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引入N⁃糖基化位点促进芳基醇氧化酶热稳定性及底物亲和力
1
作者 曹查 朱作华 +3 位作者 龚文兵 周映君 谢纯良 彭源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165-173,共9页
芳基醇氧化酶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糖基化修饰影响其酶学性质。该文旨在通过研究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来源的芳基醇氧化酶N-糖基化,来提高其热稳定性和底物亲和力。利用毕赤酵母GS115表达系统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表... 芳基醇氧化酶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糖基化修饰影响其酶学性质。该文旨在通过研究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来源的芳基醇氧化酶N-糖基化,来提高其热稳定性和底物亲和力。利用毕赤酵母GS115表达系统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表达6种芳基醇氧化酶突变体蛋白,并对纯化后的野生型和突变体酶进行酶学性质和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芳基醇氧化酶N89和N249糖基化位点突变导致最适温度和70℃时酶热稳定性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将其引入新的糖基化位点后的突变体,其最适酸碱度没有变化,最适温度以及70℃下的热稳定程度都明显优于野生型;以藜芦醇为底物时,突变体[AAO(F-X-N-X-T)]与底物亲和力最高。N-糖基化主要影响芳醇氧化酶的热稳定性,其中N89和N249位点的N-糖基化对酶的热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引入N-糖基化位点[AAO(F-X-N-X-T)]能获得具有高活力和高稳定性的芳醇氧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醇氧化酶 N-糖基化 定点突变 重组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芳香醇氧化酶基因vvaao1的序列特征与差异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严俊杰 仝宗军 +3 位作者 刘媛媛 张磊 张云 谢宝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4,共8页
对芳香醇氧化酶编码基因vvaao1序列特征及差异表达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vvaao1在草菇基质降解与子实体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应用ZOOM软件分析基因结构与序列准确性;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网站预测氨基酸序列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及三... 对芳香醇氧化酶编码基因vvaao1序列特征及差异表达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vvaao1在草菇基质降解与子实体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应用ZOOM软件分析基因结构与序列准确性;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网站预测氨基酸序列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及三级结构;采用MEGA 5.1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数字基因表达谱(DGE)、荧光定量PCR(RT-q PCR)、蛋白质组(i TRAQ)分析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vvaao1全长3 091 bp,含有9个外显子、8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1 803 bp,编码60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Vv AAO1具备信号肽,为分泌蛋白;其三级结构由20个α-螺旋和19个β-折叠组成,与模式蛋白3FIM的一致性(Identity)达到48%。进化树结果显示,Vv AAO1属于AAO家族,与侧耳属菌株Pleurotus.eryngii和P.pulmonarius的AAO序列最为接近。DGE、RT-q PCR及i TRAQ的分析结果表明,vvaao1在可孕异核体菌丝上的表达量分别是两个同核体菌株之和的51.0、49.8和2.13倍;进一步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子实体样品进行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vvaao1在原基时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的样品。Vv AAO1具备信号肽,为分泌蛋白,其编码基因在异核体菌株H152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两个同核体菌株之和,存在协同增效表达,且在原基时期表达量最高,vvaao1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草菇子实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腐菌 原基形成 芳香醇氧化酶 基因结构 协同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对热带假丝酵母醇氧化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剑 李春 +1 位作者 高弘 曹竹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考察了H2 O2 对热带假丝酵母代谢烷烃生产二元酸过程中醇氧化酶 (fattyalcoholoxidase ,AOX)的影响。研究表明 :2mmol L和 5mmol L的H2 O2 对AOX的比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68 2 %和 82 9%。研究还发现 ,H2 O2 是以... 考察了H2 O2 对热带假丝酵母代谢烷烃生产二元酸过程中醇氧化酶 (fattyalcoholoxidase ,AOX)的影响。研究表明 :2mmol L和 5mmol L的H2 O2 对AOX的比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68 2 %和 82 9%。研究还发现 ,H2 O2 是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形式在胞内存在 ,并对H2 O2 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热带假丝酵母 醇氧化酶 作用机理 生物法生产 长链二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醇氧化酶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甘小平 张袖丽 吉秀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86,共4页
