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去炎舒松维甲酸乳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会轻 庞靖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2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醋酸去炎舒松维甲酸乳膏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处方中的醋酸去炎舒松进行理化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维甲酸并测定维甲酸的含量。结果维甲酸质量浓度在0.00174~0.00522mg/mL的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8%(... 目的探讨醋酸去炎舒松维甲酸乳膏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处方中的醋酸去炎舒松进行理化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维甲酸并测定维甲酸的含量。结果维甲酸质量浓度在0.00174~0.00522mg/mL的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8%(n=9)。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醋酸去炎舒松维甲酸乳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醋酸去炎舒松维甲酸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1064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及维A酸乳膏治疗黄褐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刘建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6期34-36,40,共4页
目的探究Q开关1064 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及维A酸乳膏对黄褐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62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维A酸乳膏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Q开关1064 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及维A酸乳膏对黄褐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62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维A酸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Q开关1064 nm点阵激光,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角质层含水量为(18.69±2.63)%,皮脂含量为(72.48±5.83)μg/cm^(2),均高于对照组的(14.36±2.28)%、(65.38±5.41)μg/cm^(2),经皮水分丢失值为(13.38±1.87)g/m^(2)h,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总分为(5.29±0.6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41±2.59)g/m^(2)h、(8.53±1.2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开关1064 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及维A酸乳膏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环酸 A酸乳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复方维甲酸乳膏的研制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宇 周权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制备可质控的痤疮治疗剂维甲酸/克林霉素磷酸酯乳膏。方法:用UV法分别测定维甲酸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结果:本品6月内性质稳定,依地酸二钠、亚硫酸钠及2,6-二叔丁基甲酚能提高维甲酸的稳定性。结论:本品配制简单、... 目的:制备可质控的痤疮治疗剂维甲酸/克林霉素磷酸酯乳膏。方法:用UV法分别测定维甲酸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结果:本品6月内性质稳定,依地酸二钠、亚硫酸钠及2,6-二叔丁基甲酚能提高维甲酸的稳定性。结论:本品配制简单、质量稳定,适合于制剂室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复方酸乳 研制 质量控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维甲酸乳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4
作者 段崇英 李君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7期244-244,共1页
目的:复方维甲酸乳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以维甲酸、甲硝唑、维生素E等为原料制备复方维甲酸乳膏,并对120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本品制备工艺可行,临床疗效确切。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合理,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寻常性痤疮... 目的:复方维甲酸乳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以维甲酸、甲硝唑、维生素E等为原料制备复方维甲酸乳膏,并对120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本品制备工艺可行,临床疗效确切。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合理,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酸乳 制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注射聚肌胞、甲钴胺同时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月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0期308-309,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聚肌胞、甲钴胺肌内注射同时患处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名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1人,一组患者肌内注射聚肌胞和甲钴胺同时外用维A酸乳膏1个月,作为治疗组:另一组肌内注射聚肌胞同时外用维A... 目的观察应用聚肌胞、甲钴胺肌内注射同时患处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名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1人,一组患者肌内注射聚肌胞和甲钴胺同时外用维A酸乳膏1个月,作为治疗组:另一组肌内注射聚肌胞同时外用维A酸乳膏1个月,做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9%,对照组有效率6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内注射聚肌胞和甲钴胺同时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肌胞 钴胺 A酸乳 扁平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法测定维甲酸乳膏含量
6
作者 苏永芝 王秋月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酸乳 含量 测定 紫外分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甲酸乳膏的含量
7
作者 郭代红 王晓燕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295-295,共1页
关键词 酸乳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氟尿嘧啶软膏及0.1%维甲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8
作者 黄早发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氟尿嘧啶软 酸乳 疗效观察 扁平疣 胸腺肽 治疗 联合 制药公司 肌肉注射 外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复方维甲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9
