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天矿采区划分TOPSIS决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白润才 白文政 +2 位作者 刘光伟 曹博 刘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0-1245,共6页
为解决露天矿采区划分与首采区位置选择的问题,采用三维实体建模与多指标决策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露天矿山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三维模拟开采,精确计算相应的工程量,确定了影响参数;并采用TOPSIS法(理想点逼近法)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为解决露天矿采区划分与首采区位置选择的问题,采用三维实体建模与多指标决策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露天矿山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三维模拟开采,精确计算相应的工程量,确定了影响参数;并采用TOPSIS法(理想点逼近法)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用熵的思想得出各指标权重,客观地剔除非主要影响因素,排除对方案决策的干扰,最终得出最优方案.以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决方案为沿走向划分为3个采区,西侧采区确定为首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采区划分 区选择 TOPSIS法 三维实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产能核增影响下采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力 李瑞行 +6 位作者 刘福明 孙进步 董志龙 王恒荣 靳新宇 薛飞 徐甜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70,共8页
提高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对增加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具有直接且显著的意义。以准东某露天煤矿开采现状为基础,针对其生产能力由原20 Mt/a扩增为50 Mt/a的发展目标,研究满足50 Mt/a生产能力的采区发展要求,确定产能核增影响下的最佳采区划分... 提高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对增加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具有直接且显著的意义。以准东某露天煤矿开采现状为基础,针对其生产能力由原20 Mt/a扩增为50 Mt/a的发展目标,研究满足50 Mt/a生产能力的采区发展要求,确定产能核增影响下的最佳采区划分及发展关系。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为原则,计算扩增后该露天煤矿的最佳工作线长度为2300~2500 m,并基于所确定最佳工作线长度、该露天煤矿全矿区剥采比等值线图及开采现状提出4种合理的采区划分方案。对比分析了各种采区划分方案优缺点,选取平均工作线长度、二次剥离量、各采区剥采比变化趋势、首采区剥采比、前期外排运距、内排难易程度、采区接续次数、首采区勘探程度及采区接续难易程度等9个指标为采区划分影响评价指标,采用集值迭代法确定采区划分方案影响指标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建立了采区划分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当前开采位置为首采区逐渐往西南方向推进4000 m左右,通过90°扇形转向向东推进至东部边界为二采区,然后剩余未开采矿田均分成平行布置的三、四采区。首采区至四采区剥采比分别为1.85、3.04、3.68、5.06 m^(3)/t,剥采比随采区不断往后推进缓步增加,且在这4个采区内剥采比分布较均匀。且该采区划分方案在满足50 Mt/a生产能力条件下,可实现二次剥离量和前期外排运距均较小、接续次数少、首采区勘探程度较高及各采区工作线长度较均匀,对矿山整体发展剥采影响及经济性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产能核增 采区划分 集值迭代法 TOPSIS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煤层露天矿采区划分与内排约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海斌 黄大军 包暑光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4年第12期50-52,共3页
倾斜煤层露天矿在开采境界确定的前提下,采区划分与内排时间存在着约束关系。露天矿是否提前内排,直接影响到露天煤矿剥离运距、外排土场的占地面积、外排运距、运量及环保要求,进而影响露天煤矿的经济效益。以某倾斜煤层露天矿为例,分... 倾斜煤层露天矿在开采境界确定的前提下,采区划分与内排时间存在着约束关系。露天矿是否提前内排,直接影响到露天煤矿剥离运距、外排土场的占地面积、外排运距、运量及环保要求,进而影响露天煤矿的经济效益。以某倾斜煤层露天矿为例,分析采区划分与内排之间的约束因素,对优化倾斜煤层露天矿采区划分的求解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倾斜煤层 采区划分 内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莲台煤矿采区划分及井田开拓方案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永良 《甘肃科技》 2016年第7期13-14,43,共3页
针对马莲台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结合矿井开拓现状,通过详细分析矿井最新提交的生产补充勘探报告,提出矿井原批复的采区划分及井田开拓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采区划分和开拓方案的思路,从技术、安全等方面分析比较,确定了本次矿井... 针对马莲台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结合矿井开拓现状,通过详细分析矿井最新提交的生产补充勘探报告,提出矿井原批复的采区划分及井田开拓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采区划分和开拓方案的思路,从技术、安全等方面分析比较,确定了本次矿井采区划分及井田开拓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对矿井中、后期的生产和接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区划分 开拓方案 地质构造 区接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霍布拉克煤矿开拓布局优化及采区划分研究
5
作者 李大军 《中国高新科技》 2017年第15期75-77,共3页
文章以俄霍布拉克煤矿开拓及采区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原有开拓系统及采区划分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开拓及采区系统优化方案并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关键词 开拓布局 采区划分 阶段垂高 煤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露天煤矿采区划分论证
6
作者 张建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年第16期243-244,共2页
采区的合理划分对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效益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准东露天煤矿采区的划分进行了科学论证,以便于正确的指导生产实践。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采区划分 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湾露天煤矿采区转向方案研究
