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酸浆宿萼中总多酚含量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洋婷 郗艳丽 +2 位作者 葛红娟 冯小雨 马洪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38-141,共4页
优化福林酚法测定酸浆宿萼总多酚含量的条件,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样本0.5 mL,福林酚用量1.0 mL,10%Na_2CO_3用量8 mL,当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20℃,在波长760 nm处测定时,总多酚的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 优化福林酚法测定酸浆宿萼总多酚含量的条件,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样本0.5 mL,福林酚用量1.0 mL,10%Na_2CO_3用量8 mL,当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20℃,在波长760 nm处测定时,总多酚的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适宜酸浆宿萼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福林酚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2
作者 敬思群 郑力 苏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4,共3页
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酸浆宿萼总黄酮,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酸浆宿萼多糖。通过重现性试验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新疆酸浆宿萼总黄酮的含量为1.704 mg/g,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1.44%(n=3);酸浆宿萼多糖的含... 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酸浆宿萼总黄酮,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酸浆宿萼多糖。通过重现性试验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新疆酸浆宿萼总黄酮的含量为1.704 mg/g,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1.44%(n=3);酸浆宿萼多糖的含量为0.632 g/g,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1.02%(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总黄酮 多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总黄酮体外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岚 葛红娟 +1 位作者 温武略 马洪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36-1937,共2页
目的研究酸浆宿萼总黄酮对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检测小鼠H2O2所致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小鼠H2O2诱导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线粒体肿胀度,研究酸浆宿萼总黄酮体外对.OH引起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酸浆宿萼总黄酮对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检测小鼠H2O2所致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小鼠H2O2诱导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线粒体肿胀度,研究酸浆宿萼总黄酮体外对.OH引起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酸浆宿萼总黄酮具有明显抑制.OH的作用,可减少红细胞溶血,降低.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减轻肝线粒体肿胀度。结论 酸浆宿萼总黄酮体外对.OH有较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总黄酮 羟自由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总皂苷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孟庆然 李立博 王晓闻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酸浆宿萼总皂苷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以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受试菌,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检验指标,研究酸浆宿萼皂苷的体... 目的:研究酸浆宿萼总皂苷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以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受试菌,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检验指标,研究酸浆宿萼皂苷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酸浆宿萼总皂苷对4种受试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效果,MIC值在2.5~20mg/mL之间;MBC值在5~20mg/mL之间;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能力大于山梨酸钾;对福氏志贺氏菌的抑菌能力与苯甲酸钠相当。结论: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食品腐败细菌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总皂苷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酸浆宿萼多糖及其体外降糖活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成华 秦汝兰 +4 位作者 关颖丽 付艳艳 薛长松 朱芳娆 陈建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3-98,共6页
该文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协同时间对酸浆宿萼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能力测定检测酸浆宿萼多糖体外降... 该文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协同时间对酸浆宿萼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能力测定检测酸浆宿萼多糖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7(g/mL)、超声功率160 W、微波功率320 W、协同时间4 min;在该条件下,酸浆宿萼多糖提取量为(26.13±0.11)mg/g;体外降糖试验表明,酸浆宿萼多糖有降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多糖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工艺优化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成华 薛长松 李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24-131,共8页
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通过DPPH法、ABTS+法及FRAP法评价提取物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为进一步开发酸浆各入药部... 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通过DPPH法、ABTS+法及FRAP法评价提取物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为进一步开发酸浆各入药部位活性成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g·mL^(-1),乙醇浓度54%,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1.8h;在此条件下,酸浆宿萼总黄酮提取量为10.13±0.11mg·g^(-1),酸浆叶总黄酮提取量为11.08mg·g^(-1),酸浆茎总黄酮提取量为5.74mg·g^(-1),酸浆果实总黄酮提取量为1.63mg·g^(-1);酸浆不同入药部位总黄酮抗氧化能力不同,差异显著(P<0.05);酸浆茎总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P<0.05),酸浆果实、茎总黄酮对ABTS+·清除活性比较强(P<0.05),FRAP法测得酸浆宿萼、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能力比较强(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总黄酮 工艺优化 入药部位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酸浆宿萼金银花复合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英臣 张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3,共5页
