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剂对镉污染酸性水稻土的修复效应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08
1
作者 朱奇宏 黄道友 +3 位作者 刘国胜 朱光旭 朱捍华 刘胜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7-851,共5页
为探明田间条件下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海泡石和腐殖酸等改良剂对Cd污染酸性水稻土的修复效应和作用机理,通过在Cd污染区建立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改良剂单施和与石灰配施对Cd污染酸性水稻土中Cd作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 为探明田间条件下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海泡石和腐殖酸等改良剂对Cd污染酸性水稻土的修复效应和作用机理,通过在Cd污染区建立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改良剂单施和与石灰配施对Cd污染酸性水稻土中Cd作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有效地改变了土壤中Cd的存在形态,除腐殖酸外,其他改良剂均使土壤酸提取态Cd不同程度地转化为可还原态Cd和残渣态Cd;施用改良剂可使0.1mol·L-1NaNO3和0.01mol·L-1CaCl2提取态Cd降低26%~97%,降低效果为石灰+海泡石>海泡石>石灰+钙镁磷肥>钙镁磷肥>石灰>石灰+腐殖酸>腐殖酸;改良剂使水稻地上部分的Cd吸收量降低6%~49%。试验结果还显示,施用改良剂提高土壤pH是引起土壤中Cd作物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田间试验的结果,海泡石可推荐作为Cd污染酸性水稻土的改良剂,而腐殖酸则不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CD污染 酸性水稻土 水稻 Cd有效性 提取态Cd CD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稻土上水稻对硅、钾、钙、镁的吸收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2 位作者 郭碧花 高明 车福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2-457,共6页
运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南方稻区酸性水稻土上增施硅(Si)、钾(K)、钙(Ca)、镁(Mg)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水稻对Si、K、Ca、Mg的吸收。结果表明,在酸性水稻土上增施Si、K、Ca、Mg肥及其配合施用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能明显地提高水稻对该... 运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南方稻区酸性水稻土上增施硅(Si)、钾(K)、钙(Ca)、镁(Mg)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水稻对Si、K、Ca、Mg的吸收。结果表明,在酸性水稻土上增施Si、K、Ca、Mg肥及其配合施用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能明显地提高水稻对该种元素吸收速率和总吸收量。施Si肥主要是增加了水稻后期对Si的吸收,使水稻成熟期能保持较高的Si含量;施用K肥使水稻在移栽后能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K吸收速率;施Ca、Mg肥能使水稻保持较高的Ca吸收速率;K和Ca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扩散方程、Elovich方程和多项式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水稻生长期内水稻对Si、K、Ca、Mg的吸收过程。可用扩散方程和Elovich方程的参数b值来评价水稻对Si、K、Ca、Mg吸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稻土 养分吸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稻土有效硒提取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辉勇 刘鹏 +2 位作者 刘军鸽 杨志辉 葛旦之 《生态环境》 CSCD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采集12种肥力水平和含硒量差异较大的酸性土壤,连续两季(次)用盆栽方法种植水稻,测定植株含硒量(mgkg-1)、硒累积量(mg /盆)以及7种提取剂浸提的土壤硒量,检验两者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0.1 molL-1 KH2PO4浸提土壤硒的操作简便,提取... 采集12种肥力水平和含硒量差异较大的酸性土壤,连续两季(次)用盆栽方法种植水稻,测定植株含硒量(mgkg-1)、硒累积量(mg /盆)以及7种提取剂浸提的土壤硒量,检验两者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0.1 molL-1 KH2PO4浸提土壤硒的操作简便,提取量较多,与植株含硒量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适合作稻田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0.2 molL-1 K2SO4对土壤硒的浸提量低,与植株含硒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不适宜作水稻土有效硒的提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稻土 有效硒 提取剂 比较研究 肥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酸性水稻土磷的解吸与吸附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新明 李华兴 刘远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267-270,共4页
利用广东省主要母质发育的酸性水稻上对土壤吸附磷的解吸与磷吸附参数的关系进 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同一供试水稻上的磷解吸量与相应吸附量呈极显著的指数关系,与相 应的平衡溶液浓度则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还表明,起始磷溶液浓... 利用广东省主要母质发育的酸性水稻上对土壤吸附磷的解吸与磷吸附参数的关系进 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同一供试水稻上的磷解吸量与相应吸附量呈极显著的指数关系,与相 应的平衡溶液浓度则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还表明,起始磷溶液浓度从 10 mg·kg-1至 50 mg·kg-1,供试土壤的磷解吸量与相应的最大磷吸附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同一起始浓度下的磷 解吸量与相应磷吸附饱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的解吸与吸附 酸性水稻土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稻土长期施用氯化铵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玉溢 江泽普 黄卓忠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78-80,共3页
在酸性水稻土上施用氯化铵定位试验,连续3年的结果表明,氯化铵的肥效与尿素相当;土壤中氯离子有一定的积累,在0—40cm土层中,氯离子残留率为7.9%—9.0%,耕层土壤pH降低0.18—0.
