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CS膜对醇-水体系中有机酸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纪孝 李明明 +2 位作者 郝聚民 路国梁 王世昌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1,共4页
研究了多孔壳聚糖膜对乙醇 -水混合体系中微量有机酸的吸附性能。对影响其吸附性能的各种因素如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乙醇 -水体系的酒精度、酸度及其温度等进行的研究表明 ,使用壳聚糖膜能够有效地从白酒中吸附清除一定的有机酸 ,并且... 研究了多孔壳聚糖膜对乙醇 -水混合体系中微量有机酸的吸附性能。对影响其吸附性能的各种因素如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乙醇 -水体系的酒精度、酸度及其温度等进行的研究表明 ,使用壳聚糖膜能够有效地从白酒中吸附清除一定的有机酸 ,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工艺操作条件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据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CS膜 醇-水体系 有机酸 吸附性能 壳聚糖膜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水相副产物中具有共沸组成的低碳混合醇-水体系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马爱华 云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8-743,共6页
随着中国煤液化制合成油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其水相副产物的分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费托合成水相副产物中低碳醇与水以及醇与醇之间分离的几种工艺,包括传统的分离工艺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以及膜分离中的膜蒸馏、渗透... 随着中国煤液化制合成油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其水相副产物的分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费托合成水相副产物中低碳醇与水以及醇与醇之间分离的几种工艺,包括传统的分离工艺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以及膜分离中的膜蒸馏、渗透蒸发、蒸汽渗透等新技术,重点讨论了具有共沸组成的醇-水体系的分离方法,分析评述了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目前各自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相副产物 低碳混合醇-水体系 精馏 渗透蒸发 蒸汽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醚-醇-水体系等压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华军 杨伯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63,共7页
用改进的Rose平衡釜测定了等压 (0 .10 13MPa)下五个二元体系 (乙醇 水、叔丁醇 水、乙醇 叔丁醇、乙基叔丁基醚 乙醇、叔丁醇 乙基叔丁基醚 )和一个四元体系 (水 乙醇 叔丁醇 乙基叔丁基醚 )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用UNIFAC基团贡献... 用改进的Rose平衡釜测定了等压 (0 .10 13MPa)下五个二元体系 (乙醇 水、叔丁醇 水、乙醇 叔丁醇、乙基叔丁基醚 乙醇、叔丁醇 乙基叔丁基醚 )和一个四元体系 (水 乙醇 叔丁醇 乙基叔丁基醚 )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用UNIFAC基团贡献法预测了上述五个二元体系及一个四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 ,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水体系 等压汽液平衡 数据测定 乙基叔丁基醚 UNIFAC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汽液相平衡的盐效应及其在精馏过程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宝勇 魏绪玲 +2 位作者 张斌 王良成 杨西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4年第7期35-38,44,共5页
加盐精馏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本文讨论了盐对醇-水体系汽液相平衡的影响,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进而论述了加盐精馏在醇-水体系分离过程的应用,包括溶盐精馏、加盐萃取精馏和加盐反应萃取精馏等,并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加... 加盐精馏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本文讨论了盐对醇-水体系汽液相平衡的影响,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进而论述了加盐精馏在醇-水体系分离过程的应用,包括溶盐精馏、加盐萃取精馏和加盐反应萃取精馏等,并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加盐精馏分离醇-水体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水体系 盐效应 加盐精馏 加盐萃取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中SiCl_4制备沉淀白炭黑的工艺
5
作者 赵云 但建明 +3 位作者 乔秀文 李洪玲 齐誉 洪成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97-102,共6页
以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为原料,氨水为中和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为表面活性剂,在醇-水体系中制备沉淀白炭黑,研究了醇水比、氨水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SiCl4滴加速率、搅拌速率、干燥温度等因素对沉淀白炭黑分散性及粒径的影响。实... 以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为原料,氨水为中和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为表面活性剂,在醇-水体系中制备沉淀白炭黑,研究了醇水比、氨水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SiCl4滴加速率、搅拌速率、干燥温度等因素对沉淀白炭黑分散性及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沉淀白炭黑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醇-水总体积50 mL,醇水比1∶1,氨水用量10 mL,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iCl4滴加速率1 mL/min,搅拌速率200 r/min,干燥温度100℃;IR、XRD、SEM等表征表明:产品为无定形二氧化硅,粒径较小,分散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硅 醇-水体系 沉淀白炭黑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磺化酞菁镍在胶束、微乳液、醇-水体系中的二聚行为
6
