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MMER检测中采样点数量和判断阀值的研究
1
作者 应高强 周乐乐 +2 位作者 周顺宝 司浩天 徐京生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9期140-143,共4页
旨在研究和探讨DIMMER检测中的采样点数量和判断阀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DIMMER是一种常用于调光的设备,但其使用调制技术可能导致电力质量问题,因此,对DIMMER进行准确检测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DIMMER检测技术及相关工作,包括采样点数量... 旨在研究和探讨DIMMER检测中的采样点数量和判断阀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DIMMER是一种常用于调光的设备,但其使用调制技术可能导致电力质量问题,因此,对DIMMER进行准确检测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DIMMER检测技术及相关工作,包括采样点数量和判断阀值的设置方法。随后,针对采样点数量,研究了不同采样点数量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方法。同时,研究了判断阀值的选择,并探讨了判断阀值与检测准确性间的关系。为验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采集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点数量和判断阀值对DIMMER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MMER检测 采样点数量 判断阀值 电网质量 调光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区土壤有机碳时间变异及合理采样点数量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忠启 于法展 +1 位作者 于东升 胡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1-900,共10页
相对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空间变异性及合理采样点数量的研究,其时间变异性及揭示特定时段SOC变化所需采样点数量的研究较少。选择红壤丘陵区的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分析了1982—2007年SOC含量的时间变异特征,并估算... 相对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空间变异性及合理采样点数量的研究,其时间变异性及揭示特定时段SOC变化所需采样点数量的研究较少。选择红壤丘陵区的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分析了1982—2007年SOC含量的时间变异特征,并估算了揭示该时段SOC变化所需土壤采样点数量。结果表明,1982—2007年SOC含量均值由14.18增至16.27 g kg-1,增幅为14.74%,其变异系数则由0.22上升为0.44。各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田和林地SOC含量分别增加了2.93和3.12g kg-1,而旱地则降低了2.55 g kg-1;同时各利用方式的SOC含量变异系数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基于两时段的全部样点,在95%和90%置信区间上,计算得到揭示该时段全县SOC时间变异所需的采样点数量分别为186和147。基于各土地利用方式的SOC变化,计算得到水田、旱地和林地所需采样点数量分别为68、44和144(95%置信区间)及54、34和112(90%置信区间);揭示旱地SOC变化所需采样点数量应为水田的60%以上,而林地所需样点则为水田的2倍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为红壤区SOC时间变异性及其调查采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时间变异 采样点数量 红壤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与合理采样点数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忠启 于法展 李保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68,72,共4页
掌握土壤碱解氮变异特征是合理施肥与精准农业发展的前提,而合理采样点数量的确定是高效获取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特征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江苏省沛县内约38km2的区域中148个均匀分布的土壤采样点,分析了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并通过... 掌握土壤碱解氮变异特征是合理施肥与精准农业发展的前提,而合理采样点数量的确定是高效获取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特征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江苏省沛县内约38km2的区域中148个均匀分布的土壤采样点,分析了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并通过区域随机抽样理论,计算了不同置信水平和误差等级的合理采样点数量。研究表明,沛县土壤碱解氮的平均含量为109.97mg/kg,变异系数为0.29,其在空间分布上以中部和东南部局部地区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而东北部地区含量较缺乏;在95%置信水平上,当误差为5%和10%时的合理土壤采样点的数量分别为69个和27个;而在90%置信水平上,两误差等级所需合理采样点的数量分别为56个和20个。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壤养分调查时高效采样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碱解氮 空间变异 合理采样点数量 江苏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土壤全氮空间变异及合理采样点数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忠启 于东升 +1 位作者 胡丹 程瑶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802,共5页
基于2 500 m×2 500 m规则网格在江苏省沛县全县范围内采集土壤样品212个,研究了土壤全氮空间变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揭示该县全氮空间变异性所需合理采样点数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全氮平均含量为0.96 g/kg,其4个主要土... 基于2 500 m×2 500 m规则网格在江苏省沛县全县范围内采集土壤样品212个,研究了土壤全氮空间变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揭示该县全氮空间变异性所需合理采样点数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全氮平均含量为0.96 g/kg,其4个主要土壤类型中,淤土的全氮含量最高,轻盐碱土含量最低,分别为1.08 g/kg、0.81g/kg,而沙土和两合土居于两者之间;从空间分布来看,该县中东部和西北部地区全氮含量较高,而西南部和北部地区含量较低;在5%、10%和15%三种设定误差等级及95%和90%两个置信水平上,估算全县土壤全氮变异性所需的合理采样点数量分别为152、38、17和107、27、12。本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壤调查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氮 空间变异 合理采样点数量 县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传感器的相关流速测量 被引量:8
5
作者 阚哲 邵富群 丁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1期90-94,109,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测得的气/固两相流流速具有一定波动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互相关峰值计算方法——最小二乘法拟合寻峰,利用环状静电传感器与互相关测速原理实现了气/固两相流流速测量.通过静电传感器测得气/固两相流中固相颗粒的随机...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测得的气/固两相流流速具有一定波动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互相关峰值计算方法——最小二乘法拟合寻峰,利用环状静电传感器与互相关测速原理实现了气/固两相流流速测量.通过静电传感器测得气/固两相流中固相颗粒的随机信号,采用FIR数字滤波处理技术,有效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在测量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非接触式测量.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佳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量,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互相关函数寻峰可以使离散的相关峰值点连续,测量误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传感器 气/固两相流 互相关 寻峰 流体速度 滤波 采样频率 采样点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 14644-1:2015标准简介及对某些问题的质疑 被引量:4
6
作者 涂光备 涂有 +1 位作者 王炎财 周薛峰 《暖通空调》 2020年第11期8-12,20,共6页
国内现行洁净室各相关标准均依据ISO 14644-1:1999制定,目前正处于参照2015版修订中。介绍了ISO 14644-1:2015的主要内容,探讨了2015版在证实等级的检测方法中有关采样点数量相比1999版的较大变动。对2015版采样点数量确定方法的科学性... 国内现行洁净室各相关标准均依据ISO 14644-1:1999制定,目前正处于参照2015版修订中。介绍了ISO 14644-1:2015的主要内容,探讨了2015版在证实等级的检测方法中有关采样点数量相比1999版的较大变动。对2015版采样点数量确定方法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参考国内多年来洁净室检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有别于ISO 14644-1:2015有关采样点数量确定方法的建议,供国内标准进行相应修订时参考。对国内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有关标准编制所面临的处境和状况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组织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空气洁净度分级 采样点数量 标准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