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刺参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7个成员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
1
作者 王纪萍 万俊杰 +1 位作者 彭宇慧 赵雪琳 《水产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1,共13页
【目的】阐明仿刺参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FKs)基因家族在病原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方法】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仿刺参SFK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及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分析病原胁迫下仿刺参SFK... 【目的】阐明仿刺参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FKs)基因家族在病原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方法】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仿刺参SFK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及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分析病原胁迫下仿刺参SFK基因家族成员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本研究在仿刺参中共鉴定出SFK基因家族的7个成员,它们分属为SrcA、SrcB两个亚家族,不均匀地分布在3条染色体上。SFK蛋白结构域及motif分析结果显示,除SrcB-3外的6个成员都具有SH3结构域、SH2结构域、酪氨酸激酶核心结构域。其中,组成酪氨酸激酶核心结构域的5个基序在所有成员中广泛存在,不同成员SH3结构域及SH2结构域有相同的基序组成,表明AjSFK家族在进化上较为保守。SFKs在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SFKs在仿刺参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肠道及触手中的表达量较高。另外,灿烂弧菌感染6 h后,SrcB-1~3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体外脂多糖(LPS)胁迫24 h后SrcA-1和SrcB-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仿刺参SFKs在响应病原刺激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免疫响应且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是首个对仿刺参SFK基因家族进行系统识别及功能分析的研究,为仿刺参抗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SFK基因家族 受体激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r受体酪氨酸激酶与SD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2
作者 苏晓杨 陈文婷 +3 位作者 付怡丹 赵燕 兰丹凤 杨秋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3-1599,共7页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TAM(Tyro3、Axl和MerTK)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凋亡细胞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SD大鼠血浆及坐骨神经组织Mer受体酪氨酸激酶水平的差异...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TAM(Tyro3、Axl和MerTK)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凋亡细胞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SD大鼠血浆及坐骨神经组织Mer受体酪氨酸激酶水平的差异,研究Mer受体酪氨酸激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联性。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2型糖尿病组10只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15只。对照组大鼠喂普通饲料,实验组大鼠行高脂高糖饮食6周,并腹腔内注射单剂量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14 d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16.7 mmol/L为2型糖尿病造模成功。周围神经病变组大鼠动物继续高糖、高脂喂养8周。麻醉后活体分离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腹主动脉取血,取坐骨神经组织。光镜下观察各组神经纤维组织学改变,确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造模成功。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血糖、血脂及血清MerTK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学改变;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MerTK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实验成功构建SD大鼠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成模率80%;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高于2型糖尿病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低于2型糖尿病组。②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大鼠坐骨神经核减少,有部分空泡变性,出现吞噬细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胞体肿胀,核间距增大,出现空泡变性,髓鞘周围出现隔断、不平滑,轴索变为网格状。③血清中MerTK水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坐骨神经组织中MerTK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中明显上调(P<0.05)。⑤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及坐骨神经组织中Mer受体酪氨酸激酶水平升高,推测与其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受体激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生物学标记物 2型糖尿病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酪氨酸激酶受体-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
作者 沈阳 费伟 骆敬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索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分化程度、颌骨侵犯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110例OSCC患者标本作为试验组,30例正常患者的口腔黏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ie-2在OSCC组织与... 目的探索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分化程度、颌骨侵犯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110例OSCC患者标本作为试验组,30例正常患者的口腔黏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ie-2在OSCC组织与正常口腔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ie-2在OSCC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结果OSCC组Tie-2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SCC血管内皮细胞及癌细胞胞浆中Tie-2为阳性表达,骨旁肿瘤组织的OSCC细胞表达更高。Tie-2在低分化OSCC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中分化、高分化OSCC。