关键词 氯化铵 酸性水稻土 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酸性水稻土有效镉提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敏 周伟军 +2 位作者 王翠红 盛浩 卜思怡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筛选酸性水稻土有效镉最佳提取剂,在湖南湘东地区共采集了36个5种类型母质水稻土耕层样品和对应23个早稻植株和稻谷样品,采用DTPA、NH4OAc、CaCl_2、MgCl_2 4种提取剂提取土壤有效镉,结合精米和稻秆中的镉含量分析比较了4种提取剂效... 为筛选酸性水稻土有效镉最佳提取剂,在湖南湘东地区共采集了36个5种类型母质水稻土耕层样品和对应23个早稻植株和稻谷样品,采用DTPA、NH4OAc、CaCl_2、MgCl_2 4种提取剂提取土壤有效镉,结合精米和稻秆中的镉含量分析比较了4种提取剂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性水稻土中(pH值4.78~5.73),4种提取剂提取率为DTPA>MgCl_2>CaCl_2>NH4OAc,精米中镉含量均与土壤有效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比较以MgCl_2提取剂效果最好,通过回归方程预测精米镉含量低于国家标准0.2 mg/kg时土壤中MgCl_2可提取的镉量应≤0.09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酸性水稻土 有效镉 提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高量堆肥污泥提高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酸性水稻土pH和碳组分活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启震 常会庆 +1 位作者 吴杰 徐晓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目的】污泥堆肥农用是污泥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明确不同用量堆肥污泥对旱作条件下酸性水稻土有机、无机碳组分及pH的影响,可为堆肥污泥的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酸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连续进行了2年小麦-玉米轮作盆栽试验。参照GB... 【目的】污泥堆肥农用是污泥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明确不同用量堆肥污泥对旱作条件下酸性水稻土有机、无机碳组分及pH的影响,可为堆肥污泥的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酸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连续进行了2年小麦-玉米轮作盆栽试验。参照GB4284—2018农用污泥施用标准,设置0(CK)、3.75、7.50、37.50和75.00 t/hm^(2)共5个污泥施用量处理,每年10月份种植冬小麦前称取相应量污泥,与盆栽土壤均匀混合后装盆,连续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两季作物。分别在小麦、玉米收获后采集耕层土壤,分析水稻土中有机、无机碳组分和pH,以及上述参数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供试污泥堆肥用量处理下,土壤pH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污泥用量35.70 t/hm^(2)处理的4个生长季土壤pH较CK分别显著升高了0.21、0.51、0.40和0.70个单位(P<0.05)。污泥堆肥农用提高了酸性水稻土中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腐殖质碳(HSC)含量,同时也提高了碳酸钙(CC)和活性碳酸钙(ACC)含量,且增加幅度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污泥用量为75.00 t/hm^(2)时,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和无机碳组分均显著高于CK(P<0.05);污泥施用量≥7.50 t/hm^(2)时,土壤ROC、DOC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污泥用量≥3.75 t/hm^(2)时,土壤碳酸钙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碳库管理指数在污泥施用量≥7.50 t/hm^(2)时显著增加(P<0.05)。碳酸钙含量和pH在酸性水稻土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施用37.50~75.00 t/hm^(2)生活堆肥污泥可在短期甚至当季显著增加旱作酸性水稻土中有机和无机碳总量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pH,是改善旱作酸性水稻土质量的有效手段。综合之前对堆肥污泥农用重金属积累、微生物多样性及养分淋失风险的研究,长期施用堆肥污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污泥 酸性水稻土 有机碳 无机碳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施用堆肥污泥提高小麦-玉米轮作下酸性水稻土肥力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富锦 常会庆 +1 位作者 潘亚杰 李岚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7,M0007,共8页
为了探讨堆肥污泥用量及施用年限对酸性水稻土改种小麦-玉米后养分变化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5个堆肥污泥施用量:0 t/ha(对照)、3.75 t/ha、7.50 t/ha、37.50 t/ha和75.00 t/ha,研究堆肥污泥施用对酸性水稻土养分等主要理化... 为了探讨堆肥污泥用量及施用年限对酸性水稻土改种小麦-玉米后养分变化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5个堆肥污泥施用量:0 t/ha(对照)、3.75 t/ha、7.50 t/ha、37.50 t/ha和75.00 t/ha,研究堆肥污泥施用对酸性水稻土养分等主要理化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长季中,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全磷、速效钾的含量均随堆肥污泥添加量及施用年份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小麦季和玉米季,堆肥污泥施用量分别为7.50 t/ha和37.50 t/ha时,土壤全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堆肥污泥用量为37.50 t/ha时,作物各生长季供试土壤pH值及全氮含量显著增加,且土壤肥力提升最多。短期内堆肥污泥施用量为37.50 t/ha时,能有效改善酸性水稻土酸化和肥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污泥 酸性水稻土 理化性质 养分指标 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水稻土双季稻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军辉 夏三才 +3 位作者 蔡自良 彭雪梅 唐慧丽 黄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61-161,167,共2页
