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
作者 方海明 王佳佳 章礼久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评价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方法 9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1例,口服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照组47例,口服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两组疗程均为3... 目的评价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方法 9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1例,口服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照组47例,口服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两组疗程均为3 d,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并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用药后症状明显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 曲美布汀 急性胃肠炎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晓 邹龙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6期3318-3321,共4页
目的分析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在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200例,将其按随机数... 目的分析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在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2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单独用药,1.5 g/次,每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研究组给予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联合用药,蒙脱石散3 g/次,每日3次。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PCT、IL-6、IL-8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腹泻、呕吐、腹痛、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81±0.24)分比(1.12±0.24)分,(0.73±0.22)分比(1.06±0.22)分,(0.90±0.25)分比(1.19±0.24)分,(2.44±0.47)分比(3.37±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PCT、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93±0.37)μg/L比(0.97±0.16)μg/L,(19.28±4.44)ng/L比(7.81±2.17)ng/L,(37.33±12.01)ng/L比(26.46±10.7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46±0.78)d比(4.03±1.23)d,(1.26±0.32)d比(3.21±0.57)d,(2.75±0.85)d比(5.09±1.52)d,(2.31±0.29)d比(5.32±1.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胃肠炎可有效改善细菌感染程度,消除细胞炎症,降低血清PCT、IL-6、IL-8水平,显著改善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酪酸杆菌 双歧杆菌 蒙脱石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新辉 张健 刘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与马来酸曲美布汀二药联合用于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口服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 目的探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与马来酸曲美布汀二药联合用于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口服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单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服药3天后,评价两组患者急性胃肠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单项积分及总积分均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治疗组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菌与马来酸曲美汀联合用于急性胃肠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可很好的改善患者症状,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杆菌 双歧杆菌 马来酸曲美汀 急性胃肠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杆菌对水浸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的防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敏 黄珏玮 +4 位作者 付瑶阳 张浩 方思维 郭雷 王方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24-26,1,共4页
目的探讨酪酸杆菌对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预防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酪酸杆菌组各10只。酪酸杆菌组予酪酸杆菌菌液0.4 m L(5×108cfu)灌胃,1次/d,连续5天。末次灌胃后饥饿24 h,模型组与酪酸杆菌... 目的探讨酪酸杆菌对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预防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酪酸杆菌组各10只。酪酸杆菌组予酪酸杆菌菌液0.4 m L(5×108cfu)灌胃,1次/d,连续5天。末次灌胃后饥饿24 h,模型组与酪酸杆菌组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作小鼠胃溃疡模型。造模结束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测定溃疡面积并计算溃疡面积百分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胃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检测胃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酪酸杆菌组溃疡面积明显下降(P<0.01);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较轻;胃黏膜层细胞PCNA表达量显著增加;胃组织MDA含量下降,SOD、CAT活性明显提高(P均<0.01)。结论酪酸杆菌可能通过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减小溃疡面积,减轻胃部病理变化,对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发挥明显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抗溃疡药 酪酸杆菌 防治作用 氧化应激 水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常规三联方案治疗难治性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5
