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酵母可同化氮对桑葚酒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克英 娄芳慧 +2 位作者 袁贵英 徐明辉 石明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45,共6页
通过在桑葚酒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可同化氮,探究桑葚酒发酵过程中总黄酮、总酚、花色苷、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及抗氧化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240mg N/L的酵母可同化氮,可在发酵前期加快总黄酮、总酚、DNJ功能成分溶出。... 通过在桑葚酒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可同化氮,探究桑葚酒发酵过程中总黄酮、总酚、花色苷、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及抗氧化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240mg N/L的酵母可同化氮,可在发酵前期加快总黄酮、总酚、DNJ功能成分溶出。当发酵时间为3 d、3 d、6 d时,其含量最高,分别为3 432.57 mg/L、965.48 mg/L、121.27 mg/L。当发酵时间为3 d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最高,分别为1 459.46 mg/L、3 400.43 mg/L、3 323.00 mg/L。表明添加酵母可同化氮可以提高桑葚酒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酒 酵母可同化氮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可同化氮含量对低产硫化氢酿酒酵母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芳利 冯文倩 +3 位作者 何沛莹 宋育阳 秦义 刘延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24,共5页
该研究以3株本土低产硫化氢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1y5、182y12和174y1为研究对象,研究酵母可同化氮(YAN)的质量浓度对其发酵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菌株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初始YAN质量浓度的升高,酵母... 该研究以3株本土低产硫化氢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1y5、182y12和174y1为研究对象,研究酵母可同化氮(YAN)的质量浓度对其发酵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菌株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初始YAN质量浓度的升高,酵母的生物量越大,发酵周期越短;发酵后模拟酒的挥发酸含量和pH值升高;初始YAN质量浓度对菌株产H2S的影响不同。初始YAN质量浓度与CO2平均释放速率、挥发酸含量、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最大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2S释放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且在发酵过程中H2S的释放量与发酵后模拟酒的pH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酿酒酵母41y5和182y12相比,酿酒酵母174y1在4个初始YAN质量浓度下,生物量均最高,发酵周期均最短,发酵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可同化氮 硫化氢 酿酒酵母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色期喷施尿素对酿酒葡萄生理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明 王晶 +1 位作者 马婷慧 王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58,共7页
【目的】针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氮肥施用不合理引发的酿酒葡萄成熟过快、浆果中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不足导致发酵终止等问题,探究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尿素对酿酒葡萄光能利用、生理抗性、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 【目的】针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氮肥施用不合理引发的酿酒葡萄成熟过快、浆果中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不足导致发酵终止等问题,探究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尿素对酿酒葡萄光能利用、生理抗性、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0‰、1‰、1.5‰、2‰、2.5‰、3‰、3.5‰浓度的尿素3次,测定酿酒葡萄生理、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等相关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在酿酒葡萄转色期,适量的叶面补氮能显著改善酿酒葡萄浆果品质,且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酿酒葡萄叶片光合效率、生理及浆果品质等指标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2.0‰浓度喷施下,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超氧歧化酶、单宁含量的效果最佳,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6.10%、38.46%、14.65%和19.51%。