作者 朱权 吴星 《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43-48,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磺化酞菁镍(S_2PcNi)在醇-水(MeOH,EtOH,PrOH)、胶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微乳液(Triton X-100-壬烷-正戊醇-水)等溶液中的二聚行为,测定了 S_2PcNi 的二聚常数 K_D.结果表明:S_2PcNi 在微乳液、胶束、...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磺化酞菁镍(S_2PcNi)在醇-水(MeOH,EtOH,PrOH)、胶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微乳液(Triton X-100-壬烷-正戊醇-水)等溶液中的二聚行为,测定了 S_2PcNi 的二聚常数 K_D.结果表明:S_2PcNi 在微乳液、胶束、醇-水溶液中均发生解聚作用,S_2PcNi 的二聚体是由两个S_2PcNi 单体的磺酸基与水分子通过氢键键合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作用 微乳液 二磺化酞菁镍 醇-水体系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新疆盐湖芒硝制硫酸钾的研究
7
作者 齐誉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30-31,17,共3页
本文采用新疆盐湖芒硝和农用氯化钾为原料,以醇-水体系为溶剂芒硝两步法制备硫酸钾,通过对醇体系的选择,及两步反应过程中物料比、固液比、温度、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制备出纯度最高达到98.36%的硫酸钾。
关键词 盐湖芒硝 醇-水体系 硫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中醇回收技术进展
8
作者 王雪香 王建明 +2 位作者 张春 孙耀华 朱建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根据所含碳原子数不同,将醇类物质分为高碳醇及低碳醇。详细综述了高碳醇和低碳醇-水体系中醇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从能耗、原料组成、产物纯度及收率等技术经济性方面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液-液萃取是高碳醇回收的主流... 根据所含碳原子数不同,将醇类物质分为高碳醇及低碳醇。详细综述了高碳醇和低碳醇-水体系中醇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从能耗、原料组成、产物纯度及收率等技术经济性方面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液-液萃取是高碳醇回收的主流技术;由于兼顾了不同技术的优势并规避了各自的缺陷,组合技术将成为实现醇-水体系中低碳醇回收技术绿色化及高效节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化学链分离(CLS)法对于多元醇的回收具有更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水体系 回收 高/低碳 组合技术 化学链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中pH值和焙烧温度对合成MgO纳米片晶体性质的影响
9
作者 杨凯旭 曹建新 +1 位作者 刘飞 董永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2-546,共5页
采用液相法,在醇-水体系中,以Mg(NO3)2·6H2O为镁源、PEG-2000为表面活性剂、NH3·H2O为沉淀剂,研究了pH值和焙烧温度对制备MgO纳米片晶体性质的影响。采用XRD、SEM和BET等手段对MgO纳米片晶相组成、微观形貌、孔结构进行分析... 采用液相法,在醇-水体系中,以Mg(NO3)2·6H2O为镁源、PEG-2000为表面活性剂、NH3·H2O为沉淀剂,研究了pH值和焙烧温度对制备MgO纳米片晶体性质的影响。采用XRD、SEM和BET等手段对MgO纳米片晶相组成、微观形貌、孔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H值和焙烧温度对MgO纳米片晶相组成没有影响,但对样品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影响较大。较低的pH值和焙烧温度或者较高的pH值和焙烧温度均会导致样品形状不规则,出现不同程度团聚,比表面积较小。在pH=10、焙烧温度500℃条件下制得MgO纳米片形状规整、分散性较好,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45.42 m2·g^-1、0.67 mL·g^-1和18.5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水体系 MgO纳米片 PH值 焙烧温度 晶体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无表面活性剂纳米ZnO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培义 陈延明 +1 位作者 王立岩 高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8-111,共4页
以乙酸锌为前驱物,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为溶剂,不加入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醇水体积比、pH值、前驱物浓度,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制备得到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 以乙酸锌为前驱物,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为溶剂,不加入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醇水体积比、pH值、前驱物浓度,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制备得到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对纳米氧化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样品在350~365 nm范围内具有较为明显的吸收峰,减小醇水体积比、减弱溶剂极性、增加前驱物乙酸锌浓度,均可以导致纳米氧化锌粒子尺寸变大、团聚加重,前驱物溶液pH值的改变对纳米氧化锌的吸收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体系 氧化锌纳米粒子 溶剂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下木质素的提取及结构表征
11
作者 刘振 马磊 +2 位作者 赵绘婷 肖进彬 谢梅竹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以樟木为原料,在醇-水体系下,采用不同催化剂催化提取樟木木质素,并对提取木质素进行FT-IR、紫外、SEM-EDS、质谱和热重等表征,分析木质素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几种催化剂均可催化提取樟木木质素,其中浓H_(2)SO_(4)和AlCl_(3)... 以樟木为原料,在醇-水体系下,采用不同催化剂催化提取樟木木质素,并对提取木质素进行FT-IR、紫外、SEM-EDS、质谱和热重等表征,分析木质素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几种催化剂均可催化提取樟木木质素,其中浓H_(2)SO_(4)和AlCl_(3)·6H_(2)O催化提取木质素有较高收率。选取浓H_(2)SO_(4)和AlCl_(3)·6H_(2)O催化提取樟木木质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醇-水体系下,不同催化剂催化提取樟木木质素的结构有所不同。樟木木廇素主要由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结构单元组成,且结构较完整,具有较高品质。在醇-水体系下,选取较温和的催化剂AlCl_(3)·6H_(2)O催化提取不同木质原料木质素,也获得了较高的木质素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木质素 醇-水体系 催化提取
原文传递