作者 侯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139-140,145,共3页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常见致病因素。近年来有研究表示,HP感染与肝胆胰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同样有关联。目前对HP阳性胃溃疡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联用的三联疗法,以抗生素为基础,主要依赖抗生...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常见致病因素。近年来有研究表示,HP感染与肝胆胰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同样有关联。目前对HP阳性胃溃疡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联用的三联疗法,以抗生素为基础,主要依赖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旋杆菌。随着抗生素的广谱应用,其耐药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有所提升,导致三联疗法获益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HP阳性 三联疗法 双歧杆菌 酪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朱颖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0期47-47,共1页
目的:观察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06例,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酪酸杆菌双歧杆... 目的:观察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06例,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只服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9.25%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92%的治愈率,P〈0.05。结论:采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值得在临床推广,让更多的急性胃肠炎患者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杆菌 双歧杆菌 马来酸曲美布汀 急性胃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钟利春 李昌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耐受性良好,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可较强抑制病原菌生长,蒙脱石散可有效吸附、消除病原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二者联用可有效降低细菌感染程度,减轻细胞炎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 蒙脱石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酪酸杆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病11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酪酸杆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补液、抗炎、抗病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复方酪酸杆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补液、抗炎、抗病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酪酸杆菌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复方酪酸杆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优于蒙脱石散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酪酸杆菌活菌散 小儿腹泻 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静 周奇慧 李康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4期473-474,共2页
目的探讨酪酸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92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酪酸... 目的探讨酪酸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92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酪酸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肠黏膜屏障状态(DAO、D-LAC)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DAO、D-LA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清DAO、D-L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酪酸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肠黏膜屏障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杆菌 蒙脱石散 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杆菌联合谷氨酰胺对应激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东晖 于泳 +2 位作者 刘志强 李付广 郑鹏远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4-549,共6页
目的 研究肠道黏膜通透性在IB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评价酪酸杆菌联合谷氨酰胺干预的作用.方法 5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谷氨酰胺组、酪酸杆菌组和联合干预组5组,避水试验诱导建立应激IBS小鼠模型.... 目的 研究肠道黏膜通透性在IB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评价酪酸杆菌联合谷氨酰胺干预的作用.方法 5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谷氨酰胺组、酪酸杆菌组和联合干预组5组,避水试验诱导建立应激IBS小鼠模型.1.5%甲基纤维素灌胃染色粪便法检测小鼠排便时间和粪便含水量,HE染色法评价肠道病理损伤,结肠膨胀试验检测内脏敏感性.检测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和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1、胞质附着蛋白、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跨膜蛋白(ZOL-1)]蛋白水平变化评价空肠通透性改变,评价酪酸杆菌联合谷氨酰胺干预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小鼠排便时间[(100.40±14.80) min比(75.88±12.20) min]明显缩短、粪便含水量[(54.76±9.98)%、(74.95±7.15)%]增加明显(t=3.692、4.023,P=0.002、0.002),最低阈值显著降低[(40.87±4.82) mmHg(1 mmHg=0.133 kPa)比(27.80±3.18) mmHg;t=8.761,P<0.01],空肠黏膜损伤评分增加(0.50±0.15比2.60±0.97;t=6.034,P<0.01);肠道通透性包括血清D-乳酸[(913.6±90.1) ng/L比(1 476.0±246.8) ng/L]、二胺氧化酶[(3 391.0±256.9) ng/L比(5 096.0±725.2) ng/L]水平显著增加(t=40.920、29.810,P均<0.05),紧密连接蛋白ZOL-1 (0.165±0.005、0.119±0.003)、闭锁蛋白1(0.104±0.016比0.022±0.006)表达显著降低(t=19.830、19.830,P均<0.01).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谷氨酰胺组、酪酸杆菌组和联合干预组经灌胃干预后,排便时间增加[(90.50±3.78)、(97.56±8.79)、(99.89±11.90) min]、粪便含水量降低[(69.33±6.71)%、(58.07±8.97)%、(56.74±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20、8.740,P均<0.01),而酪酸杆菌组和联合干预组效果最佳(F=2.481、4.874,P均<0.05);最低阈值显著增高[(31.80±2.69)、(36.04±5.06)、(38.93±3.30) mmHg,F=2.420,P<0.05)],联合干预组效果最佳(F= 3.550,P<0.01);空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2.00±0.94、1.30±0.68、1.30±0.48,F= 11.350,P<0.01).谷氨酰胺组、酪酸杆菌组和联合干预组经灌胃干预后,血清中D-乳酸[(1 370.0±78.9)、(1 066.0±155.5)、(1 039.0±129.0)ng/L],二胺氧化酶[(4 808.0±477.4)、(3 713.0±595.0)、(3 725.0±615.9) ng/L]水平均显著降低(F=37.480、27.670,P均<0.01).谷氨酰胺组、酪酸杆菌组和联合干预组ZOL-1水平(0.126±0.014、0.125±0.006、0.138±0.004)及闭锁蛋白-1(0.037±0.013、0.073±0.028、0.078±0.027)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67、10.630,P均<0.05);联合干预组ZOL-1改善程度优于酪酸杆菌组(t=5.457,P<0.05).结论 避水试验诱导小鼠内脏高敏状态和肠道通透性增加,降低肠上皮屏障功能,酪酸杆菌和谷氨酰胺能够较好地恢复内脏敏感性及肠黏膜上皮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紧密连接蛋白 肠道通透性 酪酸杆菌 谷氨酰胺