而喷施2.5‰浓度能显著提高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叶绿素、过氧化氢酶、穗长、粒径、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花色苷、总酚和酵母可同化氮,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54.53%、26.32%、13.66%、264.61%、20.99%、44.47%、42.55%、4.50%、3.18%、108.13%、33.71%和54.85%。喷施3.5‰浓度显著提高叶面积、脯氨酸、丙二醛,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30.80%、156.21%和48.04%。【结论】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2.5‰浓度的尿素能显著增加叶片光合利用效率,增强酿酒葡萄叶片生理抗性,提高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改善酿酒葡萄浆果品质,进而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造优质葡萄酒提供优质葡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尿素 品质 酵母可同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汁中酵母可同化氮测定方法比较
4
作者 谢克英 袁贵英 +2 位作者 韩芳 柴梦颖 乔宝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5-250,共6页
为顺利完成果酒发酵过程,酿酒前了解果酒发酵液的酵母可同化氮情况非常必要。分别采用精确法(氨基酸分析仪法、靛酚蓝比色法)和速测法(甲醛值法)两种方法测定了不同品种不同园区的18个桑葚汁样品游离氨基酸浓度、铵离子浓度和可同化氮浓... 为顺利完成果酒发酵过程,酿酒前了解果酒发酵液的酵母可同化氮情况非常必要。分别采用精确法(氨基酸分析仪法、靛酚蓝比色法)和速测法(甲醛值法)两种方法测定了不同品种不同园区的18个桑葚汁样品游离氨基酸浓度、铵离子浓度和可同化氮浓度,比较了这两种方法测量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园区桑葚汁中都含有17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浓度及游离氨基酸总浓度差异较大。游离铵离子和甲醛值法测定可同化氮不同品种不同园区差异较大。精确法测定可同化氮浓度均低于速测法测定结果。两种方法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1736X+0.7901,且相关系数可达0.9967。可以用甲醛值法快速测定桑葚汁中可同化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汁 酵母可同化氮 氨基酸 铵离子 甲醛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的筛选
5
作者 孙鲁星 刘豆豆 +3 位作者 杨涵钰 庞红勋 刘延琳 姜娇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脯氨酸是葡萄汁中含量最为丰富的α-氨基酸之一,但难以被酵母利用。为筛选出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本研究对靛红衍生化比色法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脯氨酸的最佳检测条件;在以脯氨酸为唯一氮源的模拟葡萄汁中检测了17个酿酒酵母... 脯氨酸是葡萄汁中含量最为丰富的α-氨基酸之一,但难以被酵母利用。为筛选出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本研究对靛红衍生化比色法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脯氨酸的最佳检测条件;在以脯氨酸为唯一氮源的模拟葡萄汁中检测了17个酿酒酵母菌株对脯氨酸的利用特性,于含有不同水平酵母可同化氮(YAN)和脯氨酸的模拟汁中检测菌株发酵后的脯氨酸残留量,计算脯氨酸利用率。结果表明,在100 mg·L^(-1) YAN+350 mg·L^(-1)脯氨酸和250 mg·L^(-1) YAN+200 mg·L^(-1)脯氨酸的条件下,与450 mg·L^(-1) YAN相比,酿酒酵母的平均发酵速率减缓了22.98%和12.15%,其中本土酿酒酵母LFP525的脯氨酸利用率达69.42%与62.31%,高出EC1118商业酿酒酵母5.42个百分点与11.29个百分点,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酿酒酵母 脯氨酸 酒精发酵 酵母可同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对葡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新节 姜凯凯 +2 位作者 孙玉霞 张将 王霄倩 《酿酒科技》 2016年第8期44-48,共5页
选取云南省德钦县阿东、红坡、东水和布村4个村庄葡萄园的赤霞珠葡萄,测定葡萄汁中氨基酸和酵母可同化氮含量,并对所酿葡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葡萄汁中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与葡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选取云南省德钦县阿东、红坡、东水和布村4个村庄葡萄园的赤霞珠葡萄,测定葡萄汁中氨基酸和酵母可同化氮含量,并对所酿葡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葡萄汁中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与葡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葡萄酒中异丁醇与葡萄汁中缬氨酸含量相关,葡萄酒中乙酸己酯和乙酸乙酯与葡萄酒中丝氨酸含量相关,葡萄酒中总酯与葡萄汁中总氨基酸含量相关;葡萄酒中正己醇和苯甲醇、乙酸苯乙酯、己酸和辛酸与葡萄汁中的酵母可同化氮含量呈正相关,而异丁醇和丁二酸二乙酯与葡萄汁中的酵母可同化氮含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酵母可同化氮 挥发性化合物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色期叶面氮素调控对酿酒葡萄‘赤霞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舒 王晶 +1 位作者 马婷慧 王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23-329,共7页
