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段丽艳 金立维 +3 位作者 曹珍艳 许玉芝 王春鹏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15,共5页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了醋酸丙酸纤维素(CAP),对合成的CAP的^13C NMR图谱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了CAP的乙酰基和丙酰基的取代度,并与化学滴定方法进行了对比。采用IR、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了醋酸丙酸纤维素(CAP),对合成的CAP的^13C NMR图谱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了CAP的乙酰基和丙酰基的取代度,并与化学滴定方法进行了对比。采用IR、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检测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纤维素相比,所合成的CAP的晶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晶度从68%降到了30%-4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左右。纤维素的酯化使其具有改善的塑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丙酸纤维素 ^13C NMR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一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21,共5页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CAP),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CAP乙酰和丙酰取代度、特性粘度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浓度增加虽可使产物的取代度增大,但粘度降低,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CAP),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CAP乙酰和丙酰取代度、特性粘度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浓度增加虽可使产物的取代度增大,但粘度降低,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wt,相对于纤维素),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酯化反应使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醋酸丙酸纤维素 酯化反应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立维 段丽艳 +2 位作者 陈日清 王春鹏 储富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38-241,243,共5页
对醋酸丙酸纤维素在双螺杆挤出时加工工艺条件如挤出电流等对粒子的耐水性能和熔融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螺杆转速500 r/min,螺杆加工五区温度为140、170、170、170、160℃,增塑剂质量分数为20%时挤出粒子性能最佳。对醋酸... 对醋酸丙酸纤维素在双螺杆挤出时加工工艺条件如挤出电流等对粒子的耐水性能和熔融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螺杆转速500 r/min,螺杆加工五区温度为140、170、170、170、160℃,增塑剂质量分数为20%时挤出粒子性能最佳。对醋酸丙酸纤维素与聚己内酯的共混挤出进行了研究,聚己内酯能较好地改善粒子韧性,在同向双螺杆挤出的含20%柠檬酸三乙酯的醋酸丙酸纤维素粒子和含20%柠檬酸三乙酯的醋酸丙酸纤维素-聚己内酯共混粒子都可以利用通用的吹膜机制备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丙酸纤维素 挤出电流 柠檬酸三乙酯 聚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ZrO_2-MgO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冷一欣 张云 +2 位作者 黄春香 刘晓成 武玉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4-528,574,共6页
用浸渍法制备SO24-/ZrO2-MgO固体酸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SO24-/ZrO2-MgO固体酸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O24-/ZrO2催化剂中加入适量的Mg有利于四方晶相ZrO2(t)的形成;有利于增加固体酸表面酸强度和... 用浸渍法制备SO24-/ZrO2-MgO固体酸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SO24-/ZrO2-MgO固体酸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O24-/ZrO2催化剂中加入适量的Mg有利于四方晶相ZrO2(t)的形成;有利于增加固体酸表面酸强度和酸量。SO24-/ZrO2-MgO催化剂在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CAP)的反应中有很高的活性,当n(ZrO2)∶n(MgO)=15∶1,焙烧温度500℃时,催化活性最佳,50℃下,反应8 h后,CAP收率达11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四方晶相 酸强度 醋酸丙酸纤维素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增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立维 段丽艳 +2 位作者 陈日清 王春鹏 储富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4-97,共4页
采用三醋酸甘油酯(GT)、二醋酸甘油酯(GD)、柠檬酸三乙酯(TEC)、乙酰柠檬酸四丁酯(ATBC)4种环保型增塑剂对醋酸丙酸纤维素(CAP)进行了共混改性,比较了4种增塑剂与CAP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选用TEC、ATBC作为增塑剂时,其力学性能... 采用三醋酸甘油酯(GT)、二醋酸甘油酯(GD)、柠檬酸三乙酯(TEC)、乙酰柠檬酸四丁酯(ATBC)4种环保型增塑剂对醋酸丙酸纤维素(CAP)进行了共混改性,比较了4种增塑剂与CAP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选用TEC、ATBC作为增塑剂时,其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TEC、ATBC能使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加36%和50%;对共混膜的热学性能研究表明,TEC的加入能降低膜的玻璃转变温度,且玻璃转变温度区间加宽,增塑剂的加入拓宽了CAP的可塑区间,有利于改善CAP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丙酸纤维素 增塑剂 耐水性能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非均相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冷一欣 李园园 黄春香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4-277,共4页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CAP),在乙酸/乙酸酐/丙酸酐体系中,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出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CAP,并FT IR分析证实了酯化产物的生成。研究酯化剂组成(不同比例的乙酸酐/丙酸酐)、原料聚合度、催化剂用量和反...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CAP),在乙酸/乙酸酐/丙酸酐体系中,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出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CAP,并FT IR分析证实了酯化产物的生成。研究酯化剂组成(不同比例的乙酸酐/丙酸酐)、原料聚合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CAP粘度及热性能的影响以及产品CAP的酰基含量对溶解性的影响。得到较稳定热性能CAP的反应条件为:采用聚合度DP=1926的木纤维素,催化剂用量10%(wt,相当于纤维素),40℃酯化反应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醋酸丙酸纤维素 合成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傅长明 梁淑东 +4 位作者 覃宁波 王犇 黄科林 覃忠富 郭仁庭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综述了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合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中包括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的合成方法,探讨了各种反应的的优势及CAP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有机酸酯 均相合成 醋酸丙酸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酯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欧阳振图 《广东化工》 CAS 2003年第6期34-35,共2页
本文概述了醋酸纤维素酯的品种、型号,及其性能上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去选择具体型号与品种。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涂料 醋酸纤维素 醋酸丁酸纤维素 醋酸丙酸纤维素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PCL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9
作者 金立维 王春鹏 +2 位作者 许玉芝 陈日清 储富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86,90,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己内酯(PCL)与醋酸丙酸纤维素(CAP)的共混薄膜。DMA显示共混物中二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互相靠近,表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容性。X射线衍射表明,CAP对PCL的结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特征晶体结构并无...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己内酯(PCL)与醋酸丙酸纤维素(CAP)的共混薄膜。DMA显示共混物中二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互相靠近,表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容性。X射线衍射表明,CAP对PCL的结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特征晶体结构并无改变。透射电镜下可发现共混物中CAP的相区尺寸减小,形态及排列均未受影响。热重分析表明PCL的加入改善了混合物的热解稳定性。拉伸试验说明与PCL的共混可以在不过多降低拉伸强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丙酸纤维素 聚己内酯 相容性 热解稳定性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与塑料
10
作者 高志尧 《汽车与配件》 1987年第10期31-33,共3页
常见塑料品种及名称见表4。表列塑料并非全部产品,但汽车工业所需的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塑料产品中的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都已有所涉及。其中用量较大的通用塑料以☆表示,五种工程塑料以☆☆表示,后者已列为世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值得... 常见塑料品种及名称见表4。表列塑料并非全部产品,但汽车工业所需的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塑料产品中的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都已有所涉及。其中用量较大的通用塑料以☆表示,五种工程塑料以☆☆表示,后者已列为世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值得注意的是橡胶和塑料共聚或相互改性的高分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非全部 吹塑成形 高分子材料 聚氯乙烯树脂 国产化问题 注射成形 醋酸丙酸纤维素 聚甲醛树脂 工艺装备 制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