作者 杜仕君 《皮肤病与性病》 2001年第3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寻常痤疮 复方酸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江浩波 孙志平 +1 位作者 张淑芳 石文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5年第2期49-50,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黄褐斑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4),治疗组采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对照组采用维A酸乳膏治疗。总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不同时段... 目的:探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黄褐斑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4),治疗组采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对照组采用维A酸乳膏治疗。总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不同时段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4、8、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27.27%、36.36%、58.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11%、18.52%、35.19%)。结论:维A酸乳膏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黄褐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维A酸乳膏,且减轻了维A酸乳膏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超声导入 环酸 A酸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乳膏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国锋 庄志铨 +2 位作者 陈志良 黄建邦 安连兵 《现代应用药学》 CSCD 1994年第5期28-29,共2页
维甲酸乳膏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李国锋,庄志铨,陈志良,黄建邦(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广州510515)安连兵(第一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临床上维甲酸在乳膏中的常用浓度为0.05%,主要用于治疗痤疮及外源性皮肤老化等... 维甲酸乳膏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李国锋,庄志铨,陈志良,黄建邦(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广州510515)安连兵(第一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临床上维甲酸在乳膏中的常用浓度为0.05%,主要用于治疗痤疮及外源性皮肤老化等,但维甲酸不稳定,易受光、空气、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 制备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复方维甲酸乳膏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啸 《现代应用药学》 CSCD 1993年第1期45-46,共2页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伴皮脂溢出。维甲酸局部外用是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药物。但维甲酸容易引起光敏反应,为此设计了与遮光剂合并应用的新处方,可克服这一缺陷,而又保持维甲酸的治疗效果,经临床使用,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伴皮脂溢出。维甲酸局部外用是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药物。但维甲酸容易引起光敏反应,为此设计了与遮光剂合并应用的新处方,可克服这一缺陷,而又保持维甲酸的治疗效果,经临床使用,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制剂处方组成:维甲酸 0.5g 二氧化钛 50g单硬脂酸甘油酯 100g 硬脂酸 100g液状石蜡 60ml 白凡士林 50g吐温—80 50ml 甘油 100g尼泊金乙酯 0.5g 氮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酸乳 遮光剂 痤疮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
13
作者 姜允申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14年第8期24-24,共1页
有些年轻人经常受到粉刺、痤疮的困扰,部分皮肤科医生会给症状较重的患者开口服的维甲酸,也有年轻人会去药店购买非处方药维甲酸乳膏局部涂抹,效果也不错。但专家提醒患者,使用该药期间应避免怀孕。药理研究显示,维甲酸是传统的致... 有些年轻人经常受到粉刺、痤疮的困扰,部分皮肤科医生会给症状较重的患者开口服的维甲酸,也有年轻人会去药店购买非处方药维甲酸乳膏局部涂抹,效果也不错。但专家提醒患者,使用该药期间应避免怀孕。药理研究显示,维甲酸是传统的致畸原,有很强的致畸作用。皮肤局部外用的维甲酸对处于胚胎敏感期的小鼠、大鼠、地鼠、兔母体有明确的胚胎毒性作用及致畸性,并可引起母体系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 年轻 皮肤科医生 避孕 服用 毒性作用 局部涂抹 非处方药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跖疣64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11-712,共2页
关键词 跖疣 中西医结合治疗 斯奇康注射液 中药 复方酸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46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忠良 张琏影 刘胜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第2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0.1%维甲酸乳膏对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内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外涂0.1%维甲酸乳膏,每晚1次;对照组44例外涂0.1%维甲酸乳膏,每晚1次,观察皮疹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0.1%维甲酸乳膏对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内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外涂0.1%维甲酸乳膏,每晚1次;对照组44例外涂0.1%维甲酸乳膏,每晚1次,观察皮疹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汤剂内服联合0.1%维甲酸乳膏外涂治疗扁平疣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内服 0.1%酸乳 外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10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痤疮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口服维胺酯胶囊与外用维甲酸乳膏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柴芍汤方剂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痤疮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口服维胺酯胶囊与外用维甲酸乳膏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柴芍汤方剂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皮损计数下降值均不断上升(P<0.05),第1、4周末对比无明显差异,不过治疗组第8周末的皮损计数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痤疮具备多靶点作用机理,初步收到了较好疗效,有利于皮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胺酯胶囊 酸乳 柴芍汤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疣怎会久治不愈?
17
作者 杜娟 《解放军健康》 2006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扁平疣 久治不愈 胺酯胶囊 酸乳 阿昔洛韦 诊治过程 吗啉胍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