分析比较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关系,认为根据磷、钾养分相对吸收量划分土壤磷、钾丰缺指标更符合生产实际,并据此提出了微酸性潴育水稻土双季稻磷、钾丰缺指标。采用一元二次回归模型,拟合了不同肥力条件下水稻的氮、磷、钾肥... 分析比较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关系,认为根据磷、钾养分相对吸收量划分土壤磷、钾丰缺指标更符合生产实际,并据此提出了微酸性潴育水稻土双季稻磷、钾丰缺指标。采用一元二次回归模型,拟合了不同肥力条件下水稻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依据模型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目标产量)下水稻的氮肥推荐用量和不同土壤肥力磷、钾丰缺等级的水稻磷、钾推荐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稻土 双季稻 指标体系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H_(2)O_(2)改性和HNO_(3)/H_(2)SO_(4)改性生物质炭对一种酸性水稻土吸附Cd(Ⅱ)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娴 徐仁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6-1023,共8页
选择稻草、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作为制备生物质炭的原料,分别用H_(2)O_(2)和HNO_(3)/H_(2)SO_(4)对生物质炭进行改性处理,以未改性的生物质炭和HCl处理的生物质炭作为对照。按土重3%的比例向采自安徽郎溪的酸性水稻土中添加上述生物质炭... 选择稻草、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作为制备生物质炭的原料,分别用H_(2)O_(2)和HNO_(3)/H_(2)SO_(4)对生物质炭进行改性处理,以未改性的生物质炭和HCl处理的生物质炭作为对照。按土重3%的比例向采自安徽郎溪的酸性水稻土中添加上述生物质炭,在经历一个干湿交替周期后,进行Cd(Ⅱ)吸附/解吸试验,研究添加生物质炭对水稻土吸附Cd(Ⅱ)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均有效增加了生物质炭表面的质子结合位点数,且HNO_(3)/H_(2)SO_(4)改性对生物质炭表面羧基官能团的扩增效果更显著。官能团的增加使得添加了HNO_(3)/H_(2)SO_(4)改性生物质炭的水稻土对Cd(Ⅱ)的专性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因此,添加HNO_(3)/H_(2)SO_(4)改性生物质炭可作为酸性水稻土吸附固定重金属Cd的一种新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改性 HNO_(3)/H_(2)SO_(4)改性 生物质炭 酸性水稻土 Cd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蘖高峰期施石灰对酸性水稻土中籼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开照 《中国稻米》 2013年第1期67-68,共2页
分析了酸性水稻土田块水稻分蘖高峰期施用不同用量的石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5.4左右的扁石泥田,水稻分蘖高峰期每hm2施用石灰750~1 000 kg效果最好。
关键词 酸性水稻土 石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酸性水稻土磷素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天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7年第1期29-37,共9页
磷是植物营养的必需元素之一,它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磷在土壤中的形态,合理施用磷肥,增加作物的磷素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多年以来,都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来的工作由... 磷是植物营养的必需元素之一,它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磷在土壤中的形态,合理施用磷肥,增加作物的磷素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多年以来,都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来的工作由张守敬做了总结。蒋柏藩等(1963)曾对我国南方水稻土各级形态磷与作物营养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认为磷酸铁是水稻土的主要磷源。上述研究为后来研究土壤磷素转化、固定以及有效磷测试法等奠定了基础。我国土壤磷素的研究近几年来也做了一些工作,但系统地报道酸性水稻土磷素状况的研究尚少。我们于1983~1984年曾对洞庭湖区稻田土壤有效磷及土壤的磷形态做了一些相关校验研究,初步确定Olsen法对湖区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适宜性,并提出8ppm(P)左右是水稻施用磷肥效应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5~1986年对我省酸性水稻土的磷素状况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本文拟对酸性水稻土的磷形态、磷的固定、以及与有效磷的关系等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为这类水稻土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素 壤样品 酸性水稻土 速效磷 有效磷 酸性 酸性 固磷率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稻土有效态砷与糙米砷含量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志丰 袁雨珍 庞妍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8-1335,共8页