原文传递
酪酸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彩云 刘来亭 +1 位作者 杜灵广 李忠建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3-45,共3页
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酪酸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4组饲料分别是处理1为1‰酪酸芽孢杆菌+基础日粮组;处理... 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酪酸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4组饲料分别是处理1为1‰酪酸芽孢杆菌+基础日粮组;处理2为3‰酪酸芽孢杆菌+基础日粮组;处理3为5‰酪酸芽孢杆菌+基础日粮组;处理4为对照组即抗生素+基础日粮组。结果表明:处理1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处理2的饲料增重比显著低于抗生素对照组。处理3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抗生素对照组。处理3组的IgG水平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另外,处理2和处理3组的C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酪酸芽孢杆菌有降低血清尿素氮和提高血清IgA水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芽孢杆菌 生产性能 免疫机能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5
12
作者 戚薇 何玉慧 +1 位作者 李安东 王海宽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8-21,共4页
验证了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比固体琼脂平板法更具有良好的厌氧性能,能准确地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单因素研究,L9(33)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g/L):胰蛋白胨... 验证了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比固体琼脂平板法更具有良好的厌氧性能,能准确地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单因素研究,L9(33)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g/L):胰蛋白胨10,葡萄糖8,酵母膏4.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 h,活菌数可达4.1×108 mL–1.培养基中添加K2HPO4 5 g/L、MgSO4.7H2O 0.2 g/L、MnSO4.H2O 0.2 g/L、CaCO3 1 g/L培养32 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高层半固体琼脂 饲料添加剂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低成本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戚薇 李安东 +3 位作者 尹娅凤 肖瑞峰 宗志友 王海宽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重点在于提高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活菌数量,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0/L,豆粕(中性蛋白酶水解3h)20g/L,玉米浆3g/L。用此培养基在3... 本文重点在于提高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活菌数量,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0/L,豆粕(中性蛋白酶水解3h)20g/L,玉米浆3g/L。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h,采用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活菌数可达8.2×10^8cfu/mL.培养基中添加K2HPO45g/L、MgSO4·7H2O0.2g/L、MnSO3·H2O0.2g/L培养32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可溶性淀粉 豆粕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酪酸芽孢杆菌对木薯渣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立民 刘圈炜 +5 位作者 刘海隆 晁哲 郑心力 王峰 黄丽丽 孙瑞萍 《广东饲料》 2016年第11期22-24,共3页
为研究复合酪酸芽孢杆菌对新鲜木薯渣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其中1个处理组为对照组,由70%鲜湿木薯渣、10%米糠、18%麦麸、2%硫酸铵组成,不接种菌种直接装入发酵罐密封,而另外3个处理组分别为试验1、试验2和试验3组,鲜湿木薯... 为研究复合酪酸芽孢杆菌对新鲜木薯渣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其中1个处理组为对照组,由70%鲜湿木薯渣、10%米糠、18%麦麸、2%硫酸铵组成,不接种菌种直接装入发酵罐密封,而另外3个处理组分别为试验1、试验2和试验3组,鲜湿木薯渣、麦麸、硫酸铵的用量与对照组相同,但添加不同比例的复合酪酸芽孢杆菌,复合酪酸芽孢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000、2000、3000m L/t。菌种接入后,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装入发酵罐密封,发酵30天后4个处理组分别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复合酪酸芽孢杆菌可以提升木薯渣的发酵香味(P<0.05),显著提高发酵木薯渣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发酵木薯渣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含量和p H(P<0.05)且以试验3组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结果最好。综合认为,复合酪酸芽孢杆菌以添加量3000m L/t时,发酵木薯渣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最高,建议生产中添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酪酸芽孢杆菌 木薯渣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筱筱 赵娜 +2 位作者 Manizha Abdul Rahim 王方岩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8期196-200,共3页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内生芽孢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已有应用。近年研究发现,该菌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不仅局限在调整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也有较突出的效应。该文特此综...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内生芽孢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已有应用。近年研究发现,该菌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不仅局限在调整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也有较突出的效应。该文特此综述,为其更为广泛的被认知、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生理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刚 《饲料研究》 CAS 2002年第5期8-12,共5页