以胺化纤维素为载体,固定醇氧化酶。应用分光光度法,找出了制备固定醇氧化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4;最适反应温度为35℃,比溶液酶提高了10℃。米氏常数为13.8mg.mL-1,略... 以胺化纤维素为载体,固定醇氧化酶。应用分光光度法,找出了制备固定醇氧化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4;最适反应温度为35℃,比溶液酶提高了10℃。米氏常数为13.8mg.mL-1,略高于溶液酶(3.5mg.mL-1)。固定化酶表现出非常好的重复使用稳定性,重复使用9次后,剩余活力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醇氧化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醇氧化酶1启动子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向华 赵洪亮 +3 位作者 薛冲 王洋 陈惠鹏 刘志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醇氧化酶1启动子突变,筛选毕赤酵母高水平表达菌株。方法:通过致错PCR构建醇氧化酶1启动子突变体,经酶切连接到改造过的质粒HSA-pPIC9上,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摇瓶培养表达筛选人血清白蛋白(HSA)高表达突变体菌株。结... 目的:通过醇氧化酶1启动子突变,筛选毕赤酵母高水平表达菌株。方法:通过致错PCR构建醇氧化酶1启动子突变体,经酶切连接到改造过的质粒HSA-pPIC9上,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摇瓶培养表达筛选人血清白蛋白(HSA)高表达突变体菌株。结果:克隆测序结果表明,突变的醇氧化酶1启动子-910和-569位点处共2个碱基发生了T→C突变;获得一株高表达菌株,摇瓶中HSA的表达量由200 mg/L提高到335 mg/L。结论:通过醇氧化酶1启动子突变成功构建了HSA高表达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醇氧化酶1基因启动子 致错PCR 人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dida cloacae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葛正龙 Antoni R.SLABAS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4-267,共4页
The cDNA encoding long-chain fatty-acid alcohol oxidase(FAO) was isolated by using RT-PCR method from Candida cloacae grown in a medium containing oleic acid. The cDNA of fatty-acid alcohol oxidase was cloned into exp... The cDNA encoding long-chain fatty-acid alcohol oxidase(FAO) was isolated by using RT-PCR method from Candida cloacae grown in a medium containing oleic acid. The cDNA of fatty-acid alcohol oxidase was cloned into expression plasmid pET17b under T7 promoter 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E.coli BL21/DE3.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 wa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64 kD by SDS-PAGE. The expressed protein had a specific catalytic activity of fatty-acid alcohol oxidase and its activity was 1090±116 U/ml medium. Northern blotting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high expression of fao mRNA in Candida cloacae yeast grown in a medium containing ole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酵母 Candida-cloacae 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ω氧化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
7
作者 葛正龙 王建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277-279,284,共4页
目的:从fao基因转化的E.coliBL21/DE3菌分离纯化重组酿酒酵母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硫酸铵分级沉淀、phenyl-sepharose HR 5/5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应用SDS-PAGE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量... 目的:从fao基因转化的E.coliBL21/DE3菌分离纯化重组酿酒酵母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硫酸铵分级沉淀、phenyl-sepharose HR 5/5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应用SDS-PAGE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量,并对其Km、酸碱稳定性及其底物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上述分离方法得到电泳呈单一条带的酶蛋白,相对分子量大约为64 000,得率为17.6%以上;该酶对十二烷醇的Km在2.5和3.0μmol/L之间,最适pH值为8.5,在pH 7.0环境中,酶活性为pH 8.5时的60%;对十二烷醇催化的相对活性较其它一些长链的二醇和脂肪酸醇为高。结论:从fao基因转化的E.coliBL21/DE3菌分离出重组酿酒酵母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该酶为碱性酶,其最适底物为十二烷醇,但也可氧化一些长链的二醇和脂肪酸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醇氧化酶 底物特异性 分离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dida cloacae源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构建及农杆菌转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葛正龙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Candidacloacae源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及对农杆菌转化。方法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经RT-PCR扩增后直接克隆pET-17b载体,双酶切目的片断和植物表达载体,以T4连接酶将目的片断与载体相连接,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 目的构建表达Candidacloacae源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及对农杆菌转化。方法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经RT-PCR扩增后直接克隆pET-17b载体,双酶切目的片断和植物表达载体,以T4连接酶将目的片断与载体相连接,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结果成功地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并转入到农杆菌中。结论pET-17b载体可直接进行PCR扩增产物克隆;大分子量质粒(>12kb)可通过电转化方式有效导入农杆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CLOACAE 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 载体构建 电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dida Cloacae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的结构域谱分析(英文)
