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棱及其醋炙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银宇
卢金清
+2 位作者
周意
龚敏
王赢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三棱及其醋炙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质谱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生三棱、醋三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生三棱中检测出32个成...
目的:研究中药三棱及其醋炙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质谱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生三棱、醋三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生三棱中检测出32个成分,鉴定出23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6.63%;从醋三棱中检测出22个成分,鉴定出14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3.45%。结论:生三棱、醋三棱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具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醋炙品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醋炙前后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及水煎出物含量比较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军
苏本正
+1 位作者
石典花
孙立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40-3043,共4页
目的:研究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生品及醋炙品水煎液的共有特征成分峰,并比较其水煎出物含量,为解析临床用郁金饮片的多来源性及补充和完善郁金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药材来源郁金(温郁金、桂郁金、黄丝郁...
目的:研究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生品及醋炙品水煎液的共有特征成分峰,并比较其水煎出物含量,为解析临床用郁金饮片的多来源性及补充和完善郁金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药材来源郁金(温郁金、桂郁金、黄丝郁金和绿丝郁金)生品和醋炙品的特征图谱,通过指纹图谱软件和镜像对比进行成分分析,并比较其醋炙前后水煎出物含量的变化。结果: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生品及醋炙品均有7个共有特征成分峰,醋炙对郁金各成分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峰面积增加、有的峰面积减少、有新产生的成分峰、亦有消失的成分峰;但醋炙后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的共有成分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仅色谱峰面积有增减,温郁金、桂郁金、黄丝郁金醋炙后7个共有成分中有5个共有成分峰面积增大,而绿丝郁金醋炙后7个共有成分中仅3个共有成分峰面积增大。醋炙后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水煎出物含量均增加。结论: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含有7种共有成分;醋炙对其共有成分无质的影响,但会增加其色谱峰峰面积和水煎出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生
品
郁金
醋炙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水煎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HS-GC-IMS比较柴胡醋炙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
6
3
作者
宋艺君
郭涛
+4 位作者
李诗博
王妍
暴起永
乔瑞瑞
张婕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6-1596,共11页
目的:比较柴胡Bupleuri Radix醋炙前后生品和醋炙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对柴胡生品和醋炙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比较成分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最近邻”指纹分析分析其挥发性...
目的:比较柴胡Bupleuri Radix醋炙前后生品和醋炙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对柴胡生品和醋炙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比较成分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最近邻”指纹分析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GC-IMS指纹图谱显示柴胡生品和醋炙品的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明确定性的挥发性成分有61个;1-戊烯-3-酮(二聚体)、仲丁醇(单体和二聚体)、丙酸正丙酯、异戊酸异戊酯、正辛醛(单体和二聚体)等可作为柴胡的特征挥发性成分;1-戊烯-3-酮(单体)、2-庚醇、环己酮、1-戊醇(单体和二聚体)、2-己烯醛(单体和二聚体)等可作为醋柴胡的特征挥发性成分;PCA和“最近邻”指纹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生品和醋炙品分离度良好。结论:GC-IMS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方法证明柴胡生品和醋炙品所含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柴胡生品和醋炙品的辨识提供一定的思路,为柴胡饮片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正辛醛
2-庚醇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生
品
醋炙品
“最近邻”指纹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炮制方法对醋香附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李艳苹
孟辉
+3 位作者
苏海潇
宋晓
袁芮
张超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测定香附生品和醋香附中总挥发油的提取量以及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比较不同醋制方法对香附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方法测量香附的含水量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α-香附酮、香附烯酮...