通过对酪酸梭菌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最终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酪酸菌菌体得率和芽孢率均可达到较高水平。中试也取得相同的结果。
关键词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饲料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菌双岐杆菌二联活菌对早产小鼠CD4^+ T细胞CD28和PD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玢 秦道建 +3 位作者 唐宗生 陶雨琦 郑雨微 张士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对CD28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CD279)在早产小鼠CD4^+T细胞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米非司酮(RU486)腹腔注射无菌孕鼠建立早产模型。随机选择出生后第1天(postnatal day 1,P1)的小鼠分为早产实验组...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对CD28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CD279)在早产小鼠CD4^+T细胞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米非司酮(RU486)腹腔注射无菌孕鼠建立早产模型。随机选择出生后第1天(postnatal day 1,P1)的小鼠分为早产实验组(Ⅰ组)、早产对照组(Ⅱ组)和足月对照组(Ⅲ组),每组各16只。Ⅰ组与Ⅱ组为早产模型所生幼鼠,Ⅲ组为未进行干预的孕鼠自然分娩的幼鼠。Ⅰ组给予酪酸梭菌双岐杆菌二联活菌灌胃,同一时间给予Ⅱ组与Ⅲ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组新生鼠分别在P14、P21,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表面CD28及PD1表达量。结果:相对于Ⅲ组,Ⅱ组在P14时,CD4^+T细胞表面CD28及PD1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在P21时,两分子的表达均增高(P<0.05);相对于Ⅱ组或Ⅲ组,在P14和P21时,Ⅰ组CD28及PD1的表达均升高(P<0.05);相对于P14,在P21时,Ⅱ组CD28的表达更高(P<0.05),但Ⅰ组和Ⅲ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对于P14,在P21时,Ⅱ组PD1的表达增强(P<0.05),而Ⅰ组PD1的表达降低(P<0.05),Ⅲ组PD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小鼠CD4^+T细胞表面CD28和PD1表达异常;酪酸梭菌双岐杆菌二联活菌可能通过调节早产小鼠CD28和PD1的表达,促进CD4^+T细胞的成熟与活化,进而增强早产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双岐杆菌二联活菌 早产小鼠 CD28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健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9期112-113,共2页
目的: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昆钢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LY组和DY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为D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 目的: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昆钢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LY组和DY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为D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进行治疗,为L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LY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临床疗效均优于DY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 蒙脱石散 急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
19
作者 李西睦 丁风玲 于子风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1期711-712,共2页
目的 :观察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腹泻 5 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酪酸梭状芽胞杆菌 ,用法均为每次 1 3包 ,tid ,po ;对照组 2 8例 ,仅给予双八面体蒙脱... 目的 :观察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腹泻 5 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酪酸梭状芽胞杆菌 ,用法均为每次 1 3包 ,tid ,po ;对照组 2 8例 ,仅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 ,每次 1 3包 ,tid ,po ,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 80 .0 % ,有效率 2 0 .0 % ,总有效率10 0 .0 % ;对照组显效 5 7.2 % ,有效率 2 1.4% ,总有效率 7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明显优于单纯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面体蒙脱石 酪酸梭状芽胞杆菌 治疗 新生儿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口服或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
20
作者 傅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比较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口服或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我院62例急性腹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灌肠组30例予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灌肠治疗,口服组32例予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口服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 目的:比较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口服或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我院62例急性腹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灌肠组30例予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灌肠治疗,口服组32例予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口服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灌肠组总有效率为93%,与口服组(94%)比较,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小。结论: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安全、有效,与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口服疗效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酪酸梭状芽胞杆菌 小儿 急性腹泻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