9
作者 葛正龙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 分析酵母CandidaCloacae中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的酶活性结构域。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 ,从酵母Candidacloacae细胞中克隆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的 5个不同长度的cDNA片段。扩增这些片段的上游引物5’端引入了Nhe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 目的 分析酵母CandidaCloacae中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的酶活性结构域。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 ,从酵母Candidacloacae细胞中克隆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的 5个不同长度的cDNA片段。扩增这些片段的上游引物5’端引入了Nhe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起始密码ATG ,下游引物 5’端引入了Nhe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扩增产物经NheI消化后 ,被克隆进T7启动子控制下的表达质粒pET 17b中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菌株。结果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菌株表达出 5个不同长度的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的羧基端肽段 ,其氨基酸残基数分别为5 35AA(5 0KD)、4 73AA(43KD)、4 11AA(38KD)、30 6AA(2 6KD)和 2 16AA(18KD)。与完整的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6 97AA)相比较 ,相当于它们分别从氨基端被切除 16 2、2 2 4、2 88、391和 4 81个氨基酸 ,其酶活性分别下降了 18.8%、2 0 .6 %、88.6 %、91.4 %和 99.7%。结论 结果表明随着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的氨基端被切除的氨基酸数增加 ,其酶活性下降 ,尤其是切除 2 2 4 2 88氨基酸序时 ,酶活性下降更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CLOACAE 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 基因表达 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在油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10
作者 葛正龙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研究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在油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从油菜RNA中扩增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的cDNA ,并用 [α 3 2 P]dCTP标记该cDNA作为探针 ,应用Northernblot杂交技术分析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在... 目的 研究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在油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从油菜RNA中扩增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的cDNA ,并用 [α 3 2 P]dCTP标记该cDNA作为探针 ,应用Northernblot杂交技术分析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在油菜根、茎、叶及花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Northernblot杂交所检测的油菜根、茎、叶及花组织中均有位于 2 .4kb处的杂交带 ,但表达水平有差异 ,在油菜叶中表达量最高。结论 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表达于所有被检测的油菜组织中 ,可能为一种组成性表达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酸醇氧化酶基因 基因表达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氧化酶aox1基因缺失对毕赤酵母菌产植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春红 王海燕 +2 位作者 李爽 张广民 蔡辉益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1-35,共5页
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产植酸酶毕赤酵母菌株的醇氧化酶aox1基因,以改变菌株利用甲醇的速度,降低甲醇用量。试验得到一株甲醇利用慢型毕赤酵母,能降低发酵成本。在实际发酵生产中,aox1基因缺失的菌株发酵能力与原有菌株接近,生产... 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产植酸酶毕赤酵母菌株的醇氧化酶aox1基因,以改变菌株利用甲醇的速度,降低甲醇用量。试验得到一株甲醇利用慢型毕赤酵母,能降低发酵成本。在实际发酵生产中,aox1基因缺失的菌株发酵能力与原有菌株接近,生产能耗大幅降低,甲醇用量降低,最终单罐发酵成本降低约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植酸酶 醇氧化酶 aox1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醇氧化酶2启动子上游调控序列的随机突变研究
12
作者 刘冰 胡诗艺 +3 位作者 熊紫莹 韦雪 周化岚 张建国 《工业微生物》 CAS 2021年第3期20-26,共7页
巴斯德毕赤酵母是表达外源蛋白的重要宿主之一。醇氧化酶2启动子(P_(AOX2))与醇氧化酶1启动子(PAOX1)的启动模式相同,但是启动强度不同。为了研究其醇氧化酶启动子P_(AOX2)的上游调控序列,本文利用随机突变的方法对醇氧化酶启动子P_(AO... 巴斯德毕赤酵母是表达外源蛋白的重要宿主之一。醇氧化酶2启动子(P_(AOX2))与醇氧化酶1启动子(PAOX1)的启动模式相同,但是启动强度不同。为了研究其醇氧化酶启动子P_(AOX2)的上游调控序列,本文利用随机突变的方法对醇氧化酶启动子P_(AOX2)的上游调控序列进行了随机突变,构建了P_(AOX2)上游调控序列突变文库,检测突变体启动子的启动能力。结果表明P_(AOX2)的-788位置插入碱基T可导致表达能力降至36%,在P_(AOX2)的-847位置插入碱基A可导致表达能力降至10%,说明这两个位置对P_(AOX2)的启动能力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P_(AOX2)上游调控序列的作用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醇氧化酶启动子 P_(AOX2) 随机突变 木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芹侧耳芳基醇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茵 陈敏 郭倩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5-713,共9页