为了更好地探究酸性水稻土中有效态砷和糙米砷含量的相关性,通过比较4种浸提剂CaCl_(2)-DTPA (0.01 mol/L)、NaHCO_(3)(0.5 mol/L)、NH_(4)H_(2)PO_(4)(0.05 mol/L)和HNO_(3)(0.43 mol/L)提取酸性水稻土中有效砷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4... 为了更好地探究酸性水稻土中有效态砷和糙米砷含量的相关性,通过比较4种浸提剂CaCl_(2)-DTPA (0.01 mol/L)、NaHCO_(3)(0.5 mol/L)、NH_(4)H_(2)PO_(4)(0.05 mol/L)和HNO_(3)(0.43 mol/L)提取酸性水稻土中有效砷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4种浸提剂提取的土壤有效态砷与其糙米砷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HNO_(3)(0.43 mol/L)提取的土壤有效态砷与糙米砷含量的相关性最高为0.828,土壤有效态砷平均提取率最高为8.63。选择HNO_(3)(0.43 mol/L)为提取酸性水稻土有效态砷的最优浸提剂,进一步优化浸提剂的提取条件,确定土液比1∶10、振荡时间120 min和振荡速度200 r/min为酸性水稻土有效态砷最佳提取条件,土壤有效态砷与糙米砷含量的相关性最高为0.831。HNO_(3)(0.43 mol/L)提取酸性水稻土中有效砷的方法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提取的土壤有效砷和糙米砷的相关性好,确定为酸性水稻土有效态砷的提取方法,为科学评价酸性水稻土壤有效态砷与糙米砷的生物有效性以及酸性水稻土壤砷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稻土 有效态砷 浸提剂 液比 振荡时间 振荡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施大豆豆粕及豆粕炭对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吴艳 柳开楼 +2 位作者 张景云 宋惠洁 胡丹丹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0-204,共5页
为探讨大豆豆粕及其炭化还田对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豆粕2250kg/hm^(2)(A1)、豆粕4500kg/hm^(2)(A2)、豆粕炭2250kg/hm^(2)(B1)、豆粕炭4500kg/hm^(2)(B2)和常规施肥(CK),分析不同... 为探讨大豆豆粕及其炭化还田对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豆粕2250kg/hm^(2)(A1)、豆粕4500kg/hm^(2)(A2)、豆粕炭2250kg/hm^(2)(B1)、豆粕炭4500kg/hm^(2)(B2)和常规施肥(CK),分析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豆粕和豆粕炭均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P<0.05),A1、A2、B1和B2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11.1%、13.3%、8.3%和9.8%,且A1和A2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B1和B2处理。水稻收获后,A1、A2、B1和B2处理土壤pH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0.32、0.33、0.11和0.22;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2.40%、33.76%、11.93%和22.99%;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34%、5.33%、9.78%和7.95%;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3.21%、28.78%、18.96%和24.18%。与CK处理相比,增施豆粕和豆粕炭处理产值增加,但纯收益及产投比降低,均表现为CK>A1>B1>A2>B2。因此,与豆粕炭相比,豆粕可作为较好的土壤改良剂培肥改良酸性水稻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豆粕炭 酸性水稻土 壤PH
原文传递
酸性水稻土施用硅钙镁肥对超级稻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逊忠 梁昌贵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2期34-37,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水稻土施用硅钙镁肥对超级稻生长发育、抗逆性、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具有促进作用。正常施肥+硅钙镁肥375 kg/hm2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最好;正常施肥+硅钙镁肥525 kg/hm2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最差。因此... 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水稻土施用硅钙镁肥对超级稻生长发育、抗逆性、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具有促进作用。正常施肥+硅钙镁肥375 kg/hm2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最好;正常施肥+硅钙镁肥525 kg/hm2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最差。因此,硅钙镁肥施用量以375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稻土 硅钙镁肥 超级稻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酸性水稻土培肥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邬石根 张洪良 +1 位作者 龙光霞 梁志军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3期20-25,共6页
以贺州当地常规稻为材料,针对贺州市酸性水稻土,通过2年(2014-2015)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延续2年后,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31 g/kg,平均... 以贺州当地常规稻为材料,针对贺州市酸性水稻土,通过2年(2014-2015)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延续2年后,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31 g/kg,平均增幅为9.00%,其中,第1年(2014年)平均增加1.59 g/kg,占总增量的68.83%;2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全氮平均增加0.06 g/kg,平均增幅3.42%,速效磷平均增加1.41 mg/kg,平均增幅4.03%,速效钾平均增加3.44 mg/kg,平均增幅5.41%;3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秸秆还田第1年和第2年分别平均增产5.02%和6.84%,增产效应以第1年为最明显,此外,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因区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以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酸性水稻土 肥培肥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稻土重金属钝化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原瑞芬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1期124-131,共8页
