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原料产地的散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冀勇 赵志文 +1 位作者 杨大伟 王升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
为了解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的原料来源和分类关系,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XRF)测量了北宋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当阳峪窑酱釉瓷胎的原料产地相对比较集中,白地黑花瓷... 为了解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的原料来源和分类关系,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XRF)测量了北宋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当阳峪窑酱釉瓷胎的原料产地相对比较集中,白地黑花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分散,两种瓷胎的原料产地表现出明显差别;酱釉瓷外表面酱釉和白地黑花瓷白釉的主量化学组成有所不同,研究表明两种瓷器的釉料产地和配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阳峪窑 酱釉瓷 白地黑花瓷 X射线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酱釉瓷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胡永刚 《山东陶瓷》 CAS 2015年第5期19-21,共3页
文章叙述了耀州窑酱釉瓷的复仿制过程,分析了坯料、釉料配方、烧成制度及其他原因对酱釉瓷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耀州窑 酱釉瓷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王子”张浦生与一件明洪武酱釉瓷爵
3
作者 萧卫基 《东方收藏》 2020年第6期34-37,共4页
2010年冬,"青花王子"张浦生先生率上海社科院研究生班的19名学生到北京大都会馆参观古陶瓷展览。青瓷邨的一件旧藏引起张老极大的兴趣,他当即决定现场给同学们开课(图1),即兴讲解这件令他爱不释手的古陶瓷精品——明洪武时期... 2010年冬,"青花王子"张浦生先生率上海社科院研究生班的19名学生到北京大都会馆参观古陶瓷展览。青瓷邨的一件旧藏引起张老极大的兴趣,他当即决定现场给同学们开课(图1),即兴讲解这件令他爱不释手的古陶瓷精品——明洪武时期的酱釉瓷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洪武 酱釉瓷 上海社科院 古陶瓷 张浦生 青花 旧藏 王子
原文传递
广州沙边窑出土窑具及瓷器化学组成研究
4
作者 牛沛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广州沙边窑出土的窑具、青釉、酱釉瓷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胎都使用了含铝较高的原料,窑具中杂质较多,而瓷胎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钾。瓷釉中的钙和钾含量相近,同为主要助熔剂,所以瓷釉多为钙碱釉...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广州沙边窑出土的窑具、青釉、酱釉瓷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胎都使用了含铝较高的原料,窑具中杂质较多,而瓷胎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钾。瓷釉中的钙和钾含量相近,同为主要助熔剂,所以瓷釉多为钙碱釉。通过与西村窑同类型瓷器样品成分的比较,发现二者虽具有相似的制瓷工艺,但西村窑产品的胎、釉具有明显的高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边窑 窑具 釉瓷 酱釉瓷 成分分析 西村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泾县琴溪窑址调查与初探
5
作者 刘东 王丹丹 《福建文博》 2020年第2期18-25,共8页
泾县琴溪窑是安徽皖南地区唐宋时期的一处重要古瓷窑场,不仅规模大、产品种类丰富,而且窑址保存状况良好。1984年被发现以来,其青釉瓷产品受到安徽古陶瓷界关注。2018年12月,本院人员对琴溪窑址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了除青釉瓷之外的酱... 泾县琴溪窑是安徽皖南地区唐宋时期的一处重要古瓷窑场,不仅规模大、产品种类丰富,而且窑址保存状况良好。1984年被发现以来,其青釉瓷产品受到安徽古陶瓷界关注。2018年12月,本院人员对琴溪窑址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了除青釉瓷之外的酱釉瓷、青白瓷、青釉褐彩瓷等产品,进一步深入了对琴溪窑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县琴溪窑 釉瓷 酱釉瓷 青白瓷 褐彩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定之谜
6
作者 刘菲 《中华遗产》 2024年第6期100-105,共6页
定窑中的“紫定”,究竟是何种颜色?历史上一直是众说纷绘。经过专家们的调查研究,“紫定”之“紫”,很可能是酱褐色。酱釉瓷器模仿酱色漆器烧制,遍及大江南北,形成了庞大的体系。“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这是元人刘祁在《归潜志》中。
关键词 紫定 花瓷 酱釉瓷 《归潜志》 颜色
原文传递
淮上瓷珍——寿州窑瓷器釉色流变及美学风格研究
7
作者 朱秀丽 《收藏家》 2022年第10期75-78,共4页
寿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窑场之一,窑址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观家岗、余家沟、外窑等地。创烧于南北朝晚期,兴盛于隋唐,唐朝末年逐渐衰落,窑火延续到北宋,前后有400余年历史。寿州窑以烧造青瓷、黄釉瓷为主,同时创造了玄色之美,成功... 寿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窑场之一,窑址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观家岗、余家沟、外窑等地。创烧于南北朝晚期,兴盛于隋唐,唐朝末年逐渐衰落,窑火延续到北宋,前后有400余年历史。寿州窑以烧造青瓷、黄釉瓷为主,同时创造了玄色之美,成功烧制了黑釉瓷和酱釉瓷。本文从寿州窑起源入手,探讨其发展脉络和釉色流变,在器物赏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寿州窑瓷器的艺术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州窑 釉瓷 安徽省淮南市 釉瓷 艺术之美 酱釉瓷 瓷器 美学风格
原文传递
质感陈炉古镇
8
作者 唐小刚(文/图) 《中华民居》 2023年第4期61-66,共6页
陈炉古镇是重要的耀瓷产区,以烧造青、白、黑和酱釉瓷而闻名,享有“渭北瓷都”之美誉。走进陈炉古镇,至今依然可以找到部分耀瓷古窑址。也许有人会问:最早的耀瓷产于黄堡镇,为什么后来迁移到陈炉镇了呢?据专家推测,这是由于黄堡镇自身... 陈炉古镇是重要的耀瓷产区,以烧造青、白、黑和酱釉瓷而闻名,享有“渭北瓷都”之美誉。走进陈炉古镇,至今依然可以找到部分耀瓷古窑址。也许有人会问:最早的耀瓷产于黄堡镇,为什么后来迁移到陈炉镇了呢?据专家推测,这是由于黄堡镇自身高岭土资源匮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堡镇 耀瓷 古窑址 高岭土资源 酱釉瓷 陈炉镇 烧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