存在淋巴结转移的OSCC中Tie-2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的OSCC显著增加,存在颌骨侵犯的OSCC中Tie-2表达率较无颌骨侵犯的OSCC显著增加(P<0.05)。结论Tie-2在OSCC中高表达,Tie-2在不同OSCC病理分级、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及颌骨侵犯中存在差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激酶受体-2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在大鼠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丽萍 李伯琦 +2 位作者 王琪 铁晓敏 刘奕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 目的: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囊及牙槽骨生长发育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过程中Wnt5A和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培养出生后5-6 d的SD大鼠第一磨牙牙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Wnt5A、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D大鼠出生后第2天牙囊开始分化为牙周组织,1-3 d牙槽骨变化不明显,第4天起,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Wnt5A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内无明显表达,第4天开始出现阳性表达,并持续表达至第13天。Ror2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表达呈强阳性,而在第4-13天呈弱阳性。结论 Wnt5A、Ror2在牙萌出过程中有特定的时间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牙齿萌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样孤儿受体2 牙囊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信号通路抑制剂K252a逆转丙戊酸引起的神经元过度生长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中平 熊小琴 +2 位作者 崔卫刚 张应花 李瑞锡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信号通路抑制剂K252a是否对丙戊酸引起的神经元过度生长有逆转作用。方法:用丙戊酸及K252a分别或共处理大鼠大脑皮层原代培养神经元,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BDNF/Trk...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信号通路抑制剂K252a是否对丙戊酸引起的神经元过度生长有逆转作用。方法:用丙戊酸及K252a分别或共处理大鼠大脑皮层原代培养神经元,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BDNF/TrkB通路蛋白BDNF及TrkB的表达变化,同时以免疫荧光技术观测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丙戊酸处理后,显著增加神经元BDNF- mRNA的表达,TrkB mRNA的表达则未见明显变化;丙戊酸处理也导致BDNF蛋白表达上调。而用K252a处理后,神经元BDNF及TrkB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形态学结果显示,丙戊酸处理后,神经元过度生长,表现为神经元突起数目及总长度显著增加;而K252a处理后,丙戊酸引起的神经元突起过度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BDNF/TrkB通路抑制剂K252a可逆转丙戊酸导致的神经元过度生长。该结果为丙戊酸及K252a应用于临床治疗某些神经发育与退行性疾病如自闭症及阿尔茨海默病等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激酶受体b 抑制剂K252a 神经元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肖琪 赵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5期195-198,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能显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结局,然而,大多数患者会产生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耐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能显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结局,然而,大多数患者会产生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耐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克隆抗体耐药的现状。TKI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生物活性,阻止酪氨酸残端磷酸化,抑制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诱导细胞凋亡,从多途径实现抗肿瘤效果。同时,TKI作为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在脑转移的患者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已获批上市使用的HER-2阳性乳腺癌TK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激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蛋白激酶EphB_2受体在几种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景田 陈小义 +3 位作者 马玉珍 叶路 宋月英 闫玉仙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EphB2受体在不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恶性肿瘤形成的关系。方法:从各组织中提取总RNA,设计目的基因引物和内参照GAPD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胃癌、结肠癌、肺癌、肝癌、肾癌、脾癌、腹壁癌7种肿... 目的: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EphB2受体在不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恶性肿瘤形成的关系。方法:从各组织中提取总RNA,设计目的基因引物和内参照GAPD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胃癌、结肠癌、肺癌、肝癌、肾癌、脾癌、腹壁癌7种肿瘤组织及相应邻近正常组织中EphB2受体的表达,应用Bio-RAD凝胶成像系统及在QuantityOne软件辅助下分析测定表达结果。结果:EphB2在7种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胃癌组织中表达最高,其余依次为结肠癌、肺癌、肝癌、肾癌、脾癌、腹壁癌。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EphB2受体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b2受体 肿瘤 RT—PCR 癌组织 蛋白激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蛋白激酶EphB_2受体及其配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景田 董小青 张文成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关键词 蛋白激酶受体 Ephb2受体 ephrin-b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Mer对高糖环境培养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调控作用观察
9