以酸浆宿萼和金银花为主要原料,以纽甜为甜味剂来掩盖苦味,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饮料的配方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酸浆宿萼汁与金银花汁比例为4∶6(体积比)... 以酸浆宿萼和金银花为主要原料,以纽甜为甜味剂来掩盖苦味,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饮料的配方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酸浆宿萼汁与金银花汁比例为4∶6(体积比)、纽甜添加量为10 mg/L,柠檬酸添加量为0.1%,白砂糖添加量为4%;稳定剂及其添加量为海藻酸钠用量0.06%、黄原胶0.08%、CMC-Na 0.08%。该饮料稍带微苦,口感细腻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金银花 复合饮料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灯笼酸浆宿萼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孟庆然 耿红兰 +1 位作者 任石涛 王晓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以锦灯笼酸浆宿萼为原料,采用回流提取工艺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料液比对皂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组合为:80%的乙醇,60℃,120min,1∶9的料液比。此条件下总皂苷的得率为4.... 以锦灯笼酸浆宿萼为原料,采用回流提取工艺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料液比对皂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组合为:80%的乙醇,60℃,120min,1∶9的料液比。此条件下总皂苷的得率为4.283mg.g-1。由方差分析可得,时间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故可缩短时间至10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灯笼酸浆宿萼 皂苷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酸浆宿萼色素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海涛 王成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9-582,共4页
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酸浆宿萼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浆宿萼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7:1、超声功率160 W、超声温度41℃、超声时间53 min。... 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酸浆宿萼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浆宿萼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7:1、超声功率160 W、超声温度41℃、超声时间53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色素得率为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色素 响应面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中酸浆苦素抑菌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英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71,共4页
考察温度、pH值、可见光和紫外线对酸浆宿萼中提取的酸浆苦素抑菌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几种常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性测定,结果表明:酸浆苦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较明显,对部分霉菌有抑制效果,对酵母菌无抑菌效果.对于金黄色葡... 考察温度、pH值、可见光和紫外线对酸浆宿萼中提取的酸浆苦素抑菌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几种常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性测定,结果表明:酸浆苦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较明显,对部分霉菌有抑制效果,对酵母菌无抑菌效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31.3 μg/mL,对于霉菌中纯黄丝衣霉的MIC为62.5 μg/mL.pH值对酸浆苦素抑菌性影响较大,其次是温度,可见光和紫外线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明显.在20~35℃时抑菌活性最强,高温对其抑菌活力影响不大.酸浆苦素抑菌性在酸性、中性、弱碱性溶液中均较为稳定,而强碱性环境会迅速破坏其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酸浆苦素 抑菌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中酸浆苦素的提取工艺及降糖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成华 付艳艳 +2 位作者 薛长松 陈建宇 朱芳娆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4,共8页
该试验采用低共熔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酸浆宿萼中的酸浆苦素进行提取并进行降糖活性研究。该试验合成5种不同的低共熔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酸浆宿萼中的酸浆苦素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对α-葡萄... 该试验采用低共熔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酸浆宿萼中的酸浆苦素进行提取并进行降糖活性研究。该试验合成5种不同的低共熔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酸浆宿萼中的酸浆苦素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能力测定评价酸浆苦素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氯化胆碱∶葡萄糖=2∶1(摩尔比)合成的低共熔溶剂酸浆苦素提取量最高,且明显高于75%乙醇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超声功率320 W、超声时间30 min、含水量15%,在该条件下,酸浆苦素提取量为(8.96±0.15)mg/g,酸浆苦素有降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酸浆苦素 超声波 低共熔溶剂 提取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酸浆宿萼多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丹鸿 林道鹏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46,共4页
酸浆宿萼经烘干粉碎脱脂后,以蒸馏水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酸浆宿萼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酸浆宿萼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80 W,超声温度80℃,处理50 min,料液比1∶20,该条件下的粗... 酸浆宿萼经烘干粉碎脱脂后,以蒸馏水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酸浆宿萼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酸浆宿萼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80 W,超声温度80℃,处理50 min,料液比1∶20,该条件下的粗多糖得率为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提取 酸浆宿萼 多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天颖 马继洋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酸浆宿萼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多酚对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的清除作用来评价抗... 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酸浆宿萼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多酚对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的清除作用来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酸浆宿萼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2次、浸提溶剂乙醇、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20∶1(g/m L)、提取温度75℃、浸提时间20 min。该多酚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当多酚质量浓度为1 mg/m L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4.45%、50.27%和95.31%。由此可知,酸浆宿萼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用于制备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总酚 提取工艺 自由基清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酸浆宿萼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文菊 敬思群 杨洁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39-341,共3页