7
作者 李雁飞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141,共7页
采区接续转向方式不仅影响露天煤矿生产稳定及剥采比均衡,而且是影响露天煤矿生产组织管理及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湾露天煤矿(以下简称“西湾露天煤矿”)面临着首采区开采到界及产能核增的生产影... 采区接续转向方式不仅影响露天煤矿生产稳定及剥采比均衡,而且是影响露天煤矿生产组织管理及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湾露天煤矿(以下简称“西湾露天煤矿”)面临着首采区开采到界及产能核增的生产影响,为了解决由此产生的生产接续及采区转向问题,基于西湾露天煤矿开采条件与开发现状,在西湾露天煤矿优化原采区划分的基础上提出采区划分及重新拉沟、扇形转向、L型推进3种转向方案,对比分析了各种采区转向方案生产能力、均衡剥采比、排土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并综合优选最佳采区转向方案。研究结果表明,L型推进方案均衡期数最少,重新拉沟方案剥采比极小值最小,扇形转向方案平均剥采比最小;在农田征地且方家畔尾坑可利用排土时,推荐采用重新拉沟方案,在首采区农田征地问题不能解决时,建议采取L型推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采区划分 区转向 排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沙泉二号露天煤矿首采区位置优化研究
8
作者 白继元 于春雨 赵波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红沙泉二号露天矿合理的首采区位置及开采顺序,通过分析露天矿剥采比等值线图,结合产能下的合理采区宽度,提出了4种不同的采区划分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下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确定了合理的首采区位置以及开采顺序。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基建 区优化 采区划分 拉沟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调开采技术的相邻露天矿开采程序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闯 白润才 +1 位作者 刘光伟 曹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11,共9页
针对相邻露天矿实施协调开采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与开采程序变化影响短期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运用露天采矿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相邻露天矿开采程序优化。分析协调开采技术的特点及采场贯通的影响因素,提出采区划分方案优化准则;建... 针对相邻露天矿实施协调开采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与开采程序变化影响短期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运用露天采矿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相邻露天矿开采程序优化。分析协调开采技术的特点及采场贯通的影响因素,提出采区划分方案优化准则;建立采场、排土场形态优化模型,给出相邻采场贯通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提出贯通后采场、排土场形态优化方法。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采场、排土场形态,可有效减少剥离量,增加内排空间,提高贯通采场期间两矿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协调开 程序 采区划分 场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岱沟露天煤矿采区过渡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建新 张克树 周龙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4-55,共2页
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 ,由 12 0 0万t/a扩建到 2 0 0 0万t/a的规模 ,设计采用单斗-卡车 ,轮斗 -胶带及吊斗铲综合复杂开采工艺 ,如何选择合理的采区过渡方式 ,保证过渡期间矿山均衡生产 ,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论文通过不同过渡方式的比... 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 ,由 12 0 0万t/a扩建到 2 0 0 0万t/a的规模 ,设计采用单斗-卡车 ,轮斗 -胶带及吊斗铲综合复杂开采工艺 ,如何选择合理的采区过渡方式 ,保证过渡期间矿山均衡生产 ,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论文通过不同过渡方式的比较 ,论证了留沟缓帮过渡方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采区划分 扇形过渡 留沟缓帮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林河一号露天煤矿采区过渡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海 王海峰 +2 位作者 李伟 董俊厅 孙有刚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6年第12期1-5,9,共6页
针对霍林河一号露天煤矿南区即将到界,需向北延伸的现状,在仔细分析采区过渡方式选择原则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多种可行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采区过渡方案优选模型,对几种可行方案进行了优选分析,经过综合评价,最终确定留... 针对霍林河一号露天煤矿南区即将到界,需向北延伸的现状,在仔细分析采区过渡方式选择原则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多种可行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采区过渡方案优选模型,对几种可行方案进行了优选分析,经过综合评价,最终确定留沟缓帮方案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采区划分 区过渡 留沟缓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伊敏一号露天煤矿采区过渡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2,共3页
论文叙述了伊敏一号露天煤矿二采区开采即将终了,为保证生产接续,向三采区过渡时,工作线“扇形”与“平行”转向过渡方案比选,优选出伊敏一号露天煤矿采区过渡工作线扇形过渡方案。
关键词 采区划分 顺序 扇形过渡 平行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采空区对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影响评估的技术实践
13