作者 付怡丹 陈文婷 +3 位作者 苏晓杨 赵燕 兰丹凤 杨秋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48 h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浓度为后续研究的高糖浓度。取RSC96细胞先饥饿处理4 h,置入含10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基中,分别于培养0、24、36、48、60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最终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的时间为后续研究培养时间。取RSC96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敲降组及敲降组:高糖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高糖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后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对照组细胞用正常培养基培养。培养48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Edu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一组相比,四、五组细胞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培养0 h相比,培养48、60 h时RSC96细胞Mertk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活力低(P<0.05),敲降组细胞增殖活力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敲降组细胞P65、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敲降组细胞Mertk相对表达量低、P65及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高糖组细胞Mertk、P65及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结论敲降Mertk基因表达的高糖环境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能力高,细胞P65、TNF-α表达高。Mertk可能通过促进细胞P65、TNF-α表达,促进高糖环境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 受体激酶Mer 葡萄糖 雪旺细胞 细胞增殖 核转录因子κb P65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375、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继群 吴海萃 吕向阳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0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375、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2(ERBB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06例行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375、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2(ERBB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06例行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5cm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卵巢癌及癌旁组织中miR-375、ERBB2的表达,分析卵巢癌组织中miR-375、ERBB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对比不同miR-375、ERBB2表达患者的生存状况,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组织中miR-375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ERBB2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织中miR-375与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r=-0.651,P<0.001)。卵巢癌组织中miR-375、ERBB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M生存曲线显示,miR-375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高于miR-375低表达组,ERBB2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高于ERBB2高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ERBB2高表达为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miR-375高表达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miR-375呈低表达,ERBB2呈高表达,二者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卵巢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微小RNA-375 Erb-b2受体激酶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金刚联合丰富环境对快速衰老小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杜明洋 管青山 王小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丰富环境对快速衰老小鼠(SAMP8)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丰富环境治疗组(丰富环境组)、美金刚治疗组(...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丰富环境对快速衰老小鼠(SAMP8)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丰富环境治疗组(丰富环境组)、美金刚治疗组(美金刚组)和美金刚联合丰富环境组(联合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治疗8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记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丰富环境组、美金刚组小鼠在试验第3d起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联合治疗组小鼠在试验第2d起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0.01);且联合治疗组小鼠在试验第4d时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丰富环境组和美金刚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0.01);且联合治疗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多于丰富环境组和美金刚组(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小鼠海马BDNFmRNA、BDNF蛋白和TrkB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0.01),其中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丰富环境组与美金刚组(P〈0.05~0.01)。各组小鼠海马TrkB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金刚和丰富环境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并增加海马BDNF和TrkB的表达,二者联合治疗时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衰老小鼠 美金刚 丰富环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蛋白激酶受体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CI02选择性抑制HER-2/neu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及其对HER-2/neu过表达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孝峰 刘宗潮 +2 位作者 谢冰芬 蔡丽玲 杨大俊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90-794,共5页