宁夏贺兰山东麓现阶段水肥一体轻简化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对氮素营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氮肥施用方式可能会引发酿酒葡萄成熟过快、浆果内含物累计不足、果皮中酵母可同化氮偏低等问题。以喷清水为对照,在酿酒葡萄转色... 宁夏贺兰山东麓现阶段水肥一体轻简化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对氮素营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氮肥施用方式可能会引发酿酒葡萄成熟过快、浆果内含物累计不足、果皮中酵母可同化氮偏低等问题。以喷清水为对照,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内叶面喷施硫酸铵、硝酸铵钙、尿素、苯丙氨酸及谷氨酸5种水溶性氮源,研究不同氮源对酿酒葡萄‘赤霞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色期叶面氮素调控的葡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以硫酸铵处理最佳,高达29.21%;花色苷在尿素处理下含量高达2.28mg/g,较其余氮素处理提高16.33%~55.10%;单宁含量以苯丙氨酸处理最佳,高达19.88 mg/g;总酚含量在苯丙氨酸处理下高达19.56 mg/g,较其余氮素处理提高8.91%~27.34%。综合分析得出,转色期叶面喷施苯丙氨酸和尿素两种氮源均可改善酿酒葡萄生长发育,提升浆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酿酒葡萄 转色期 酵母可同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氮方式对酿酒葡萄转色期生理调节及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陈贺婷 王晶 +1 位作者 马婷慧 王锐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氮肥在促进酿酒葡萄营养生长的同时还能有效调节其生殖生长,补氮时期和补氮方式对于协调葡萄营养生理和品质构成的关系尤为重要,尤其在葡萄品质形成最为关键的转色期进行氮素调控对浆果品质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以8年生酿酒葡萄品种“... 氮肥在促进酿酒葡萄营养生长的同时还能有效调节其生殖生长,补氮时期和补氮方式对于协调葡萄营养生理和品质构成的关系尤为重要,尤其在葡萄品质形成最为关键的转色期进行氮素调控对浆果品质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以8年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研究对象,在葡萄转色期内以清水为对照,设置叶面喷施、滴灌补氮、喷滴结合和减量补氮4种补氮方式,研究补氮方式对葡萄生理、品质和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相比,4种补氮方式均能提高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滴灌补氮能有效增加叶片叶面积、水分利用率和叶绿素b含量,其中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81.53%;葡萄浆果的单宁、花色苷和总酚提升效果在叶面喷施氮素时分别显著提高11.69%、99.19%、21.60%;减量补氮可以显著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与积累,同时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加16.15%;喷滴结合提升叶片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和酵母可同化氮含量的效果最佳,分别显著增加35.15%、38.46%和53.04%,同时百粒重显著提高44.88%。综合评价发现,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通过叶面喷施和滴灌追施的补氮方式是调节酿酒葡萄生理、改善葡萄浆果品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方式 果形指数 果实品质 酵母可同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调酸酿造水蜜桃果酒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阳 吉姆·哈迪 曾令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分别使用S1568凝胶型、S2568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蜜桃果汁进行增酸处理后酿造果酒,以添加酒石酸处理作为对照。考察两种树脂流出液的pH值和可同化氮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不同处理对水蜜桃果汁及果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特征的影响。结... 分别使用S1568凝胶型、S2568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蜜桃果汁进行增酸处理后酿造果酒,以添加酒石酸处理作为对照。考察两种树脂流出液的pH值和可同化氮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不同处理对水蜜桃果汁及果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树脂均可有效降低水蜜桃果汁pH值,处理量约为40倍柱床体积,树脂对果汁的含氮组分也有吸附作用。将pH值调至3.5时,树脂处理后的果汁中矿物元素、总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草酸和奎宁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S1568凝胶型树脂对有机成分吸附量较少,处理后的果酒口感平衡性、香气质量优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因此更适合用于水蜜桃果酒调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果酒 离子交换树脂 调酸 酵母可同化氮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