为了探究低积累水稻品种、土壤钝化剂及叶面阻控剂对酸性水稻土壤中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0种低积累水稻品种、7种土壤调理剂和5种叶面阻控剂在福建省仙游县度尾镇酸性水稻土耕地开展大田试验,设置3类试验区:低积累水稻品种... 为了探究低积累水稻品种、土壤钝化剂及叶面阻控剂对酸性水稻土壤中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0种低积累水稻品种、7种土壤调理剂和5种叶面阻控剂在福建省仙游县度尾镇酸性水稻土耕地开展大田试验,设置3类试验区:低积累水稻品种验证实验区、叶面阻控剂验证实验区和土壤调理剂验证实验区,并对成熟后水稻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以期筛选出适宜于酸性水稻土的大田安全利用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针对Cd污染酸性水稻土,推荐低积累水稻品种为甬优1540,土壤调理剂为天象1号或楚戈。试验采用的含有机硅的叶面阻控剂虽然有一定的钝化效果,但存在导致糙米As含量超标的情况,建议存在Cd、As污染的酸性水稻土田间慎用有机硅叶面阻控剂,或继续研究筛选适宜的其他阻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修复技术 酸性水稻土 低积累水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应用于酸性水稻土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易妍睿 吴润 +1 位作者 游秋香 李晶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45-1047,1051,共4页
连续两季施用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对湖北省水稻产区酸性水稻土基本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的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对土壤的pH均有提高,提高值最高达0.29;土壤硅铝率提高0.23;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有一定影响,增... 连续两季施用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对湖北省水稻产区酸性水稻土基本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的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对土壤的pH均有提高,提高值最高达0.29;土壤硅铝率提高0.23;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有一定影响,增加幅度最高达1.90 cmol(+)/kg;对水稻结实率提高幅度达5.56%,千粒重增加0.73 g;对土壤容重及耕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影响不大。表明在酸性较重土壤中施用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可以改善土壤酸性、硅铝率和提高阳离子交换量,对土壤结构和其他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钙壤调酸剂 酸性水稻土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欣荣Ⅱ土壤调理剂改良酸性水稻土及 水稻降镉效果研究
19
作者 蒲昌文 冉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00169-00173,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台湾益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益欣荣Ⅱ土壤调理剂,对酸性水稻土改良、土壤有效镉钝化、水稻增产增收以及控制水稻对镉的吸收等方面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增施该调理剂20 kg,水稻增产超过5%;每667 m2增施40 kg以上,水...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台湾益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益欣荣Ⅱ土壤调理剂,对酸性水稻土改良、土壤有效镉钝化、水稻增产增收以及控制水稻对镉的吸收等方面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增施该调理剂20 kg,水稻增产超过5%;每667 m2增施40 kg以上,水稻增产达显著水平;每667 m2增施60 kg,水稻增产超过10%。用Excel能很好地拟合该调理剂用量与水稻产量的一次、二次、三次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显著以上,用二次回归方程计算该调理剂最高产量用量为76.6 kg/667 m2,最佳经济用量为35 kg/667 m2。该调理剂对酸性水稻土改良效果较好,能明显提高土壤pH值和盐基饱和度,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效锰;对钝化土壤有效镉有一定作用,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稻土 壤调理剂 壤有效镉 稻谷 利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稻土施用石灰对糙米镉吸收的影响
20
作者 王月胜 曹菊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2期78-79,共2页
以酸性水稻田为对象,开展以施用石灰、优化水分管理、施用土壤钝化剂和采用低镉品种等措施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验,进行糙米对镉吸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对降低糙米镉含量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适合在中毒镉污染的... 以酸性水稻田为对象,开展以施用石灰、优化水分管理、施用土壤钝化剂和采用低镉品种等措施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验,进行糙米对镉吸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对降低糙米镉含量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适合在中毒镉污染的酸性水稻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稻土 施用石灰 糙米镉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