背景与目的:HER-2/neu受体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对化疗的敏感性以及患者预后有关;我们通过大量筛选,发现SUCI02犤N-(4-乙氧苯基)-2-羟基酸胺犦能抑制HER2/neu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本研究拟探讨SUCI02对HER-2/neu过度表达的肿瘤... 背景与目的:HER-2/neu受体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对化疗的敏感性以及患者预后有关;我们通过大量筛选,发现SUCI02犤N-(4-乙氧苯基)-2-羟基酸胺犦能抑制HER2/neu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本研究拟探讨SUCI02对HER-2/neu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法检测HER-2/neu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酪氨酸激酶蛋白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SUCI02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SUCI02能抑制HER-2/neu受体的自身磷酸化,在乳腺癌MDA-MB-453m1细胞中,SUCI02对HER-2/neu受体自身磷酸化的IC50为4.34μg/ml,对HER-2/neu的表达没有任何影响。在用SUCI02处理MDA-MB-453m1细胞30min后,用培养液洗掉药物,继续培养不同时间,结果可见洗掉药物后30min,SUCI02对HER-2/neu受体磷酸化的抑制就开始恢复。SUCI02处理MDA-MB-453m1细胞后其下游靶分子MAPK和AKT激活明显受抑制,呈现剂量依赖性。SUCI02对EGFR受体酪氨酸磷酸化在最高剂量用到40μg/ml下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用MTT法检测了SUCI02对过度表达HER-2/neu的MDA-MB-453m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应用过表达EGFR的乳腺癌MDA-MB-468细胞作为对照,结果可见SUCI02对HER-2/neu过表达的肿瘤细胞相对于过表达EGFR的肿瘤细胞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SUCI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CI02 选择性抑制 HER-2/neu受体 激酶 乳腺癌 肿瘤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益脑方对肾阴虚抑郁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秦莉花 李晟 +4 位作者 陈晓阳 秦莉峰 方晗 吴艳飞 黄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滋肾益脑方对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采用灌胃甲状腺素合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制成肾阴虚抑郁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滋肾益脑方中、...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滋肾益脑方对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采用灌胃甲状腺素合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制成肾阴虚抑郁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滋肾益脑方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敞箱试验和液体消耗试验等行为学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BDNF mRNA、TrKB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在敞箱试验、体重、糖水偏好试验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海马内BDNF mRNA、TrKB mRNA表达也显著降低。各药物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滋肾益脑方高剂量组在改善抑郁行为(除糖水偏好外)、海马内BDNF mRNA、TrKB mRNA表达方面最明显。结论滋肾益脑方具有抗抑郁作用,对海马区BDNF、TrKB基因表达调节作用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滋肾益脑方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激酶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EGFR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维佳 蒋建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7-851,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近年来 ,许多以此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陆续被开发 ,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基因治疗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近年来 ,许多以此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陆续被开发 ,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基因治疗等。它们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 ,耐受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家族 受体激酶 抗肿瘤治疗 单克隆 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激酶抑制剂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在其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世卿 郑俊发 +3 位作者 曾曙光 陈少鹏 薛国初 章锦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基因在HUVE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HUVECs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特征和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基因在HUVE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HUVECs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特征和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HUVECs中Tie-2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HUVECs约于24h完全贴壁,4~5d后融合成单层铺路石样结构。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法证实细胞是HUVECs。RT-PCR检测到HUVECs中Tie-2mRNA条带明显,SABC免疫细胞组化法检测到Tie-2蛋白在HUVECs胞浆、核膜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以上。结论胰蛋白酶灌流消化法可获得高纯度的HUVECs,Tie-2在HUVECs中呈强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激酶受体-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2信号通路对周围神经病变及修复过程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张修文 钟镝 +1 位作者 陈洪苹 马帅男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93-195,共3页
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2(V-erb-b2avianerythroblasticleukemiaviraloncogenehomolog2,ErbB2)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目前该受体蛋白主要在恶性肿瘤中研究较多,包括已经投入临床应用的赫赛汀(herceptin)、拉帕替尼(lapatinib)、... 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2(V-erb-b2avianerythroblasticleukemiaviraloncogenehomolog2,ErbB2)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目前该受体蛋白主要在恶性肿瘤中研究较多,包括已经投入临床应用的赫赛汀(herceptin)、拉帕替尼(lapatinib)、吉非替尼(gefinitib)等药物,与其他化疗药物合用可以较好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转移。