目的测定香附生品和醋香附中总挥发油的提取量以及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比较不同醋制方法对香附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方法测量香附的含水量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结果与香附生品比较,不同醋香附中α-香附酮的含量均显著性降低,且醋煮蒸品<醋蒸品<醋煮品<醋炙品<生品。与生品比较,醋炙品中香附烯酮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余3种醋制香附中的含量显著降低;香附烯酮的含量依次为:醋蒸品<醋煮品<醋煮蒸品<醋炙品≈生品。经醋制后,香附中挥发油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结论醋炙法为香附的较优醋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醋
香附
总挥发油
Α-香附酮
香附烯酮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醋炙品
炮制方法
原文传递
题名
三棱及其醋炙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银宇
卢金清
周意
龚敏
王赢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4期648-650,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编号:2016ACA146)。
文摘
目的:研究中药三棱及其醋炙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质谱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生三棱、醋三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生三棱中检测出32个成分,鉴定出23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6.63%;从醋三棱中检测出22个成分,鉴定出14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3.45%。结论:生三棱、醋三棱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具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三棱
醋炙品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技术
Keywords
Rhizoma Sparganii
Vinegar processed products
Volatile components
HS-SPME
GC-M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醋炙前后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及水煎出物含量比较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军
苏本正
石典花
孙立立
机构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40-304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503255)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3-115
2011-170)
文摘
目的:研究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生品及醋炙品水煎液的共有特征成分峰,并比较其水煎出物含量,为解析临床用郁金饮片的多来源性及补充和完善郁金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药材来源郁金(温郁金、桂郁金、黄丝郁金和绿丝郁金)生品和醋炙品的特征图谱,通过指纹图谱软件和镜像对比进行成分分析,并比较其醋炙前后水煎出物含量的变化。结果: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生品及醋炙品均有7个共有特征成分峰,醋炙对郁金各成分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峰面积增加、有的峰面积减少、有新产生的成分峰、亦有消失的成分峰;但醋炙后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的共有成分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仅色谱峰面积有增减,温郁金、桂郁金、黄丝郁金醋炙后7个共有成分中有5个共有成分峰面积增大,而绿丝郁金醋炙后7个共有成分中仅3个共有成分峰面积增大。醋炙后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水煎出物含量均增加。结论: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含有7种共有成分;醋炙对其共有成分无质的影响,但会增加其色谱峰峰面积和水煎出物含量。
关键词
郁金生
品
郁金
醋炙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水煎出物
Keywords
Crude curcuma radix
Vinegar roasted curcuma radix
HPLC
Characteristic spectrums
Water decoction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HS-GC-IMS比较柴胡醋炙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
6
3
作者
宋艺君
郭涛
李诗博
王妍
暴起永
乔瑞瑞
张婕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陕西省中药饮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空军第九八六医院
华润三九医药有限公司
出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6-1596,共11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21JQ-7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04395)。
文摘
目的:比较柴胡Bupleuri Radix醋炙前后生品和醋炙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对柴胡生品和醋炙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比较成分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最近邻”指纹分析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GC-IMS指纹图谱显示柴胡生品和醋炙品的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明确定性的挥发性成分有61个;1-戊烯-3-酮(二聚体)、仲丁醇(单体和二聚体)、丙酸正丙酯、异戊酸异戊酯、正辛醛(单体和二聚体)等可作为柴胡的特征挥发性成分;1-戊烯-3-酮(单体)、2-庚醇、环己酮、1-戊醇(单体和二聚体)、2-己烯醛(单体和二聚体)等可作为醋柴胡的特征挥发性成分;PCA和“最近邻”指纹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生品和醋炙品分离度良好。结论:GC-IMS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方法证明柴胡生品和醋炙品所含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柴胡生品和醋炙品的辨识提供一定的思路,为柴胡饮片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柴胡
正辛醛
2-庚醇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生
品
醋炙品
“最近邻”指纹分析
Keywords
Bupleuri Radix
1-octanal
2-Heptanol
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raw product
vinegar stir-baked product
"Nearest Neighbor"Fingerprint Analysis(NNFA)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炮制方法对醋香附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李艳苹
孟辉
苏海潇
宋晓
袁芮
张超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基金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1100-8)
国家公共卫生专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2015)
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2018037)
文摘
目的测定香附生品和醋香附中总挥发油的提取量以及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比较不同醋制方法对香附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方法测量香附的含水量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α-香附酮、香附烯酮的含量。结果与香附生品比较,不同醋香附中α-香附酮的含量均显著性降低,且醋煮蒸品<醋蒸品<醋煮品<醋炙品<生品。与生品比较,醋炙品中香附烯酮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余3种醋制香附中的含量显著降低;香附烯酮的含量依次为:醋蒸品<醋煮品<醋煮蒸品<醋炙品≈生品。经醋制后,香附中挥发油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结论醋炙法为香附的较优醋制方法。
关键词
香附
醋
香附
总挥发油
Α-香附酮
香附烯酮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醋炙品
炮制方法
Keywords
Cyperi Rhizoma
Vinegar Cyperi Rhizoma
Total volatile oil
α-Cyperone
Cyperotundone
Content determination
HPLC
Vinegar-fried product
Processing method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棱及其醋炙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马银宇
卢金清
周意
龚敏
王赢
《中国药师》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醋炙前后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及水煎出物含量比较
张军
苏本正
石典花
孙立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HS-GC-IMS比较柴胡醋炙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宋艺君
郭涛
李诗博
王妍
暴起永
乔瑞瑞
张婕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原文传递
4
不同炮制方法对醋香附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李艳苹
孟辉
苏海潇
宋晓
袁芮
张超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