作者 袁宏利 于文龙 +1 位作者 柴凤涛 赵芳萍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0年第1期40-43,共4页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矿山开发建设、工程地质勘察等相关规范标准,在基础地质资料收集及地质调查、勘探工作基础上,对水文地质单元、岩层、构造、采空区空间分布等关键地质边界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工程类比、理论计算以...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矿山开发建设、工程地质勘察等相关规范标准,在基础地质资料收集及地质调查、勘探工作基础上,对水文地质单元、岩层、构造、采空区空间分布等关键地质边界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工程类比、理论计算以及必要的数值模拟辅助分析,就马道子铁矿采空区与潘家口水库工程安全运行之间的关系及影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矿山开采、脖子梁副坝及水库安全进行评估。总结了铁矿采空区对水库工程安全影响评估工作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 长期变形 数值模拟 水库管理范围 保护范围 安保岩柱 采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采区设计 实现矿井合理集中生产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维新 《煤炭技术》 CAS 2004年第7期53-54,共2页
优化采区设计是提高采区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区概况及优化采区布置的形式 ,详细叙述了优化采区几何尺寸的方法及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 ,有利于矿井合理集中化生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区设计 布置形式 采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沙泉露天煤矿首采区转向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子光 韩勇 白继元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16-19,23,共5页
红沙泉露天煤矿首采区开采面临工作线短,生产能力小,经济效益差,向东推进即将到界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为扩大生产规模,保证开采的接续,在增大工作线长度同时需向南进行采区转向;通过构建矿床地质模型,为首采区转向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以... 红沙泉露天煤矿首采区开采面临工作线短,生产能力小,经济效益差,向东推进即将到界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为扩大生产规模,保证开采的接续,在增大工作线长度同时需向南进行采区转向;通过构建矿床地质模型,为首采区转向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为目标,优化确定合理工作线长度,提出采区划分方案;通过计算首采区压帮量及三采区压帮量的二次剥离,根据端帮水平留沟方案建立数学模型,结合红沙泉露天矿首采区的实际情况,得出最佳压帮高度为3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工作线长度 内排压帮高度 采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采区过渡方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洪 蔡忠超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14-18,共5页
针对胜利一号露天矿首采区向二采区过渡的问题,提出了“L”缓帮过渡、扇形过渡及重新拉沟3种采区过渡方案,将此3种过渡方式又划分为“连续式”和“间断式”2种过渡类型,并对“连续式”过渡类型中“L”型转向和扇形转向2种采区转向方案... 针对胜利一号露天矿首采区向二采区过渡的问题,提出了“L”缓帮过渡、扇形过渡及重新拉沟3种采区过渡方案,将此3种过渡方式又划分为“连续式”和“间断式”2种过渡类型,并对“连续式”过渡类型中“L”型转向和扇形转向2种采区转向方案的演化过程和经性济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胜利一号露天煤矿采用采区扇形转向方案为最优采区过渡方案,此方案无需增加额外排土空间,生产过渡顺畅,生产规模稳定,可为矿山生产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采区划分 顺序 过渡方式 扇形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区设计优化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龙 苏生 《山东煤炭科技》 2010年第3期130-131,共2页
文章介绍了任楼煤矿中五采区优化过程,通过联合布置采区,采用走向、倾斜长壁相结合的工作面布置形式及在F3和F5断层之间布置采区上山等优化路径,提高了采区生产的高效、安全、集约化程度,对类似条件的采区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采区划分 设计优化 布置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大南湖矿区西区五号井采(盘)区调整优化研究与实践
18
作者 仝泽文 缪永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6期125-127,共3页
为充分发挥矿井设计对稳定矿井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对徐矿集团哈密能源公司大南湖矿区西区五号矿井初步设计中的四、六采(盘)区范围进行了优化,及时调整了2个采(盘)区的划分,合理部署井下生产的整体布局。实施后在保证资源回... 为充分发挥矿井设计对稳定矿井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对徐矿集团哈密能源公司大南湖矿区西区五号矿井初步设计中的四、六采(盘)区范围进行了优化,及时调整了2个采(盘)区的划分,合理部署井下生产的整体布局。实施后在保证资源回收不减少、生产投入不增加的前提下,缩短了四盘区的投产时间,成功完成了从基建矿井到生产矿井过渡期间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原煤产量和综合进尺指标,为矿井平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区划 调整优化 释放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煤一矿深部资源开发探讨
19
作者 张治军 《中州煤炭》 2010年第9期35-36,101,共3页
随着开采年限的不断增加,矿井开采不断向深部发展。为了保证矿井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做好深部资源的开发建设问题。从平煤股份一矿实际出发,分析了一矿生产现状和深部资源客观条件,对深部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比较了独... 随着开采年限的不断增加,矿井开采不断向深部发展。为了保证矿井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做好深部资源的开发建设问题。从平煤股份一矿实际出发,分析了一矿生产现状和深部资源客观条件,对深部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比较了独立井和非独立井开拓方案,在详细分析影响开拓布置种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切实可行的非独立井开拓开采方案,同时对深部开采所面临的问题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资源 开拓方案 非独立井 采区划分 井口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山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20
作者 王永明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11期108-110,127,共4页
根据龙山矿井的地质条件及特点,确定主要设计原则,对井口位置、开拓方式、大巷布置、采区划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选、论证,最终选定合理的开拓方案。
关键词 井口位置 开拓方式 大巷布置 采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