用于醇–水体系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兰 张国亮 +1 位作者 孟琴 章宏梓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0-365,共6页
主要介绍了醇–水体系分离的几种工艺和新方法,其中包括传统的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等主流工艺,以及膜蒸馏、渗透汽化和膜接触器等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分析以上工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具体的性能参数和操作特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醇-水体系 精馏 膜蒸馏 渗透汽化 膜接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硅酸酯类化合物醇水体系凝胶玻璃的制备与结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勇 杨瑞丽 杨合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4,共7页
讨论了正硅酸酯类化合物 醇 水体系凝胶玻璃的制备条件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SiO2凝胶玻璃主要包括凝胶的制备及其向玻璃转化两个过程.凝胶的制备是由Si(OR)4的水解和缩聚反应来实现,水和催化剂是影响水解和缩聚... 讨论了正硅酸酯类化合物 醇 水体系凝胶玻璃的制备条件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SiO2凝胶玻璃主要包括凝胶的制备及其向玻璃转化两个过程.凝胶的制备是由Si(OR)4的水解和缩聚反应来实现,水和催化剂是影响水解和缩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在Si(OR)4 C2H5OH H2O体系中,如果H2O与Si(OR)4摩尔比(R0)小于2,主要形成线性聚合物,随着加水量的增加将得到二维甚至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酸催化时凝胶的密度比同组成的碱催化的要大.凝胶向玻璃的转化是在低于传统玻璃的熔化温度下进行.采用在反应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草酸等控制干燥化学添加剂或使用超临界去除溶剂法,可以获得大尺寸的块状凝胶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酯类化合物-醇-水体系 SiO2凝胶玻璃 溶胶-凝胶法 制备工艺 解反应 缩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含盐醇—水体系相平衡的简单关联式
14
作者 丁斌 王学敏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21-26,共6页
提出一个新的含盐醇—水体系平衡汽相组成的关联式。对十一个含盐醇—水体系进行关联,与文献值比较,绝对平均偏差为0.003~0.013,相对平均偏差为0.3%~2.0%。
关键词 汽液平衡 盐效应 醇-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醇烃体系相平衡模拟及其应用
15
作者 何君 胡大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1,58,共5页
采用CPA方程模拟了水、醇、烃多组分体系气液液三相平衡,与实验数据比较后可知,CPA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极性组分PVT特性和相平衡。并把CPA方程应用于汽提冷甲醇天然气脱水工艺的模拟计算,为工艺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 极性体系 气液液平衡 --体系 汽提冷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表面张力的模型参数
16
作者 宋建池 王福安 王雷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0-23,共4页
研究得到醇-水体系表面张力的群论模型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按此规律可推算任一温度下醇-水体系全组成范围内的表面张力。通过甲醇-水和乙醇——-水体系实验数据检验,平均绝对误差(AAD)为5.36×10-4N/m,平均... 研究得到醇-水体系表面张力的群论模型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按此规律可推算任一温度下醇-水体系全组成范围内的表面张力。通过甲醇-水和乙醇——-水体系实验数据检验,平均绝对误差(AAD)为5.36×10-4N/m,平均相对误差(ARD)为1.69%。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群论 醇-水体系 分离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nary System of Fe-based Ionic Liquid,Ethanol and Water for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被引量:5
17
作者 解美莹 李沛沛 +2 位作者 郭惠锋 高丽霞 余江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40-145,共6页
Fe-based ionic liquid (Fe-IL) was synthesized by mixing FeCl3·6H2O and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Bmim]C1 in this paper. The phase diagram of a ternary Fe-IL, ethanol and water system was investigate... Fe-based ionic liquid (Fe-IL) was synthesized by mixing FeCl3·6H2O and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Bmim]C1 in this paper. The phase diagram of a ternary Fe-IL, ethanol and water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to construct a ternary desulfurization solution for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he effects of flow rate and concentration of SO2, reaction temperature, pH and Fe-IL fraction in aqueous desulfurization solution on the desulfiariza- tion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best composition of ternary desulfurization solution of Fe-IL, ethanol and water is 1 : 1.5 : 3 by volume ratio, and pH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2.0. Under such conditions, a desulfurization rate greater than 90% could be obtained. The product of sulfuric acid had inhibition effect on the wet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With applying this new ternary desulfurization solution, not only the catalyst Fe-IL can be recycled and reused, but also the product sulfuric acid can be separated directly from the ternary desulfuriz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ased ionic liquid ternary phase diagram sulfide dioxide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quid-Liquid Equilibria of the Water-Ethanol-Dimethyl Succinate Ternary System 被引量:1