分离纯化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芳基醇氧化酶,并探究其酶学性质。通过硫酸铵盐沉、DEAE-Sepharose Fast Flow弱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 High Resolution凝胶过滤层析和Source 15Q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纯化的单一酶。经肽... 分离纯化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芳基醇氧化酶,并探究其酶学性质。通过硫酸铵盐沉、DEAE-Sepharose Fast Flow弱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 High Resolution凝胶过滤层析和Source 15Q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纯化的单一酶。经肽指纹图谱鉴定,确定其为芳基醇氧化酶,酶活回收率25.5%,纯化倍数38.2。结合SDS-PAGE和IEF-PAGE分析,确定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0k Da和4.2。以藜芦醇为底物,该酶最适反应p 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70℃,金属离子Zn^(2+)、Fe^(2+)和Cu^(2+)对芳基醇氧化酶的活性抑制作用明显,Km和Vmax分别为0.921mmol/L和80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 芳基醇氧化酶 柱层析 藜芦
原文传递
Pichia pastoris醇氧化酶基因AOX1启动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会宣 董向峰 高健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7,共5页
醇氧化酶AOX1基因启动子作为甲醇诱导的强启动子,在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生产重组蛋白中得到广泛应用。P.pastoris中的转录因子通过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与启动子相互作用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因此通过调节AOX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可以控制... 醇氧化酶AOX1基因启动子作为甲醇诱导的强启动子,在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生产重组蛋白中得到广泛应用。P.pastoris中的转录因子通过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与启动子相互作用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因此通过调节AOX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可以控制下游基因的表达。基于此,该文就AOX1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调节AOX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因素和方法途径进行综述,并对AOX1基因启动子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AOX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调控机制提供借鉴,为提高外源蛋白在P.pastoris表达系统中的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醇氧化酶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类芽孢杆菌来源D-甘露醇氧化酶的性质及制备D-甘露糖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冉 宋聪 +1 位作者 张翔 贾振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82-4693,共12页
D-甘露糖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在食品、医药、农业等行业应用广泛。D-甘露醇氧化酶可以高效地将D-甘露醇转化为D-甘露糖,在D-甘露糖的酶法制备中具有应用潜力。从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HGF5中发掘出一个D-甘露醇氧化酶(PsOX),与天... D-甘露糖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在食品、医药、农业等行业应用广泛。D-甘露醇氧化酶可以高效地将D-甘露醇转化为D-甘露糖,在D-甘露糖的酶法制备中具有应用潜力。从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HGF5中发掘出一个D-甘露醇氧化酶(PsOX),与天蓝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来源的D-甘露醇氧化酶(AldO)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50.94%,分子量约为47.4 kDa,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sOX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PsOX对D-甘露醇的Km、kcat/Km值分别为5.6 mmol/L、0.68 L/(s·mmol),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0和35℃,在60℃以下保持稳定。Ps OX对400 mmol/L D-甘露醇的摩尔转化率为95.2%。利用PsOX与AldO全细胞分别催化73 g/L D-甘露醇,PsOX反应9 h后反应完全,生成70 g/L D-甘露糖,相较于AldO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PsOX作为新型D-甘露糖氧化酶为D-甘露糖的酶法制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甘露糖 D-甘露醇氧化酶 酶学性质 全细胞催化
原文传递
IAA、GA和ABA对苹果果实山梨醇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单守明 王永章 +2 位作者 董晓颖 刘成连 原永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0-993,共4页
以‘新红星’苹果果实为试材,采用果肉圆片孵育技术,研究了IAA、GA和ABA对SDH和SOX活性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SOX活性与IAA、GA和ABA含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SDH活性只与GA含量有显著的负相关... 以‘新红星’苹果果实为试材,采用果肉圆片孵育技术,研究了IAA、GA和ABA对SDH和SOX活性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SOX活性与IAA、GA和ABA含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SDH活性只与GA含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源IAA和GA均显著诱导果实SOX活性增加,对发育前期果实的诱导作用最为显著;ABA仅对发育后期果实的SOX活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果实发育前期和发育后期SDH活性受到外源ABA的显著激活;而外源IAA仅提高发育前期果实的SDH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激素 山梨 山梨脱氢酶 山梨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科植物中山梨醇代谢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梁东 马锋旺 +2 位作者 管清美 张军科 徐凌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362-1366,共5页