近几年研究发现该受体蛋白信号系统对周围神经的发育、维持及损伤修复也具有调控作用,参与糖尿病、神经机械性损伤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演变和修复过程,是周围神经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本文目的是进一步总结ErbB2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机械性损伤及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及对病变过程的影响,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能为治疗周围神经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受体 周围神经病变 ERbb2 修复过程 信号通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HERCEPTIN LAPATIN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农晓琳 夏勇 +6 位作者 杨亦萍 卿海云 李佳荃 黎燕宁 曹阳 李昊 陈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0-424,429,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评价TrkA、VEGFR2与SACC侵袭转移特性的相关性。结果 TrkA、VEGFR2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7.23%(41/47例)和85.11%(40/47例),在有神经侵袭、有复发/转移的SACC患者组织切片中TrkA和VEGFR2的表达率均高于无神经侵袭、未复发/转移者,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VEGFR2的表达率成正相关关系;MVD在神经侵袭组为25.14±2.83,在无神经侵袭组为18.81±1.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复发/转移组为26.58±2.38,未复发/转移组为19.06±1.39(P<0.05)。结论 TrkA、VEGFR2的表达强弱与SACC的嗜神经侵袭,复发转移成正相关关系,提示该2种受体在SA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推测TrkA、VEGFR2可以作为评价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涎腺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发育期小鼠脑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受体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宝 张育才 崔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鹅膏蕈氨酸(Ibo)致不同发育期小鼠脑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 B)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0只昆明白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7日龄(P7)、21日龄(P21)和42日龄(P42)小鼠...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鹅膏蕈氨酸(Ibo)致不同发育期小鼠脑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 B)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0只昆明白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7日龄(P7)、21日龄(P21)和42日龄(P42)小鼠各40只;再将同日龄小鼠随机分为Ibo组(n=15)、Ibo+EPO组(n=15)和对照组(n=10)。Ibo组采用微量注射法向左侧海马注射Ibo 1μL;Ibo+EPO组注射Ibo 1μL后,腹腔注射5 000 U/(kg.d)EPO,连续5 d;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小鼠在建模后第5天进行Y-电迷宫测试;Cresyl Violet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海马BDNF mRNA和TrkB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Ibo组小鼠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PO+Ibo组小鼠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明显高于Ibo组(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Ibo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发生明显变性和细胞死亡。Ibo+EPO组和Ibo组海马神经元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bo+EPO组损伤较轻。Ibo组和Ibo+EPO组海马组织BDNF和TrkB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Ibo+EPO组BDNF和TrkB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Ibo组(P<0.05)。结论 Ibo致脑损伤时,海马组织BDNF和TrkB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可能是一种保护性反应。EPO可减轻Ibo所致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和TrkB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激酶b 促红细胞生成素 鹅膏蕈 脑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hTrp3蛋白介导的α_(1B)-AR引起的Ca^(2+)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晓茹 关永源 +2 位作者 丘钦英 贺华 李劲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Trp3(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 3)蛋白是否参与α1B AR引起的Ca2 + 内流以及酪氨酸激酶对其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 ,将hTrp3cDNA分别转染到HEK2 93细胞和已有α1B受体稳定表达的HEK2 93细胞 ;Westernblot方法检测... 目的 探讨Trp3(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 3)蛋白是否参与α1B AR引起的Ca2 + 内流以及酪氨酸激酶对其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 ,将hTrp3cDNA分别转染到HEK2 93细胞和已有α1B受体稳定表达的HEK2 93细胞 ;Westernblot方法检测Trp3蛋白表达情况 ;Fura 2 /AM荧光分光光度法 ,测定胞浆游离Ca2 + 浓度。结果 HEK2 93细胞上可检测到hTrp3的内源性表达 ,转染后其表达增加。α1B HEK2 93细胞转染hTrp3cDNA后 ,α1B AR引起的Ca2 +内流显著增加 (P <0 0 1) ;转染hTrp3cDNA对thapsigargin诱导的Ca2 + 内流无作用。 5~ 30 μmol·L-1genistein对转染细胞α1B AR诱发的Ca2 + 内流有抑制作用 ,最大抑制率达(75 2± 12 6 ) %。结论 Trp3cDNA转染可能主要通过非CRAC(calciumreleaseactivatedcalcium )途径增加α1B AR引起的Ca2 + 内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b-AR 受体操纵性Ca^2+通道 TRP 激酶 GENIS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域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建党 刘德敏 +2 位作者 汤新之 牛文彦 于德民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变异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107例2 型糖尿病患者INSR酪氨酸激酶(IRTK)域基因(INSR基因exon 17~21)进行突变筛查,并进一步测序确证...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变异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107例2 型糖尿病患者INSR酪氨酸激酶(IRTK)域基因(INSR基因exon 17~21)进行突变筛查,并进一步测序确证。结果检测出13例exon 17静止突变;1例exon 20突变,测序确证为coden 1191 GAC→AAC突变,Adp被Asn代替。结论IRTK域有义突变在中国人2型糖尿病中出现频率较低。Asp1191→Asn变异对IRTK活性的影响及其在2型糖尿病发病 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基因突变 胰岛素受体 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