于停产。从2004年1月开始,采用气举服务跨国公司生产的气举泵代替杆式泵进行采油作业试验,取得成功。
关键词 采油方法 气举 杆式泵 作业成本 作业试验 跨国公司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物理采油方法
8
作者 纪虹 《中外科技情报》 2004年第38期603-608,共6页
目前,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采油技术也逐渐问世。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己摆脱常规机械采油技术的束缚,向新的技术领域挺进。采油方法大体可分两类:物理法采油和化学法采油。
关键词 采油方法 采油技术 物理法采油 油田开发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深层砂岩油田中人工举升采油方法的成功应用
9
作者 王国清 《国外油气信息》 1992年第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深层砂岩油田 人工举升采油方法 液压泵 杆式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数额巨大的尚未开发的石油资源——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大目标:一次采油/二次采油方法之外的EOR采油技术将能采出2100亿bbl净增原油
10
作者 Vello Kuuskraa 陈立滇 《世界石油工业》 2007年第4期54-59,共6页
美国的石油资源尚远未被采尽。数额巨大、超过1万亿bbl的“被搁置”、非常规和未被发现的原油正在地下等待着新开采概念和新开发方法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资源中的一部分,采用现有的最佳技术辅以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是能够采出... 美国的石油资源尚远未被采尽。数额巨大、超过1万亿bbl的“被搁置”、非常规和未被发现的原油正在地下等待着新开采概念和新开发方法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资源中的一部分,采用现有的最佳技术辅以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是能够采出的。随着今后技术和知识的进步,另外的大量原油也可以采出。 此文是作者所在公司向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办公室所提交的报告的概述。该报告表明美国尚未动用的技术可采资源量巨大,达4000亿bbl,其中2100亿bbl可用提高采收率(EOR)方法开采。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可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可采储量和最重要的转化为净增石油产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能源部 石油采收率 采油技术 石油资源 bbl 原油 采油方法 一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均衡采油方法
11
作者 李东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1年第10期132-133,共2页
稠油,作为一种高粘度、大比重的原油,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存储量,早已是全球生产稠油的重要国家之一。伴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关于稠油油藏方面的开采技术水平早已发展成熟。现阶段,使用热力开采法进行稠油油的藏开采是主要的方式,... 稠油,作为一种高粘度、大比重的原油,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存储量,早已是全球生产稠油的重要国家之一。伴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关于稠油油藏方面的开采技术水平早已发展成熟。现阶段,使用热力开采法进行稠油油的藏开采是主要的方式,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加热的方法降低油层当中稠油的粘度,常见的方法有两种:蒸汽吞吐法、电热法。然而,储油层自身所具有的非均质性,使得水平段的剖面均匀性降低,对最终的稠油开发产生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各类新型热开采技术逐渐得到了应用,实现了均衡水平井均衡采油的目标,同时也为稠油油藏的开采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热采水平井 均衡采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尹先清 伍家忠 +2 位作者 高新华 孙灵念 陈景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渤南油田结垢性含油污水的方法。在 45~ 5 0℃下在渤南首站污水中依次加入以活性Ca(OH) 2 为主要成分的助凝剂CH 2和等量PAC、PAM组成的复合絮凝剂JPM 1,短时间搅拌后静置沉降 5 0~ 6 0min ,上清水... 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渤南油田结垢性含油污水的方法。在 45~ 5 0℃下在渤南首站污水中依次加入以活性Ca(OH) 2 为主要成分的助凝剂CH 2和等量PAC、PAM组成的复合絮凝剂JPM 1,短时间搅拌后静置沉降 5 0~ 6 0min ,上清水经砂滤后清澈透明 ,浊度 <0 .5NTU ,pH值上升至 8.0~ 8.5 ,各项水质测定值 (含油量 ,悬浮物 ,腐蚀速率 ,粒度中值 ,SRB和TGB菌数 )均符合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A3级指标。CH 2加量为 2 80~ 40 0mg/L ,JPM 1加量为 15 0~ 2 0 0mg/L ,随污水含油量 (39~ 112mg/L)增加而增加。未处理污水失钙镁率为 17.7% ,有结垢性 ,处理后水及其与未处理水的 2∶3和 3∶2混合水失钙镁率 <1% ,无结垢性。此方法工艺简单 ,可利用原有设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油田 采油污水处理方法 研究 油田采出水 净水剂 化学混凝 结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新的采油方法
13
作者 藤田和男 马新新 《国外油田工程》 1998年第2期10-10,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油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相应的,可采储量的评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从油田采用IOR和EOR技术方面叙述了新的采油方法给油田带来的新的生机,而且延长了油田开采寿命。形成的经济性的油田开发体系,即增产了原油又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油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相应的,可采储量的评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从油田采用IOR和EOR技术方面叙述了新的采油方法给油田带来的新的生机,而且延长了油田开采寿命。形成的经济性的油田开发体系,即增产了原油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方法 油田寿命 生产成本 EOR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矿业采油方法