利用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浆宿萼总黄酮含量,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9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经过比较,认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 利用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浆宿萼总黄酮含量,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9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经过比较,认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总黄酮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与黑果腺肋花楸复合功能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申萌 管清杰 +1 位作者 张廷秀 杨成君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1期39-48,55,共11页
以黑果腺肋花楸和酸浆宿萼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建立响应面模型等方法优化复合饮料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的稳定性、感官品质、功能性质与货架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宿萼浸提液最佳苦味掩盖剂为质量比为1∶2的纽甜与果葡糖... 以黑果腺肋花楸和酸浆宿萼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建立响应面模型等方法优化复合饮料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的稳定性、感官品质、功能性质与货架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宿萼浸提液最佳苦味掩盖剂为质量比为1∶2的纽甜与果葡糖浆,添加量为30 mg/mL;稳定剂最佳比例为β-环状糊精0.17%,卡拉胶0.13%,羧甲基纤维素钠0.13%;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黑果腺肋花楸汁与酸浆宿萼浸提液体积比为8.2∶1,白砂糖添加量14.2%,柠檬酸添加量0.06%,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饮料感官评分为85.23±0.58分,其整体呈现紫红色,果香味浓郁,入口后酸甜适中,口感绵软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酸浆宿萼 复合饮料 稳定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抗衰老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佳 李云飞 +2 位作者 李诗佳 关红霞 陈晓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0-144,共5页
为系统探究酸浆宿萼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影响并初步阐明作用机理,以胡桃醌为氧化剂,构建氧化应激模型,观察酸浆宿萼水提物处理后野生型线虫(N2)和突变体线虫(eat-2、daf-2、clk-1)氧化应激条件下存活时间以及对野生型线虫(N2)的... 为系统探究酸浆宿萼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影响并初步阐明作用机理,以胡桃醌为氧化剂,构建氧化应激模型,观察酸浆宿萼水提物处理后野生型线虫(N2)和突变体线虫(eat-2、daf-2、clk-1)氧化应激条件下存活时间以及对野生型线虫(N2)的运动能力、生殖能力和寿命的影响。通过qPCR测定相关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水平。酸浆宿萼水提物能够显著延长(N2、eat-2、daf-2)线虫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存活时间(P<0.01或P<0.05),提高野生型线虫(N2)的运动能力和生殖能力(P<0.05),但不影响饮食限制信号通路突变体线虫eat-2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和寿命(P>0.01),能够提高基因gst-4、gst-7、sod-3和hsp16.2的转录水平(P<0.01)。酸浆宿萼水提物具有显著的体内抗氧化生物活性,能够延缓线虫衰老,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通过激活饮食限制信号通路,上调相关抗氧化基因表达水平,增强线虫抗氧化应激能力,延缓线虫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抗衰老 酸浆宿萼 秀丽隐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中苦瓜甙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琪 张慧 +4 位作者 安超 贾佳 吴洪号 崔琦 郑丽波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63,共6页
通过溶剂法对亚临界法提取酸浆宿萼中类胡萝卜素实验的残渣进行提取实验得到苦瓜甙,并进行分离纯化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取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三次,料液比1∶15。结果表明苦瓜甙浸膏出... 通过溶剂法对亚临界法提取酸浆宿萼中类胡萝卜素实验的残渣进行提取实验得到苦瓜甙,并进行分离纯化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取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三次,料液比1∶15。结果表明苦瓜甙浸膏出品率为18.74%,苦瓜甙的含量为6.23%,苦瓜甙得率为1.17%。提取得到的苦瓜甙先后经过醇沉法、旋蒸、重新溶解、柱层析等过程进行纯化。实验过程中分别选择乙醇浓度为85%、87.5%、90%、92.5%、95%来进行实验,通过对比得出纯化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考虑,选定乙醇浓度90%为苦瓜甙纯化过程的最佳乙醇浓度,此时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速度为5mL/min。在此条件下,纯化后的苦瓜甙含量为78.10%,比起纯化前的10%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此时苦瓜甙的得率为84.90%,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实现了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苦瓜甙片剂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苦瓜甙 提取 纯化 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酸浆宿萼中叶黄素的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维巍 李双 +3 位作者 刁全平 吕琳琳 郭华 李铁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8,共7页
对酸浆宿萼中叶黄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考察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5min,超声功率430W,料液比1∶37,叶黄素的提取率为8.... 对酸浆宿萼中叶黄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考察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5min,超声功率430W,料液比1∶37,叶黄素的提取率为8.19%。酸浆宿萼中叶黄素提取物清除DPPH·和·OH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2195mg/mL和0.4031mg/mL,抗氧化活性较高,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该工艺可用于酸浆宿萼中叶黄素提取的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叶黄素 超声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中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降糖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建宇 石朔 +2 位作者 苏连玉 步春红 李成华 《人参研究》 2023年第3期37-42,共6页
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响应面法优化酸浆宿萼花色苷工艺条件,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评价花色苷体外降糖活性。结果在最优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为1.063±0.012mg·g^(-1),酸浆宿萼花色苷有一定的降糖活性。
关键词 酸浆宿萼 花色苷 工艺优化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晓闻 张鲁 任石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6-140,共5页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与分离酸浆宿萼中的抗氧化成分,并对各分离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酸浆宿萼提取物中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组分Ⅰ、组分Ⅲ及组分Ⅳ对DPPH·自由基都有较高的清除率,...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与分离酸浆宿萼中的抗氧化成分,并对各分离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酸浆宿萼提取物中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组分Ⅰ、组分Ⅲ及组分Ⅳ对DPPH·自由基都有较高的清除率,在样品质量浓度为2mg/m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100%、99.74%、99.35%、82.09%、91.03%及71.63%;在样品质量浓度为2mg/mL时,水相、组分Ⅰ、组分Ⅲ和组分Ⅳ对金属的螯合率分别为78.51%、64.83%、77.69%和89.09%;除组分Ⅰ外其它分离物的质量浓度为2mg/mL时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大于50%,其中组分Ⅳ的清除率最高,76.70%。说明酸浆宿萼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不同组分的抗氧化的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DPPH·自由基 羟自由基(·OH) 金属螯合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