蔷薇科植物中,与山梨醇代谢相关的酶主要有: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山梨醇脱氢酶和山梨醇氧化酶。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这几种酶的研究进展,涉及的内容有:酶的性质与作用、酶的活性变化与转录的关系,及其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 蔷薇科植物中,与山梨醇代谢相关的酶主要有: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山梨醇脱氢酶和山梨醇氧化酶。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这几种酶的研究进展,涉及的内容有:酶的性质与作用、酶的活性变化与转录的关系,及其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科植物 山梨 6-磷酸山梨脱氢酶 山梨脱氢酶 山梨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聚电解质制备高性能乙醇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莎 王艳艳 +4 位作者 赵紫霞 秦霞 王新胜 吴宝艳 陈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7-230,共4页
以明胶包埋法作为乙醇氧化酶(AOX)的酶固定化方法,在比较多壁纳米碳管(MWCNTs)、纳米金、纳米氧化铁3种纳米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加入增效最明显的多壁纳米碳管提高灵敏度,在电极表面自组装聚丙烯胺盐酸盐/聚磺化乙烯硫酸盐(PAA/... 以明胶包埋法作为乙醇氧化酶(AOX)的酶固定化方法,在比较多壁纳米碳管(MWCNTs)、纳米金、纳米氧化铁3种纳米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加入增效最明显的多壁纳米碳管提高灵敏度,在电极表面自组装聚丙烯胺盐酸盐/聚磺化乙烯硫酸盐(PAA/PVS)膜提高抗干扰性,制备出一种高灵敏度抗干扰性电流型乙醇生物传感器(Pt/(PAA/PVS)2PAA-MWCNTs/AOX)。本传感器灵敏度为1.04μA/(mmol/L),在2.5×10^-5~2.5×10^-3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0.2199+1.0400C(乙醇,mmol/L),r=0.9939:检出限为2.5×10^-5mol/L;RSD〈5%,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醇氧化酶 明胶包埋法 多壁纳米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锦程 吴毕莎 +5 位作者 陈冬倩 林松泉 吴丽娟 冯风桃 蔡梦华 林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97-2001,共5页
以果型和品质差异较大的黄肉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解放钟’和白肉枇杷‘白梨’的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果糖、葡萄糖含量及与山梨醇代谢相关酶--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SDH)和山梨醇... 以果型和品质差异较大的黄肉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解放钟’和白肉枇杷‘白梨’的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果糖、葡萄糖含量及与山梨醇代谢相关酶--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SDH)和山梨醇氧化酶(Sorbitol oxidase,SOX)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山梨醇代谢与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枇杷品种果实中山梨醇含量均随果实发育进程呈下降趋势,且‘白梨’枇杷果实中山梨醇含量高于‘解放钟’。在花后35-80 d,2个枇杷品种幼果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较低且相对稳定,而花后95-140 d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逐渐上升,并在花后125-140 d果实成熟期急剧增加而达到峰值;果实中葡萄糖含量在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花后125-140 d的果实成熟期,‘白梨’果实中果糖含量显著高于‘解放钟’(p〈0.05)。果实发育过程中SDH和SOX的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说明2个枇杷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果糖、葡萄糖含量及SDH和山SOX的活性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但果实山梨醇含量与SDH和SOX的活性在果实膨大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是黄肉枇杷与白肉枇杷品质差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山梨 山梨脱氢酶 山梨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糖对苹果果实山梨醇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成荣 刘更森 +3 位作者 王永章 李培环 刘成连 原永兵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采用果实圆片孵育体系研究了外源糖对SDH和S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苹果果实的SDH活性与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SOX活性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外源山...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采用果实圆片孵育体系研究了外源糖对SDH和S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苹果果实的SDH活性与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SOX活性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外源山梨醇和蔗糖均可提高发育前期和发育后期苹果果实的SDH和SOX活性,其中以山梨醇的诱导作用最为显著。外源葡萄糖对SDH活性的增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抑制SOX活性,而外源果糖对苹果果实SDH和SOX活性的诱导效果与葡萄糖恰好相反。结果还表明,外源糖对发育前期苹果果实SDH和SOX的诱导作用均显著高于对发育后期苹果果实的诱导作用。由此推断,苹果果实中山梨醇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受到可溶性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果实 外源糖 山梨脱氢酶 山梨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