14
作者 谢力 《国外石油动态》 2001年第15期7-8,共2页
矿业辅助石油开发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世界石油”在1996年第11期的文章中叙述了这一概念。那时候,PetroTech公司计划在得克萨斯的Corsicana油田应用这一方法,但却没有实现。
关键词 矿业 石油开发 世界 计划 概念 文章 油田 采油方法
原文传递
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方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春红 郭晓燕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5期215-215,共1页
随着科技日益更新,我国油田采油事业也步入到全新的领域。相应地,在油田采油方面,污水处理方法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文作者对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方法与发展趋势这个主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 油田 采油污水处理方法 发展趋势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增亮 张来斌 娄晖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69,80,共5页
以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油井供液能力 (原油入井流动特性曲线 )、单螺杆泵的特性和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为依据 ,利用系统节点分析方法和最优化技术 ,把获得设计产量下的系统效率最高或能耗最低作为优化设计目标 ,介绍... 以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油井供液能力 (原油入井流动特性曲线 )、单螺杆泵的特性和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为依据 ,利用系统节点分析方法和最优化技术 ,把获得设计产量下的系统效率最高或能耗最低作为优化设计目标 ,介绍了井下电潜螺杆泵子系统基本模型的建立方法 ,并给出了有关的换算关系式、优化设计方法及步骤。利用现场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为油田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单螺杆泵 油井 生产系统 优化设计 节点分析方法 数学模型 采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方式综合评价系统在塔北西达里亚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顺辉 郑晓志 刘文臣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5,共2页
采油方式综合评价系统综合考虑了油田的油藏特征、流体性质、生产动态、地面环境、工艺水平、设备性能、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可以优选出适合油田不同开采阶段的最佳采油方式。该系统对塔北西达里亚油田不同开采阶段采油方式的确定起... 采油方式综合评价系统综合考虑了油田的油藏特征、流体性质、生产动态、地面环境、工艺水平、设备性能、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可以优选出适合油田不同开采阶段的最佳采油方式。该系统对塔北西达里亚油田不同开采阶段采油方式的确定起到了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方法 综合评价系统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三次采油注气方法的试验研究(二)
18
作者 金佩强(摘) 《中外科技情报》 2005年第32期498-502,共5页
3三次采油注气阶段(EOR) 在表2和表3((C)部分)中提供了在使用两种盐水情况下进行的所有岩心驱替试验的采收率、残余油饱和度和CO2利用率数据。为了便于评价不同条件下和以不同三次采油方式进行的所有岩心驱替试验,需要一个常用... 3三次采油注气阶段(EOR) 在表2和表3((C)部分)中提供了在使用两种盐水情况下进行的所有岩心驱替试验的采收率、残余油饱和度和CO2利用率数据。为了便于评价不同条件下和以不同三次采油方式进行的所有岩心驱替试验,需要一个常用参数评价驱替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注气方法 盐水 岩心驱替试验 采收率 残余油饱和度 CO2利用率 混相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表二元体系对中低渗透油藏的适应性研究
19
作者 梁维新 唐佳斌 +4 位作者 于斌 马海力 蔡义辰 黄丽霓 张铭涵 《内江科技》 2025年第3期74-75,156,共3页
中低渗透油藏渗透率低,孔隙尺寸小,再加上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常规水驱等采油方法很难对其发挥作用。二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对中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适应性。本文进行了SB12及SB14两种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测定,... 中低渗透油藏渗透率低,孔隙尺寸小,再加上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常规水驱等采油方法很难对其发挥作用。二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对中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适应性。本文进行了SB12及SB14两种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测定,通过表面活性浓度、碳酸钠浓度、温度、矿化度等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情况下,两种表面活性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对SB12和SB14不同二元体系的驱油性能测试表明,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良好,表明二元体在中低渗透油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油藏 采油方法 二元体系 驱油效果 表面活性剂 驱油性能 矿化度 孔隙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开采中的物理学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向宏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稠油 油田开发 石油开采 采油方法 物理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