18
作者 ErolInce IsmailKirbasla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97-603,共7页
Liquid-liquid equilibrium (LLE) data for the ternary systemwater-ethanol-dimethyl succinate have been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298.15 to 318.15 K at 5 K intervals.Complete phase diagrams w... Liquid-liquid equilibrium (LLE) data for the ternary systemwater-ethanol-dimethyl succinate have been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298.15 to 318.15 K at 5 K intervals.Complete phase diagrams were obtained by determining solubility andthe tie-line data. Tie-line compositions were correlated byOthmer-Tobias method. The universal quasichemical functional groupactivity coefficient (UNIFAC) and modified UNIFAC methods were usedto predict the phase equilibrium in the system using the interactionparameters deter- Min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between groups CH_3,CH_2, OH, CH_3 COO and 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ANOL dimethyl succinate liquid-liquid equilib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of Ethanol-induced Hepatic Lesions:In Vitro Study
19
作者 Li-gang Cui Jin-hua Shao +2 位作者 Jin-rui Wang Jing Bai Yi-zhuo Zh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9年第2期81-85,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ethanol-induced lesions of liver. Methods Alcohol with a dose of 2 ml was injected into a fresh porcine liver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to crea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ethanol-induced lesions of liver. Methods Alcohol with a dose of 2 ml was injected into a fresh porcine liver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to create stiff necrosis. Then freehand elastography of the lesion from the identical scan plane was obtained with SONOLINE Antares system using VF10-5 probe at about every 30 seconds till 6 minutes later. The original high quality radiofrequency data were acquired through an ultrasound research interface which was provided by the ultrasound system. Then, corresponding elastograms were produced offline using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 and compared with gross pathology findings. Results Gray-scale sonogram showed a hyperechoic area with acoustic shadow below appeared immediately after alcohol injection. The hyperechoic area tended to be diffuse and its boundary to be illegible with time. On the contrary, the ethanol-induced lesion in elastogram appeared as a low swain hard region surrounded by high strain soft hepatic tissues, with clear but irregular boundaries. Sequential elastograms with the sketched lesion boundaries showed that the lesion area increased in the first 3 minutes after ethanol injection, and then reached a plateau which corresponding to gross specimen. Conclusion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evaluating the diffusion of ethanol-induced hepatic lesion, and mor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than routine son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OGRAPHY ULTRASOUND hepatic cirrhosis ETHAN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介孔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可控制备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雪龄 朱维耀 +3 位作者 蔡强 曹孟菁 刘玉山 龙运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1期803-808,共6页
在中性醇-水体系中,采用月桂胺(DDA)为导向剂,通过调整反应物组分的剂量比,研究了具有蠕虫状介孔的单分散氧化硅微球粒径可调控行为。实验表明,当月桂胺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4,正硅酸乙酯的浓度范围在0.138~0.248mol/L之间,改变水/... 在中性醇-水体系中,采用月桂胺(DDA)为导向剂,通过调整反应物组分的剂量比,研究了具有蠕虫状介孔的单分散氧化硅微球粒径可调控行为。实验表明,当月桂胺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4,正硅酸乙酯的浓度范围在0.138~0.248mol/L之间,改变水/醇比例,可以实现微球粒径在50nm^1μm之间的调控。该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得到的微球尺寸均匀,单分散性好,BJH孔径在1.4nm左右。粒径可控的单分散介孔氧化硅微球,通过表面有机化修饰,可以成为改变流体流变行为的优秀添加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微球 月桂胺 醇-水体系 单分散 粒径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